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張英才的提議
冤種夫妻七零重生軍嫂軍哥把歌唱 作者:土木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英才的一個提議,是梅子沒想過的。
“梅子,咱不能在這兒幹嗎?”
就這短短的幾天,在廠裏幫忙打雜,去地裏幫個忙,領著孩子們去村裏供銷社買點東西,走走看看,他也看出來了。
這是三嫂的地盤啊。
聽說三哥忙著呢,三嫂暑假就帶著孩子們一起過來這邊待著,儼然就是自己家。
雖然這裏看似簡單又複雜的人際關係和三嫂家的家庭關係,他還沒搞懂。
他問媳婦,媳婦說的也是表麵的,不知道是真不知道啊還是故意不跟他說。
“媳婦,你想想啊,在這幹是不是更省事,招生更好辦吧?”
張英才列出的幾點,正是剛才他們討論的顧慮,老家和這兒的差距。
“這兒的人富啊,不在乎這六塊錢,老家的人要拿出六塊錢來,可不好拿。”
有一點還沒說,他發現廠裏和家裏這老些孩子,都沒報班啊。
說這個有些不合適,他還是說了,自己媳婦怕啥。
“媳婦,你看廠裏這老些娃,他們怎麽不報班啊?”
梅子把男人的美夢給打破,“別想了啊,你看九九就知道。這是我嫂子的教育理念。”
“再說了,你沒看到嗎?雖然不報班,婉芝管著呢。”
還把主意打到自家人身上了,腦瓜子是挺好使。
男人這個思路是對的,可不能幹。
“英才,這兒就別想了。人家各個村裏都上課了,咱這橫插一杠子不好看。”
嫂子不會讓她在這幹的,連問都不用問。
想掙錢,老實的迴老家整。
張英才還積極爭取,“梅子,真不行嗎?真就招一個班,租村裏小學的教室……”
梅子打斷,“是真不行,你別說這個了。你也覺得這事能幹是吧?那咱倆就趕緊迴去。”
“你是怕得罪三嫂嗎?”
“不是得罪,咱要在這幹,人家報名看的是三哥三嫂的麵子,如果是咱開的頭那沒啥,中途截胡這事,我三哥知道了能揍我!”
“我這樣說吧,就別說幹,就是嘴上提了,我三嫂都得生氣,以後都不讓咱過來了。”
“對了,你可別忘了,迴家別亂說話啊。省城的事家裏不知道。”
張英才……
梅子跟婆家說家裏的事,都是挑挑揀揀的說,對自己有利的說,家裏那些亂七八糟的事說三分留七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她要說自家人十全十美,自己都不信。
第二天上午,梅子就說了這事。
婉芝是真佩服梅子,想幹就要幹。
“你們覺得可行不?嫂子,就在咱村裏,我找村裏談談,就用小學的教室。”
“你們村生活條件怎麽樣,家裏要能拿出錢來,那問題不大。”
婉芝知道竹子往村裏捐書的事情,聽九九說學習氛圍不錯,家家戶戶都讓孩子考大學。
“我們那跟這邊沒法比,地裏收成還行,別的收入也就是棉花,賣到棉站。”
朱竹也讚成,“我覺得能行,你們自己合計合計吧。你大著個肚子,別太累了。”
行是肯定行,一家出一個大學生,那就是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
三人商量著一些細節,梅子在本子上認真記錄,作為參考意見。
最主要的就是價錢,定多少合適。
老家她是頭一個幹的,她一開始就會有村裏的老師跟風。
要好好的想想,別她開了頭,最後人家吃肉她喝湯,她得嘔死。
在村裏她的優勢並不大,學校的老師辦班,人家學生和家長肯定報自己老師的。
把自己老師得罪了,沒好果子吃,不敢。
梅子想著能不能想一個盡量完美的辦法,雙贏,大家都能掙到錢。
既然決定要走了,就不拖著趕緊的,下午就去火車站排隊買票,倆人第二天就走了。
這一趟省城之行,梅子也很滿意,她也跟嫂子說了,辣醬的事是她想簡單了,年輕衝動了。
嫂子對老家的親戚一直是這樣的,不鹹不淡的,多少年都不迴家。
也不願意老家親戚過來,最頻繁的也就是家信。
而現在的家信,早就是九九在寫了。
跟三哥三嫂的來往,她得上趕著積極主動,要是她不主動點,關係就涼了。
張英才有點小失望,四哥嘴裏的三哥三嫂的摳門小氣,他自己也感受了一把。
他們要走,也不說張羅著給他們帶東西,就幾瓶辣椒鹹菜就打發了。
他有種被人看不起的感覺,跟去老丈人家一比,落差太大。
他納悶的是,媳婦一點感覺都沒有,看著還挺高興……
·
梅子走了,朱竹聽了不少婉芝的感慨。
“梅子真厲害,想幹啥就幹。竹子啊,你說我是不是太不上進了?一點自己掙錢的想法都沒有。”
朱竹貪婪的聞著剛做出來還飄著熱氣的辣醬,“想聽真話?”
