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無功而返
冤種夫妻七零重生軍嫂軍哥把歌唱 作者:土木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英子肉眼可見的打了個哆嗦,竹子說過的衛國的遭遇還言猶在耳。
王桂花看著,“英子啊,大熱的天,你是冷嗎?”
英子:我是嚇的,沒這麽嚇人的。
大孩子念書需要交借讀費的,和太小孩子需要上托兒所的,都是由廠裏出錢。
竹子說了,這是福利。孩子們在身邊,他們也放心,比放在老家牽腸掛肚影響精力搶了百倍千倍。
小錢換大利,太值了。
東福村現在都有托兒所了,就村裏出了個房子,家裏有小孩子送到托兒所的人家,一家出一個人看一天。
張大雷送過去老多木頭玩具,也沒要錢。
說是托兒所,其實一個單純的大家湊到一塊看孩子的地方。
家家戶戶都忙,沒有閑人。
廠裏的孩子也在那,也排班輪到就去看一天。
“娘,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用您操心。孩子跟著我們挺好的。”
王桂花覺得自己好心當成驢肝肺了,她好心兒媳婦還不領情。
“英子啊,你這話真傷娘的心。我看一個也是看,看倆也是看,我是親奶,你還信不過?”
“你是不是信不過我啊?”
“娘,你說哪兒去了,就是我想孩子,是我離不開孩子。”
“有啥好想的。”
蘭花幫著解圍,喊英子過去幫忙幹活。
英子在大廚房裏拿鍋鏟出氣,“哼!今年讓他爹自己迴去吧,俺們在省城過年。”
“我也迴去夠了,孩子都在這,在哪兒過年都一樣。”
蘭花迴去過一個年,不是休息,是又忙活又累,身心俱疲。
倆人開始吐槽。
“家裏就沒斷過人,就跟看猴似的。問這問那的,啥都問。”
“一遍遍的問,你問我我問,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答案,就沒完沒了。”
“還有借錢的……”
天剛冷,就一封封的來信,問啥時候迴去過年,跟催命似的催,就怕不迴。
王桂花真是沒法子了,兒媳婦不舍得孩子。
要是孩子在老家,兒媳婦能定時給家裏寫信寄錢寄東西。
“婉芝啊,你了娃,你婆婆來給你看孩子伺候月子,那夥食費怎麽算啊?”
婉芝扶著腰戴著草帽,在陰涼地和太陽地中間溜達。
“夥食費該咋給咋給,咱不占廠裏的便宜。”
“那你家孩子也去那看孩子的地方叫啥?”
“托兒所,當然得去了。”
村裏沒規定孩子的年齡,願意送就送去。
婉芝是不舍得,大春也說了,等孩子大了能說能走了再送去。
太小了,他倆都擔心,家裏也不差這點錢。
她沒婆婆這事,也不用特意跟嬸子說清楚。
王桂花勸說,“大閨女啊,你們小年輕心可真大,隻會哇哇哭的娃,又不會說話,讓外人看多不放心啊。”
王桂鳳也是這樣的想法,“是啊,還是讓你婆婆幫著看吧。”
“把孩子放老家,你婆婆看比誰都強。”
這四個人,心不在焉的,幹活總是走神。
就這一天了,愛咋的咋的吧。
秀秀被婆婆和嫂子拉住,要進屋有事要說。
王桂鳳開門見山,“秀啊,俺們明天要走了,本想著能給你哥嫂留下,兄弟兩家在這一起多好啊,還能有個照應。”
“這廠裏也怪,咋有這規定啊。”
“娘,俺就是個幹活的,俺也不知道啊。”
“行了,不說這個了。秀啊,娘要求你點事。”
秀秀警惕起來,難道娘也要學英子婆婆?
“秀啊,你們倆在這一個月到底能掙多少錢啊?”
秀秀皺眉,“娘,您都問我多少迴了,我嘴皮子都說破了。我不知道,您問您兒子去,錢都給到他手裏,沒經過我。”
“秀啊,你當娘傻。你們兩口子那感情好著呢,就在這糊弄我。”
“愛信不信吧。”
秀秀是這套說辭,問就是不知道。
王桂鳳真拿這兩口子沒辦法,“行吧,你不說就算了。娘跟你商量個事,家裏的房子都多少年了,你爹說要好好修修,從裏到外都整利索的。”
“秀啊,家裏的情況你們也知道,娘手裏錢不夠,先從你們這拿點,等秋後挑了糧食賣了豬,就還給你們,行不?”
