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薑山想通了
冤種夫妻七零重生軍嫂軍哥把歌唱 作者:土木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團長為啥不把馮凱提營長啊?”
“團長上任之後,咱開始的時候不是都擔心有變動嗎?可硬是拖了這麽長時間,團長也幹了不少事,就是沒動人。”
“團長可不是沒腦子的,你看看人家這事辦的,讓人心服口服,你找不出毛病來。”
一營和二營為何給了這麽長時間的緩衝時間,就是還是給了一些人機會,你要真能跟上,我就留下你。
所以說有的時候命運真的掌握在自己手裏的,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薑山是用三營的經驗,在處理一營和二營的事情。
有一些人,明明看似身體條件就是普通,可他硬是憑著一股狠勁不掉隊,這樣的人表現出的意誌力品質是寶貴的財富。
這次一營和二營能留下來的就是這樣的人。
絕對的憑借自己的能力改變命運的典範,多數是典型的農村兵,個別城市兵。
這樣單純的考核條件,對他們來說是幸運的。
能在第一步跟上不掉隊,那大家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起碼有了資格。
後頭的訓練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需要學習的新事物。
這些事情,他們平時沒少合計,這次是想從曹國棟嘴裏聽到點實用的。
其實最合適的人是馮凱啊,可他們不敢。
怕是沒挖出什麽,就傳到了薑山的耳朵裏。
曹國棟挺佩服薑山的,能折騰還能折騰成,“團長,工作能力強,辦事穩重,不然也不能當團長。”
上麵的任命,尤其是這種帶有改革性質的領頭人,上頭必然是全麵考察過的。
“你們放心,看我就知道,這位子不挺穩的嘛!”
這人心真大,臉皮還厚。
曹國棟繼續說,“這邊待遇好,當然都想留下,可要是真留不下也沒法子呀。大家放心,嘿嘿,團長絕對讓你走的心甘情願。”
幾人苦笑,這話說的!
“不是,你們不信是咋的?”
鄧立業相信是一碼事,可對他的影響不小。
調動可以是平級的,可媳婦的工作就沒戲了。
“信,就是這麽迴事。”
“曹哥說的都是大實話。”
“就是吧,能不能來個痛快的,這樣懸著真難受。”
曹國棟喝了幾杯就不喝了,可不敢多喝,醉了就出洋相了。
他的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兄弟幾個,別想的那麽嚴重。這兒不能幹,換個地照樣幹。”
“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理,人挪活樹挪死。說不定換個地更順利呢,這兒……”
說著打了個飽嗝,“將來是人才濟濟,競爭激烈,想出頭更難。你們說是不是?”
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了,理是這個理。
就拿周建剛來說,他在這本來有機會繼續往上走的,現在先不說能不能留下。
就算留下,往上走的路也堵死了,除非他表現特別優秀。
走,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人家有自己的人,他一個新來的,有好的機會也輪不到他。
鄧立業還不如周建剛呢,本來在這,前頭有薑山和周建剛,升是沒機會的。
調走也同樣,他基本就這樣了,到了年齡就轉業。
要求不高的話,也挺好,起碼有個工作。
能留下還是比走好,就算都不能升,也是留下好。
每個部隊的情況不一樣,他們部隊的各方麵條件現在絕對是領先大多數的。
·
薑山找楊哥說的是,我現在是先演習,等演習結束之後再調整幹部隊伍,還是先調整再演習。
楊濤的問題一針見血,“你到底想動誰?上頭同意了嗎?”
要想動人,按工作流程,得開會。
而且薑山想動的若是參加會議的人,那……
薑山對楊濤是絕對的信任,不藏著掖著。
“一個小隊的隊長必須要能服眾,他們都是頂尖的苗子,你連人都打不過怎麽服眾?”
甭管你是連長還是排長,上了戰場,是個拖後腿的,這不是笑話嘛!
