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黑亮色漣漪出現,迅速擴散。三艘巨艦依次從漣漪中穿過。為了保證安全性,巨艦上開啟的照明並不多,除開必要的艦外照明,其餘的一概關閉了。
成功進行了躍遷,一號巡洋艦艦橋內,徐海洋和大熊哥熟練的下達一連串的命令,艦上的戰士們熟練的操作,檢查,把一個個數據匯總到艦載超算,還有同步到艦長指揮艙裏。
現在科考隊出航已經一個月了,根據量子坐標立體定位,目前是位於朝向銀河中心方向,距離太陽係約為一百三十光年的位置。距離艦隊最近的恆星是一顆黃矮星,質量比太陽大了一倍,擁有十三顆行星,距離在七光年左右。
由於是第一次遠航科考,徐海洋牢記龍浩的囑托,小心航行。哪怕是躍遷啟動,也隻會進行五十光年距離以內的躍遷。而不是把躍遷引擎的功率拉滿,一次跳躍一百光年。在上次躍遷的時候,科考隊就發現了這顆恆星。
所以徐海洋把躍遷的坐標定到了距離恆星七光年這樣比較保守安全的距離。巡洋艦上的探測器相比驅逐艦,那是鳥槍換炮了。升級成為了量子探測體係和波動探測體係。不但探測距離更遠,無延時,還精度更高,敏感度更高。
最重要的是,再也不會受輻射能量的衝擊發生短路,宕機了。
“各戰位開啟全頻,全方位搜索戒備。”
“同時聯係家園號,針對目標星係進行被動式電磁信號探測。”
“命令1號,2號巡洋艦艦首a炮位主炮充能,其餘待命,火控戰位注意編隊空域周邊情況。”
徐海洋一條條命令發布,艦橋內各部工作人員趕緊忙碌了起來。徐海洋見一切正常,這才低下頭看向了艦長顯示器。
很明顯,現在航行的宇宙星空是很稀疏的,從太陽係航行到現在,雖然路上也發現了兩顆流浪星球,但是對於百多光年的遙遠距離,真可謂是荒涼。對於前方這個星係,徐海洋內心充滿期待,希望能發現點什麽有所收獲。
“報告艦長,編隊周圍星域一切正常,最近流浪星體距離編隊2光年,無危險。”
“報告艦長,家園號那邊匯報,經全頻段搜索,沒發現任何電磁波,能量波跡象。”
“報告艦長,最新光學探測器現實,目標星域無明顯人造太空物痕跡!”
“報告艦長。。。。。”
隨著一天天反饋匯集,徐海洋高興又有點失望。高興的是,目標星係就算有生命星球,有外星文明,那也文明程度不會超過一級,大概率上不會對科考艦隊造成任何威脅。
失望的是,如此幹淨的星空,有可能沒有生命星球,沒有誕生生命,那麽這個星係的價值就大打折扣。
從理論上來說,距離軒轅星係距離越近,發現有價值的星球開發就越容易,價值就會進一步拉大,反之亦然。
“大熊哥?你覺的前方星係有生命星球嗎?”
大熊哥思索了一會,臉上也是迷惑:“我想大概率是沒有,要是每個星係都能誕生生命文明,那藍星早就真正接觸到外星文明了。”
聽完大熊哥的言論,徐海洋點點頭,可是事實真如大熊哥說的那般嗎?
火星人咋解釋,位於小行星帶發現的外星戰艦殘骸做何解釋?每個星係能誕生生命的情況或許不存在,但是外星文明也絕不是那麽稀有。
“全編隊聽令,目標,前方恆星係外圍1光年,坐標鎖定,啟動躍遷曲速引擎!”
