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不要太傷心了,也許您大仇得報之日就在眼前!”
姬輔堯講得傷心,於勾聽得傷心,不禁勸慰道。
“唉!老了老了,還丟人現眼,真是愧對祖師!”姬輔堯擦幹眼淚說道。
“您在這裏一困就是十年,一定憋悶壞了,換作旁人早就崩潰了!”於勾又說道。
“本想一死了之,沒想到絕境逢生。當時我不僅被火燒傷,身上還中了兩箭。幸虧當年我吸納了一些移星眼那股神秘的力量在體內,才衝出了水柱,得以活命!”姬輔堯又說道。
“姬前輩,你可知道這股神秘的力量是怎樣形成的?”於勾問道。
“家師也曾經對移星眼進行過探究,他說這種力量與我們星魔教的另一個門宗天獄宗修煉的《天獄秘典》極為相似。這種秘術的最高境界叫天極星獄,是一種極端靜止極端恆定的力量。近其身者就會修為頓失,失去戰鬥力。其實也不是修為被剝奪了,而是被靜止了,無法運使!”姬輔堯迴答道。
“如此說來,天獄宗的人在這裏豈不是可以自由進出?”於勾不由眼前一亮問道。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星魔教數百年來早已分崩離析,天獄宗在哪裏,在不在都不好說啦!”姬輔堯茫然地說道。
“姬前輩,您給我講講關於星魔教的事兒吧,我太想知道了!”於勾閃著晶亮的眼睛說道。
“好,我就把我知道的說給你聽聽。”
於勾趕緊把坐著的石頭向姬輔堯身邊挪了挪,洗耳恭聽。
“據說混沌未開之前,天星境的沌外空間有八大魔星,分別為太天,太鏡,天獄,墓絕,海枯,熔金,寶瓶,玉梭。”
“八大魔星的星魂幻化成八大星魔,控製著大部分宇宙空間,就連星帝也拿他們沒辦法。混沌都被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甚至掌控著她的開啟時間。”
“太天,太鏡,墓絕,天獄四大星魔好動不好靜,想讓混沌早點兒開啟。海枯,熔金,寶瓶,玉梭四大星魔好靜不好動,想讓混沌晚點兒開啟。”
“前者之中的太鏡星魔夥同其他三大星魔,花了一百萬年的時間用他的‘玄天寶鏡’收集了沌外空間的大量靈光,並將其注入混沌之中。”
“混沌提前三千萬年被開啟了,誕生了數以千萬計的道星,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大魔星,名喚‘地坤’。”
“本應為道,卻化身成魔,都是因為他早出生了三千萬年,未能修成正果。地坤星魔就像一個未經世事的孩童一樣,左衝右撞,不受天道法則約束,經常惹是生非,觸怒天威。”
“無數道星的誕生讓星帝有了太多的同盟,他整頓軍隊,向八大星魔宣戰。此戰一開,曠日持久,一直打了三千萬年。”
“三千萬年後,地坤星魔修成正果,以一己之力收服了八大星魔,為星帝效命。”
“五千年前,這裏出現一個移星眼,河水倒灌,作為天柱之山的帝星山根基動搖。星帝派水神帝君治水於帝星山下,穩住了西北天柱。”
“星帝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又命海枯星魔來到帝星山煉石,要再造一座天柱之山,以防不測。
海枯星魔來到帝星山,先為自己造了一座神廟,名曰‘海枯觀’。觀成之後,選了一塊帝星山的石頭開始煉石。”
“煉成的石頭名喚‘海枯石’,它遇水則長,遇火則消,千年之後,水火不侵。石成之後,埋於帝星山南麵的渦水河和白水河之間的平原上。千年之後,又長成一座天柱,形貌與帝星山極為相似。”
“與海枯星魔一起來的還有她的丈夫墓絕星魔,她在星羅峰上煉石,他在藏星洞裏煉功。海枯星魔煉石完畢之後去看丈夫,發現墓絕魔君收了數百弟子,正在聽他傳經受道。把海枯魔姬眼饞壞了,急忙迴到海枯觀,開宗立派,廣收門徒。”
“天上的其他星魔聽說了此事,也紛紛效仿。九大魔宗在人間以修道之名開枝散葉,星魔教興起。教主依然是位分最低,後來居上的地坤星魔。傳道成功,九大星魔離開人間,各歸星位。”
“數千年以來,世事變遷,戰亂頻發,豪強並起。九大魔宗幾經飄零,已無立錐之地。有的淪為黑惡勢力的殺人工具;有的自相殘殺,爭權奪利,自取滅亡;也有被其他宗門視為異類,群起而攻之的。有些魔宗都不敢開宗立教,隻能口傳心授,單線相承,唯求秘法不滅。”
“來了來了!”姬輔堯順手一插,又插上來一條大細鱗。
“夠吃了,走,魚鉤,迴去烤魚去!”