“當然。”
“我怎麽感覺這話是說給我這個老板聽的呢,你是嫌錢少在變相的讓我加錢?”
說完倆人哈哈大笑。
梅子在這待過呀,剛開始賣辣醬的時候一步步怎麽走過來的,梅子親眼見證的。
她是見過大錢的,他們兩口子工作穩定,拿的確實是死工資,就那點錢。
所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跟村裏人比,人人羨慕他們,跟這裏比,那就不行了,就這點錢。
其實,無論當初梅子想自己幹辣醬還是現在想辦班,要問,竹子就是支持,但跟我沒關係。
我不會給你任何支持。
自從那天從村委尿遁,村委再沒提過這事。
根據竹子的經驗,村裏人就是這樣試探她,萬一呢,萬一她答應了就賺到了。
她要不接這茬,也不會糾纏。
她還是讓劉哥去聯係給家裏安電話。
婉芝和家屬院通電話說了,這幾天不打電話,那邊該咋辦咋辦。
·
家屬院的謝芳和楊雲,兩人也是分工明確。
一個主內,一個主外。
男人和孩子都不在,倆人都不做飯,天天吃食堂。
除了收辣椒曬辣椒,其他的時間抓緊幹地裏的活。
倆人還是學不來竹子那樣,能多幹點是點。
剛吃了晚飯,劉正他們又過來了,搶著幹活喂雞喂豬。
“你們急啥呀,離開學還老早呢!”
“嬸,咱得提早準備著啊,非得到跟前才忙活,太倉促了。”
……
催催催,孩子們是怕大人變卦啊。
“梅子,咱不能在這兒幹嗎?”
就這短短的幾天,在廠裏幫忙打雜,去地裏幫個忙,領著孩子們去村裏供銷社買點東西,走走看看,他也看出來了。
這是三嫂的地盤啊。
聽說三哥忙著呢,三嫂暑假就帶著孩子們一起過來這邊待著,儼然就是自己家。
雖然這裏看似簡單又複雜的人際關係和三嫂家的家庭關係,他還沒搞懂。
他問媳婦,媳婦說的也是表麵的,不知道是真不知道啊還是故意不跟他說。
“媳婦,你想想啊,在這幹是不是更省事,招生更好辦吧?”
張英才列出的幾點,正是剛才他們討論的顧慮,老家和這兒的差距。
“這兒的人富啊,不在乎這六塊錢,老家的人要拿出六塊錢來,可不好拿。”
有一點還沒說,他發現廠裏和家裏這老些孩子,都沒報班啊。
說這個有些不合適,他還是說了,自己媳婦怕啥。
“媳婦,你看廠裏這老些娃,他們怎麽不報班啊?”
梅子把男人的美夢給打破,“別想了啊,你看九九就知道。這是我嫂子的教育理念。”
“再說了,你沒看到嗎?雖然不報班,婉芝管著呢。”
還把主意打到自家人身上了,腦瓜子是挺好使。
男人這個思路是對的,可不能幹。
“英才,這兒就別想了。人家各個村裏都上課了,咱這橫插一杠子不好看。”
嫂子不會讓她在這幹的,連問都不用問。
想掙錢,老實的迴老家整。
張英才還積極爭取,“梅子,真不行嗎?真就招一個班,租村裏小學的教室……”
梅子打斷,“是真不行,你別說這個了。你也覺得這事能幹是吧?那咱倆就趕緊迴去。”
“你是怕得罪三嫂嗎?”
“不是得罪,咱要在這幹,人家報名看的是三哥三嫂的麵子,如果是咱開的頭那沒啥,中途截胡這事,我三哥知道了能揍我!”