他知道這種事情不少,可在他這,不能存在。
不允許。
356團一開始把調子定下來,後麵一批批的就會遵守,這是傳統。
他要是一開始沒打好底子,是他的問題。
楊濤苦口婆心,“薑山,你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指揮能力。”
薑山不否認這一點,“我知道,所以有些人雖然能力足夠突出,卻不能勝任,我會單獨跟他們談。”
楊濤折著手上的報紙,折的板板正正的,“你想動下麵的可以,但李副團他們,你要慎重。”
薑山把馮凱當副團長使喚,卻沒有把人提到營長的位置,這是要幹嘛,大家心裏不免猜想。
也不用猜想,薑山確實就是這個意思。
“你這是雙標!要按你說的那個標準,馮凱肯定不行。”
馮凱的優勢是跟薑山配了多年,兩人熟悉且有足夠的信任。
而信任這個東西,需要時間啊。
薑山有這個人不會不用的。而且確實馮凱分擔了他很多雜事,讓他專心盯訓練。
“我給過他們機會的。”
同一件事情,他吩咐下去,再去問,那個進度他實在是受不了。
人家也不是沒辦,是辦了,還沒辦完而已。
馮凱的那個實誠勁,他跟馮凱布置任務。
行不行,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會給他一個反饋,不會讓他追屁股後頭催。
楊濤也沒見過大規模的幹部變動,跟普通士兵不一樣,一個不好會出事的。
“你還是要慎重,不可操之過急。如果能讓對方先動……”
楊濤隻能說到這,不能再明說了。
兩個人對視著,至於怎麽讓對方先動,那就是薑山的事情了。
其實這段時間,大麵上看著風平浪靜,356團的訓練一切正常,也沒有大的人員變動。
掩飾在平靜水麵下的波濤洶湧,細品還是有所端倪。
比如,電話信件特別多。
如此頻繁的聯係,肯定是想找後路唄。
前麵誰也沒動,是不想第一個出頭,不好看。
可現在第一批人已經離開了,就看想走的是要等,還是主動有所動作。
薑山吧,不太願意把自己置於被動的境地。他不怕自己來主動,我就讓你走人了怎麽的吧,他既然敢辦,肯定是沒問題的。
有足夠的理由,而且是公事公辦,正常工作調動。
不過這個時候不宜操之過急。
薑山自己想通了,“楊哥,我明白了。先演習等演習結束,有些人自然而然就主動動了。”
這樣是對的,有了這個開始,他後續可以順水推舟。
跟團部的人不同的是,周建剛和鄧立業他們極力配合他的工作了。
這個位置上,他們到底能不能頂住,這次演習也是一個好的驗證機會。
是他的想法有問題還是事實確實如此。
薑山也不敢過於盲目自信,萬一他是錯的呢。
這樣更好,用事實來說話。
“團長上任之後,咱開始的時候不是都擔心有變動嗎?可硬是拖了這麽長時間,團長也幹了不少事,就是沒動人。”
“團長可不是沒腦子的,你看看人家這事辦的,讓人心服口服,你找不出毛病來。”
一營和二營為何給了這麽長時間的緩衝時間,就是還是給了一些人機會,你要真能跟上,我就留下你。
所以說有的時候命運真的掌握在自己手裏的,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薑山是用三營的經驗,在處理一營和二營的事情。
有一些人,明明看似身體條件就是普通,可他硬是憑著一股狠勁不掉隊,這樣的人表現出的意誌力品質是寶貴的財富。
這次一營和二營能留下來的就是這樣的人。
絕對的憑借自己的能力改變命運的典範,多數是典型的農村兵,個別城市兵。
這樣單純的考核條件,對他們來說是幸運的。
能在第一步跟上不掉隊,那大家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起碼有了資格。
後頭的訓練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需要學習的新事物。
這些事情,他們平時沒少合計,這次是想從曹國棟嘴裏聽到點實用的。
其實最合適的人是馮凱啊,可他們不敢。
怕是沒挖出什麽,就傳到了薑山的耳朵裏。
曹國棟挺佩服薑山的,能折騰還能折騰成,“團長,工作能力強,辦事穩重,不然也不能當團長。”
上麵的任命,尤其是這種帶有改革性質的領頭人,上頭必然是全麵考察過的。
“你們放心,看我就知道,這位子不挺穩的嘛!”
這人心真大,臉皮還厚。
曹國棟繼續說,“這邊待遇好,當然都想留下,可要是真留不下也沒法子呀。大家放心,嘿嘿,團長絕對讓你走的心甘情願。”
幾人苦笑,這話說的!
“不是,你們不信是咋的?”
