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吃得死死的
冤種夫妻七零重生軍嫂軍哥把歌唱 作者:土木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飯後,王海霞和李海鷗在忙活,刷鍋洗碗,刷鍋水調個豬食喂豬,是一點也不浪費。
倆家不過來爹娘這邊吃飯,活還幹得很積極,肯定是有原因的。
家裏有雞蛋啊,天是涼了,還沒到那冰天雪地的時候,雞下的也挺勤。
饞了炒個雞蛋吃,鹹蛋也有。
這次殺豬,剩下的下水兩家都分了不少,都燉好的,在撒點鹽,能吃老長時間呢。
靠的豬油,兩家一家一罐子,還一大塊肉,讓先吃著,吃完了再過來拿。
爹是啥意思,老三迴家之前就說了,她倆還是跟之前一樣,過來幹著家裏家外的活,別指望老三家的。
跟老三家搞好關係這是必須的,有個這麽能耐的叔,都多少年不迴來了,這樣的大好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家裏這四個娃,有兩條路,學習差不多的走梅子的後門念高中,將來考大學。
她們倒是想讓孩子讀個中專師範,直接當老師,這個比考高中還難。
再一條路就是當兵,老三在部隊照顧著,像老三一樣一步步幹上來,也是個好前程。
今兒有風,風還越來越大,天還陰沉沉的,朱竹不讓大山出去溜達了,就在屋地走動走動。
周叔吃了飯被西頭的一戶人家請了去看病,那家嬸子的老娘,天一冷就喘不過氣來,哮喘。
唿哧唿哧的,就跟風箱一樣。
周叔手裏藥不全,已經給家屬院寫信了,讓寄過來,現在暫時紮針緩解一下,不能治根。
外屋地裏,王海霞忙活完,熟練的準備給老四裝東西。
“老四,袋子帶迴來了嗎?”
薑河答應著站起來去拿,還在外頭車後座呢。
“我去拿。”
崔琴拉著個驢臉,還沒緩過勁來呢,那兩大鍋好東西就這樣沒了,自己吃能吃多少頓啊。
對誰都愛搭不理,就跟仇人似的。
薑老漢則跟老婆子相反,他心情好著呢。
老三兩口子就不用說了,很給他麵子,在家裏除了管著吃飯的事,別的都不發表意見。
九九這孩子也是個仁義懂事的,跟他搶著拿書包,吃地瓜非得先撕一塊給他吃,壯的跟個小牛犢子似的。
這孩子養的真好,他跟老大和老二說了,讓家裏這四個娃,就跟著九九來。
九九練他們就跟著練,家裏的活該幹就幹,耽誤不了學習。跟老三兩口子學養孩子,沒錯。
看梅子就是,學習和幹活不衝突。
“老二家的,一罐頭瓶子豬油,一瓶豬下水,再拿兩塊肉。”
薑河進來的時候,薑老漢指揮著倆兒媳婦收拾著呢。
李海鷗拿了兩塊肉,得有兩斤多點。
竹子讓把肉切成差不多一斤多一塊的樣子,瘦瘦長長的,說太大塊了,不好入味。
“爹,您看這兩塊成不?”
“成,就這個。”
王海霞拎著一籃子地瓜和胡蘿卜放屋地上,“爹,您看這些夠不?不夠我再去拿。”
“夠了,就這些吧。老四啊,今年咱家裏多了五口人吃喝,你就照實跟你老丈人一家說,別怪罪,多少是咱們的心意。”
薑河看著這點肉,外頭院子裏那老些呢,就給兩塊?!
“爹,咱家那老些呢,今年不是不賣嘛,就兩塊也太少了?”
