第491章 上教育課
冤種夫妻七零重生軍嫂軍哥把歌唱 作者:土木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本道忙的一天從早到晚嘴巴都不閑著,當然不光他,擅長做思想工作的都忙起來了。
他給戰士們講夫妻之道,就是要疼媳婦,兩口子過日子男人要大度,別在小事上跟媳婦斤斤計較。
再就是媳婦娘家的問題,多多少少都有。
要把握一個度,給多少幫多少,一點不幫是不可能的。
除了這些,重點強調,男人別搞事,搭進去事業,自己衡量值不值當的。
部隊裏頭,提了幹升了職,拋棄農村媳婦的也有。
團裏還真沒有,之前有過個例,薑山處理的很絕,直接把人調走了。
說能拋棄共苦的媳婦,不能同幹的人,自己就是有問題的。
說白了就是自私,看不上了,你一開始別娶人家了,覺得人家配不上你了。
這樣的人,在戰場上,會不會自私的為了自己拋棄兄弟呢?沒人敢賭。
你說不會就不會了?看看你幹的事吧,沒人信你。
同時,家屬院的女人們也上了一堂教育課。
沒明說,大家也都知道什麽意思。
下了課的女人們,三五成群的往家裏走。
謝芳拉著倆人去自己家,“去我家坐坐,我烀了一鍋吃的。”
一小盆地瓜花生熱氣騰騰的端上來,邊吃邊說話。
“這是給咱們敲警鍾呢?不能隻說咱女的吧?”
“他們也開會學習了,個人問題後果很嚴重的。”
朱竹是覺得有點多此一舉,家屬院這氛圍,找死呢。
“那媳婦在老家的怎麽辦?”
“聽說是要讓過來。”
“能過來不早就過來了,也不知道為啥不過來啊?”
“有工作唄,來了安排不了工作,人家就不樂意。”
謝芳吃了一個花生,沒滋味啊,放鹽放少了。
“不願意種地啊?也不願意做辣醬?”
“不願意唄,要是願意早就過來了。”
朱竹咽下甜滋滋的地瓜,真好吃啊。
“城裏人幹不了農活。”
謝芳要說八卦,“哎,你們說,這事以後,他們是不是就老實了?”
三人相視一笑,一起點頭。
能老實一陣,可能過一段又忘了。
“他們也不想想,村裏姑娘咋了,眼光那麽高,城裏人就比咱高貴啊!”
“他們找的可不光是城裏人,還喜歡文工團的姑娘呢!”
說白了就是喜歡好看的,城裏人不幹農活,人細皮嫩肉的。
“還想找大學生呢!”
“大春那是剛巧碰上了,婉芝那樣的姑娘找個啥樣的不行。”
也不知道從什麽開始的風氣,找對象要求是越來越高。
村裏的姑娘都看不上了。
夫妻兩口子,男人女人那點事,亂搞的肯定有,都藏的很嚴實。
一旦暴露出來,作風問題嚴重影響個人發展。
指指點點是難免的,搞不好工作都沒了。
端著鐵飯碗才有心思亂搞,砸了飯碗,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
朱竹和大山也說起這個問題,無解。
找對象看條件,團裏的人都是尖兵,說好聽是自信心爆棚,不好聽就是自負自大。
覺得自己老了不起了,找媳婦要找個最好的。
可能之前還有想法,先找個村裏的,有合適的再換。
薑山處理了一次都老實了。
一開始就找最好的,怎麽算最好的,大春的媳婦當標準。
朱竹替大春說話,“不是大春的鍋。他就是來拉辣醬的時候,順便小小的炫耀了一下自己的媳婦。”
薑山苦笑,“嗯,拿著兩人的照片,大學生長得又漂亮還是老師,他自己啥也不是。”
一下子,這群兵蛋子找媳婦的標準就提高了,說要跟大春學。
寫信給家裏說要找大學生,老家一個村裏也沒有一個大學生,上哪兒找去。
婉芝是個內心自卑的人,自己要強,她內心深處還存著一絲恐懼,怕父母家人的糾纏。
大春給到的安全感,真不是一般人能給的。
再說了,大春隻是看似沒有鐵碗飯。
兩口子對家裏的三個娃,打算現在就開始引導。
看條件無可厚非,最重要還是要兩人能過到一處去。
朱竹想起自己剛重生那會,對婚姻看得很開,對大山的要求很低。
放低要求,就不會失望。
過不來就離,痛苦的婚姻不要也罷。
朱竹的幸福感很高,就是因為要求低,無論是男人還是孩子。
·
三年後
海軍的寒假,先從學校迴了自家待了三天就來了家屬院。
對於爸媽的要求,在家過年,他以來家屬院陪爺爺給推掉了。
自從那年家裏人去家屬院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在家裏過過年。
寒假的家屬院,外出念書的孩子們迴來了。
貓冬的日子裏,孩子們為了零花錢,跟大人搶活幹。
海軍帶著倆弟弟,一天要炒好幾鍋醬。
這濃鬱的辣醬味,竹子都躲出去了。
虎子在這邊幫忙,四個人有說有笑的幹活。
“大哥,這迴迴去相親了沒?”