鄧立業相信是一碼事,可對他的影響不小。
調動可以是平級的,可媳婦的工作就沒戲了。
“信,就是這麽迴事。”
“曹哥說的都是大實話。”
“就是吧,能不能來個痛快的,這樣懸著真難受。”
曹國棟喝了幾杯就不喝了,可不敢多喝,醉了就出洋相了。
他的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兄弟幾個,別想的那麽嚴重。這兒不能幹,換個地照樣幹。”
“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理,人挪活樹挪死。說不定換個地更順利呢,這兒……”
說著打了個飽嗝,“將來是人才濟濟,競爭激烈,想出頭更難。你們說是不是?”
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了,理是這個理。
就拿周建剛來說,他在這本來有機會繼續往上走的,現在先不說能不能留下。
就算留下,往上走的路也堵死了,除非他表現特別優秀。
走,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人家有自己的人,他一個新來的,有好的機會也輪不到他。
鄧立業還不如周建剛呢,本來在這,前頭有薑山和周建剛,升是沒機會的。
調走也同樣,他基本就這樣了,到了年齡就轉業。
要求不高的話,也挺好,起碼有個工作。
能留下還是比走好,就算都不能升,也是留下好。
每個部隊的情況不一樣,他們部隊的各方麵條件現在絕對是領先大多數的。
·
薑山找楊哥說的是,我現在是先演習,等演習結束之後再調整幹部隊伍,還是先調整再演習。
楊濤的問題一針見血,“你到底想動誰?上頭同意了嗎?”
要想動人,按工作流程,得開會。
而且薑山想動的若是參加會議的人,那……
薑山對楊濤是絕對的信任,不藏著掖著。
“一個小隊的隊長必須要能服眾,他們都是頂尖的苗子,你連人都打不過怎麽服眾?”
甭管你是連長還是排長,上了戰場,是個拖後腿的,這不是笑話嘛!
他知道這種事情不少,可在他這,不能存在。
不允許。
356團一開始把調子定下來,後麵一批批的就會遵守,這是傳統。
他要是一開始沒打好底子,是他的問題。
楊濤苦口婆心,“薑山,你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指揮能力。”
薑山不否認這一點,“我知道,所以有些人雖然能力足夠突出,卻不能勝任,我會單獨跟他們談。”
楊濤折著手上的報紙,折的板板正正的,“你想動下麵的可以,但李副團他們,你要慎重。”
薑山把馮凱當副團長使喚,卻沒有把人提到營長的位置,這是要幹嘛,大家心裏不免猜想。
也不用猜想,薑山確實就是這個意思。
“你這是雙標!要按你說的那個標準,馮凱肯定不行。”
馮凱的優勢是跟薑山配了多年,兩人熟悉且有足夠的信任。
而信任這個東西,需要時間啊。
薑山有這個人不會不用的。而且確實馮凱分擔了他很多雜事,讓他專心盯訓練。
“我給過他們機會的。”
同一件事情,他吩咐下去,再去問,那個進度他實在是受不了。
人家也不是沒辦,是辦了,還沒辦完而已。
馮凱的那個實誠勁,他跟馮凱布置任務。
行不行,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會給他一個反饋,不會讓他追屁股後頭催。
楊濤也沒見過大規模的幹部變動,跟普通士兵不一樣,一個不好會出事的。
“你還是要慎重,不可操之過急。如果能讓對方先動……”
楊濤隻能說到這,不能再明說了。
兩個人對視著,至於怎麽讓對方先動,那就是薑山的事情了。
其實這段時間,大麵上看著風平浪靜,356團的訓練一切正常,也沒有大的人員變動。
掩飾在平靜水麵下的波濤洶湧,細品還是有所端倪。
比如,電話信件特別多。
如此頻繁的聯係,肯定是想找後路唄。
前麵誰也沒動,是不想第一個出頭,不好看。
可現在第一批人已經離開了,就看想走的是要等,還是主動有所動作。
薑山吧,不太願意把自己置於被動的境地。他不怕自己來主動,我就讓你走人了怎麽的吧,他既然敢辦,肯定是沒問題的。
有足夠的理由,而且是公事公辦,正常工作調動。
不過這個時候不宜操之過急。
薑山自己想通了,“楊哥,我明白了。先演習等演習結束,有些人自然而然就主動動了。”
這樣是對的,有了這個開始,他後續可以順水推舟。
跟團部的人不同的是,周建剛和鄧立業他們極力配合他的工作了。
這個位置上,他們到底能不能頂住,這次演習也是一個好的驗證機會。
是他的想法有問題還是事實確實如此。
薑山也不敢過於盲目自信,萬一他是錯的呢。
這樣更好,用事實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