半小時後,三艘巨艦就躍遷完成,黃矮星核聚變散發的光和熱,位於黃矮星兩光年的位置,家園號上的探測器已經能感知到了。再次進行詳細的探查後,結果依然跟之前一樣,整個星係一片死寂,沒有任何文明的現象。
編隊保持慣性航行後,徐海洋招來了何繼紅,董誌勇,李曉歌,加上大熊哥一起五個人開了個視頻會議。經過商討,這個被命名客棧星係的探索計劃很快確認。
一號巡洋艦在外圍負責支援,觀察,戒備。二號巡洋艦和家園號一起深入客棧星係進行詳細探查。就算沒有生命和文明,看看這個星係的礦產資源,做好記載記錄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天後,家園號在前,二號驅逐艦在後,兩艘巨艦就已經駛入了客棧星係最外圍的行星軌道。
客棧星係是由一顆恆星,七顆行星組成的。最外圍的行星很小,差不多跟藍星的月球那麽大,可能是自身質量十分大。經探測器掃描,這顆行星蘊含的金屬成分極高,其中還有幾種金屬成分未知,價值不錯。
第六顆,第五顆行星體積倒是巨大,可惜都是些氣態行星,內部是類液態的。全是氫氣,氯氣,氨氣,氮氣等等組成的,沒啥價值。接下來就看最適合生命誕生的軌道區間,第四,第三行星了。
生命的誕生總有趨同性,都會需要合適的溫度和環境。所以,星係的中間軌道一般是誕生生命的黃金軌道。
隨著戰艦的臨近,第四顆行星已經能看的清清楚楚,這是一顆體積堪比木星的巨大行星,表麵呈現一種潔白的藍白色。經過多種儀器探查,發現這顆行星藍白色的表麵竟然是億萬年不化的固態冰殼,而且這顆行星冰殼下有液態水的存在。
由於冰殼太厚,加上水的阻隔,這顆行星內核到底是岩石類地行星,還是一整顆液態行星就需要進一步探查了。
不過何繼紅覺的這顆行星有誕生生命的幾率,但是不具備誕生高智商,複雜生命體的環境。為了進一步搞清情況,家園號一口氣向這顆巨大冰球發射了數十個先進探測器。
至於艦員登陸探查就算了,這顆冰球的重力係數達藍星標準的四倍,這麽苛刻的環境對科學家的身體來說,那就是災難了。
就連訓練有素的戰士都不能在這種環境中久待。
探測器鑽破厚厚的冰殼還需要時間,所以眾人就把注意力轉向了不遠的三號行星。
讓人很驚喜的是,三號行星是顆類地行星,而且有完善的大氣層。根據遙感探測,行星表麵溫度在零下17度到48度區間,是一個很適合人類生存的溫度區間。
而且大氣成分大部分對人體無害,就是含氧量偏低,還有少部分對人體有害的大氣成分。星球表麵沒有海洋,隻有零星散布的幾個大型湖泊。
整個行星表麵呈現類似花崗岩的那種灰白色,整個地貌偏戈壁化。地表植被幾乎沒有,隻零星發現了類似小草或者說苔蘚類的生物。
讓人嘖嘖稱奇的是這個行星的山脈,一起有三條巨型山脈,把整個行星表麵分成了五大塊,形成了五個巨大的盆地結構。最高的山脈海拔高達一百多公裏,是藍星最高峰的差不多兩百倍了。
何繼紅再看向這顆星球的重力係數,是藍星的0.7倍。這顆行星的價值就不低了!
雖然作為常駐是生命星球來看,這顆行星必須大規模改建,調整,才能勉強符合宜居的條件。可是作為少量定居,或者作為一個中轉站,這顆星球就十分合適。
哪怕現在的大型戰艦都有重力裝置,可是畢竟戰艦空間有限,誰不希望能腳踏實地呢?
“何組長!有情況!”
