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所有陳朗的迷們在看到陳朗第六部的書名《明朝那些事兒》之後都愣住了,因為這個名字看起來似乎是曆史?


    而在的名字下方就有一句引子,“其實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曆史都可以寫得很好看!”


    這句話更加證明了陳朗的第六部就是曆史無疑。


    一瞬間,所有人都覺得難以置信,紛紛驚唿“怎麽會是這樣?”


    其他還沒有買到報紙的人聽到驚唿聲,紛紛側目,“怎麽了?難道又是新類型?可是這個語氣似乎有些不對啊。”


    手中拿著《東方日報》的迷們現在還處於驚訝之中,根本沒有心思迴答其他人的疑問。


    但好在有陳朗前五部經典的開山之作給了眾多讀者一些信心,同時大家對於“曆史也可以寫的很好看”這個說法有些好奇,於是迷們壓下心中的詫異和荒謬感,耐著性子看了起來。


    “朱元璋篇


    我們從一份檔案開始。


    姓名:朱元璋


    別名(外號):朱重八、朱國瑞


    性別:男


    民族:漢


    血型:?


    學曆:無文憑,秀才舉人進士統統的不是,後曾自學過


    職業: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貧農


    生卒:1328-1398


    最喜歡的顏色:黃色(這個好像沒得選)


    社會關係:


    父親:朱五四,農民


    母親:陳氏,農民(不好意思,史書中好像沒有她的名字)


    座右銘: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主要經曆: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討飯(這個……)


    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鍾


    1352年-1368年造反(這個猛)


    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


    大家在看了的第一章開篇之後又是一陣驚疑聲,因為陳朗的這部《明朝那些事兒》顯然與大家自己心目中的曆史書籍有很大的不同。


    不再是死板的生卒介紹,也不是一個個毫無亮點和色彩的曆史事件的平鋪直敘,反而有些,有些有趣。


    陳朗以一篇檔案開始了自己的曆史,而且其中居然有血型、學曆這些現代社會才有的東西,皇帝居然也在陳朗的筆下成為了一種職業,這種職業還真是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


    座右銘: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更像是一番調侃,但是又一針見血,讓人微笑的同時也記憶深刻。


    另外關於朱元璋,不對,此時還是朱重八的出生,大家印象中的曆史書寫的絕對是嚴肅而教條,古板而僵化,但是在陳朗的筆下,卻多了一些調侃和趣味,讓人讀來津津有味。


    還有關於朱重八這個名字的由來與其少年時的夢想,以及當時曆史背/景的介紹也都顯得趣味橫生並不枯燥,讓大家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對那個時代以及對朱元璋有了一定的了解。


    讀到這裏,原本與大家相去甚遠,曆史中陌生、模糊的洪武大帝在大家的眼中也變得鮮活起來。


    接下來的第二章災難,讓大家了解到了這個曆史上威名赫赫的洪武大帝在青少年期間經曆過的種種災難和痛苦,以及因為這些不堪迴首的遭遇而帶來的心理上的轉變。


    很多迷們讀到這裏都為朱重八的經曆而感到痛心和不可思議。


    因為誰也沒想到原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居然也有如此不幸的童年和青少年,親眼看著自己的父母兄弟餓死,最後還無法安葬,這得是多麽的痛苦。


    很多人不自覺的就將自己代入了朱重八,似乎感同身受。


    就在大家一邊閱讀一邊感慨的時候,今天報紙上連載的兩章內容也結束了,大家看完後眨了眨眼,似乎有些意猶未盡,隨後又是一陣感慨。


    感慨洪武大帝朱重八的童年和青少年居然會是如此慘狀,而且還當過乞丐與和尚,最後居然成為了一代/開國帝王,這可真是一幕古代勵誌大片。


    同時大家對於陳朗的這部的感覺也十分複雜。


    幾乎所有人都不喜歡閱讀曆史,尤其是年輕的學生,所以大家在知道陳朗寫得是曆史之後都是心中一涼。


    但是在陳朗五部積累下來的名聲之下,大家耐住性子看了起來,看完後的感覺與自己想象的大不相同,甚至不知不覺間就將兩章看完了。


    陳朗果然就是陳朗,雖然這部曆史暫時還看不出來會有多精彩,但至少不乏味,甚至趣味十足,讓很多討厭曆史的學生也都一口氣看完了兩章的內容並且還意猶未盡。


    “兄弟,朗朗的這本是什麽類型?好看嗎?你怎麽一陣驚訝,一陣感慨的?”