這可倒好,一天到晚吃魚管夠。
“前輩,你在這裏天天吃魚呀,沒有別的吃的嗎?”吃飽之後於勾問道。
“沒有別的可以吃的東西,我吃了十年的魚肉了,除了煮就是烤。”姬輔堯無可奈何地說道。
“噢,是這樣啊!不過,魚肉挺好吃的!”
於勾這兩天都吃不飽,吃著當然好吃啦!
姬輔堯苦笑了一下,“孩子,既然你身體恢複了,應該開始修煉了,好早日離開這裏!”他岔開話題,對於勾正色說道。
“我沒聽明白,我會的無論怎樣修煉,也無法離開這裏呀?”於勾有些糊塗了。
“我現在問你,你可曾拜師?”姬輔堯這是話裏有話。
“從來沒有正式拜過師!”於勾立刻迴答道。
“那好,你可願意拜我為師?”姬輔堯又問道。
“既為恩人,又為恩師,我當然願意啦!”於勾痛快地答應了。
“你可願意接掌墓絕宗?”姬輔堯連續問道。
“嗯……!”於勾遲疑了一下,心想我當你徒弟還行,可當魔宗宗主……
“好,我願意!”
他一下想明白了,墓絕宗除了這個宗主,還有什麽好接掌的,不如幹脆一些,就答應了。
“哈哈哈哈……,好!徒兒,還不給師父磕頭!”
姬輔堯高興得坐在那兒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了,不停地顫抖著……
於勾趕緊盛來一碗魚湯遞給姬輔堯,雙膝跪倒,“徒兒拜見師父!”說完連磕三個響頭。
人家拜師敬酒敬茶,還真沒見過敬魚湯的!
“十年了,我足足等了十年了,終於讓我等到了!祖師爺開眼了,師父開眼了!”
姬輔堯扶起於勾,激動不已,直接就將魚湯幹了。
此時的姬輔堯心裏一下子變敞亮了,像開了兩扇門一樣。
他心中暗暗祈禱,‘蒼天保佑!祖師爺保佑!師父保佑!墓絕宗有希望了,後繼有人了!蒼天保佑!祖師爺保佑!師父保佑!’
姬輔堯心裏反複地念叨著,無比的虔誠。
他為什麽這樣看重於勾?他在給於勾檢查傷勢時發現,於勾不僅有超凡入聖的修為,而且還是“九脈玲瓏之體。”
什麽是“九脈玲瓏之體”?人體除了十二經絡以外,還有八脈。八脈被稱作“奇經”,就是十二經絡之外極為奇異的經絡。
人經過後天修煉,還能修成一脈,就在人體中心軸的位置,被稱作“中脈”。
這樣人體總共就具備九脈了,平常人需要在修煉的過程中一一打通,還未必都能打通。
玲瓏就是通透,暢通的意思。
九脈玲瓏就是生來就有九脈,而且這九脈就是暢通無阻的,不用後天修煉人為的打通。
這樣的靈體,天生就是修煉秘術的奇才,百年不遇,鳳毛麟角,必然雄霸天下,這也是姬輔堯看重於勾最主要的原因。
“師父剛下來的時候,雖然撿了條命,但還是十分絕望。後來看見老祖宗的墓也在這裏,心裏才有了一份寄托,決定給他守墓,直至終老。”姬輔堯繼續說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適應了這裏的環境,就又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姬輔堯又說道。
“師父,你下來的時候這裏就有鍋和碗嗎?”
