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教育
冤種夫妻七零重生軍嫂軍哥把歌唱 作者:土木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政委看到薑山這張臉開玩笑,“你這張臉,媳婦來了都認不出來。”
薑山迴來就洗了手,臉都沒洗,“還要出去呢,等迴家再說吧。”
“怎麽迴事啊,詳細說說!”
薑山簡單的說了救火過程,“一營和二營在善後,那片還是過一遍,我們先迴來收拾收拾,濕了的鞋子衣裳大冬天的別凍出個好歹來。吃了飯,這片山由我們負責。”
冬天的山火燒起來很嚇人的,必須完全把隱患消除掉。
雖然進行過防火的教育,來了這麽一出,還得來一遍。
火不會是無緣無故自己燒起來的,大概率是附近的村民上山打獵,生火取暖離開的時候沒有處理,哪怕一個小小的火星都可能釀成大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楊哥也在,薑山麻煩楊哥要是有空迴家,跟媳婦說一聲,別擔驚受怕的。
家裏的女人們聰明的多,號角又響起來的時候,聽不懂其中的意思,人家可以去問崗哨啊。
這個沒什麽不能說的,一聽是火滅了,家屬院的女人們互相通告,可以安心睡覺了。
另一邊,劉團長、李副團長到了著火點。
仔細巡查了一遍之後,劉團長的問題也很直率。
“周營長,你說你們過來的時候,三營都把火滅了?”
“是!”
這個著火麵積,黑乎乎這一片,四周的隔離帶非常清晰,又想到剛才碰上的三營行進的速度……
劉團長被這東北風一吹,凍得打了個哆嗦,“要不是我親眼所見,都不能相信。是你們跑的太慢,還是三營動作太快啊?是吧,這太不講理了。”
笑嗬嗬的一句話,讓兩個營長臉色都不好看。
他們慢嗎?當然不慢了,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勁頭跑的,就是這積雪一腳下去到小腿,再爬出來,雪山可不是那麽好爬的。
一路上就沒見到三營的人影,隻能遠遠看到疑似三營的手電筒的光線。
對了三營迴去的時候,也沒空手,砍下來的那些小樹樹枝都捆吧捆吧帶走了,說要曬幹了當柴火。
這一夜,巡山,一寸地都不落下,等迴到營部,天都放亮了。
都凍得透透的,三營的還好點,吃了熱湯麵又出去的。
中午朱竹才見到大山,臉上跟抹了鍋底灰一樣。
痛痛快快洗幹淨了,衣裳鞋子也都洗了晾在爐子邊上。
吃飽喝足,抱著兒子躺被窩裏睡個午覺。
薑山下午要出門了,“兒子,你乖乖聽媽媽的話,外頭太冷就在屋裏玩啊!”
小九九笑嗬嗬的露出小白牙點著小腦袋瓜,爸爸說啥都答應。
朱竹把帽子給大山帶上,“穿這些行嗎?會不會冷啊,要不把護膝也穿上?”
這套棉衣穿了兩年了,今年再做一套新的。
“不冷,這身夠暖和了,走路多了都得出汗。我不一定幾點迴來,別等我吃飯。”
“行,知道了,小心啊。”
薑山要帶人出去,邊上的所有村子都得走一遍,三個營各負責一片。
一營二營不知道開不開車,他不打算開車,直接翻山越嶺抄近道。
防火教育不是去追究誰的責任,村民也不會承認,但這事一定要傳達到。
不光周圍的村子,家屬院也要再開展一次防火教育。
這是傳統,有了火情就證明有漏洞。
每個村生產大隊的流程都是一樣,由書記和隊長把人組織起來。
白天的時候,就直接找一個大的空地,社員們聚集到一塊,薑山講一遍就得了。
等到了最後一個山林村生產大隊,天都黑了。
書記侯叔非常不好意思,“薑營長,沒有那麽大的屋子,得分兩批。”
天黑,外頭太冷,隻能選擇室內。
“行,沒問題。”
薑山答應的痛快,周圍的村子都走遍了,就沒有一家磚瓦房的,是真窮。
侯書記走出大隊部了,又迴來了,“薑營長,你們還沒吃飯呢吧,咱先吃飯?”