薑老漢心情好,老四說這樣,他也沒不高興,還好聲好氣的跟兒子說。
“你們有錢有票,想吃在城裏也能買。”
“城裏還有黑市呢,想吃啥有錢都能買到。”
明明家裏就有還要花錢買,薑河當然要拿不花錢的了。
“爹,我的工資都給家裏了,哪有錢。”
“花你媳婦的,別整天不會過日子就知道買衣裳。你看你三嫂,你三哥掙的不比你倆多,你三哥一家人也不像你媳婦似的,不會過日子。”
“爹,明珠我說她了,可她不聽我的啊。她還說她花的是自己的工資,我管不著。”
薑老漢恨鐵不成鋼,“你真出息,非得娶個城裏媳婦,你自己的媳婦都管不了,你自己活該自己受著吧。”
“薑河,別說你媳婦了,就說你自個,這些東西你還嫌少。一罐子省著點吃,隔三差五的吃,不得吃個一個月,這些你們吃個冬天不挺好的事嘛。”
就這還不知足。
薑河底氣不足,“家裏不是有那老些嘛。”
“滾蛋,嫌少就別要。”
·
那屋,一降溫窩在熱炕上舒服的很,大山和媳婦朝著窗外看,海軍和兒子還挺能待的,天都黑透了還不迴來。
他要瞅著點,要是下雨就去送雨衣。
房門是虛掩的,沒關,這邊的房門打開,外屋地說的話,兩人聽得清清楚楚的。
朱竹跟大山咬耳朵,“薑還是老的辣,老四在爹跟前翻不出五指山。”
其實,她一直有個疑問,“你說,薑河兩口子是咋想的,就這麽乖乖的給錢?這都多少年了,那買工作的錢早就還完了。”
她真的挺想撬開對方的腦子看看,裏頭到底是啥結構。
大山轉頭用一種特幽怨的眼神盯著媳婦,確認媳婦不是在內涵他。
朱竹趴在大山肩頭捂著嘴笑,“你這是對號入座。”
大山給媳婦分析薑河的心思,“咱當時斷的很決絕,目標明確就是跟老家斷開,以前給的那老些錢,咱倆都舍出去了。”
薑河顯然沒有這個魄力,他以前給的那些錢,還想要迴去。
“家裏自給自足,要說花錢也花不了幾個,爹娘過日子的性子還是能存下錢的。他一算,拿錢要能拿迴來不老少呢。”
“爹娘也不亂花,就當爹娘給他存著了。”
薑山分析的這些還真是那樣,薑河和宋明珠兩口子合計來合計去,還是舍不下給出去的錢。
還想從爹娘手裏拿迴去,這就沒轍了,被爹娘吃的死死的。
於是,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給的時間越長越多越不甘心。
真要算筆賬,前幾年還從家裏劃拉呢老多東西,自從上次鬧開了,家裏給東西都摳摳搜搜的,連以前的零頭都趕不上。
這錢給的心不甘情不願,給了錢還不撈好。
這道行跟梅子一比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大山眼珠子一轉,有了主意,在媳婦耳邊嘀咕了幾句,竹子眼睛亮晶晶的點頭。
兩口子出去之前,調整了一下表情,出去使壞去了。
倆家不過來爹娘這邊吃飯,活還幹得很積極,肯定是有原因的。
家裏有雞蛋啊,天是涼了,還沒到那冰天雪地的時候,雞下的也挺勤。
饞了炒個雞蛋吃,鹹蛋也有。
這次殺豬,剩下的下水兩家都分了不少,都燉好的,在撒點鹽,能吃老長時間呢。
靠的豬油,兩家一家一罐子,還一大塊肉,讓先吃著,吃完了再過來拿。
爹是啥意思,老三迴家之前就說了,她倆還是跟之前一樣,過來幹著家裏家外的活,別指望老三家的。
跟老三家搞好關係這是必須的,有個這麽能耐的叔,都多少年不迴來了,這樣的大好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家裏這四個娃,有兩條路,學習差不多的走梅子的後門念高中,將來考大學。
她們倒是想讓孩子讀個中專師範,直接當老師,這個比考高中還難。
再一條路就是當兵,老三在部隊照顧著,像老三一樣一步步幹上來,也是個好前程。
今兒有風,風還越來越大,天還陰沉沉的,朱竹不讓大山出去溜達了,就在屋地走動走動。
周叔吃了飯被西頭的一戶人家請了去看病,那家嬸子的老娘,天一冷就喘不過氣來,哮喘。
唿哧唿哧的,就跟風箱一樣。
周叔手裏藥不全,已經給家屬院寫信了,讓寄過來,現在暫時紮針緩解一下,不能治根。
外屋地裏,王海霞忙活完,熟練的準備給老四裝東西。
“老四,袋子帶迴來了嗎?”
