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雲輕錦的日記(其二)下
侯府千金重生,她被幹娘當團寵 作者:偲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女子科舉。
朱淩老師走之前曾經說過,她覺得這個設計實在是給了女子一條新的出路,若是能讓女子也參與到政事當中,至少能給很多人作為榜樣。
“即便是身為女子,也不能隻是困在家庭灶台之中。她們應該有獨屬於她們的力量,她們應該被記住。”
據說是朱淩老師的家人裏,就有很多家中的姐姐姑姑,論才學不輸家中男子,但她們大多隻能居於幕後,世人的記憶也好,還是史書的紙筆記錄也好,都不會記下她們的名字。
但是,“不應該這樣。”
不出意料的,朱淩老師想去科舉,就是想自己先突破出自己的牢籠,同時給其他人開拓出一個發展自我的機會。
朱淩老師科舉據說考得很好,娘親告訴我的。
但是娘親也說了,雖然確實科舉的結果不錯,但是朝廷似乎並沒有直接給朱淩老師她們安排合適職位,需要研討之後再決定。
一般科舉的進士,有些會安排到地方縣衙這種地方。但畢竟是第一次產生女進士,他們能不能被各地百姓接受,朝廷也不好直接下結論。
這是朱老師剛考上之後,寄給娘親的信上是這樣寫的。
後麵又等了幾年之後,朱淩老師又來了其他的消息。情況還是不太好。
原本朝廷是有女官的,比如皇宮內院的四司、內宰相什麽的,但是這種大多是服務於皇家、服務於宮廷內院。
如果女子科舉出來的人,最終也是去了皇宮內院,別人我不知道,至少朱淩老師肯定是不滿意的,她絕對不是那種隻呆在皇宮內院的人。
看樣子當時參與女子科舉的那些女進士們,也不滿意。
據說好像是在範國師、幾位開明大臣和皇後允許下,最終決定朱淩老師他們第一批女進士,主要承擔的工作是在朝廷支持下的那些書院當教師。
有幾位才能更高的女進士,則是淺淺參與到一些翰林院等文書整理的那種地方去工作。
具體的朱淩老師在信裏說的不算是太詳細,娘親也沒明白他們具體的工作內容。
怪不得前世沒有聽過關於這些女進士的消息。
可能京城的人,想的還是女子拋頭露麵實在是不成體統,所以很少討論。
但又因為這些女進士工作兢兢業業,從來不犯錯,自然也不會變成八卦消息在京城人的嘴裏口耳相傳。
有印象中,好像隻有某某世家公子娶了某某才女的這種新聞跟女子科舉相關。
“這種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
娘親收到朱老師的信之後,說的就是這句。
當時母親臉上的表情還是非常遺憾的那種。
我也不知道該怎麽勸比較好,隻能靜靜聽著,就看母親的反應了。
旁邊的元晨姐姐也是有些遺憾。
最近朱老師好久都沒有寄過來信件了,也不知道她現在怎麽樣。
我記得上次她來信還是一年前,我們這一年搬家的事情也挺多的,朱老師要是把信寄到新安城那邊,或許還好點。
唉,希望老師一切順遂。
畢竟前世的時候,女進士們基本上都是那幫貴族嘴裏的談資,沒聽說有哪個女子做出了一些成果,要是真聽到了,京城中怎麽可能沒反應呢。
還是說說現在的情況吧。
雲府整體搬到這邊的之前,娘親已經在這附近經營了一段時間了,娘親說,她在很多地方都建了專業的糧倉,很多很多個,還有對應的鋪子來經營,負責收糧賣糧。
多虧了這幾年風調雨順,也沒打仗,糧食產量穩定,也沒有說因為打仗的原因向普通百姓征集糧食。
當然,母親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也曾經跟我說過,她做的準備很多,具體的情況可能隻有元晨姐姐、瑞和舅舅還有她本人知道了。
我也知道一些。
元晨姐姐雖然讓我幫忙整理賬本,她可能是覺得我還不能完全理解賬本的內容,所以放心地將大部分賬本都給我看過。
元晨姐姐給我的任務大多是讓我計算一些零散的數值,但是我畢竟比較特殊,又不是一個真的十歲孩子。
我能看出來,娘親現在收集的糧食,或者說每年經手的糧食,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糧商應有的數量。