“我這樣說吧,就別說幹,就是嘴上提了,我三嫂都得生氣,以後都不讓咱過來了。”
“對了,你可別忘了,迴家別亂說話啊。省城的事家裏不知道。”
張英才……
梅子跟婆家說家裏的事,都是挑挑揀揀的說,對自己有利的說,家裏那些亂七八糟的事說三分留七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她要說自家人十全十美,自己都不信。
第二天上午,梅子就說了這事。
婉芝是真佩服梅子,想幹就要幹。
“你們覺得可行不?嫂子,就在咱村裏,我找村裏談談,就用小學的教室。”
“你們村生活條件怎麽樣,家裏要能拿出錢來,那問題不大。”
婉芝知道竹子往村裏捐書的事情,聽九九說學習氛圍不錯,家家戶戶都讓孩子考大學。
“我們那跟這邊沒法比,地裏收成還行,別的收入也就是棉花,賣到棉站。”
朱竹也讚成,“我覺得能行,你們自己合計合計吧。你大著個肚子,別太累了。”
行是肯定行,一家出一個大學生,那就是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
三人商量著一些細節,梅子在本子上認真記錄,作為參考意見。
最主要的就是價錢,定多少合適。
老家她是頭一個幹的,她一開始就會有村裏的老師跟風。
要好好的想想,別她開了頭,最後人家吃肉她喝湯,她得嘔死。
在村裏她的優勢並不大,學校的老師辦班,人家學生和家長肯定報自己老師的。
把自己老師得罪了,沒好果子吃,不敢。
梅子想著能不能想一個盡量完美的辦法,雙贏,大家都能掙到錢。
既然決定要走了,就不拖著趕緊的,下午就去火車站排隊買票,倆人第二天就走了。
這一趟省城之行,梅子也很滿意,她也跟嫂子說了,辣醬的事是她想簡單了,年輕衝動了。
嫂子對老家的親戚一直是這樣的,不鹹不淡的,多少年都不迴家。
也不願意老家親戚過來,最頻繁的也就是家信。
而現在的家信,早就是九九在寫了。
跟三哥三嫂的來往,她得上趕著積極主動,要是她不主動點,關係就涼了。
張英才有點小失望,四哥嘴裏的三哥三嫂的摳門小氣,他自己也感受了一把。
他們要走,也不說張羅著給他們帶東西,就幾瓶辣椒鹹菜就打發了。
他有種被人看不起的感覺,跟去老丈人家一比,落差太大。
他納悶的是,媳婦一點感覺都沒有,看著還挺高興……
·
梅子走了,朱竹聽了不少婉芝的感慨。
“梅子真厲害,想幹啥就幹。竹子啊,你說我是不是太不上進了?一點自己掙錢的想法都沒有。”
朱竹貪婪的聞著剛做出來還飄著熱氣的辣醬,“想聽真話?”
“當然。”
“我怎麽感覺這話是說給我這個老板聽的呢,你是嫌錢少在變相的讓我加錢?”
說完倆人哈哈大笑。
梅子在這待過呀,剛開始賣辣醬的時候一步步怎麽走過來的,梅子親眼見證的。
她是見過大錢的,他們兩口子工作穩定,拿的確實是死工資,就那點錢。
所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跟村裏人比,人人羨慕他們,跟這裏比,那就不行了,就這點錢。
其實,無論當初梅子想自己幹辣醬還是現在想辦班,要問,竹子就是支持,但跟我沒關係。
我不會給你任何支持。
自從那天從村委尿遁,村委再沒提過這事。
根據竹子的經驗,村裏人就是這樣試探她,萬一呢,萬一她答應了就賺到了。
她要不接這茬,也不會糾纏。
她還是讓劉哥去聯係給家裏安電話。
婉芝和家屬院通電話說了,這幾天不打電話,那邊該咋辦咋辦。
·
家屬院的謝芳和楊雲,兩人也是分工明確。
一個主內,一個主外。
男人和孩子都不在,倆人都不做飯,天天吃食堂。
除了收辣椒曬辣椒,其他的時間抓緊幹地裏的活。
倆人還是學不來竹子那樣,能多幹點是點。
剛吃了晚飯,劉正他們又過來了,搶著幹活喂雞喂豬。
“你們急啥呀,離開學還老早呢!”
“嬸,咱得提早準備著啊,非得到跟前才忙活,太倉促了。”
……
催催催,孩子們是怕大人變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