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收迴權利
貪財嬌妻:霸道將軍寵上天 作者:傾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君懷宇到了承清宮以後,就在外殿看到了站的筆直的楊誌,那樣子就和禦前侍衛一樣守在那兒,保護皇上的安危。
他頓時皺了一下眉頭,但也沒有多說什麽,就繼續往裏麵走了。
這次君懷宇讓劉進忠帶人將屏風撤了,讓君言信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情況,他也可以看到君言信的反應。
當君言信看到君懷宇正襟危坐的坐在龍床上接見他的時候,那姿態和平常無異,看起來狀態很好。
他行禮拜見:“臣弟拜見皇兄。”
“起來吧。”君懷宇淡淡的說道。
君言信起身,他看向君懷宇,滿臉的關切,“皇兄您這是龍體好些了?”
“是啊,治了這麽多天,喝了這麽多藥,這要是再沒有好轉,這些太醫都不用幹了。”
“皇兄龍體安康便好,臣弟放心了,大臣們也放心了,臣弟還懇請皇兄收迴您交於臣弟的權利和玉璽,臣弟實在是不會處理這國家大事。”君言信開口道。
他真的是機靈,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的,看到君懷宇好了,就立馬將權利拱手想讓,對這滔天的權利說放就放,這份魄力和機靈真是常人少有的,也難怪他可以保全自己了。
君懷宇露出了一個笑容,語氣輕鬆的說道:“八弟,你可真是會偷懶啊,朕才休息了幾天,你就這麽快想脫身了,朕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康複,你就將這重擔又重新還給朕了,朕可真是壓力很大啊。”
“皇兄,這些臣弟不會,丞相大人又不能輔佐臣弟了,臣弟真怕辜負了皇兄的信任,將事情處理的一團糟,到時候臣弟可就萬死難辭其咎了,所以還是要讓皇兄來操勞了。”君言信迴道。
君懷宇無奈的說道:“朕看你就是想偷懶,才諸多借口,百姓可都對你讚不絕口,說你治理有方呢,當初父皇還在的時候,父皇也誇過你聰慧,總不會到現在全都忘記了?朕看你就是偷懶,不想承擔這麽大的重擔。”
他這話是玩笑輕鬆的語氣說出來的,要是二人兄弟感情很好,這就是調侃打趣,可他們的關係很緊張,這話裏麵就藏著殺機了。
君言信迴道:“皇兄這可就是為難臣弟了,您才是這承啟的帝王,這重擔也隻要皇兄您承擔的起,臣弟不過是能處理一些小事罷了,這真正的國家大事還是要看皇兄你的。”
這個燙手山芋他可不敢接,誰知道君懷宇還會怎麽給他使絆子,設圈套。
他的話倒是也緩解了這君懷宇話中的危機,既誇了君懷宇,也將自己隨意的一筆帶過了,完全不敢喧賓奪主。
他這麽圓滑謹慎,君懷宇也很難在他的話裏挑出什麽錯處來,偏偏他又擁有民心,君懷宇是不能像對待楊誌那樣利用皇上的權利來對付他什麽,除非真的抓到了他的錯處。
君懷宇長長的歎了一口氣,“也罷,八弟你說的是,既然朕做了這個皇帝,那就必須擔起這個責任來,累就累了些吧,不能再推辭了。”
“皇兄英明,有皇兄在,承啟一定會越來越好的,百姓也會安心多了。”君言信虛偽的恭維道。
“這些好聽的話先別說了,朕收到了一個壞消息,召你進宮也是想讓你和朕一起商討此事如何處理。”君懷宇的臉色又變得嚴肅起來了。
見此,君言信的麵容也跟著一起凝重起來了,他問道:“皇兄,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君懷宇開口道:“探子迴報說蔣勇帶著的隊伍遭遇偷襲了,士兵無一活口在現場,救援景陽城的那些東西也全都丟了,八弟的一番心血白費了不說,景陽城的百姓又要受苦了。”
說完以後他緊盯著君言信,想看看他會是什麽反應。
隻見君言信皺緊了眉頭,薄唇緊抿成一條線了,臉色凝重無比,倒是看不出什麽異常來。
他開口道:“那皇兄可知道是何人所為?那些東西能不能追迴來?”
