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百官求見君懷宇
貪財嬌妻:霸道將軍寵上天 作者:傾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君言信心想著,若有機會,他要見見那個欣常在,看看她身上到底有什麽特質引得君懷宇在她身上花那麽多心思。
而且在君懷宇染上瘟疫的這個關鍵時候,還讓薑太醫繼續醫治她,而不是叫過來給自己醫治,這就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難道皇兄是真的動了真情?
不!他那樣生性多疑的人決不可能,更何況這才幾天?
難道這欣常在身上有何蹊蹺不成?又或是薑太醫用她給皇上試藥,才能想出緩解瘟疫的藥方來?
他實在是想不出結果來,心想著若是有機會,明日進宮一定要好好打探一下欣常在和薑太醫的動靜。
李毅並沒有注意到君言信有片刻失神,他沉浸在君言信答應和他聯盟的喜悅中,而且有君言信這個理由,君懷宇縱使對二人聯手有些不滿,也不能降罪於他。
事後就算君懷宇平安無事渡過此劫,也不太會影響到他李家,君言信這邊也成為了他一條退路。
並且因為二人有聯手的緣故,君懷宇也不會吃定了他,為了不讓他偏向君言信那邊,他一定會對李婉妍更好,甚至許以皇後之位。
而且他李家和君言信聯姻之後,大皇子那邊必然會坐不住,有可能會效仿君言信求親自己的另一個女兒,這樣自己就又多了一條退路,簡直一舉三得。
一想到李家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他就笑得合不攏嘴,“王爺能看中映雲,那是小女的福氣,本官自然樂意成全王爺與小女的美好姻緣。”
“多謝大人成全,今夜天色也不早了,大人還是早些迴去休息為好,明日還要早些上朝拜見皇上呢。”君言信笑著說道。
李毅連忙點頭稱是,“對,王爺說的是,多虧了王爺提醒,那本官就先告退了,我們明日朝中再見。”
“大人慢走,路上小心。”
二人談妥之後,李毅便不再耽擱,連忙往府中趕迴去。
他沒再去拜見大皇子,雖然他有心讓自己的兩個女兒各選一條路,但大皇子住在宮裏,他也見不上。
更何況他若是連著也去了見了大皇子,就有些過分了,萬無一失的同時也會讓別人更加無法親信於他,會擔心他隨時倒戈相向。
主動去說,倒不如刺激大皇子,讓大皇子主動提起聯姻一事,這樣也會促進三個人之間的競爭,而不會覺得是他做的不公道。
帶著心滿意足的心情,李毅迴了李府。
不僅僅是他,在這個深夜,不少人都蠢蠢欲動,有各種動作,就等黎明的到來。
翌日,文武百官一起像尋常一樣上了朝,隻是這次君懷宇卻缺了席。
眾位大臣想法一致,一起奔向了君懷宇的寢宮,但他們卻被劉進忠和宮廷的守衛擋在了在門外。
“各位大人請迴吧,皇上龍體未愈,近日就不上早朝了,望眾位大人諒解。”劉進忠宣布道。
百官們齊齊看向李毅,讓李毅做代表出來說話。
“劉公公”李毅衝他點了一下頭,算是問候,“皇上的龍體安危關係到天下社稷,不可馬虎,要是皇上有個好歹,承啟必將會大亂。”
“我們應該知道皇上的情況,與皇上一起麵對,如此才不會叫大家惶恐不安,所以還請公公告知我們皇上的具體情況。”
李毅句句以民為主,逼迫劉進忠說出君懷宇的真實情況,他若不說,百官必然不會善罷甘休,他若說了,有心人聽去了,怕是更加肆無忌憚。
劉進忠腦子轉的飛快,他尖細的嗓音響起:“各位大人擔心皇上的安危本公公能理解,不過大人們若是真的知曉了,隻會更加惶恐不安,而且太醫院的太醫們都在抓緊為皇上診治,相信要不了幾日,皇上便會康複,還望眾位大人不必過於擔憂,都放心迴去吧。”
他這話裏有兩個信息點,第一個信息點就是真實情況會讓他們更加惶恐不安,那就說明太醫們說君懷宇染上瘟疫一事極有可能是真的,所以真正的情況才會讓他們惶恐不安。
第二個信息點就是君懷宇現在的情況並沒有到油盡燈枯的時候,他還有時間可以等太醫們研究出解決瘟疫的藥來,一旦想出了解藥,這一劫便渡了過去。
聰明人都聽出了這其中的重點,準備要對君懷宇不利的人也開始有其他的小心思了。
李毅雖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但大家還想知道的更多,所以眾人沒有立刻走。
“公公,我們是真的擔心皇上的安危,而且朝中的事務還需要皇上做主,公公能否讓我們見皇上一麵?”李毅代表眾人說道。
有官員趁機附和道:“是啊,這朝中還有很多事務要人處理,國不可一日無君啊,要是皇上真的有個好歹,承啟沒有儲君,那必將會大亂,臣請奏皇上立太子。”
君言信眉毛一挑,果然有人按耐不住了,這個時候,提出這個要求倒也合理。
劉進忠不禁臉色微冷,嗬斥這個官員道:“大人,皇上正值壯年,還無需那麽早立太子,大人這時候跟皇上諫言立太子,可是詛咒皇上出事啊?”