“娘,你借多少?”
她是真好奇啊。
王桂鳳咬著嘴唇,說少了對方要是一口答應,她就後悔說少了。還是多說點吧。
舉起一根食指。
“一百?”
“秀兒,一百可不夠。”
“一千?娘,你瘋了吧!”
秀秀坐在炕沿上,蹦下來氣唿唿的就往外走。
真是瘋了,娘這是把他們當冤大頭了。
王桂鳳和兒媳婦沒拉住人,秀秀把門摔的哐當響。
等崔曉慶迴來,知道了借錢的事,抬眼看了娘一眼,就一句話沒有。
王桂鳳連個屁都不敢放。
她為啥跟秀秀說,不跟兒子說,就是這個兒子很不好說話。
·
迴到省城的朱竹,除了日常的忙碌,省城的八卦也沒落下。
掛了電話,還要跟楊雲和謝芳分享。
“動作都挺快,劉哥家人先走的,拿著辣醬方子迴家創業去了。”
“英子婆婆想把孩子接迴家照顧,秀秀婆婆要借一千塊錢……”
三個人說著別人家的事,聯想到自家。
謝芳堵著嘴,做著縫針的樣子,“我這張嘴,連我都佩服。忍著沒顯擺,把老家人引來,受罪的還是自己。”
“得虧咱這地方又遠又偏,前些年家屬都不願意來隨軍。”
楊雲想起以前的事,“竹子來的時候,這家屬院沒多少人。”
“我那時候也不願意來,破山溝溝裏,也是種地,又冷又偏。要不是馮凱三番五次的求我,我才不來呢。”
老家人不願意來的好處就是他們清淨了,來了了解清楚這裏的情況,他們就慘了。
再遠再偏也得來啊。
楊雲把箱子裏塞的滿滿的,“帶太多了吧?”
這木箱子,是朱竹讓做的,她念大學的時候,有這個箱子可得勁了,把東西往裏頭一放鎖上,好了。
“不多,厚衣裳得帶著,萬一變天呢。”
“毯子帶一床,厚點的被子也帶著。”
“換衣的衣裳,訓練服多帶兩套,學習忙哪有時間洗。”
……
都收拾完了,三人都笑了,真不少。
滿滿一個木箱,被褥床墊子是單獨打包的。
這還不加吃的呢。
王桂花看著,“英子啊,大熱的天,你是冷嗎?”
英子:我是嚇的,沒這麽嚇人的。
大孩子念書需要交借讀費的,和太小孩子需要上托兒所的,都是由廠裏出錢。
竹子說了,這是福利。孩子們在身邊,他們也放心,比放在老家牽腸掛肚影響精力搶了百倍千倍。
小錢換大利,太值了。
東福村現在都有托兒所了,就村裏出了個房子,家裏有小孩子送到托兒所的人家,一家出一個人看一天。
張大雷送過去老多木頭玩具,也沒要錢。
說是托兒所,其實一個單純的大家湊到一塊看孩子的地方。
家家戶戶都忙,沒有閑人。
廠裏的孩子也在那,也排班輪到就去看一天。
“娘,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用您操心。孩子跟著我們挺好的。”
王桂花覺得自己好心當成驢肝肺了,她好心兒媳婦還不領情。
“英子啊,你這話真傷娘的心。我看一個也是看,看倆也是看,我是親奶,你還信不過?”
“你是不是信不過我啊?”
“娘,你說哪兒去了,就是我想孩子,是我離不開孩子。”
“有啥好想的。”
蘭花幫著解圍,喊英子過去幫忙幹活。
英子在大廚房裏拿鍋鏟出氣,“哼!今年讓他爹自己迴去吧,俺們在省城過年。”
“我也迴去夠了,孩子都在這,在哪兒過年都一樣。”
蘭花迴去過一個年,不是休息,是又忙活又累,身心俱疲。
倆人開始吐槽。
“家裏就沒斷過人,就跟看猴似的。問這問那的,啥都問。”
“一遍遍的問,你問我我問,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答案,就沒完沒了。”
“還有借錢的……”
天剛冷,就一封封的來信,問啥時候迴去過年,跟催命似的催,就怕不迴。
王桂花真是沒法子了,兒媳婦不舍得孩子。
要是孩子在老家,兒媳婦能定時給家裏寫信寄錢寄東西。
“婉芝啊,你了娃,你婆婆來給你看孩子伺候月子,那夥食費怎麽算啊?”
