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一代電影王朝,即將落幕!”
“邵氏兄弟電影公司虧損嚴重,出售邵氏院線填補虧空!”
“邵氏電影公司轉賣旗下院線,關門在即!”
“五大金主逐鹿邵氏院線!”
……
邵大亨將要轉賣邵氏電影公司旗下邵氏院線的消息在得到了方逸華的親口承認之後,媒體再次掀起了一陣報道狂潮,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陳朗同樣在關注這些報道,隻不過關注的重點在於方逸華所說的五個願意出價的買家。
關於這一點方逸華並沒有對陳朗說明,雖然早知道會這樣,但是陳朗還是有些不爽,自己和方逸華所謂的私下協議實在是太蠢了,在巨大的利益麵前,果然是六親不認啊。
“居然還有四個潛在的競爭者,這還真是出乎我的預料。”陳朗看著手裏的報紙皺眉道。
“的確是沒想到,不過會不會是方逸華故意放出的煙霧\/彈?其實並沒有這麽多買家,雖然現在電影業越來越火爆,但是動輒拿出2億港幣投入電影產業還是有很大風險的。”雪天藍分析道。
陳朗聞言暗自點了點頭,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方逸華和邵大亨都是老狐狸了,想要給潘迪生和自己增加壓力,好提高最終的成交價非但不是不可能,反而可能性很高。
“或許除了我們以及潘迪生之外,還有嘉禾和金公主,他們並不是為了收購邵氏院線,而隻是來攪局的,抬高價格讓最終的勝利者付出更多的資金,算是狙擊一下自己將來的對手,畢竟誰吃下了邵氏院線都會立即成為影壇三強之一,都是他們的競爭對手。”雪天藍繼續道。
陳朗聞言雙眼一亮,現在的香港影壇就是三強爭霸的格局,其他的所有電影公司都隻是獨立製片,甚至連獨立製片都算不上,因為很多的電影公司都是三家院線的子公司或者被三家持有大部分的股份,拍片受到三家院線的影響很大。
三家院線壟斷了整個香港,誰成為這三家院線的掌舵人都會自動成為香港影壇最有話語權的三人之一,三家院線既存在競爭也存在合作,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第四家院線,三家自然一致排外,但是現在三強爭霸的格局已經穩固,更多的還是競爭,因此另外兩家院線來攪局幾乎是肯定的。
如果是金公主和嘉禾來攪局的話,那麽對於最終的定局並不會有多大的影響,頂多增加了一些難度而已,作為死對頭,再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邵氏也絕對不會願意看到邵氏院線最終落在金公主或者嘉禾的手裏。
至於另外的第五家很可能是有港外其他的資本看中了香港電影的暴利,想要入場,畢竟香港電影的飛速發展與港外的資本一直存在著割舍不斷的聯係,看一下這十多年尤其是最近四年的香港電影市場,絕對會讓任何資本都心動。
香港電影的年度總票房一直在飛速增長,1970年香港電影年度總票房大概為2900萬港幣,到了1980年就增長到了18000萬港幣,增長了六倍還多,進入了八十年代後增長更加迅猛,1981年首度突破2億港幣,1982年直接又翻了一番,達到了4億港幣,去年也就是1984年,年終總票房更是漲到了56000萬港幣,漲幅達到了36.38%。
觀影人次也從七十年代的1000多萬,增長到了1980年的2000萬,去年則達到了34000萬人次,電影的平均票價也從七十年代的不足10元,增長到了現在的16.17元港幣,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年終總票房,還是觀影人次,亦或是票價都依然在快速增長。
同時,現在的香港電影不僅僅在香港屢屢打破票房紀錄,外埠的票房和買斷費用也在逐漸增加,一部電影的收益從原來的幾十萬增長到幾百萬,現在更是達到了千萬級別,無愧於最暴利的行業之一,自然讓不少的資本眼熱,有外資想要進入香港電影業獨霸也就不奇怪了。
想到這裏,陳朗再次皺起了眉頭,因為陳朗想起了一個人,陳榮美。
外界可能對於這個名字並不是很熟悉,但是電影界的人對他應該都有所耳聞,因為他現在正是金公主院線的股東之一,雖然不是雷覺坤那樣占據絕對股份的大股東,但是在公司決策中依然具有不小的話語權。
陳朗為什麽會想到他呢,因為在他前世看過的無數港娛小說中都提到了此人,無論在書中是個反派,還是主角的貴人,在影壇都得提到他,因為他是港外資本在香港的主要代理人之一。