聽著聽著於勾好像想起了什麽,脫口問道。
“對,現在是什麽樣,我下來時就是什麽樣,包括這些用的東西!”姬輔堯非常肯定地迴答道。
“師父,你說這裏有人的日常用具,這裏還有古墓,就說明有人來過,是不是就意味著有進出的通道!”姬輔堯的話讓於勾不得不這樣想。
“為師也是這麽想的,可我找了十年也沒找到!”姬輔堯說道。
“師父,你帶我轉一轉,讓我見識一下您的‘仙府’。”
於勾想去碰碰運氣,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水砥洞天的出口。
“好,師父好好給你介紹介紹。”
姬輔堯說罷,站起身來開始顯擺他的水砥洞天。
“那就請師父給我當向導吧!”
於勾恭恭敬敬地給姬輔堯深施一禮,給他逗得開心不已。
“周圍的石壁我都檢查過,沒發現任何可以出入的地方,你再細細查探一下,也許會有發現!”姬輔堯微笑著說道。
“師父放心,肯定會有所發現!”
於勾說完,撿起一塊石頭在石壁上敲擊著,觀察著,希望能有奇跡出現。
他把南麵的石壁認真檢查了一遍,也沒發現有什麽異常的地方。
“既然沒什麽發現,過來歇一會,也不急於一時!”
於勾聽見師父說話,馬上走了迴來。
“你看,這就是給你治傷的神藥千星翡翠。”
姬輔堯開始展示這些年一直陪伴他的草木。
“師父,你之前學過醫,認識這種藥材?”於勾不禁問道。
“師父學過醫術,但這裏的藥材世上根本見不到,能在這裏見到,也是一大幸事。”姬輔堯迴答道。
“師父,這水潭周圍都是藥材嗎?”於勾又問道。
“都是都是,各有功用,神效無比!”
畢竟在這裏待了十年,姬輔堯對這裏的草木了如指掌。
“你看東麵這一片蘭花,名喚‘枯骨髏蘭’,是毒中之王。中此毒者,三個時辰就會血肉盡失化為枯骨。”
“北麵那片黑蓮,名喚‘碧血烏金’,是治愈外傷的絕品,可以迅速止血消腫,愈合傷口。”
“西麵那些小金樹,名喚‘金鉤浮圖’,是萬毒的克星,就是中了枯骨髏蘭也能化解。”
姬輔堯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師父,有了這四種藥材,豈不是可以包治百病,人人都能當神醫了?”
於勾聽到這些藥材的神妙之處,不禁問道。
“也許這就是這些藥材不能在世上出現的原因,有了它們,醫者何用?”
聽了於勾的話,姬輔堯不禁感慨道。
“短短半日,弟子受教良多。弟子多謝師父教誨。”
於勾說完,畢恭畢敬,又是深深一躬。
“鉤兒,不必如此多禮,為師也沒做什麽!”
姬輔堯嘴上客氣,心裏美著呢!
“師父,天色不早了,我也餓了,咱們烤魚去吧!”
不知不覺間,水砥洞天內斑斕的夜晚又來臨了。
這個夜晚,師徒二人同睡一張床,姬輔堯重新感受到了親人的溫暖。
於勾來到水砥洞天的第三天,八月十三。
太陽的光芒再次被水柱折射進水砥洞天,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師徒二人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去潭邊插魚,填飽肚子畢竟是頭等大事。
吃完烤魚之後,於勾又開始檢查東側的石壁,依然一無所獲。
北麵就是姬輔堯的老祖宗北安候姬酷的墳墓,於勾決定先祭拜一下這位侯爺,以示對師父先祖的尊重。
這座古墓曆經三千年,因為是洞中之洞,穴中之穴,所以保存完整。
墓室入口是直接雕鑿在石壁上的浮雕牌樓,雕工精美,氣勢威然,應該是模仿墓主人生前侯爺府的模樣。
上麵雖有藤蘿纏繞,卻不能遮蔽其雄偉之姿。
兩扇石門上的紋理與石壁的紋理不符,應該是從別處開采的石料。
石門重逾千斤,無法撼動,堅不可摧。上麵還透鑲著青銅獸首銜環,早已綠鏽斑斑。
石門前的台階下,方磚鋪地。左右各立著一尊石雕螭龍,張牙按爪,以示威嚴。
兩尊螭龍稍往前中間的位置上,立著一塊一人來高的墓碑,上麵雕著“北安侯姬氏諱酷之墓”。
於勾來到墓碑前,雙膝跪地,倒頭便拜……
姬輔堯講得傷心,於勾聽得傷心,不禁勸慰道。
“唉!老了老了,還丟人現眼,真是愧對祖師!”姬輔堯擦幹眼淚說道。