那名官員也是不怕死,他迴道:“臣不敢,臣也是為了承啟的百姓著想啊,萬一皇上有個好歹,承啟沒有儲君,國必將大亂,而且皇上立了太子也能讓我們這些大臣安心,讓百姓的安心啊。”
“是啊,大皇子如今年齡也不小了,他早就跟著太傅學習治理朝中事務,如今皇上沒法管理朝政,若是立了太子,太子也能幫著皇上一起打理朝政,不叫承啟陷入慌亂之中。”
劉進忠眼神微冷,問道:“本公公聽各位大臣的意思是覺得大皇子適合做這個太子,想要推舉大皇子為太子?”
大皇子的黨羽附聲道:“是,大皇子聰明伶俐,又學過這方麵的知識,他可以幫著處理朝政,所以本官推舉大皇子為太子。”
“本官也推舉大皇子為太子!”
“求公公讓我們見皇上一麵,們向皇上諫言。”
而且在君懷宇染上瘟疫的這個關鍵時候,還讓薑太醫繼續醫治她,而不是叫過來給自己醫治,這就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難道皇兄是真的動了真情?
不!他那樣生性多疑的人決不可能,更何況這才幾天?
難道這欣常在身上有何蹊蹺不成?又或是薑太醫用她給皇上試藥,才能想出緩解瘟疫的藥方來?
他實在是想不出結果來,心想著若是有機會,明日進宮一定要好好打探一下欣常在和薑太醫的動靜。
李毅並沒有注意到君言信有片刻失神,他沉浸在君言信答應和他聯盟的喜悅中,而且有君言信這個理由,君懷宇縱使對二人聯手有些不滿,也不能降罪於他。
事後就算君懷宇平安無事渡過此劫,也不太會影響到他李家,君言信這邊也成為了他一條退路。
並且因為二人有聯手的緣故,君懷宇也不會吃定了他,為了不讓他偏向君言信那邊,他一定會對李婉妍更好,甚至許以皇後之位。
而且他李家和君言信聯姻之後,大皇子那邊必然會坐不住,有可能會效仿君言信求親自己的另一個女兒,這樣自己就又多了一條退路,簡直一舉三得。
一想到李家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他就笑得合不攏嘴,“王爺能看中映雲,那是小女的福氣,本官自然樂意成全王爺與小女的美好姻緣。”
“多謝大人成全,今夜天色也不早了,大人還是早些迴去休息為好,明日還要早些上朝拜見皇上呢。”君言信笑著說道。
李毅連忙點頭稱是,“對,王爺說的是,多虧了王爺提醒,那本官就先告退了,我們明日朝中再見。”
“大人慢走,路上小心。”
二人談妥之後,李毅便不再耽擱,連忙往府中趕迴去。
他沒再去拜見大皇子,雖然他有心讓自己的兩個女兒各選一條路,但大皇子住在宮裏,他也見不上。
更何況他若是連著也去了見了大皇子,就有些過分了,萬無一失的同時也會讓別人更加無法親信於他,會擔心他隨時倒戈相向。
主動去說,倒不如刺激大皇子,讓大皇子主動提起聯姻一事,這樣也會促進三個人之間的競爭,而不會覺得是他做的不公道。
帶著心滿意足的心情,李毅迴了李府。
不僅僅是他,在這個深夜,不少人都蠢蠢欲動,有各種動作,就等黎明的到來。
翌日,文武百官一起像尋常一樣上了朝,隻是這次君懷宇卻缺了席。