薑山站在大隊部的院子裏,不對,這大隊部連個院牆都沒有,就三間小破屋。
“侯書記,不用麻煩了,我們有紀律,忙完迴去再吃也不晚。”
侯書記老臉都紅了,自己都覺得太假了,邊答應著邊跑著去喊人。
連個喇叭都沒有,就隻能腿著去。
三營的其他的人每到一個村子,先把村子裏頭走一圈,周圍的土地山頭都摸索一遍。
作戰習慣,隻要走過的地方,心裏都有數。
薑山說教了一下午,到這會嗓子都啞了,還是一點也不敢鬆懈,該說的寧願多說幾遍也不會有遺漏。
“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野菜、野果、菌子、野雞野兔、藥材、茶葉等等的,這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年年采年年有。”
“山火是大山的災難,一場山火造成的損失是無法統計的。但我們會有最深切的體會,你要爬更久的山去更遠的地方才能采到原來在家門口不遠處的山頭上收獲的野菜野果。”
“山火百分之九十是人為引起的,我們能控製的是自己,昨天晚上的山火是怎麽發生的,不追究。但是怎麽發生的呢?冷了生火取暖無可厚非,難道凍死在山上嗎?”
“真要凍死了,當然要生火取暖。可走的時候,一定要處理好。不要心存僥幸,一定要等火星全部熄滅,並掩蓋後再離開。”
社員們聽得很認真,這關係他們的切身利益。
靠山吃山,地裏收成不好,有大山在就餓不死。
“昨天的山火是怎麽著起來的呢,你覺得滅了,可等人一走,風一吹,又燒起來了,風吹著火星到處都是,吹到了樹上就是災難。”
“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總是沒有錯的。也不差那一會功夫,咱就多等會。”
……
最後講的是真起火了,怎麽救火。
救火的時候,如何保護自己,避免吸入濃煙,判斷風向,判斷火勢的狀況,若有需要怎麽聯係部隊等等。
分了兩撥,都講完的時候,薑山的嗓子是徹底啞了。
可一踏出屋子,看到站在外頭的一隊人,薑山眉頭微動。
而且還是王海濤親自帶隊。
他一出來,一隊人立正,
和王海濤眼神對上,就知道有事。
正常情況下,村子沒問題,他們不會在這兒等著,統一在村口列隊。
薑山如常的跟侯書記等人握手告別。
薑山迴來就洗了手,臉都沒洗,“還要出去呢,等迴家再說吧。”
“怎麽迴事啊,詳細說說!”
薑山簡單的說了救火過程,“一營和二營在善後,那片還是過一遍,我們先迴來收拾收拾,濕了的鞋子衣裳大冬天的別凍出個好歹來。吃了飯,這片山由我們負責。”
冬天的山火燒起來很嚇人的,必須完全把隱患消除掉。
雖然進行過防火的教育,來了這麽一出,還得來一遍。
火不會是無緣無故自己燒起來的,大概率是附近的村民上山打獵,生火取暖離開的時候沒有處理,哪怕一個小小的火星都可能釀成大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楊哥也在,薑山麻煩楊哥要是有空迴家,跟媳婦說一聲,別擔驚受怕的。
家裏的女人們聰明的多,號角又響起來的時候,聽不懂其中的意思,人家可以去問崗哨啊。
這個沒什麽不能說的,一聽是火滅了,家屬院的女人們互相通告,可以安心睡覺了。
另一邊,劉團長、李副團長到了著火點。
仔細巡查了一遍之後,劉團長的問題也很直率。
“周營長,你說你們過來的時候,三營都把火滅了?”
“是!”
這個著火麵積,黑乎乎這一片,四周的隔離帶非常清晰,又想到剛才碰上的三營行進的速度……
劉團長被這東北風一吹,凍得打了個哆嗦,“要不是我親眼所見,都不能相信。是你們跑的太慢,還是三營動作太快啊?是吧,這太不講理了。”
笑嗬嗬的一句話,讓兩個營長臉色都不好看。
他們慢嗎?當然不慢了,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勁頭跑的,就是這積雪一腳下去到小腿,再爬出來,雪山可不是那麽好爬的。
一路上就沒見到三營的人影,隻能遠遠看到疑似三營的手電筒的光線。
對了三營迴去的時候,也沒空手,砍下來的那些小樹樹枝都捆吧捆吧帶走了,說要曬幹了當柴火。
這一夜,巡山,一寸地都不落下,等迴到營部,天都放亮了。
都凍得透透的,三營的還好點,吃了熱湯麵又出去的。
中午朱竹才見到大山,臉上跟抹了鍋底灰一樣。
痛痛快快洗幹淨了,衣裳鞋子也都洗了晾在爐子邊上。
吃飽喝足,抱著兒子躺被窩裏睡個午覺。
薑山下午要出門了,“兒子,你乖乖聽媽媽的話,外頭太冷就在屋裏玩啊!”
