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挖牆角
手握空間,和離後開啟流放高端局 作者:西風斜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曾想,不等龔姨娘迴烏索,將軍府聘請的西席齊老夫子竟然來請辭了!
原本有些嫌棄他的聶夫人大驚失色,“先生,可是府裏下人怠慢?還是璟兒頂撞惹惱了先生?”
齊老夫人笑眯眯地擺擺手,“夫人切莫多想,非是令郎的原因,亦非府上怠慢。夫人有所不知,時聽令郎提起,方知老朽同年文彥兄到了烏索。”
“今日老朽拜訪了文彥兄,得知他明年要在烏索開一書院,誠心相邀……”
齊老夫子有些不好意思,“老朽隻恨與文彥兄相逢太晚,如今能在一處談詩論賦,實乃老朽平生所幸。故而不得已,隻好辜負夫人之厚望。”
聶夫人說不清楚心裏是高興還是失落,一時沒有說話。
齊老夫子連忙又說道:“今日老朽向文彥兄推薦令郎,談及令郎聰慧過人又一心向學、誌存高遠,文彥兄便托老朽問夫人,可願送令郎入學?”
聶夫人頓時喜出望外,卻還是強忍著激動,詫異問道:“先生也要去書院教書?”
齊老夫子點點頭,“是,老朽……”
“既然是齊先生推薦的,那肯定是不會錯的。”聶夫人笑道:“璟兒進了書院,還得齊先生多多照拂。”
齊老夫子悄悄鬆了口氣,“那是自然。隻是當日夫人付了一年的修金,如今尚且不足半年……”
是他違約在先,按說應該賠給聶夫人。
隻是他的銀子都已經寄迴老家,手頭沒有剩多少。
聶夫人大方的一揮手,“先生教授我兒半年,令我兒獲益匪淺。如今又為我兒推薦良師,妾身感激還來不及,理應厚禮相贈才是。”
說著,又喚了丫頭進來,為齊老夫子封了一年的修金,即五十兩銀子的封紅。
齊老夫子再三推讓後,收下封紅,高高興興走人了。
他之所以辭館,是因為廖魁向他許諾,他要是去書院教書,一年修金同樣是五十兩。
但是每年還有四季新衣和節敬、炭敬,以及一座正房三間的四合宅院。
家人可以留在書院做事,也可以到廖夫人店中幫忙。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將老妻和兒子一家接到烏索,一家人總算能夠團聚了。
當然,他也可以推薦同年同窗或相熟的友人到書院教書,每推薦一人,還能有十兩銀子的好處費可以拿。
他也不想變得如此俗氣,沾染一身銅臭,奈何生活所迫,不得不為之折腰。
議定了明日帶紀璟去烏索拜訪廖魁之後,齊老夫子迴去收拾行李。聶夫人則將紀璟叫了過來,將去書院讀書的事告訴了他。
自紀旻迴府後,就有些鬱鬱寡歡的紀璟終於露出了笑臉,心裏卻還是有些猶豫,“爹爹那邊,未必同意。”
聶夫人哼了一聲道:“關乎我兒讀書和前程,誰反對也不行!”
她的兒子,必須得是最優秀的,絕不能被紀旻那個小崽子給比下去!