    還沒有買到報紙的人看到讀完的人似乎在表演變臉,表情變化多端,堪稱表情帝,於是好奇的問道。


    “朗朗的這部不是新類型,是曆史類,怎麽樣你也很驚訝吧,等你看完了之後你就能理解我的表情了,至於好不好看,我也說不清楚,目前隻有兩章,內容太少,不過讀起來挺有趣的。”


    問話的同學聞言的確一陣驚訝,但是在聽完迴答之後又是一陣疑惑,陳朗的新是曆史類?還很有趣?


    今天很多人在看完陳朗最新火熱連載的之後都化身表情帝,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同時讀完之後對於這本的感覺都很複雜。


    《明朝那些事兒》與以前陳朗所寫的完全不同,前五部都可以說是幻想類的,陳朗驚人的想象力和情節描寫深深的吸引了所有的讀者。


    但《明朝那些事兒》可是曆史,是有曆史依據的,幻想的部分顯然極少,而且情節也基本早已發生過是既定事實,供陳朗發揮的地方不多。


    寫這種全靠陳朗的閱讀量、曆史功底以及文筆,與前五部相比的確大有不同。


    但是在大家大失所望和驚詫莫名的時候,陳朗還真的將曆史寫出了趣味,讓曆史人物變得鮮活,目前為止也的確做到“曆史可以寫的好看”,但是否所有的讀者都買賬,還很難說。


    火爆的一天過後,大年初六如期而至,作為昨天頗受關注的事件之一,不少媒體自然對於陳朗的最新《明朝那些事兒》給予了關注和報道。


    隻不過媒體報道的內容出乎了香港所有人的預料。


    陳朗的不僅是在香港,甚至是在整個亞洲都早已成為了新奇、經典、暢銷的代名詞。


    有前麵的五部累計起來的威望,在大家想來,陳朗的第六部應該又是一部經典之作,至少稱得上是佳作,媒體們今天自然少不了對於陳朗的又一陣火熱吹捧。


    但是大部分媒體報紙反饋過來的信息卻恰恰相反。


    《星島日報》的《江郎才盡》報道如下。


    “時隔五天之後,陳朗的第六部在所有迷的翹首以盼中火熱出爐,本以為又是一次驚喜,但迎來的卻是一片失望,或許,早早的透支了自己天賦的陳朗已經江郎才盡。


    在大家的印象中陳朗最令人驚歎的就是他似乎沒有盡頭的創作和創新能力,前五部中分別誕生了修真、穿越、洪荒以及盜墓四個新的流派。


    後四本都是開山之作,而第一本《誅仙》雖然不是開山之作,但也讓仙俠大行其道,引來無數跟風者。


    五部每一部無論是情節還是人物刻畫都堪稱經典,陳朗已經成為了界的一個標杆,所有人都期待著他再次帶來一部開山之作。


    但是,眾多抱有期待的讀者顯然要大失所望了,因為陳朗的第六本不是新類型,而是很常見的曆史。


    沒錯,陳朗的第六本沒有開創任何一個新的流派,卻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曆史,先不說這本《明朝那些事兒》好不好看,我們隻想要知道陳朗無限的創作和創新能力是否已經枯竭?


    陳朗是不是再也沒有了創造新類型的能力?


    在筆者看來,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任何一種創新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創新之前你得有足夠的積累,這點就算是陳朗也不例外。


    此前陳朗就透露過他幾乎翻閱了所有的武俠、仙俠、驚悚、科幻,甚至連中外名著,各種話本、古文都涉略很多,這才為陳朗的創新打下了足夠堅實的基礎。


    當然創新還有一個必備的條件就是想他人之不敢想,不然你隻會是一個凡人而已,這點筆者認為更多的還是天賦原因,有了這種天賦的人才能夠開拓創新,寫出新意。


    具備以上兩點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這也是為什麽創新如此艱難的主要原因,一種創新的確稱得上是萬分難得。


    所以,在界能夠開創一個新流派自然是難上加難,但是陳朗卻已經創造了四個新的流派,這也是我們為什麽稱唿他為天才,小才子的原因。


    開創一個新流派的機會就像是被閃電擊中一樣艱難,而創造了四個新的流派那簡直就比被閃電擊中四次還難。


    因此,在創造出四種新類型的之後,相信即使以陳朗的天才程度也不可能再次寫出新的類型。


    不過,雖然陳朗已經江郎才盡,但是他為界做出的貢獻值得所有人敬重。”


    《星島日報》的報道看起來似乎還在誇耀陳朗無與倫比的天賦的巨大的閱讀量,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它是在反襯、挖苦現在的陳朗已經沒有了再次創造新類型的能力。


    所有迷看到這篇報道之後都黯然不語,因為陳朗真的沒有再寫出新類型的,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陳朗寫的是曆史,幾乎所有人都提不起勁來的曆史。


    很多看到和還沒有看到的人都對《明朝這些事兒》的精彩程度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娛樂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海師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海師弟並收藏重生之娛樂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