香港電影火爆為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尤其是邵氏、嘉禾、新藝城為代表的三家電影公司。
雖然邵氏落幕,但是邵氏電影公司為邵大亨帶來了一個電影王國以及現在的電視王國,嘉禾也讓鄒文懷成為了電影大亨,新藝城更是在短短的四年內為金公主帶來了數千萬港幣的收益,這樣的暴利讓無數人眼熱。
陳榮美就是其中之一,他現在也是金公主的股東之一,獲利不淺,但是人總是貪心的,對比一下金公主的雷覺坤,陳榮美的收益無疑要差了很多,因此他有了自己再組一家院線的念頭。
但是這需要龐大的資金,於是想到了港外眾多資金雄厚的資本,他想要和這些港外資本組建一家新的院線,借助越來越火爆的香港電影大肆圈錢,雖然香港的電影院每年都在增加,但是依然有眾多的影片無法上映,組建新院線之後不愁沒有影片上映。
這些影片不僅僅可以在香港上映收取票房,還能夠借助外來資本拿到港外上映或者賺取買斷費,到了後來港片的外埠的票房遠遠的超過香港本土票房,絕對能夠大賺,因此對於聯手外資組建新院線,陳榮美可是十分積極。
未來也的確讓他做到了,陳榮美成功成為了外來資本在香港的代理人,在1988年他成立了一家新寶院線,成為了香港的第四大院線,到了後來新藝城解體,金公主倒閉,他還接手了金公主院線改名為金聲院線,與新寶成為了姊妹院線,也讓陳榮美在影壇成為了風雲人物。
而且這個陳榮美雖然野心勃勃,但卻不是一個糊塗蛋,反而很有頭腦和手段,從他能夠成為外資代理人,更是成為兩大院線的話事人就可以看出他的手段,而他1988年成立的新寶院線更是從建立初就走小放映廳路線,和後世的放映廳一樣小和精,讓觀眾擁有更多的選擇,隻在一年之內就實現了盈利,令人佩服。
現在是1985年,距離前世新寶院線成立還有3年,陳榮美應該還沒有成功說服外資進駐香港,不過也難保這第五家就不是出自陳榮美的手筆,現在或許隻是試探,為將來真正動手做準備也說不定。
“這樣的話,我們的最主要競爭對手應該還是德寶背後的潘迪生。”陳朗肯定道。
“的確,真正有決心和魄力收購邵氏院線的肯定還是我們和潘迪生,因為我們兩家非常像,老板你和潘迪生眼光獨到,都十分看重電影業的暴利和影響力,而且我們兩家都受到了剝削,我們是交出了一成的利潤給邵氏,而潘迪生的德寶則總是搶不到嘉禾的黃金檔期,和其他電影公司一樣吃夠了三大院線的苦。”雪天藍說道。
陳朗聞言則有些汗顏,其他電影公司肯定也會受到邵氏的脅迫,但卻未必在按照比例分成後依然要交一成利潤給邵氏,隻是自己當初想當然的以為給了好處,就能夠在這次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但是在殘酷的資本麵前,任何情麵都會被撕得支離破碎。
“潘迪生和我們同樣吃盡了沒有自己院線的苦頭,決心和魄力絕對不比我們小,看來這次競爭的確很困難。”陳朗岔開了話題道,“不過我們一定要取得最終的勝利,天藍你和你的團隊盡管去做,除非超出了我們的最大底線,不然的話什麽條件我們都可以答應。”
“我保證完成任務,老板你也不用太過擔心,雖然潘迪生和我們一樣勢在必得,但是我覺得我們的勝算很大,因為雖然ll電影公司和德寶很像,但是老板你和潘迪生卻有一點不同。”雪天藍說道。
“什麽地方不同?”陳朗疑惑的問道。
“那就是潘迪生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但老板你卻不能以商人來概括,潘迪生雖然眼光犀利,經營有道,是個出色的商人,但隻要是一個商人他就有一個底線,也可以說是成本控製,隻要超過了一個心理底線的成本,那麽他很可能就會放棄,因為再堅持的話可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了,更不用說他還是一個傑出的商人,但是老板你卻不同,你的格局無疑要大得多。”雪天藍笑著說道。
陳朗聞言仔細的看著雪天藍,沒想到他會說出這樣的話,難道雪天藍知道自己心中的藍圖?知道電影是其中的至關重要一環?
應該不會,隻不過這小子眼光的確犀利。
“那好,我期待著聽到你的好消息。”陳朗笑著說道。
“您等著瞧好了。”雪天藍自信道。
隨後,ll電影公司在雪天藍的代表下就開始了與邵氏電影公司的正式接觸,同時,德寶同樣與邵氏開始了收購談判,隻不過第一次接觸三方都沒談好。
ll電影公司和德寶倒是很有默契,都開出了1億3000萬的價格,不過這顯然與邵大亨以及方逸華的心裏價格差距太大,第一次的談判以失敗而告終。
</p>
“一代電影王朝,即將落幕!”