薑河答應著站起來去拿,還在外頭車後座呢。
“我去拿。”
崔琴拉著個驢臉,還沒緩過勁來呢,那兩大鍋好東西就這樣沒了,自己吃能吃多少頓啊。
對誰都愛搭不理,就跟仇人似的。
薑老漢則跟老婆子相反,他心情好著呢。
老三兩口子就不用說了,很給他麵子,在家裏除了管著吃飯的事,別的都不發表意見。
九九這孩子也是個仁義懂事的,跟他搶著拿書包,吃地瓜非得先撕一塊給他吃,壯的跟個小牛犢子似的。
這孩子養的真好,他跟老大和老二說了,讓家裏這四個娃,就跟著九九來。
九九練他們就跟著練,家裏的活該幹就幹,耽誤不了學習。跟老三兩口子學養孩子,沒錯。
看梅子就是,學習和幹活不衝突。
“老二家的,一罐頭瓶子豬油,一瓶豬下水,再拿兩塊肉。”
薑河進來的時候,薑老漢指揮著倆兒媳婦收拾著呢。
李海鷗拿了兩塊肉,得有兩斤多點。
竹子讓把肉切成差不多一斤多一塊的樣子,瘦瘦長長的,說太大塊了,不好入味。
“爹,您看這兩塊成不?”
“成,就這個。”
王海霞拎著一籃子地瓜和胡蘿卜放屋地上,“爹,您看這些夠不?不夠我再去拿。”
“夠了,就這些吧。老四啊,今年咱家裏多了五口人吃喝,你就照實跟你老丈人一家說,別怪罪,多少是咱們的心意。”
薑河看著這點肉,外頭院子裏那老些呢,就給兩塊?!
“爹,咱家那老些呢,今年不是不賣嘛,就兩塊也太少了?”
薑老漢心情好,老四說這樣,他也沒不高興,還好聲好氣的跟兒子說。
“你們有錢有票,想吃在城裏也能買。”
“城裏還有黑市呢,想吃啥有錢都能買到。”
明明家裏就有還要花錢買,薑河當然要拿不花錢的了。
“爹,我的工資都給家裏了,哪有錢。”
“花你媳婦的,別整天不會過日子就知道買衣裳。你看你三嫂,你三哥掙的不比你倆多,你三哥一家人也不像你媳婦似的,不會過日子。”
“爹,明珠我說她了,可她不聽我的啊。她還說她花的是自己的工資,我管不著。”
薑老漢恨鐵不成鋼,“你真出息,非得娶個城裏媳婦,你自己的媳婦都管不了,你自己活該自己受著吧。”
“薑河,別說你媳婦了,就說你自個,這些東西你還嫌少。一罐子省著點吃,隔三差五的吃,不得吃個一個月,這些你們吃個冬天不挺好的事嘛。”
就這還不知足。
薑河底氣不足,“家裏不是有那老些嘛。”
“滾蛋,嫌少就別要。”
·
那屋,一降溫窩在熱炕上舒服的很,大山和媳婦朝著窗外看,海軍和兒子還挺能待的,天都黑透了還不迴來。
他要瞅著點,要是下雨就去送雨衣。
房門是虛掩的,沒關,這邊的房門打開,外屋地說的話,兩人聽得清清楚楚的。
朱竹跟大山咬耳朵,“薑還是老的辣,老四在爹跟前翻不出五指山。”
其實,她一直有個疑問,“你說,薑河兩口子是咋想的,就這麽乖乖的給錢?這都多少年了,那買工作的錢早就還完了。”
她真的挺想撬開對方的腦子看看,裏頭到底是啥結構。
大山轉頭用一種特幽怨的眼神盯著媳婦,確認媳婦不是在內涵他。
朱竹趴在大山肩頭捂著嘴笑,“你這是對號入座。”
大山給媳婦分析薑河的心思,“咱當時斷的很決絕,目標明確就是跟老家斷開,以前給的那老些錢,咱倆都舍出去了。”
薑河顯然沒有這個魄力,他以前給的那些錢,還想要迴去。
“家裏自給自足,要說花錢也花不了幾個,爹娘過日子的性子還是能存下錢的。他一算,拿錢要能拿迴來不老少呢。”
“爹娘也不亂花,就當爹娘給他存著了。”
薑山分析的這些還真是那樣,薑河和宋明珠兩口子合計來合計去,還是舍不下給出去的錢。
還想從爹娘手裏拿迴去,這就沒轍了,被爹娘吃的死死的。
於是,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給的時間越長越多越不甘心。
真要算筆賬,前幾年還從家裏劃拉呢老多東西,自從上次鬧開了,家裏給東西都摳摳搜搜的,連以前的零頭都趕不上。
這錢給的心不甘情不願,給了錢還不撈好。
這道行跟梅子一比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大山眼珠子一轉,有了主意,在媳婦耳邊嘀咕了幾句,竹子眼睛亮晶晶的點頭。
兩口子出去之前,調整了一下表情,出去使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