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梅子的請求
冤種夫妻七零重生軍嫂軍哥把歌唱 作者:土木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竹接到電話的那一刻就想到了這個可能,不過那個時候還是以為薑老漢不行了,要迴來辦喪事。
家裏頭的出力,他們在外頭的出錢。
正常情況下是這樣,可老薑家顯然不適用。
薑山給的那些錢,都夠爹娘養好幾迴老的了。
看病也好養老也罷,薑山一分都不用再出了。
這一點薑山多次跟朱竹溝通過,也是防著這種情況發生。
萬一他不在家的時候,老家爹娘出事,朱竹要是迴來,薑山的意思是該給的早就給過了。
不過,朱竹一個人麵對比較複雜的情況,要是頂不住給了也就給了。
他就囑咐別難為自己就行。
自己怎麽痛快怎麽來。
李紅沒忍住勸了一句,“你要手裏有錢,這錢你們來出也行。”
不等朱竹說話,朱老四先開口了,“別聽你娘的,大山怎麽說的就按大山說的辦。”
又說老伴,“你不知道裏麵的事就少說話。”
李紅還挺委屈的,“我也是為了竹子好。”
“她都當娘了,你就少說兩句,她心裏有數。”
朱老四更看得清,女婿和閨女好不容易脫離了老薑山,別給開這個口子。
老薑家又不是拿不出這個錢來,女婿給了那麽多錢,都花哪兒去了。
給小兒子花大錢辦工作,以他說,這錢就應該薑老四來出。
“行了,別說我的事了。說點別的……”
聊家裏的事,聊弟妹的親事……
朱竹在娘家吃飯,都按她的口來,給她拌各種鹹菜,朱鬆和朱柏兄弟倆去給抓魚抓泥鰍,兩個嫂子也很客氣。
人家不迴來,可給爹娘寄的東西,婆婆都給分了,孩子們的點心糖,做衣裳的布料。
沒有矛盾,麵上都過得去,也願意跟朱竹交好,有個當軍官的姑父,孩子們將來萬一能當兵呢。
·
第二天早上別人上工,她迴婆家。
上午婆婆有事出去了,她本來給薑老漢讀報紙呢,沒讀一會,人家又打唿嚕了。
她一手摁著,一手不耽誤翻報紙。
梅子在院子裏洗衣裳呢,一直注意著屋裏的動靜,開著窗戶,聽到了爹的招牌唿嚕聲,就悄咪咪的進來了。
跟做賊似的,墊著腳,“三嫂,我跟你說點事。”
梅子把手放在嘴邊示意三嫂別出聲,她上炕趴在三嫂耳朵邊咬耳朵。
朱竹聽得挺費勁,聲音太小了。
“娘昨天跟我們說,想讓你出爹看病的錢……”
巴拉巴拉把親娘給賣了,大嫂二嫂咋說的主題思想都沒落下。
等她說完,被三嫂盯著看得臉紅了。
朱竹想的是,薑梅到底想要什麽。
“梅子啊,你對我這麽好,我都不好意思了,我有什麽能幫你的嗎?”
梅子沒想到三嫂這麽直接,呆愣了片刻,還是點頭了。
“三嫂,我想讓你幫我問問三哥,看看我三哥的戰友能不能幫忙介紹一個工作?”
梅子有印象,三哥迴老家的時候,還聯係戰友聚過的,不過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三哥結婚的時候,戰友雖然沒來,但是收了禮的。
梅子非常有眼力見接替了三嫂幫爹摁著胳膊,朱竹則在想大山的戰友都有誰,怎麽不太有印象呢?
通過三嫂的表情,梅子就知道三嫂大概不認識,
“三嫂,你問我哥,他知道的。你應該沒見過。”
“行吧,梅子啊,我隻能答應你幫你問。這事你也別抱太大希望。你哥多少年沒迴來了,這些關係據我所知是沒聯係的。”
“工作也不是小事,城裏找不到工作的人有的是,知青返鄉後有不少得自謀出路呢。”
梅子當然知道,總得問問萬一呢萬一正好有合適的機會呢!
“三嫂,你就記得幫我問問,行不行的我都理解。”
她也是沒法子了,剛畢業那會有個機會,可娘又是嫌貴,她好說歹說怎麽也沒說通。
一個知青迴城,學校空出一個代課老師的位置來,她有機會,又是娘怎麽也不舍得送禮!