尤其像廖先生那樣的飽學之士,多為朝臣高官。便是在鄉野,為了自己的名聲,也不會隨意收學生。
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
聶夫人又細細叮囑一番,比如尊敬夫子、刻苦讀書,與同窗交好等等。
紀璟都高高興興答應下來。
等紀嬰得知消息的時候,事情都已經定了下來。
*
小年一過,新年的氣息便越來越濃。
街市上開始張燈結彩,忙碌了一年的百姓也開始裁製新衣、殺豬宰羊、灑掃庭院、蒸製幹糧……
街市上人來人往,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互相道著吉祥話。
今年是廖家在烏索過得第一個新年,初到烏索時麵臨的生存危機已安然度過。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廖家在烏索,無論在鄉紳富戶還是平民百姓間,都已算得上是小有名望。
廖魁父子走在街上,都會被人喚一聲“夫子”,連老宅門前的那條路,也被人打掃的一幹二淨。
年關將至,父親母親和哥嫂弟妹在忙著布置祠堂、整理庭院,廖華裳這邊也是忙得不可開交。
她的店前,每日都有數輛驢車裝載著滿滿的貨物離開,然後又裝載著貨物歸來。
出去的有點心、牛乳粉以及前段時間在互市購買的茶葉等,分別運往燕城和睢州新開的店鋪。
運迴來的有糧食、有豬肉羊肉雞肉,也有水果和菜蔬。
廖華裳將這些東西連同從空間兌換的點心和牛乳粉,分成大小不等的份額,開始往各處送年禮。
林知縣、白縣丞、龔萬裏、秦彪、陶縣知縣劉秉、文老爺子和時老先生家都送了一份,各家也均有迴禮。
陳姨娘還專門跑了一趟,向廖華裳討教給各家送年禮一事,又極力邀請廖華裳過年的時候去縣衙後宅做客。
單是做客的帖子,廖華裳就收到了十數份。
都是烏索鄉紳富戶家送過來的,其中一份是陶縣劉知縣的夫人。
在與父親商議過後,廖華裳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有兩份點心、兩份魚翅、兩根百年老參外加一千兩銀票,讓鄭全送去了燕州府。
最後,廖華裳準備了一百石米糧、二十頭豬,連同兩簍雞、兩簍魚、兩簍蓮藕、一驢車白菜,共裝了十餘輛驢車。
另外給紀嬰準備了一份厚禮,和一千兩銀子的紅封。
驢車載著滿滿當當的貨物,以烏索縣衙的名義,浩浩蕩蕩開進了關城。
每年年關,朝廷對守關將士都會有專門的犒賞撥下來。
這部分犒賞自戶部撥出,一層層盤剝下來,落到守關將士手裏,也不過幾百石糧草、幾頭豬。
守關的將士還是第一次見這麽多肉菜同時運進來。
驢車一進營地,整個營地都沸騰了。
這些東西,足夠他們所有人,過一個豐豐盛盛的新年!
紀嬰趕到營地時,十數輛驢車還停在營中,趕驢車的是陳方和金寶等人,押運的卻是縣衙的衙役。
紀嬰咬著牙在驢車前轉來轉去:這個廖氏,在他還沒來得及做好防備的時候,通往他的後宅和營地的牆角,就已經被她給挖通了。
這般知情識趣的一個人,若有一日到了你死我活的時候,這怎麽下得去手啊!
原本有些嫌棄他的聶夫人大驚失色,“先生,可是府裏下人怠慢?還是璟兒頂撞惹惱了先生?”
齊老夫人笑眯眯地擺擺手,“夫人切莫多想,非是令郎的原因,亦非府上怠慢。夫人有所不知,時聽令郎提起,方知老朽同年文彥兄到了烏索。”
“今日老朽拜訪了文彥兄,得知他明年要在烏索開一書院,誠心相邀……”
齊老夫子有些不好意思,“老朽隻恨與文彥兄相逢太晚,如今能在一處談詩論賦,實乃老朽平生所幸。故而不得已,隻好辜負夫人之厚望。”
聶夫人說不清楚心裏是高興還是失落,一時沒有說話。
齊老夫子連忙又說道:“今日老朽向文彥兄推薦令郎,談及令郎聰慧過人又一心向學、誌存高遠,文彥兄便托老朽問夫人,可願送令郎入學?”
聶夫人頓時喜出望外,卻還是強忍著激動,詫異問道:“先生也要去書院教書?”
齊老夫子點點頭,“是,老朽……”
“既然是齊先生推薦的,那肯定是不會錯的。”聶夫人笑道:“璟兒進了書院,還得齊先生多多照拂。”
齊老夫子悄悄鬆了口氣,“那是自然。隻是當日夫人付了一年的修金,如今尚且不足半年……”
是他違約在先,按說應該賠給聶夫人。
隻是他的銀子都已經寄迴老家,手頭沒有剩多少。
聶夫人大方的一揮手,“先生教授我兒半年,令我兒獲益匪淺。如今又為我兒推薦良師,妾身感激還來不及,理應厚禮相贈才是。”
說著,又喚了丫頭進來,為齊老夫子封了一年的修金,即五十兩銀子的封紅。
齊老夫子再三推讓後,收下封紅,高高興興走人了。
他之所以辭館,是因為廖魁向他許諾,他要是去書院教書,一年修金同樣是五十兩。
但是每年還有四季新衣和節敬、炭敬,以及一座正房三間的四合宅院。
家人可以留在書院做事,也可以到廖夫人店中幫忙。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將老妻和兒子一家接到烏索,一家人總算能夠團聚了。
當然,他也可以推薦同年同窗或相熟的友人到書院教書,每推薦一人,還能有十兩銀子的好處費可以拿。
他也不想變得如此俗氣,沾染一身銅臭,奈何生活所迫,不得不為之折腰。
議定了明日帶紀璟去烏索拜訪廖魁之後,齊老夫子迴去收拾行李。聶夫人則將紀璟叫了過來,將去書院讀書的事告訴了他。
自紀旻迴府後,就有些鬱鬱寡歡的紀璟終於露出了笑臉,心裏卻還是有些猶豫,“爹爹那邊,未必同意。”
聶夫人哼了一聲道:“關乎我兒讀書和前程,誰反對也不行!”