小九九笑嗬嗬的露出小白牙點著小腦袋瓜,爸爸說啥都答應。
朱竹把帽子給大山帶上,“穿這些行嗎?會不會冷啊,要不把護膝也穿上?”
這套棉衣穿了兩年了,今年再做一套新的。
“不冷,這身夠暖和了,走路多了都得出汗。我不一定幾點迴來,別等我吃飯。”
“行,知道了,小心啊。”
薑山要帶人出去,邊上的所有村子都得走一遍,三個營各負責一片。
一營二營不知道開不開車,他不打算開車,直接翻山越嶺抄近道。
防火教育不是去追究誰的責任,村民也不會承認,但這事一定要傳達到。
不光周圍的村子,家屬院也要再開展一次防火教育。
這是傳統,有了火情就證明有漏洞。
每個村生產大隊的流程都是一樣,由書記和隊長把人組織起來。
白天的時候,就直接找一個大的空地,社員們聚集到一塊,薑山講一遍就得了。
等到了最後一個山林村生產大隊,天都黑了。
書記侯叔非常不好意思,“薑營長,沒有那麽大的屋子,得分兩批。”
天黑,外頭太冷,隻能選擇室內。
“行,沒問題。”
薑山答應的痛快,周圍的村子都走遍了,就沒有一家磚瓦房的,是真窮。
侯書記走出大隊部了,又迴來了,“薑營長,你們還沒吃飯呢吧,咱先吃飯?”
薑山站在大隊部的院子裏,不對,這大隊部連個院牆都沒有,就三間小破屋。
“侯書記,不用麻煩了,我們有紀律,忙完迴去再吃也不晚。”
侯書記老臉都紅了,自己都覺得太假了,邊答應著邊跑著去喊人。
連個喇叭都沒有,就隻能腿著去。
三營的其他的人每到一個村子,先把村子裏頭走一圈,周圍的土地山頭都摸索一遍。
作戰習慣,隻要走過的地方,心裏都有數。
薑山說教了一下午,到這會嗓子都啞了,還是一點也不敢鬆懈,該說的寧願多說幾遍也不會有遺漏。
“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野菜、野果、菌子、野雞野兔、藥材、茶葉等等的,這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年年采年年有。”
“山火是大山的災難,一場山火造成的損失是無法統計的。但我們會有最深切的體會,你要爬更久的山去更遠的地方才能采到原來在家門口不遠處的山頭上收獲的野菜野果。”
“山火百分之九十是人為引起的,我們能控製的是自己,昨天晚上的山火是怎麽發生的,不追究。但是怎麽發生的呢?冷了生火取暖無可厚非,難道凍死在山上嗎?”
“真要凍死了,當然要生火取暖。可走的時候,一定要處理好。不要心存僥幸,一定要等火星全部熄滅,並掩蓋後再離開。”
社員們聽得很認真,這關係他們的切身利益。
靠山吃山,地裏收成不好,有大山在就餓不死。
“昨天的山火是怎麽著起來的呢,你覺得滅了,可等人一走,風一吹,又燒起來了,風吹著火星到處都是,吹到了樹上就是災難。”
“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總是沒有錯的。也不差那一會功夫,咱就多等會。”
……
最後講的是真起火了,怎麽救火。
救火的時候,如何保護自己,避免吸入濃煙,判斷風向,判斷火勢的狀況,若有需要怎麽聯係部隊等等。
分了兩撥,都講完的時候,薑山的嗓子是徹底啞了。
可一踏出屋子,看到站在外頭的一隊人,薑山眉頭微動。
而且還是王海濤親自帶隊。
他一出來,一隊人立正,
和王海濤眼神對上,就知道有事。
正常情況下,村子沒問題,他們不會在這兒等著,統一在村口列隊。
薑山如常的跟侯書記等人握手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