“邵氏兄弟電影公司虧損嚴重,出售邵氏院線填補虧空!”
“邵氏電影公司轉賣旗下院線,關門在即!”
“五大金主逐鹿邵氏院線!”
……
邵大亨將要轉賣邵氏電影公司旗下邵氏院線的消息在得到了方逸華的親口承認之後,媒體再次掀起了一陣報道狂潮,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陳朗同樣在關注這些報道,隻不過關注的重點在於方逸華所說的五個願意出價的買家。
關於這一點方逸華並沒有對陳朗說明,雖然早知道會這樣,但是陳朗還是有些不爽,自己和方逸華所謂的私下協議實在是太蠢了,在巨大的利益麵前,果然是六親不認啊。
“居然還有四個潛在的競爭者,這還真是出乎我的預料。”陳朗看著手裏的報紙皺眉道。
“的確是沒想到,不過會不會是方逸華故意放出的煙霧\/彈?其實並沒有這麽多買家,雖然現在電影業越來越火爆,但是動輒拿出2億港幣投入電影產業還是有很大風險的。”雪天藍分析道。
陳朗聞言暗自點了點頭,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方逸華和邵大亨都是老狐狸了,想要給潘迪生和自己增加壓力,好提高最終的成交價非但不是不可能,反而可能性很高。
“或許除了我們以及潘迪生之外,還有嘉禾和金公主,他們並不是為了收購邵氏院線,而隻是來攪局的,抬高價格讓最終的勝利者付出更多的資金,算是狙擊一下自己將來的對手,畢竟誰吃下了邵氏院線都會立即成為影壇三強之一,都是他們的競爭對手。”雪天藍繼續道。
陳朗聞言雙眼一亮,現在的香港影壇就是三強爭霸的格局,其他的所有電影公司都隻是獨立製片,甚至連獨立製片都算不上,因為很多的電影公司都是三家院線的子公司或者被三家持有大部分的股份,拍片受到三家院線的影響很大。
三家院線壟斷了整個香港,誰成為這三家院線的掌舵人都會自動成為香港影壇最有話語權的三人之一,三家院線既存在競爭也存在合作,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第四家院線,三家自然一致排外,但是現在三強爭霸的格局已經穩固,更多的還是競爭,因此另外兩家院線來攪局幾乎是肯定的。
如果是金公主和嘉禾來攪局的話,那麽對於最終的定局並不會有多大的影響,頂多增加了一些難度而已,作為死對頭,再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邵氏也絕對不會願意看到邵氏院線最終落在金公主或者嘉禾的手裏。
至於另外的第五家很可能是有港外其他的資本看中了香港電影的暴利,想要入場,畢竟香港電影的飛速發展與港外的資本一直存在著割舍不斷的聯係,看一下這十多年尤其是最近四年的香港電影市場,絕對會讓任何資本都心動。
香港電影的年度總票房一直在飛速增長,1970年香港電影年度總票房大概為2900萬港幣,到了1980年就增長到了18000萬港幣,增長了六倍還多,進入了八十年代後增長更加迅猛,1981年首度突破2億港幣,1982年直接又翻了一番,達到了4億港幣,去年也就是1984年,年終總票房更是漲到了56000萬港幣,漲幅達到了36.38%。
觀影人次也從七十年代的1000多萬,增長到了1980年的2000萬,去年則達到了34000萬人次,電影的平均票價也從七十年代的不足10元,增長到了現在的16.17元港幣,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年終總票房,還是觀影人次,亦或是票價都依然在快速增長。
同時,現在的香港電影不僅僅在香港屢屢打破票房紀錄,外埠的票房和買斷費用也在逐漸增加,一部電影的收益從原來的幾十萬增長到幾百萬,現在更是達到了千萬級別,無愧於最暴利的行業之一,自然讓不少的資本眼熱,有外資想要進入香港電影業獨霸也就不奇怪了。
想到這裏,陳朗再次皺起了眉頭,因為陳朗想起了一個人,陳榮美。
外界可能對於這個名字並不是很熟悉,但是電影界的人對他應該都有所耳聞,因為他現在正是金公主院線的股東之一,雖然不是雷覺坤那樣占據絕對股份的大股東,但是在公司決策中依然具有不小的話語權。
陳朗為什麽會想到他呢,因為在他前世看過的無數港娛小說中都提到了此人,無論在書中是個反派,還是主角的貴人,在影壇都得提到他,因為他是港外資本在香港的主要代理人之一。
香港電影火爆為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尤其是邵氏、嘉禾、新藝城為代表的三家電影公司。