如果說按照前世的經驗的話,前世將軍府囤的糧食,不過就是娘親現在儲備的幾十分之一罷了。
這麽多糧食,真的不會有問題嗎?當時我剛看到的時候就是這樣懷疑的,但是轉念一想,應該也沒問題,畢竟這賬本上寫的是既包含了收糧的數量,又包含了賣糧的數量。
過一年時間舊糧就會被賣掉而新糧就會補充上。
應該不至於出現其他問題。
原本我以為,來到長幹城的時候,娘親會開一個更大的糧食鋪子作為調動匯總的所在,但娘親隻是建了一個小型的糧鋪。
相對的,娘親繼續保留了珠寶鋪、繡莊、布鋪這種手工商品的鋪子。
何玉茹姐姐留在了新安城,但是另一位姐姐夏葉,作為玉茹姐姐的徒弟,跟著娘親一起來到了長幹城這裏,算是開了個宴春閣的分號。
關於這一方麵,娘親的意思是,雲記若要是真論規模,那現在一定是享譽全國的大商號了。
但是鑒於一些前車之鑒,還是不能過於張揚。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元晨姐姐對於娘親的安排可以說是非常同意,這或許是因為當年同毓興商號的舊事導致的吧。
關於元晨姐姐的身世,這些年我大概也明白了,雖然說當時我就猜到了,但這段時間確實已經是確定了的。
雖然說現在朝廷的風向是鼓勵商人經營,但娘親和元晨姐姐都一直防備著朝廷的政策變化,就怕哪天又不允許商人經營,又不鼓勵商人經營了。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都還以為雲記不過是一個小商號罷了,但實際上,娘親在大部分的行業上都有安排。
現在我也長大了,雖然現在不過才十一歲,但人小還有自己能做的事情。
我也不能隻是呆在幕後才是。
我還記得當年我在平陽縣衙後堂,給娘親繡東西的時候,娘說以後我不用忙這些事情,不過,前世加上現世,我還是在這些女子精巧玩意兒上更得心應手。
我或許不能像朱老師那樣考女子科舉啦,但是做個繡娘應該沒什麽問題。
嗯,過去的事情就不說了,現在要準備去把新染的料子送到長幹城的人家裏去了。
這可是個上門推銷的好時機。
朱淩老師走之前曾經說過,她覺得這個設計實在是給了女子一條新的出路,若是能讓女子也參與到政事當中,至少能給很多人作為榜樣。
“即便是身為女子,也不能隻是困在家庭灶台之中。她們應該有獨屬於她們的力量,她們應該被記住。”
據說是朱淩老師的家人裏,就有很多家中的姐姐姑姑,論才學不輸家中男子,但她們大多隻能居於幕後,世人的記憶也好,還是史書的紙筆記錄也好,都不會記下她們的名字。
但是,“不應該這樣。”
不出意料的,朱淩老師想去科舉,就是想自己先突破出自己的牢籠,同時給其他人開拓出一個發展自我的機會。
朱淩老師科舉據說考得很好,娘親告訴我的。
但是娘親也說了,雖然確實科舉的結果不錯,但是朝廷似乎並沒有直接給朱淩老師她們安排合適職位,需要研討之後再決定。
一般科舉的進士,有些會安排到地方縣衙這種地方。但畢竟是第一次產生女進士,他們能不能被各地百姓接受,朝廷也不好直接下結論。
這是朱老師剛考上之後,寄給娘親的信上是這樣寫的。
後麵又等了幾年之後,朱淩老師又來了其他的消息。情況還是不太好。
原本朝廷是有女官的,比如皇宮內院的四司、內宰相什麽的,但是這種大多是服務於皇家、服務於宮廷內院。
如果女子科舉出來的人,最終也是去了皇宮內院,別人我不知道,至少朱淩老師肯定是不滿意的,她絕對不是那種隻呆在皇宮內院的人。
看樣子當時參與女子科舉的那些女進士們,也不滿意。
據說好像是在範國師、幾位開明大臣和皇後允許下,最終決定朱淩老師他們第一批女進士,主要承擔的工作是在朝廷支持下的那些書院當教師。
有幾位才能更高的女進士,則是淺淺參與到一些翰林院等文書整理的那種地方去工作。
具體的朱淩老師在信裏說的不算是太詳細,娘親也沒明白他們具體的工作內容。
怪不得前世沒有聽過關於這些女進士的消息。
可能京城的人,想的還是女子拋頭露麵實在是不成體統,所以很少討論。
但又因為這些女進士工作兢兢業業,從來不犯錯,自然也不會變成八卦消息在京城人的嘴裏口耳相傳。