九九手裏的燒火棍一晃一晃的。
海軍翻著鍋,冷笑一聲,“你聽誰說的?”
衛國和虎子在爐子上炒醬呢,湊過來說話。
“大哥,是爺爺收到的信裏說的,嬸說讓爺爺說說你,你不聽話。”
九九補充,“說你老大不小了,先定親,畢業了就結婚。”
“爺爺咋迴的?”
“爺爺說好。”
四人哈哈大笑,隻說好,其實根本就沒跟孫子提這茬。
“嬸來電話了,媽媽也勸了,勸不住。”
“嬸說你年紀小,不著急。還說緣分的事不能強求。”
海軍苦笑,他在家這幾天耳朵也不好過。
九九笑得可賊了,“大哥,嬸是想把你拴在身邊。”
虎子嚐了嚐醬,火候還不到,“海軍,嬸還說,主要看你自己,是你跟媳婦過日子。”
海軍覺得很對不起嬸,很多事情都是遷就他媽。
他考上大學,嬸給家裏打電話,讓家裏去送他上學。
他媽說家裏有事,去不了。
嬸才高高興興的給他收拾東西,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去送他,叔還特意請了假。
上學期間,嬸跟家裏聯係,問家裏給他寄什麽,他媽說學校啥都有,管吃管住啥都不用。
嬸還是按時給他寄各種東西,吃的最多,吃的裏頭最多的是肉幹。
再就是零嘴,各種果幹,自家做的幹花生米。
基本上兩三個星期就得寄一次,嬸說學校夥食跟不上,封閉管理也不能總出來買。
他訓練量大,吃不飽可不行。
朱竹給海軍寄東西的頻率,都是跟楊雲嫂子學的。
嫂子家三個孩子,她是看著過來的,在她的記憶裏楊雲嫂子不是給老大寄衣裳,就是給老二寄吃的。
楊雲嫂子邊笑著準備東西,邊假裝氣惱的跟她抱怨,說孩子都是來討債的。
明明給足了錢,還是啥都要她寄,自己的錢不舍得花……
他給戰士們講夫妻之道,就是要疼媳婦,兩口子過日子男人要大度,別在小事上跟媳婦斤斤計較。
再就是媳婦娘家的問題,多多少少都有。
要把握一個度,給多少幫多少,一點不幫是不可能的。
除了這些,重點強調,男人別搞事,搭進去事業,自己衡量值不值當的。
部隊裏頭,提了幹升了職,拋棄農村媳婦的也有。
團裏還真沒有,之前有過個例,薑山處理的很絕,直接把人調走了。
說能拋棄共苦的媳婦,不能同幹的人,自己就是有問題的。
說白了就是自私,看不上了,你一開始別娶人家了,覺得人家配不上你了。
這樣的人,在戰場上,會不會自私的為了自己拋棄兄弟呢?沒人敢賭。
你說不會就不會了?看看你幹的事吧,沒人信你。
同時,家屬院的女人們也上了一堂教育課。
沒明說,大家也都知道什麽意思。
下了課的女人們,三五成群的往家裏走。
謝芳拉著倆人去自己家,“去我家坐坐,我烀了一鍋吃的。”
一小盆地瓜花生熱氣騰騰的端上來,邊吃邊說話。
“這是給咱們敲警鍾呢?不能隻說咱女的吧?”
“他們也開會學習了,個人問題後果很嚴重的。”
朱竹是覺得有點多此一舉,家屬院這氛圍,找死呢。
“那媳婦在老家的怎麽辦?”
“聽說是要讓過來。”
“能過來不早就過來了,也不知道為啥不過來啊?”
“有工作唄,來了安排不了工作,人家就不樂意。”
謝芳吃了一個花生,沒滋味啊,放鹽放少了。
“不願意種地啊?也不願意做辣醬?”
“不願意唄,要是願意早就過來了。”
朱竹咽下甜滋滋的地瓜,真好吃啊。
“城裏人幹不了農活。”
謝芳要說八卦,“哎,你們說,這事以後,他們是不是就老實了?”
三人相視一笑,一起點頭。
能老實一陣,可能過一段又忘了。
“他們也不想想,村裏姑娘咋了,眼光那麽高,城裏人就比咱高貴啊!”
“他們找的可不光是城裏人,還喜歡文工團的姑娘呢!”