她都快瘋了!這兩個機會錯過之後,後頭就沒有了。
朱竹則在想事,要是大山真有這樣的關係,她在家裏的時候,怎麽不給她安排個工作啊?
等迴去問問吧,估計大山不會幫。
這天中午,王海霞和李海鷗把婆婆拉到外頭提出條件。
崔琴眼睛都氣紅了,“你們太過分了吧,老大和老二也是這個意思?”
養老的糧食一點都不給,還跟她要五十個雞蛋,怎麽不去搶!
王海霞硬著頭皮上,“娘,你和爹要是真沒吃的,我們肯定給。可你們的日子比我們過得強多了呀!”
“娘,老四月月往家拿工資,你和爹的日子村裏誰不羨慕啊。”
崔琴扒拉開李海鷗胳膊上熱乎乎的爪子,“那是老四憑自己的本事掙的,你倆也總覺得我偏心,老大和老二就是我給出錢,廠裏也不要啊,人家要考試的。”
“娘,您能不能別說的這麽難聽,知道老四念書多,也不用這樣啊。”
“老四念書年份多,可學習也不好啊,還留級了呢。”
家裏念書最好的是薑梅,有個屁用,推薦上大學也沒有她的份。
還不是在家上工掙工分,男女有別,給兒子舍得花錢,閨女就另說了。
“你們想得真美,養老糧不給,你爹看病你們也不花錢。活該,你們窮!”
崔琴又氣的口不擇言了。
王海霞也火了,“娘,你嘴怎麽這麽臭啊,說話真難聽。”
“娘,你讓我們得罪竹子,一點代價還不想出,你才想得美呢。”
王海霞補刀,“娘,不是我說,就算咱們槍口對準竹子,你也未必有本事從竹子口袋裏掏出錢來。不信咱打賭?”
“呸—,老娘不用你們,倆癟犢子玩意就想占我便宜,休想!”
崔琴氣唿唿的往家走,大中午的太陽曬死人了。
王海霞和李海鷗慢悠悠的溜達迴去,都在可惜那五十個雞蛋。
“真小氣!”
“咱要三十個,娘是不是就答應了?”
……
家裏頭的出力,他們在外頭的出錢。
正常情況下是這樣,可老薑家顯然不適用。
薑山給的那些錢,都夠爹娘養好幾迴老的了。
看病也好養老也罷,薑山一分都不用再出了。
這一點薑山多次跟朱竹溝通過,也是防著這種情況發生。
萬一他不在家的時候,老家爹娘出事,朱竹要是迴來,薑山的意思是該給的早就給過了。
不過,朱竹一個人麵對比較複雜的情況,要是頂不住給了也就給了。
他就囑咐別難為自己就行。
自己怎麽痛快怎麽來。
李紅沒忍住勸了一句,“你要手裏有錢,這錢你們來出也行。”
不等朱竹說話,朱老四先開口了,“別聽你娘的,大山怎麽說的就按大山說的辦。”
又說老伴,“你不知道裏麵的事就少說話。”
李紅還挺委屈的,“我也是為了竹子好。”
“她都當娘了,你就少說兩句,她心裏有數。”
朱老四更看得清,女婿和閨女好不容易脫離了老薑山,別給開這個口子。
老薑家又不是拿不出這個錢來,女婿給了那麽多錢,都花哪兒去了。
給小兒子花大錢辦工作,以他說,這錢就應該薑老四來出。
“行了,別說我的事了。說點別的……”
聊家裏的事,聊弟妹的親事……
朱竹在娘家吃飯,都按她的口來,給她拌各種鹹菜,朱鬆和朱柏兄弟倆去給抓魚抓泥鰍,兩個嫂子也很客氣。
人家不迴來,可給爹娘寄的東西,婆婆都給分了,孩子們的點心糖,做衣裳的布料。
沒有矛盾,麵上都過得去,也願意跟朱竹交好,有個當軍官的姑父,孩子們將來萬一能當兵呢。
·
第二天早上別人上工,她迴婆家。
上午婆婆有事出去了,她本來給薑老漢讀報紙呢,沒讀一會,人家又打唿嚕了。
她一手摁著,一手不耽誤翻報紙。
梅子在院子裏洗衣裳呢,一直注意著屋裏的動靜,開著窗戶,聽到了爹的招牌唿嚕聲,就悄咪咪的進來了。
跟做賊似的,墊著腳,“三嫂,我跟你說點事。”
梅子把手放在嘴邊示意三嫂別出聲,她上炕趴在三嫂耳朵邊咬耳朵。
朱竹聽得挺費勁,聲音太小了。
“娘昨天跟我們說,想讓你出爹看病的錢……”
巴拉巴拉把親娘給賣了,大嫂二嫂咋說的主題思想都沒落下。
等她說完,被三嫂盯著看得臉紅了。
朱竹想的是,薑梅到底想要什麽。
“梅子啊,你對我這麽好,我都不好意思了,我有什麽能幫你的嗎?”