有印象中,好像隻有某某世家公子娶了某某才女的這種新聞跟女子科舉相關。
“這種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
娘親收到朱老師的信之後,說的就是這句。
當時母親臉上的表情還是非常遺憾的那種。
我也不知道該怎麽勸比較好,隻能靜靜聽著,就看母親的反應了。
旁邊的元晨姐姐也是有些遺憾。
最近朱老師好久都沒有寄過來信件了,也不知道她現在怎麽樣。
我記得上次她來信還是一年前,我們這一年搬家的事情也挺多的,朱老師要是把信寄到新安城那邊,或許還好點。
唉,希望老師一切順遂。
畢竟前世的時候,女進士們基本上都是那幫貴族嘴裏的談資,沒聽說有哪個女子做出了一些成果,要是真聽到了,京城中怎麽可能沒反應呢。
還是說說現在的情況吧。
雲府整體搬到這邊的之前,娘親已經在這附近經營了一段時間了,娘親說,她在很多地方都建了專業的糧倉,很多很多個,還有對應的鋪子來經營,負責收糧賣糧。
多虧了這幾年風調雨順,也沒打仗,糧食產量穩定,也沒有說因為打仗的原因向普通百姓征集糧食。
當然,母親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也曾經跟我說過,她做的準備很多,具體的情況可能隻有元晨姐姐、瑞和舅舅還有她本人知道了。
我也知道一些。
元晨姐姐雖然讓我幫忙整理賬本,她可能是覺得我還不能完全理解賬本的內容,所以放心地將大部分賬本都給我看過。
元晨姐姐給我的任務大多是讓我計算一些零散的數值,但是我畢竟比較特殊,又不是一個真的十歲孩子。
我能看出來,娘親現在收集的糧食,或者說每年經手的糧食,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糧商應有的數量。
如果說按照前世的經驗的話,前世將軍府囤的糧食,不過就是娘親現在儲備的幾十分之一罷了。
這麽多糧食,真的不會有問題嗎?當時我剛看到的時候就是這樣懷疑的,但是轉念一想,應該也沒問題,畢竟這賬本上寫的是既包含了收糧的數量,又包含了賣糧的數量。
過一年時間舊糧就會被賣掉而新糧就會補充上。
應該不至於出現其他問題。
原本我以為,來到長幹城的時候,娘親會開一個更大的糧食鋪子作為調動匯總的所在,但娘親隻是建了一個小型的糧鋪。
相對的,娘親繼續保留了珠寶鋪、繡莊、布鋪這種手工商品的鋪子。
何玉茹姐姐留在了新安城,但是另一位姐姐夏葉,作為玉茹姐姐的徒弟,跟著娘親一起來到了長幹城這裏,算是開了個宴春閣的分號。
關於這一方麵,娘親的意思是,雲記若要是真論規模,那現在一定是享譽全國的大商號了。
但是鑒於一些前車之鑒,還是不能過於張揚。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元晨姐姐對於娘親的安排可以說是非常同意,這或許是因為當年同毓興商號的舊事導致的吧。
關於元晨姐姐的身世,這些年我大概也明白了,雖然說當時我就猜到了,但這段時間確實已經是確定了的。
雖然說現在朝廷的風向是鼓勵商人經營,但娘親和元晨姐姐都一直防備著朝廷的政策變化,就怕哪天又不允許商人經營,又不鼓勵商人經營了。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都還以為雲記不過是一個小商號罷了,但實際上,娘親在大部分的行業上都有安排。
現在我也長大了,雖然現在不過才十一歲,但人小還有自己能做的事情。
我也不能隻是呆在幕後才是。
我還記得當年我在平陽縣衙後堂,給娘親繡東西的時候,娘說以後我不用忙這些事情,不過,前世加上現世,我還是在這些女子精巧玩意兒上更得心應手。
我或許不能像朱老師那樣考女子科舉啦,但是做個繡娘應該沒什麽問題。
嗯,過去的事情就不說了,現在要準備去把新染的料子送到長幹城的人家裏去了。
這可是個上門推銷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