雖然邵氏落幕,但是邵氏電影公司為邵大亨帶來了一個電影王國以及現在的電視王國,嘉禾也讓鄒文懷成為了電影大亨,新藝城更是在短短的四年內為金公主帶來了數千萬港幣的收益,這樣的暴利讓無數人眼熱。
陳榮美就是其中之一,他現在也是金公主的股東之一,獲利不淺,但是人總是貪心的,對比一下金公主的雷覺坤,陳榮美的收益無疑要差了很多,因此他有了自己再組一家院線的念頭。
但是這需要龐大的資金,於是想到了港外眾多資金雄厚的資本,他想要和這些港外資本組建一家新的院線,借助越來越火爆的香港電影大肆圈錢,雖然香港的電影院每年都在增加,但是依然有眾多的影片無法上映,組建新院線之後不愁沒有影片上映。
這些影片不僅僅可以在香港上映收取票房,還能夠借助外來資本拿到港外上映或者賺取買斷費,到了後來港片的外埠的票房遠遠的超過香港本土票房,絕對能夠大賺,因此對於聯手外資組建新院線,陳榮美可是十分積極。
未來也的確讓他做到了,陳榮美成功成為了外來資本在香港的代理人,在1988年他成立了一家新寶院線,成為了香港的第四大院線,到了後來新藝城解體,金公主倒閉,他還接手了金公主院線改名為金聲院線,與新寶成為了姊妹院線,也讓陳榮美在影壇成為了風雲人物。
而且這個陳榮美雖然野心勃勃,但卻不是一個糊塗蛋,反而很有頭腦和手段,從他能夠成為外資代理人,更是成為兩大院線的話事人就可以看出他的手段,而他1988年成立的新寶院線更是從建立初就走小放映廳路線,和後世的放映廳一樣小和精,讓觀眾擁有更多的選擇,隻在一年之內就實現了盈利,令人佩服。
現在是1985年,距離前世新寶院線成立還有3年,陳榮美應該還沒有成功說服外資進駐香港,不過也難保這第五家就不是出自陳榮美的手筆,現在或許隻是試探,為將來真正動手做準備也說不定。
“這樣的話,我們的最主要競爭對手應該還是德寶背後的潘迪生。”陳朗肯定道。
“的確,真正有決心和魄力收購邵氏院線的肯定還是我們和潘迪生,因為我們兩家非常像,老板你和潘迪生眼光獨到,都十分看重電影業的暴利和影響力,而且我們兩家都受到了剝削,我們是交出了一成的利潤給邵氏,而潘迪生的德寶則總是搶不到嘉禾的黃金檔期,和其他電影公司一樣吃夠了三大院線的苦。”雪天藍說道。
陳朗聞言則有些汗顏,其他電影公司肯定也會受到邵氏的脅迫,但卻未必在按照比例分成後依然要交一成利潤給邵氏,隻是自己當初想當然的以為給了好處,就能夠在這次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但是在殘酷的資本麵前,任何情麵都會被撕得支離破碎。
“潘迪生和我們同樣吃盡了沒有自己院線的苦頭,決心和魄力絕對不比我們小,看來這次競爭的確很困難。”陳朗岔開了話題道,“不過我們一定要取得最終的勝利,天藍你和你的團隊盡管去做,除非超出了我們的最大底線,不然的話什麽條件我們都可以答應。”
“我保證完成任務,老板你也不用太過擔心,雖然潘迪生和我們一樣勢在必得,但是我覺得我們的勝算很大,因為雖然ll電影公司和德寶很像,但是老板你和潘迪生卻有一點不同。”雪天藍說道。
“什麽地方不同?”陳朗疑惑的問道。
“那就是潘迪生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但老板你卻不能以商人來概括,潘迪生雖然眼光犀利,經營有道,是個出色的商人,但隻要是一個商人他就有一個底線,也可以說是成本控製,隻要超過了一個心理底線的成本,那麽他很可能就會放棄,因為再堅持的話可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了,更不用說他還是一個傑出的商人,但是老板你卻不同,你的格局無疑要大得多。”雪天藍笑著說道。
陳朗聞言仔細的看著雪天藍,沒想到他會說出這樣的話,難道雪天藍知道自己心中的藍圖?知道電影是其中的至關重要一環?
應該不會,隻不過這小子眼光的確犀利。
“那好,我期待著聽到你的好消息。”陳朗笑著說道。
“您等著瞧好了。”雪天藍自信道。
隨後,ll電影公司在雪天藍的代表下就開始了與邵氏電影公司的正式接觸,同時,德寶同樣與邵氏開始了收購談判,隻不過第一次接觸三方都沒談好。
ll電影公司和德寶倒是很有默契,都開出了1億3000萬的價格,不過這顯然與邵大亨以及方逸華的心裏價格差距太大,第一次的談判以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