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月寺是天下醉心修煉秘術者心目中的神聖之地,“無相靈旨真經”更是威名遠播。


    鉤無山也因為懸月寺的聖名而被列為九野天柱之首,有“九野天柱,鉤無獨尊”之說。


    虹雲端和虹雲裳有重任在身,二人飛馬向前,不到半個月就來到鉤無山下。


    他們找到一處水草豐茂之地,將坐騎韁繩盤在它的脖頸上麵,任其自由自在吃草飲水。


    二人沿著山路漫步而行,還沒走到半山腰,就覺得有一股清靈之氣撲麵而來,令人神清氣爽,無論怎樣華麗的詞藻也無法形容此刻的美妙之感。


    再向上走,如同進入畫境一般。白雲朵朵腳下過,俊鳥翩翩身側飛。


    麵對如此妙境,虹雲端和虹雲裳如醉如癡,流連忘返。


    立身峰巒之巔,鳥瞰懸月寺,令人美不勝收,感歎不已!


    紅牆之內,殿閣分布整齊有序;飛簷之下,根根紅柱臨廊而立;藏經寶塔,若天釘倒置,無盡的鋒芒直指蒼穹。


    精美絕倫的人文建築和無上天道的鬼斧神工裁成的崖壑峰巒渾然一體,讓人產生一種“欲攬其入懷,欲化溶其中”的無奈心緒。


    遠遠望去,圓圓的落日已經墜入天際的長河之中,天空的彩霞映紅了整個鉤無山,推遲了夜幕的降臨。


    這時,他們感到腹中饑餓,才想起此行的真正目的。於是,兄妹二人施展“玉帶飄虹”輕身秘術飄身下山,尋到坐騎,飛身上馬,向鉤無山腹地的懸月寺奔去。


    懸月寺背倚高逾百仞的枯念崖,四麵八方群峰環抱。


    天空最後一抹彩霞也消失在夜色之中,夜幕降臨。


    他們跑著跑著,感覺天色漸漸變亮,似乎有月光灑落。


    虹雲端下意識地迴頭向東方看了一眼,並未見有月亮升起,“雲裳,今天是什麽日子?”他轉過頭向妹妹問道。


    “哥,今天是七月二十九!我們是七月十五從家出來的,今天正好走了十五天了!”


    因為有馬蹄聲幹擾,虹雲裳說話聲音特別大。


    “噢,我知道了!”虹雲端邊點頭邊說道。


    峰迴路轉,兩匹坐騎繞過前麵的山彎,眼前豁然開朗,道路依稀可辨。


    抬眼望去,遠處的山崖上好像懸掛著一個白色的玉盤,晶瑩剔透,靈光漫灑,如皓月當空。


    兄妹二人興奮不已,催動坐騎疾馳如飛,眨眼之間,已來到懸月寺山門前。


    麵對這千年古刹,讓人頓生敬畏之心。


    雄偉的山門,彰顯著佛法的威嚴;肅穆的殿閣,代表著眾生對佛陀的景仰;巍然屹立的寶塔,表達了我佛除魔衛道的決絕之心。


    他們翻身下了坐騎,將馬兒拴在山門旁的樹上。


    虹雲端剛要上前叩門,就在這時,山門開放,從裏麵走出一位五十多歲,中等身材,麵色白嫩、滿臉笑容的胖和尚。其實他沒有笑,就是長著一副笑麵。


    他急忙向後退了兩步,還沒來得及開口,胖和尚先說話了,“阿彌陀佛,兩位虹施主請了!”胖和尚好像認識他們兄妹。


    兄妹二人趕緊躬身施禮,“敢問大師怎麽知道我們姓虹,莫非您有通神先知之能?”妹妹虹雲裳心裏十分詫異,忍不住問道。


    “阿彌陀佛,貧僧修為尚淺,哪有這樣的本事。是今天早上住持師兄告訴我有兩位虹姓施主到訪,讓我準備接待貴客,隻是你們來得有點兒晚。”


    胖和尚言下之意就是我都等了一天了,你們怎麽才來呀!