“您在這裏一困就是十年,一定憋悶壞了,換作旁人早就崩潰了!”於勾又說道。
“本想一死了之,沒想到絕境逢生。當時我不僅被火燒傷,身上還中了兩箭。幸虧當年我吸納了一些移星眼那股神秘的力量在體內,才衝出了水柱,得以活命!”姬輔堯又說道。
“姬前輩,你可知道這股神秘的力量是怎樣形成的?”於勾問道。
“家師也曾經對移星眼進行過探究,他說這種力量與我們星魔教的另一個門宗天獄宗修煉的《天獄秘典》極為相似。這種秘術的最高境界叫天極星獄,是一種極端靜止極端恆定的力量。近其身者就會修為頓失,失去戰鬥力。其實也不是修為被剝奪了,而是被靜止了,無法運使!”姬輔堯迴答道。
“如此說來,天獄宗的人在這裏豈不是可以自由進出?”於勾不由眼前一亮問道。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星魔教數百年來早已分崩離析,天獄宗在哪裏,在不在都不好說啦!”姬輔堯茫然地說道。
“姬前輩,您給我講講關於星魔教的事兒吧,我太想知道了!”於勾閃著晶亮的眼睛說道。
“好,我就把我知道的說給你聽聽。”
於勾趕緊把坐著的石頭向姬輔堯身邊挪了挪,洗耳恭聽。
“據說混沌未開之前,天星境的沌外空間有八大魔星,分別為太天,太鏡,天獄,墓絕,海枯,熔金,寶瓶,玉梭。”
“八大魔星的星魂幻化成八大星魔,控製著大部分宇宙空間,就連星帝也拿他們沒辦法。混沌都被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甚至掌控著她的開啟時間。”
“太天,太鏡,墓絕,天獄四大星魔好動不好靜,想讓混沌早點兒開啟。海枯,熔金,寶瓶,玉梭四大星魔好靜不好動,想讓混沌晚點兒開啟。”
“前者之中的太鏡星魔夥同其他三大星魔,花了一百萬年的時間用他的‘玄天寶鏡’收集了沌外空間的大量靈光,並將其注入混沌之中。”
“混沌提前三千萬年被開啟了,誕生了數以千萬計的道星,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大魔星,名喚‘地坤’。”
“本應為道,卻化身成魔,都是因為他早出生了三千萬年,未能修成正果。地坤星魔就像一個未經世事的孩童一樣,左衝右撞,不受天道法則約束,經常惹是生非,觸怒天威。”
“無數道星的誕生讓星帝有了太多的同盟,他整頓軍隊,向八大星魔宣戰。此戰一開,曠日持久,一直打了三千萬年。”
“三千萬年後,地坤星魔修成正果,以一己之力收服了八大星魔,為星帝效命。”
“五千年前,這裏出現一個移星眼,河水倒灌,作為天柱之山的帝星山根基動搖。星帝派水神帝君治水於帝星山下,穩住了西北天柱。”
“星帝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又命海枯星魔來到帝星山煉石,要再造一座天柱之山,以防不測。
海枯星魔來到帝星山,先為自己造了一座神廟,名曰‘海枯觀’。觀成之後,選了一塊帝星山的石頭開始煉石。”
“煉成的石頭名喚‘海枯石’,它遇水則長,遇火則消,千年之後,水火不侵。石成之後,埋於帝星山南麵的渦水河和白水河之間的平原上。千年之後,又長成一座天柱,形貌與帝星山極為相似。”
“與海枯星魔一起來的還有她的丈夫墓絕星魔,她在星羅峰上煉石,他在藏星洞裏煉功。海枯星魔煉石完畢之後去看丈夫,發現墓絕魔君收了數百弟子,正在聽他傳經受道。把海枯魔姬眼饞壞了,急忙迴到海枯觀,開宗立派,廣收門徒。”
“天上的其他星魔聽說了此事,也紛紛效仿。九大魔宗在人間以修道之名開枝散葉,星魔教興起。教主依然是位分最低,後來居上的地坤星魔。傳道成功,九大星魔離開人間,各歸星位。”
“數千年以來,世事變遷,戰亂頻發,豪強並起。九大魔宗幾經飄零,已無立錐之地。有的淪為黑惡勢力的殺人工具;有的自相殘殺,爭權奪利,自取滅亡;也有被其他宗門視為異類,群起而攻之的。有些魔宗都不敢開宗立教,隻能口傳心授,單線相承,唯求秘法不滅。”
“來了來了!”姬輔堯順手一插,又插上來一條大細鱗。
“夠吃了,走,魚鉤,迴去烤魚去!”