婉芝扶著腰戴著草帽,在陰涼地和太陽地中間溜達。
“夥食費該咋給咋給,咱不占廠裏的便宜。”
“那你家孩子也去那看孩子的地方叫啥?”
“托兒所,當然得去了。”
村裏沒規定孩子的年齡,願意送就送去。
婉芝是不舍得,大春也說了,等孩子大了能說能走了再送去。
太小了,他倆都擔心,家裏也不差這點錢。
她沒婆婆這事,也不用特意跟嬸子說清楚。
王桂花勸說,“大閨女啊,你們小年輕心可真大,隻會哇哇哭的娃,又不會說話,讓外人看多不放心啊。”
王桂鳳也是這樣的想法,“是啊,還是讓你婆婆幫著看吧。”
“把孩子放老家,你婆婆看比誰都強。”
這四個人,心不在焉的,幹活總是走神。
就這一天了,愛咋的咋的吧。
秀秀被婆婆和嫂子拉住,要進屋有事要說。
王桂鳳開門見山,“秀啊,俺們明天要走了,本想著能給你哥嫂留下,兄弟兩家在這一起多好啊,還能有個照應。”
“這廠裏也怪,咋有這規定啊。”
“娘,俺就是個幹活的,俺也不知道啊。”
“行了,不說這個了。秀啊,娘要求你點事。”
秀秀警惕起來,難道娘也要學英子婆婆?
“秀啊,你們倆在這一個月到底能掙多少錢啊?”
秀秀皺眉,“娘,您都問我多少迴了,我嘴皮子都說破了。我不知道,您問您兒子去,錢都給到他手裏,沒經過我。”
“秀啊,你當娘傻。你們兩口子那感情好著呢,就在這糊弄我。”
“愛信不信吧。”
秀秀是這套說辭,問就是不知道。
王桂鳳真拿這兩口子沒辦法,“行吧,你不說就算了。娘跟你商量個事,家裏的房子都多少年了,你爹說要好好修修,從裏到外都整利索的。”
“秀啊,家裏的情況你們也知道,娘手裏錢不夠,先從你們這拿點,等秋後挑了糧食賣了豬,就還給你們,行不?”
“娘,你借多少?”
她是真好奇啊。
王桂鳳咬著嘴唇,說少了對方要是一口答應,她就後悔說少了。還是多說點吧。
舉起一根食指。
“一百?”
“秀兒,一百可不夠。”
“一千?娘,你瘋了吧!”
秀秀坐在炕沿上,蹦下來氣唿唿的就往外走。
真是瘋了,娘這是把他們當冤大頭了。
王桂鳳和兒媳婦沒拉住人,秀秀把門摔的哐當響。
等崔曉慶迴來,知道了借錢的事,抬眼看了娘一眼,就一句話沒有。
王桂鳳連個屁都不敢放。
她為啥跟秀秀說,不跟兒子說,就是這個兒子很不好說話。
·
迴到省城的朱竹,除了日常的忙碌,省城的八卦也沒落下。
掛了電話,還要跟楊雲和謝芳分享。
“動作都挺快,劉哥家人先走的,拿著辣醬方子迴家創業去了。”
“英子婆婆想把孩子接迴家照顧,秀秀婆婆要借一千塊錢……”
三個人說著別人家的事,聯想到自家。
謝芳堵著嘴,做著縫針的樣子,“我這張嘴,連我都佩服。忍著沒顯擺,把老家人引來,受罪的還是自己。”
“得虧咱這地方又遠又偏,前些年家屬都不願意來隨軍。”
楊雲想起以前的事,“竹子來的時候,這家屬院沒多少人。”
“我那時候也不願意來,破山溝溝裏,也是種地,又冷又偏。要不是馮凱三番五次的求我,我才不來呢。”
老家人不願意來的好處就是他們清淨了,來了了解清楚這裏的情況,他們就慘了。
再遠再偏也得來啊。
楊雲把箱子裏塞的滿滿的,“帶太多了吧?”
這木箱子,是朱竹讓做的,她念大學的時候,有這個箱子可得勁了,把東西往裏頭一放鎖上,好了。
“不多,厚衣裳得帶著,萬一變天呢。”
“毯子帶一床,厚點的被子也帶著。”
“換衣的衣裳,訓練服多帶兩套,學習忙哪有時間洗。”
……
都收拾完了,三人都笑了,真不少。
滿滿一個木箱,被褥床墊子是單獨打包的。
這還不加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