    “苦海大師果然是佛法無邊,慧眼神通,天下之事,芸芸眾生盡在他的法眼輝映之中。”虹雲端拱手說道。


    “我和哥哥今天早上到的鉤無山,被山上景色所迷,故而來晚了,讓大師久等了。”虹雲裳又施禮說道。


    “無妨無妨!兩位施主頗懂禮數,雖然等了你們一天,貧僧深感欣慰,快請入寺歇息!”看來胖和尚對兄妹二人的印象還不錯。


    他做了一個向裏麵讓客的手勢,然後轉身向寺內走去。


    兄妹倆跟著他進了山門,虹雲端伸手去關門,“施主不必關門,開著就好。”胖和尚攔住了虹雲端說道。


    “見剛才山門是關著的,我就想順手替大師將門關上。”虹雲端有些不解其意,但又不好多問,於是說道。


    “施主有所不知,懸月寺不隻是佛門淨土,也是那些孤魂野靈棲息之所。將山門開放,就是為他們大開方便之門。”胖和尚一邊在前麵帶路一邊說道。


    “哥,等我一下!”


    妹妹虹雲裳不住地迴頭向身後看著,緊走兩步一把抓住虹雲端的手臂,看來他是被胖和尚的話嚇到了。


    “阿彌陀佛!女施主不必驚慌,這崖上之月極具鎮煞驅魔之靈力,任何妖邪都不敢在此作祟。”胖和尚為了消除虹雲裳內心的恐懼又說道。


    “這輪明月真是非同凡響,既無東升西落,也無陰晴圓缺,光明在這裏永恆,妙哉妙哉!”虹雲端對崖上懸月讚歎不已。


    “大師可否給我們講講這輪明月的由來?”


    胖和尚和哥哥的話,引發了虹雲裳的好奇之心,她越發感覺懸月寺無比的神秘。


    “崖上懸月在本寺已經傳承上千年。兩位施主一定知道本寺的‘無相靈旨真經’,有很多前輩高僧修煉此真經已經至煉尊法境,他們各自施展自身的修為,結成法陣,將天罡地煞之炁匯聚成球,並且球成之後聚而不散,以意念控製其位,懸掛於枯念崖上,在寒夜裏為無處安息的魂靈指明方向。我的幾位師兄弟在每月初一都要利用無相靈旨法陣加持懸月,確保他明亮不減,光輝永恆。”


    胖和尚倒也爽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千年古刹,果然不負‘懸月’之名!”虹雲裳越聽越興奮,不假思索地說道。


    “女施主說的極是。相信二位施主早就聽說過關於本寺的一些傳說,今日身臨其境,應該全都印證了吧!”胖和尚又說道。


    “是是是,大師說的是。不知大師怎麽稱唿?”虹雲端迴應著胖和尚的話,緊接著又問道。


    “噢,貧僧苦瓊是也,在寺裏執掌佛香閣諸項事宜。”胖和尚迴答道。


    “原來是苦瓊大師,大師辛苦了!”虹雲端拱手說道。


    這時,虹雲裳的手還是緊緊地抓著哥哥的胳膊不肯鬆開。


    說話之間,已來到大殿後麵的齋堂門前。苦瓊大師請兄妹二人用過齋飯,然後安排他們去靜室休息。


    如今懸月寺輩分最高的就是苦字輩弟子,他們掌管著寺內的各項事宜。


    苦海大師是年齡最長的一位,頗受弟子們愛戴,高居住持之位。他精通佛法,修為極深,已經進入煉尊法境,被世人譽為“尊佛”。


    其次是苦岸大師,修為不在苦海大師之下,淡泊名利,與人無爭。在枯念崖下的枯念洞中潛心修佛,明為修煉,實則在看護佛門至寶“無相靈旨真經”,素有“雅佛”之名。


    枯念洞為懸月寺的禁地,沒有住持的法旨,任何弟子不得擅入。


    接下來就是苦禪大師,修為和苦岸大師在伯仲之間。他本來掌管佛禪堂,給寺內弟子傳授禪法,後來去了京師五刑堂,由掌管佛齋堂的苦葉大師接替了他的位置。苦禪大師修為雖深,但好勝之心未泯,有“將佛”之稱。