這可倒好,一天到晚吃魚管夠。
“前輩,你在這裏天天吃魚呀,沒有別的吃的嗎?”吃飽之後於勾問道。
“沒有別的可以吃的東西,我吃了十年的魚肉了,除了煮就是烤。”姬輔堯無可奈何地說道。
“噢,是這樣啊!不過,魚肉挺好吃的!”
於勾這兩天都吃不飽,吃著當然好吃啦!
姬輔堯苦笑了一下,“孩子,既然你身體恢複了,應該開始修煉了,好早日離開這裏!”他岔開話題,對於勾正色說道。
“我沒聽明白,我會的無論怎樣修煉,也無法離開這裏呀?”於勾有些糊塗了。
“我現在問你,你可曾拜師?”姬輔堯這是話裏有話。
“從來沒有正式拜過師!”於勾立刻迴答道。
“那好,你可願意拜我為師?”姬輔堯又問道。
“既為恩人,又為恩師,我當然願意啦!”於勾痛快地答應了。
“你可願意接掌墓絕宗?”姬輔堯連續問道。
“嗯……!”於勾遲疑了一下,心想我當你徒弟還行,可當魔宗宗主……
“好,我願意!”
他一下想明白了,墓絕宗除了這個宗主,還有什麽好接掌的,不如幹脆一些,就答應了。
“哈哈哈哈……,好!徒兒,還不給師父磕頭!”
姬輔堯高興得坐在那兒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了,不停地顫抖著……
於勾趕緊盛來一碗魚湯遞給姬輔堯,雙膝跪倒,“徒兒拜見師父!”說完連磕三個響頭。
人家拜師敬酒敬茶,還真沒見過敬魚湯的!
“十年了,我足足等了十年了,終於讓我等到了!祖師爺開眼了,師父開眼了!”
姬輔堯扶起於勾,激動不已,直接就將魚湯幹了。
此時的姬輔堯心裏一下子變敞亮了,像開了兩扇門一樣。
他心中暗暗祈禱,‘蒼天保佑!祖師爺保佑!師父保佑!墓絕宗有希望了,後繼有人了!蒼天保佑!祖師爺保佑!師父保佑!’
姬輔堯心裏反複地念叨著,無比的虔誠。
他為什麽這樣看重於勾?他在給於勾檢查傷勢時發現,於勾不僅有超凡入聖的修為,而且還是“九脈玲瓏之體。”
什麽是“九脈玲瓏之體”?人體除了十二經絡以外,還有八脈。八脈被稱作“奇經”,就是十二經絡之外極為奇異的經絡。
人經過後天修煉,還能修成一脈,就在人體中心軸的位置,被稱作“中脈”。
這樣人體總共就具備九脈了,平常人需要在修煉的過程中一一打通,還未必都能打通。
玲瓏就是通透,暢通的意思。
九脈玲瓏就是生來就有九脈,而且這九脈就是暢通無阻的,不用後天修煉人為的打通。
這樣的靈體,天生就是修煉秘術的奇才,百年不遇,鳳毛麟角,必然雄霸天下,這也是姬輔堯看重於勾最主要的原因。
“師父剛下來的時候,雖然撿了條命,但還是十分絕望。後來看見老祖宗的墓也在這裏,心裏才有了一份寄托,決定給他守墓,直至終老。”姬輔堯繼續說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適應了這裏的環境,就又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姬輔堯又說道。
“師父,你下來的時候這裏就有鍋和碗嗎?”