眾位大臣想法一致,一起奔向了君懷宇的寢宮,但他們卻被劉進忠和宮廷的守衛擋在了在門外。
“各位大人請迴吧,皇上龍體未愈,近日就不上早朝了,望眾位大人諒解。”劉進忠宣布道。
百官們齊齊看向李毅,讓李毅做代表出來說話。
“劉公公”李毅衝他點了一下頭,算是問候,“皇上的龍體安危關係到天下社稷,不可馬虎,要是皇上有個好歹,承啟必將會大亂。”
“我們應該知道皇上的情況,與皇上一起麵對,如此才不會叫大家惶恐不安,所以還請公公告知我們皇上的具體情況。”
李毅句句以民為主,逼迫劉進忠說出君懷宇的真實情況,他若不說,百官必然不會善罷甘休,他若說了,有心人聽去了,怕是更加肆無忌憚。
劉進忠腦子轉的飛快,他尖細的嗓音響起:“各位大人擔心皇上的安危本公公能理解,不過大人們若是真的知曉了,隻會更加惶恐不安,而且太醫院的太醫們都在抓緊為皇上診治,相信要不了幾日,皇上便會康複,還望眾位大人不必過於擔憂,都放心迴去吧。”
他這話裏有兩個信息點,第一個信息點就是真實情況會讓他們更加惶恐不安,那就說明太醫們說君懷宇染上瘟疫一事極有可能是真的,所以真正的情況才會讓他們惶恐不安。
第二個信息點就是君懷宇現在的情況並沒有到油盡燈枯的時候,他還有時間可以等太醫們研究出解決瘟疫的藥來,一旦想出了解藥,這一劫便渡了過去。
聰明人都聽出了這其中的重點,準備要對君懷宇不利的人也開始有其他的小心思了。
李毅雖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但大家還想知道的更多,所以眾人沒有立刻走。
“公公,我們是真的擔心皇上的安危,而且朝中的事務還需要皇上做主,公公能否讓我們見皇上一麵?”李毅代表眾人說道。
有官員趁機附和道:“是啊,這朝中還有很多事務要人處理,國不可一日無君啊,要是皇上真的有個好歹,承啟沒有儲君,那必將會大亂,臣請奏皇上立太子。”
君言信眉毛一挑,果然有人按耐不住了,這個時候,提出這個要求倒也合理。
劉進忠不禁臉色微冷,嗬斥這個官員道:“大人,皇上正值壯年,還無需那麽早立太子,大人這時候跟皇上諫言立太子,可是詛咒皇上出事啊?”
那名官員也是不怕死,他迴道:“臣不敢,臣也是為了承啟的百姓著想啊,萬一皇上有個好歹,承啟沒有儲君,國必將大亂,而且皇上立了太子也能讓我們這些大臣安心,讓百姓的安心啊。”
“是啊,大皇子如今年齡也不小了,他早就跟著太傅學習治理朝中事務,如今皇上沒法管理朝政,若是立了太子,太子也能幫著皇上一起打理朝政,不叫承啟陷入慌亂之中。”
劉進忠眼神微冷,問道:“本公公聽各位大臣的意思是覺得大皇子適合做這個太子,想要推舉大皇子為太子?”
大皇子的黨羽附聲道:“是,大皇子聰明伶俐,又學過這方麵的知識,他可以幫著處理朝政,所以本官推舉大皇子為太子。”
“本官也推舉大皇子為太子!”
“求公公讓我們見皇上一麵,們向皇上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