這時,一邊負責視覺觀察係統的實習研究員出聲了。何繼紅連忙跑過去。
“何組長,我剛才用視覺探查瞄準了這個山脈的山穀附近,本來是想仔細觀察這些類似植物的東西,結果一個生命體忽然從地底鑽出,然後咬了個什麽東西就又鑽入了地下去了。”
實習研究員指著屏幕上定格的一幀畫麵,畫麵中央是一個模糊的身影。
何繼紅仔細觀看,又利用ai智能進行最大限度的複原。可以確認的是這確實是一種生物,而且是很複雜的高級生物了。從模糊的輪廓來看,這種生物的頭部類似河馬和藍星遠古時代翼龍的頭部結合。
身軀倒是不雄壯,反而是比較瘦長。身軀上長著四對肢體,上麵長著骨刺,尾部很修長,跟個蛇尾巴一樣。身軀背部也有一個類似旗魚一樣的背帆,具體用途不明。
根據計算出來的數據,這個生物軀幹長度約為八米,加上尾部長度超過了十四米,高度為四米,妥妥的大家夥了。至於被咬的東西,隻能看見是個類似圓柱體的東西,因為太糊,所知有限。
何繼紅又反複截取了這段過程的曆史記錄看著,經過思考和計算,這種生物速度驚人,靈巧敏捷。而且兩對前肢頂端的利爪應該十分危險。看著它的外形,何繼紅覺的這玩意應該不是什麽溫和的食材動物,而是掠食動物。
自己在觀看的同時,何繼紅也把這一發現同步給了其他兩艘巡洋艦。沒多久,徐海洋就發來了視頻請求。
“何組長,這是啥玩意?看著不像是善類啊!”
徐海洋直接詢問,他可是要肩負整個科考隊的安全,所以必須搞清楚。
“隊長,確實不像是善類,應該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對我們人類有威脅。所以我建議先重點探查三號行星,徹底搞清情況了,再派遣登陸人員。”
何繼紅也說出了自己的建議。徐海洋在那邊點點頭,他最怕的就是這些科學院不顧死活要親自去看。
“行!我安排,你們家園號上的科學家千萬別私自下去啊。我先發射一波無人探查設備下去再說!這些怪獸沒啥好怕的,實在不行,老子用激光炮全部滅了它們。”
何繼紅感覺頭頂一排烏鴉飛過,內心os:我的隊長大人,你這也太殘暴了吧。。。。
成功進行了躍遷,一號巡洋艦艦橋內,徐海洋和大熊哥熟練的下達一連串的命令,艦上的戰士們熟練的操作,檢查,把一個個數據匯總到艦載超算,還有同步到艦長指揮艙裏。
現在科考隊出航已經一個月了,根據量子坐標立體定位,目前是位於朝向銀河中心方向,距離太陽係約為一百三十光年的位置。距離艦隊最近的恆星是一顆黃矮星,質量比太陽大了一倍,擁有十三顆行星,距離在七光年左右。
由於是第一次遠航科考,徐海洋牢記龍浩的囑托,小心航行。哪怕是躍遷啟動,也隻會進行五十光年距離以內的躍遷。而不是把躍遷引擎的功率拉滿,一次跳躍一百光年。在上次躍遷的時候,科考隊就發現了這顆恆星。
所以徐海洋把躍遷的坐標定到了距離恆星七光年這樣比較保守安全的距離。巡洋艦上的探測器相比驅逐艦,那是鳥槍換炮了。升級成為了量子探測體係和波動探測體係。不但探測距離更遠,無延時,還精度更高,敏感度更高。
最重要的是,再也不會受輻射能量的衝擊發生短路,宕機了。
“各戰位開啟全頻,全方位搜索戒備。”
“同時聯係家園號,針對目標星係進行被動式電磁信號探測。”
“命令1號,2號巡洋艦艦首a炮位主炮充能,其餘待命,火控戰位注意編隊空域周邊情況。”
徐海洋一條條命令發布,艦橋內各部工作人員趕緊忙碌了起來。徐海洋見一切正常,這才低下頭看向了艦長顯示器。
很明顯,現在航行的宇宙星空是很稀疏的,從太陽係航行到現在,雖然路上也發現了兩顆流浪星球,但是對於百多光年的遙遠距離,真可謂是荒涼。對於前方這個星係,徐海洋內心充滿期待,希望能發現點什麽有所收獲。
“報告艦長,編隊周圍星域一切正常,最近流浪星體距離編隊2光年,無危險。”
“報告艦長,家園號那邊匯報,經全頻段搜索,沒發現任何電磁波,能量波跡象。”
“報告艦長,最新光學探測器現實,目標星域無明顯人造太空物痕跡!”