聽著聽著於勾好像想起了什麽,脫口問道。
“對,現在是什麽樣,我下來時就是什麽樣,包括這些用的東西!”姬輔堯非常肯定地迴答道。
“師父,你說這裏有人的日常用具,這裏還有古墓,就說明有人來過,是不是就意味著有進出的通道!”姬輔堯的話讓於勾不得不這樣想。
“為師也是這麽想的,可我找了十年也沒找到!”姬輔堯說道。
“師父,你帶我轉一轉,讓我見識一下您的‘仙府’。”
於勾想去碰碰運氣,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水砥洞天的出口。
“好,師父好好給你介紹介紹。”
姬輔堯說罷,站起身來開始顯擺他的水砥洞天。
“那就請師父給我當向導吧!”
於勾恭恭敬敬地給姬輔堯深施一禮,給他逗得開心不已。
“周圍的石壁我都檢查過,沒發現任何可以出入的地方,你再細細查探一下,也許會有發現!”姬輔堯微笑著說道。
“師父放心,肯定會有所發現!”
於勾說完,撿起一塊石頭在石壁上敲擊著,觀察著,希望能有奇跡出現。
他把南麵的石壁認真檢查了一遍,也沒發現有什麽異常的地方。
“既然沒什麽發現,過來歇一會,也不急於一時!”
於勾聽見師父說話,馬上走了迴來。
“你看,這就是給你治傷的神藥千星翡翠。”
姬輔堯開始展示這些年一直陪伴他的草木。
“師父,你之前學過醫,認識這種藥材?”於勾不禁問道。
“師父學過醫術,但這裏的藥材世上根本見不到,能在這裏見到,也是一大幸事。”姬輔堯迴答道。
“師父,這水潭周圍都是藥材嗎?”於勾又問道。
“都是都是,各有功用,神效無比!”
畢竟在這裏待了十年,姬輔堯對這裏的草木了如指掌。
“你看東麵這一片蘭花,名喚‘枯骨髏蘭’,是毒中之王。中此毒者,三個時辰就會血肉盡失化為枯骨。”
“北麵那片黑蓮,名喚‘碧血烏金’,是治愈外傷的絕品,可以迅速止血消腫,愈合傷口。”
“西麵那些小金樹,名喚‘金鉤浮圖’,是萬毒的克星,就是中了枯骨髏蘭也能化解。”
姬輔堯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師父,有了這四種藥材,豈不是可以包治百病,人人都能當神醫了?”
於勾聽到這些藥材的神妙之處,不禁問道。
“也許這就是這些藥材不能在世上出現的原因,有了它們,醫者何用?”
聽了於勾的話,姬輔堯不禁感慨道。
“短短半日,弟子受教良多。弟子多謝師父教誨。”
於勾說完,畢恭畢敬,又是深深一躬。
“鉤兒,不必如此多禮,為師也沒做什麽!”
姬輔堯嘴上客氣,心裏美著呢!
“師父,天色不早了,我也餓了,咱們烤魚去吧!”
不知不覺間,水砥洞天內斑斕的夜晚又來臨了。
這個夜晚,師徒二人同睡一張床,姬輔堯重新感受到了親人的溫暖。
於勾來到水砥洞天的第三天,八月十三。
太陽的光芒再次被水柱折射進水砥洞天,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師徒二人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去潭邊插魚,填飽肚子畢竟是頭等大事。
吃完烤魚之後,於勾又開始檢查東側的石壁,依然一無所獲。
北麵就是姬輔堯的老祖宗北安候姬酷的墳墓,於勾決定先祭拜一下這位侯爺,以示對師父先祖的尊重。
這座古墓曆經三千年,因為是洞中之洞,穴中之穴,所以保存完整。
墓室入口是直接雕鑿在石壁上的浮雕牌樓,雕工精美,氣勢威然,應該是模仿墓主人生前侯爺府的模樣。
上麵雖有藤蘿纏繞,卻不能遮蔽其雄偉之姿。
兩扇石門上的紋理與石壁的紋理不符,應該是從別處開采的石料。
石門重逾千斤,無法撼動,堅不可摧。上麵還透鑲著青銅獸首銜環,早已綠鏽斑斑。
石門前的台階下,方磚鋪地。左右各立著一尊石雕螭龍,張牙按爪,以示威嚴。
兩尊螭龍稍往前中間的位置上,立著一塊一人來高的墓碑,上麵雕著“北安侯姬氏諱酷之墓”。
於勾來到墓碑前,雙膝跪地,倒頭便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