    再往下就是苦行大師,修為僅次於苦禪大師。他掌管佛經堂,給寺內弟子講經說法,被人稱作“儒佛”。


    苦葉大師是苦瓊大師的師弟,他的修為也極為驚世駭俗,已至煉魔上境。因其樂善好施,扶危濟困,還頗通醫術,世人皆稱之為“仁佛”。


    苦瓊大師執掌佛香堂和佛齋堂,掌握著懸月寺的財進財出。他特別喜歡金銀之物,貪心難消,修為還停留在煉魔初境。


    讓他管理這兩個堂口,也算是人盡其才。他整天笑口常開,樂此不疲,並不讓人生厭,人們都叫他“如意佛”。


    虹雲端和虹雲裳兄妹第二天向懸月寺捐了五百兩紋銀的香火錢,苦瓊大師親自陪著他們遊遍了整個懸月寺,他們也沒發現玉琮的線索。


    要知道玉琮為聖為尊,靈力十足。修煉天虹洞真玄法的人,渾身就像長滿了無數的觸角一樣,他們非常自信,如果附近有聖尊玉琮這樣的神物,必定會有所感知。可他們不知道的是,玉琮認主,不是其主人親至,極難發現。


    二人在鉤無山又盤桓了兩日,還是沒有收獲,便決定離開這裏,再去精武大陸東北端的白石山走走。


    苦瓊大師把虹雲端和虹雲裳從鉤無山北麓送出山外,道別過後,兄妹二人上了坐騎向北方奔去。


    東北天柱白石山地處北真國境內,這裏四季分明,景色宜人,物產豐饒。


    白石山也是真族人的發祥地,還是他們的朝聖之地。


    真族人酷信巫神之術,每年過年時,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會來山上的天池觀祭天祭祖,以求得福報。


    苑家執掌天池觀已有上百年時間,苑載道的先祖本是龍丘帝國人氏,當年為躲避戰亂來到北真國。


    因其不僅通曉玄法秘術,而且精通神術,當時在北真國頗有影響力。後來有幸做了天池觀觀主,還被北真國皇帝封為“真仙”。


    修煉秘術和神術並不是苑氏一族最終目的,他們利用這些結合商賈之道大量賺取真金白銀,斂財才是他們的第一要務。


    秘術和神術是立身之本,加上商賈之道就是生財有道。


    白石山的珍禽異獸品類繁多,通靈者較為常見,螭虎,鱗鹿,赤狐,雪鴞,火鳶等生來就頗具靈性。


    更有甚者,一些草木生長日久,也能幻化通靈。


    要說天池觀最拿手的就是製造捕獵靈獸的陷阱,陷阱從廣義上講包括捕獵用的各種器具和設施。


    這些器具和設施經過秘術和神術的加持已具靈性,再用靈獸精血加以滋養,甚至把大型靈獸的精魂注入其中,使其威力更盛。


    有了這些捕獵聖物,白石山上的通靈獸蟲草木就成了天池觀的搖錢樹,他們可以說是日進鬥金。


    修煉秘術至劍炁法境的人,要想快速通關,再有突破,就要找到與自身相匹配的靈物,用自己的仙力將靈物的精魂進行轉換,使自己的修為突飛猛進。


    很多修煉者都會來到白石山,不惜重金從天池觀求取靈物。


    現在苑載道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山上的靈物已被其獵捕殆盡。


    天池觀坐落在白石山主峰白銀峰南麓,峰頂的天池波光粼動,水天一色。


    北真國人認為白銀峰是星帝用來盛裝玉液甘霖的神器,隻要虔誠膜拜,真國境內就能夠風調雨順,山川土地就會如沐甘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出劍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刀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刀訣並收藏出劍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