君懷宇搖頭,“他們做的極其幹淨,查不到任何蛛絲馬跡,無法追蹤。”
“那我們現在得趕緊籌集這些物資啊,不然景陽城的百姓可等不及啊。”君言信著急的說道。
君懷宇道:“八弟說的沒錯,隻是朕覺得調查到底是誰劫走了這些東西,也同樣刻不容緩,否則我們再籌集這些,不也是給別人送的麽。”
“皇兄說的是,可是不是毫無痕跡嗎?皇兄要如何調查?”君言信問道。
到目前他的反應還是沒有什麽問題,心虛也沒有,君懷宇都不知道是他這個弟弟城府太深,裝的太好,還是真的跟此事無關。
“朕懷疑軍中有內鬼,所以蔣勇他們的行蹤才會泄露,遭人埋伏。”君懷宇試探道。
君言信驚訝道:“難道皇兄懷疑是楊將軍?”
“哦,八弟為何會這樣以為呢?”君懷宇饒有興趣的的問道。
君言信一臉嚴肅,“臣弟一進來便看見楊將軍像禦前侍衛一樣守在外殿,所以臣弟才會有此疑惑。”
“八弟誤會了,朕要是懷疑是楊將軍所為,怎麽會把他放在朕的身邊呢,這不是給他機會刺殺朕麽。”君懷宇目光灼灼的說道。
“皇兄說的是,是臣弟思慮不周。”君言信說道。
還是沒有多餘的反應麽,這隱藏的可真是夠深的,也罷,楊誌就在朕的身邊,他要是想動手,總有一天會忍不住的。
君懷宇又道:“說實話,要不是朕知曉楊將軍的忠心,朕還真會懷疑,畢竟是他不讓蔣勇帶太多將士過去,才導致了物資的丟失。”
君言信道:“楊將軍這麽做或許是有他的用意吧,誰能料想到會有這種事情發生,會有人不顧百姓死活去劫了這批救人的東西。”
涉及到百姓的性命,君懷宇和君言信的認同倒是一致的,他們倒是不覺得楊誌是那種不顧百姓死活的人,畢竟他效忠的就是百姓,也是為了他們而拚死拚活,他應該是不會為了權利之爭而不顧百姓死活的。
他頓時皺了一下眉頭,但也沒有多說什麽,就繼續往裏麵走了。
這次君懷宇讓劉進忠帶人將屏風撤了,讓君言信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情況,他也可以看到君言信的反應。
當君言信看到君懷宇正襟危坐的坐在龍床上接見他的時候,那姿態和平常無異,看起來狀態很好。
他行禮拜見:“臣弟拜見皇兄。”
“起來吧。”君懷宇淡淡的說道。
君言信起身,他看向君懷宇,滿臉的關切,“皇兄您這是龍體好些了?”
“是啊,治了這麽多天,喝了這麽多藥,這要是再沒有好轉,這些太醫都不用幹了。”
“皇兄龍體安康便好,臣弟放心了,大臣們也放心了,臣弟還懇請皇兄收迴您交於臣弟的權利和玉璽,臣弟實在是不會處理這國家大事。”君言信開口道。
他真的是機靈,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的,看到君懷宇好了,就立馬將權利拱手想讓,對這滔天的權利說放就放,這份魄力和機靈真是常人少有的,也難怪他可以保全自己了。
君懷宇露出了一個笑容,語氣輕鬆的說道:“八弟,你可真是會偷懶啊,朕才休息了幾天,你就這麽快想脫身了,朕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康複,你就將這重擔又重新還給朕了,朕可真是壓力很大啊。”
“皇兄,這些臣弟不會,丞相大人又不能輔佐臣弟了,臣弟真怕辜負了皇兄的信任,將事情處理的一團糟,到時候臣弟可就萬死難辭其咎了,所以還是要讓皇兄來操勞了。”君言信迴道。
君懷宇無奈的說道:“朕看你就是想偷懶,才諸多借口,百姓可都對你讚不絕口,說你治理有方呢,當初父皇還在的時候,父皇也誇過你聰慧,總不會到現在全都忘記了?朕看你就是偷懶,不想承擔這麽大的重擔。”