“報告艦長。。。。。”
隨著一天天反饋匯集,徐海洋高興又有點失望。高興的是,目標星係就算有生命星球,有外星文明,那也文明程度不會超過一級,大概率上不會對科考艦隊造成任何威脅。
失望的是,如此幹淨的星空,有可能沒有生命星球,沒有誕生生命,那麽這個星係的價值就大打折扣。
從理論上來說,距離軒轅星係距離越近,發現有價值的星球開發就越容易,價值就會進一步拉大,反之亦然。
“大熊哥?你覺的前方星係有生命星球嗎?”
大熊哥思索了一會,臉上也是迷惑:“我想大概率是沒有,要是每個星係都能誕生生命文明,那藍星早就真正接觸到外星文明了。”
聽完大熊哥的言論,徐海洋點點頭,可是事實真如大熊哥說的那般嗎?
火星人咋解釋,位於小行星帶發現的外星戰艦殘骸做何解釋?每個星係能誕生生命的情況或許不存在,但是外星文明也絕不是那麽稀有。
“全編隊聽令,目標,前方恆星係外圍1光年,坐標鎖定,啟動躍遷曲速引擎!”
半小時後,三艘巨艦就躍遷完成,黃矮星核聚變散發的光和熱,位於黃矮星兩光年的位置,家園號上的探測器已經能感知到了。再次進行詳細的探查後,結果依然跟之前一樣,整個星係一片死寂,沒有任何文明的現象。
編隊保持慣性航行後,徐海洋招來了何繼紅,董誌勇,李曉歌,加上大熊哥一起五個人開了個視頻會議。經過商討,這個被命名客棧星係的探索計劃很快確認。
一號巡洋艦在外圍負責支援,觀察,戒備。二號巡洋艦和家園號一起深入客棧星係進行詳細探查。就算沒有生命和文明,看看這個星係的礦產資源,做好記載記錄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天後,家園號在前,二號驅逐艦在後,兩艘巨艦就已經駛入了客棧星係最外圍的行星軌道。
客棧星係是由一顆恆星,七顆行星組成的。最外圍的行星很小,差不多跟藍星的月球那麽大,可能是自身質量十分大。經探測器掃描,這顆行星蘊含的金屬成分極高,其中還有幾種金屬成分未知,價值不錯。
第六顆,第五顆行星體積倒是巨大,可惜都是些氣態行星,內部是類液態的。全是氫氣,氯氣,氨氣,氮氣等等組成的,沒啥價值。接下來就看最適合生命誕生的軌道區間,第四,第三行星了。
生命的誕生總有趨同性,都會需要合適的溫度和環境。所以,星係的中間軌道一般是誕生生命的黃金軌道。
隨著戰艦的臨近,第四顆行星已經能看的清清楚楚,這是一顆體積堪比木星的巨大行星,表麵呈現一種潔白的藍白色。經過多種儀器探查,發現這顆行星藍白色的表麵竟然是億萬年不化的固態冰殼,而且這顆行星冰殼下有液態水的存在。
由於冰殼太厚,加上水的阻隔,這顆行星內核到底是岩石類地行星,還是一整顆液態行星就需要進一步探查了。
不過何繼紅覺的這顆行星有誕生生命的幾率,但是不具備誕生高智商,複雜生命體的環境。為了進一步搞清情況,家園號一口氣向這顆巨大冰球發射了數十個先進探測器。
至於艦員登陸探查就算了,這顆冰球的重力係數達藍星標準的四倍,這麽苛刻的環境對科學家的身體來說,那就是災難了。
就連訓練有素的戰士都不能在這種環境中久待。
探測器鑽破厚厚的冰殼還需要時間,所以眾人就把注意力轉向了不遠的三號行星。
讓人很驚喜的是,三號行星是顆類地行星,而且有完善的大氣層。根據遙感探測,行星表麵溫度在零下17度到48度區間,是一個很適合人類生存的溫度區間。
而且大氣成分大部分對人體無害,就是含氧量偏低,還有少部分對人體有害的大氣成分。星球表麵沒有海洋,隻有零星散布的幾個大型湖泊。
整個行星表麵呈現類似花崗岩的那種灰白色,整個地貌偏戈壁化。地表植被幾乎沒有,隻零星發現了類似小草或者說苔蘚類的生物。
讓人嘖嘖稱奇的是這個行星的山脈,一起有三條巨型山脈,把整個行星表麵分成了五大塊,形成了五個巨大的盆地結構。最高的山脈海拔高達一百多公裏,是藍星最高峰的差不多兩百倍了。
何繼紅再看向這顆星球的重力係數,是藍星的0.7倍。這顆行星的價值就不低了!