說白了就是喜歡好看的,城裏人不幹農活,人細皮嫩肉的。
“還想找大學生呢!”
“大春那是剛巧碰上了,婉芝那樣的姑娘找個啥樣的不行。”
也不知道從什麽開始的風氣,找對象要求是越來越高。
村裏的姑娘都看不上了。
夫妻兩口子,男人女人那點事,亂搞的肯定有,都藏的很嚴實。
一旦暴露出來,作風問題嚴重影響個人發展。
指指點點是難免的,搞不好工作都沒了。
端著鐵飯碗才有心思亂搞,砸了飯碗,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
朱竹和大山也說起這個問題,無解。
找對象看條件,團裏的人都是尖兵,說好聽是自信心爆棚,不好聽就是自負自大。
覺得自己老了不起了,找媳婦要找個最好的。
可能之前還有想法,先找個村裏的,有合適的再換。
薑山處理了一次都老實了。
一開始就找最好的,怎麽算最好的,大春的媳婦當標準。
朱竹替大春說話,“不是大春的鍋。他就是來拉辣醬的時候,順便小小的炫耀了一下自己的媳婦。”
薑山苦笑,“嗯,拿著兩人的照片,大學生長得又漂亮還是老師,他自己啥也不是。”
一下子,這群兵蛋子找媳婦的標準就提高了,說要跟大春學。
寫信給家裏說要找大學生,老家一個村裏也沒有一個大學生,上哪兒找去。
婉芝是個內心自卑的人,自己要強,她內心深處還存著一絲恐懼,怕父母家人的糾纏。
大春給到的安全感,真不是一般人能給的。
再說了,大春隻是看似沒有鐵碗飯。
兩口子對家裏的三個娃,打算現在就開始引導。
看條件無可厚非,最重要還是要兩人能過到一處去。
朱竹想起自己剛重生那會,對婚姻看得很開,對大山的要求很低。
放低要求,就不會失望。
過不來就離,痛苦的婚姻不要也罷。
朱竹的幸福感很高,就是因為要求低,無論是男人還是孩子。
·
三年後
海軍的寒假,先從學校迴了自家待了三天就來了家屬院。
對於爸媽的要求,在家過年,他以來家屬院陪爺爺給推掉了。
自從那年家裏人去家屬院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在家裏過過年。
寒假的家屬院,外出念書的孩子們迴來了。
貓冬的日子裏,孩子們為了零花錢,跟大人搶活幹。
海軍帶著倆弟弟,一天要炒好幾鍋醬。
這濃鬱的辣醬味,竹子都躲出去了。
虎子在這邊幫忙,四個人有說有笑的幹活。
“大哥,這迴迴去相親了沒?”
九九手裏的燒火棍一晃一晃的。
海軍翻著鍋,冷笑一聲,“你聽誰說的?”
衛國和虎子在爐子上炒醬呢,湊過來說話。
“大哥,是爺爺收到的信裏說的,嬸說讓爺爺說說你,你不聽話。”
九九補充,“說你老大不小了,先定親,畢業了就結婚。”
“爺爺咋迴的?”
“爺爺說好。”
四人哈哈大笑,隻說好,其實根本就沒跟孫子提這茬。
“嬸來電話了,媽媽也勸了,勸不住。”
“嬸說你年紀小,不著急。還說緣分的事不能強求。”
海軍苦笑,他在家這幾天耳朵也不好過。
九九笑得可賊了,“大哥,嬸是想把你拴在身邊。”
虎子嚐了嚐醬,火候還不到,“海軍,嬸還說,主要看你自己,是你跟媳婦過日子。”
海軍覺得很對不起嬸,很多事情都是遷就他媽。
他考上大學,嬸給家裏打電話,讓家裏去送他上學。
他媽說家裏有事,去不了。
嬸才高高興興的給他收拾東西,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去送他,叔還特意請了假。
上學期間,嬸跟家裏聯係,問家裏給他寄什麽,他媽說學校啥都有,管吃管住啥都不用。
嬸還是按時給他寄各種東西,吃的最多,吃的裏頭最多的是肉幹。
再就是零嘴,各種果幹,自家做的幹花生米。
基本上兩三個星期就得寄一次,嬸說學校夥食跟不上,封閉管理也不能總出來買。
他訓練量大,吃不飽可不行。
朱竹給海軍寄東西的頻率,都是跟楊雲嫂子學的。
嫂子家三個孩子,她是看著過來的,在她的記憶裏楊雲嫂子不是給老大寄衣裳,就是給老二寄吃的。
楊雲嫂子邊笑著準備東西,邊假裝氣惱的跟她抱怨,說孩子都是來討債的。
明明給足了錢,還是啥都要她寄,自己的錢不舍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