梅子沒想到三嫂這麽直接,呆愣了片刻,還是點頭了。
“三嫂,我想讓你幫我問問三哥,看看我三哥的戰友能不能幫忙介紹一個工作?”
梅子有印象,三哥迴老家的時候,還聯係戰友聚過的,不過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三哥結婚的時候,戰友雖然沒來,但是收了禮的。
梅子非常有眼力見接替了三嫂幫爹摁著胳膊,朱竹則在想大山的戰友都有誰,怎麽不太有印象呢?
通過三嫂的表情,梅子就知道三嫂大概不認識,
“三嫂,你問我哥,他知道的。你應該沒見過。”
“行吧,梅子啊,我隻能答應你幫你問。這事你也別抱太大希望。你哥多少年沒迴來了,這些關係據我所知是沒聯係的。”
“工作也不是小事,城裏找不到工作的人有的是,知青返鄉後有不少得自謀出路呢。”
梅子當然知道,總得問問萬一呢萬一正好有合適的機會呢!
“三嫂,你就記得幫我問問,行不行的我都理解。”
她也是沒法子了,剛畢業那會有個機會,可娘又是嫌貴,她好說歹說怎麽也沒說通。
一個知青迴城,學校空出一個代課老師的位置來,她有機會,又是娘怎麽也不舍得送禮!
她都快瘋了!這兩個機會錯過之後,後頭就沒有了。
朱竹則在想事,要是大山真有這樣的關係,她在家裏的時候,怎麽不給她安排個工作啊?
等迴去問問吧,估計大山不會幫。
這天中午,王海霞和李海鷗把婆婆拉到外頭提出條件。
崔琴眼睛都氣紅了,“你們太過分了吧,老大和老二也是這個意思?”
養老的糧食一點都不給,還跟她要五十個雞蛋,怎麽不去搶!
王海霞硬著頭皮上,“娘,你和爹要是真沒吃的,我們肯定給。可你們的日子比我們過得強多了呀!”
“娘,老四月月往家拿工資,你和爹的日子村裏誰不羨慕啊。”
崔琴扒拉開李海鷗胳膊上熱乎乎的爪子,“那是老四憑自己的本事掙的,你倆也總覺得我偏心,老大和老二就是我給出錢,廠裏也不要啊,人家要考試的。”
“娘,您能不能別說的這麽難聽,知道老四念書多,也不用這樣啊。”
“老四念書年份多,可學習也不好啊,還留級了呢。”
家裏念書最好的是薑梅,有個屁用,推薦上大學也沒有她的份。
還不是在家上工掙工分,男女有別,給兒子舍得花錢,閨女就另說了。
“你們想得真美,養老糧不給,你爹看病你們也不花錢。活該,你們窮!”
崔琴又氣的口不擇言了。
王海霞也火了,“娘,你嘴怎麽這麽臭啊,說話真難聽。”
“娘,你讓我們得罪竹子,一點代價還不想出,你才想得美呢。”
王海霞補刀,“娘,不是我說,就算咱們槍口對準竹子,你也未必有本事從竹子口袋裏掏出錢來。不信咱打賭?”
“呸—,老娘不用你們,倆癟犢子玩意就想占我便宜,休想!”
崔琴氣唿唿的往家走,大中午的太陽曬死人了。
王海霞和李海鷗慢悠悠的溜達迴去,都在可惜那五十個雞蛋。
“真小氣!”
“咱要三十個,娘是不是就答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