他這話是玩笑輕鬆的語氣說出來的,要是二人兄弟感情很好,這就是調侃打趣,可他們的關係很緊張,這話裏麵就藏著殺機了。
君言信迴道:“皇兄這可就是為難臣弟了,您才是這承啟的帝王,這重擔也隻要皇兄您承擔的起,臣弟不過是能處理一些小事罷了,這真正的國家大事還是要看皇兄你的。”
這個燙手山芋他可不敢接,誰知道君懷宇還會怎麽給他使絆子,設圈套。
他的話倒是也緩解了這君懷宇話中的危機,既誇了君懷宇,也將自己隨意的一筆帶過了,完全不敢喧賓奪主。
他這麽圓滑謹慎,君懷宇也很難在他的話裏挑出什麽錯處來,偏偏他又擁有民心,君懷宇是不能像對待楊誌那樣利用皇上的權利來對付他什麽,除非真的抓到了他的錯處。
君懷宇長長的歎了一口氣,“也罷,八弟你說的是,既然朕做了這個皇帝,那就必須擔起這個責任來,累就累了些吧,不能再推辭了。”
“皇兄英明,有皇兄在,承啟一定會越來越好的,百姓也會安心多了。”君言信虛偽的恭維道。
“這些好聽的話先別說了,朕收到了一個壞消息,召你進宮也是想讓你和朕一起商討此事如何處理。”君懷宇的臉色又變得嚴肅起來了。
見此,君言信的麵容也跟著一起凝重起來了,他問道:“皇兄,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君懷宇開口道:“探子迴報說蔣勇帶著的隊伍遭遇偷襲了,士兵無一活口在現場,救援景陽城的那些東西也全都丟了,八弟的一番心血白費了不說,景陽城的百姓又要受苦了。”
說完以後他緊盯著君言信,想看看他會是什麽反應。
隻見君言信皺緊了眉頭,薄唇緊抿成一條線了,臉色凝重無比,倒是看不出什麽異常來。
他開口道:“那皇兄可知道是何人所為?那些東西能不能追迴來?”
君懷宇搖頭,“他們做的極其幹淨,查不到任何蛛絲馬跡,無法追蹤。”
“那我們現在得趕緊籌集這些物資啊,不然景陽城的百姓可等不及啊。”君言信著急的說道。
君懷宇道:“八弟說的沒錯,隻是朕覺得調查到底是誰劫走了這些東西,也同樣刻不容緩,否則我們再籌集這些,不也是給別人送的麽。”
“皇兄說的是,可是不是毫無痕跡嗎?皇兄要如何調查?”君言信問道。
到目前他的反應還是沒有什麽問題,心虛也沒有,君懷宇都不知道是他這個弟弟城府太深,裝的太好,還是真的跟此事無關。
“朕懷疑軍中有內鬼,所以蔣勇他們的行蹤才會泄露,遭人埋伏。”君懷宇試探道。
君言信驚訝道:“難道皇兄懷疑是楊將軍?”
“哦,八弟為何會這樣以為呢?”君懷宇饒有興趣的的問道。
君言信一臉嚴肅,“臣弟一進來便看見楊將軍像禦前侍衛一樣守在外殿,所以臣弟才會有此疑惑。”
“八弟誤會了,朕要是懷疑是楊將軍所為,怎麽會把他放在朕的身邊呢,這不是給他機會刺殺朕麽。”君懷宇目光灼灼的說道。
“皇兄說的是,是臣弟思慮不周。”君言信說道。
還是沒有多餘的反應麽,這隱藏的可真是夠深的,也罷,楊誌就在朕的身邊,他要是想動手,總有一天會忍不住的。
君懷宇又道:“說實話,要不是朕知曉楊將軍的忠心,朕還真會懷疑,畢竟是他不讓蔣勇帶太多將士過去,才導致了物資的丟失。”
君言信道:“楊將軍這麽做或許是有他的用意吧,誰能料想到會有這種事情發生,會有人不顧百姓死活去劫了這批救人的東西。”
涉及到百姓的性命,君懷宇和君言信的認同倒是一致的,他們倒是不覺得楊誌是那種不顧百姓死活的人,畢竟他效忠的就是百姓,也是為了他們而拚死拚活,他應該是不會為了權利之爭而不顧百姓死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