雖然作為常駐是生命星球來看,這顆行星必須大規模改建,調整,才能勉強符合宜居的條件。可是作為少量定居,或者作為一個中轉站,這顆星球就十分合適。
哪怕現在的大型戰艦都有重力裝置,可是畢竟戰艦空間有限,誰不希望能腳踏實地呢?
“何組長!有情況!”
這時,一邊負責視覺觀察係統的實習研究員出聲了。何繼紅連忙跑過去。
“何組長,我剛才用視覺探查瞄準了這個山脈的山穀附近,本來是想仔細觀察這些類似植物的東西,結果一個生命體忽然從地底鑽出,然後咬了個什麽東西就又鑽入了地下去了。”
實習研究員指著屏幕上定格的一幀畫麵,畫麵中央是一個模糊的身影。
何繼紅仔細觀看,又利用ai智能進行最大限度的複原。可以確認的是這確實是一種生物,而且是很複雜的高級生物了。從模糊的輪廓來看,這種生物的頭部類似河馬和藍星遠古時代翼龍的頭部結合。
身軀倒是不雄壯,反而是比較瘦長。身軀上長著四對肢體,上麵長著骨刺,尾部很修長,跟個蛇尾巴一樣。身軀背部也有一個類似旗魚一樣的背帆,具體用途不明。
根據計算出來的數據,這個生物軀幹長度約為八米,加上尾部長度超過了十四米,高度為四米,妥妥的大家夥了。至於被咬的東西,隻能看見是個類似圓柱體的東西,因為太糊,所知有限。
何繼紅又反複截取了這段過程的曆史記錄看著,經過思考和計算,這種生物速度驚人,靈巧敏捷。而且兩對前肢頂端的利爪應該十分危險。看著它的外形,何繼紅覺的這玩意應該不是什麽溫和的食材動物,而是掠食動物。
自己在觀看的同時,何繼紅也把這一發現同步給了其他兩艘巡洋艦。沒多久,徐海洋就發來了視頻請求。
“何組長,這是啥玩意?看著不像是善類啊!”
徐海洋直接詢問,他可是要肩負整個科考隊的安全,所以必須搞清楚。
“隊長,確實不像是善類,應該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對我們人類有威脅。所以我建議先重點探查三號行星,徹底搞清情況了,再派遣登陸人員。”
何繼紅也說出了自己的建議。徐海洋在那邊點點頭,他最怕的就是這些科學院不顧死活要親自去看。
“行!我安排,你們家園號上的科學家千萬別私自下去啊。我先發射一波無人探查設備下去再說!這些怪獸沒啥好怕的,實在不行,老子用激光炮全部滅了它們。”
何繼紅感覺頭頂一排烏鴉飛過,內心os:我的隊長大人,你這也太殘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