她的兒子,必須得是最優秀的,絕不能被紀旻那個小崽子給比下去!
尤其像廖先生那樣的飽學之士,多為朝臣高官。便是在鄉野,為了自己的名聲,也不會隨意收學生。
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
聶夫人又細細叮囑一番,比如尊敬夫子、刻苦讀書,與同窗交好等等。
紀璟都高高興興答應下來。
等紀嬰得知消息的時候,事情都已經定了下來。
*
小年一過,新年的氣息便越來越濃。
街市上開始張燈結彩,忙碌了一年的百姓也開始裁製新衣、殺豬宰羊、灑掃庭院、蒸製幹糧……
街市上人來人往,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互相道著吉祥話。
今年是廖家在烏索過得第一個新年,初到烏索時麵臨的生存危機已安然度過。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廖家在烏索,無論在鄉紳富戶還是平民百姓間,都已算得上是小有名望。
廖魁父子走在街上,都會被人喚一聲“夫子”,連老宅門前的那條路,也被人打掃的一幹二淨。
年關將至,父親母親和哥嫂弟妹在忙著布置祠堂、整理庭院,廖華裳這邊也是忙得不可開交。
她的店前,每日都有數輛驢車裝載著滿滿的貨物離開,然後又裝載著貨物歸來。
出去的有點心、牛乳粉以及前段時間在互市購買的茶葉等,分別運往燕城和睢州新開的店鋪。
運迴來的有糧食、有豬肉羊肉雞肉,也有水果和菜蔬。
廖華裳將這些東西連同從空間兌換的點心和牛乳粉,分成大小不等的份額,開始往各處送年禮。
林知縣、白縣丞、龔萬裏、秦彪、陶縣知縣劉秉、文老爺子和時老先生家都送了一份,各家也均有迴禮。
陳姨娘還專門跑了一趟,向廖華裳討教給各家送年禮一事,又極力邀請廖華裳過年的時候去縣衙後宅做客。
單是做客的帖子,廖華裳就收到了十數份。
都是烏索鄉紳富戶家送過來的,其中一份是陶縣劉知縣的夫人。
在與父親商議過後,廖華裳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有兩份點心、兩份魚翅、兩根百年老參外加一千兩銀票,讓鄭全送去了燕州府。
最後,廖華裳準備了一百石米糧、二十頭豬,連同兩簍雞、兩簍魚、兩簍蓮藕、一驢車白菜,共裝了十餘輛驢車。
另外給紀嬰準備了一份厚禮,和一千兩銀子的紅封。
驢車載著滿滿當當的貨物,以烏索縣衙的名義,浩浩蕩蕩開進了關城。
每年年關,朝廷對守關將士都會有專門的犒賞撥下來。
這部分犒賞自戶部撥出,一層層盤剝下來,落到守關將士手裏,也不過幾百石糧草、幾頭豬。
守關的將士還是第一次見這麽多肉菜同時運進來。
驢車一進營地,整個營地都沸騰了。
這些東西,足夠他們所有人,過一個豐豐盛盛的新年!
紀嬰趕到營地時,十數輛驢車還停在營中,趕驢車的是陳方和金寶等人,押運的卻是縣衙的衙役。
紀嬰咬著牙在驢車前轉來轉去:這個廖氏,在他還沒來得及做好防備的時候,通往他的後宅和營地的牆角,就已經被她給挖通了。
這般知情識趣的一個人,若有一日到了你死我活的時候,這怎麽下得去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