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那天王大本和另一個人一起走進小學校。那人身材偉岸、西裝筆挺,拉著個旅行箱,像是要出門上飛機的樣子。王大本向趙四化校長這樣介紹此人:
“這是我們公司的科學顧問朗先生。”
“您好,校長。”
這位朗先生有一副男中音的好嗓音,聲音渾厚富有磁性,他是王大本介紹來給孩子們上科學課的。風度翩翩的朗先生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趙四化校長熱情地歡迎了他。
那天放學後,又有孩子跑到公園裏玩。好像是課外班的教室在搞裝修,不得不停課幾天,所以孩子們有了來玩的空閑時間。阿康看到張小跑從遠處跑來,花滿和夏葉在後麵追趕著。張小跑跑不動了,靠在一棵樹上喘粗氣。兩個女孩趕上來,大聲責備他。阿康喜歡關注小孩兒之間的爭吵,覺得他們著急生氣時的樣子也很有趣。它就飛過來,站在樹上看熱鬧。
花滿看到阿康在上麵,就大聲對它說:
“阿康,張小跑偷了朗先生的’分子’。”
“什麽?朗先生的什麽?”
“分子!”
“我沒偷!”張小跑反駁。
“你還不承認?就藏在你的口袋裏。”
張小跑翻出上衣一側的口袋給大家看,空空的。
“在另一側。”
張小跑猶豫了,不肯再翻另一側的,然後就改口了:
“我隻是借來玩幾天,下次上課時一定還給朗先生。”
夏葉說:“借?可你也沒向朗先生請求啊,你一聲不吭就藏了起來。”
阿康聽懂了一些,但關鍵之處還不明白,它喊:
“停!先別吵,能讓我看看你們說的’分子’到底是什麽東西嗎?”
張小跑不情願地從口袋裏掏出了“分子”。一隻紅色球,兩隻小一些的藍色球,用木杆連結在一起。阿康認識,這是化學課上用的分子模型教具。
“就是這個。”花滿說著搶了過來,“你說,你是不是偷?”
“我沒偷,我會還他的。”張小跑生氣地說,然後就跑掉了。
望著那紅球藍球,阿康說:“有意思,下迴我也要去聽聽你們的科學課,認識一下這位朗先生。”
朗先生第二次來上科學課時阿康早早就站在教室窗外的樹枝上。朗先生走進教室,打開他的旅行箱,從裏麵拿出那些化學課模型,一件件發給每個同學。發完模型他站在講台上清一下喉嚨,舉起一個紅藍球狀水分子模型,用渾厚的男中音告訴孩子們:
“這是’分子’。”
然後又換了一個黑球。
“這是’原子’。”
然後在黑球上聯結一個白球。
“這是’電子’。”
他在講台上來迴走了兩趟,好象在思考什麽問題。
“該你們說了,請說出你們手裏拿的是什麽?”
孩子們無人舉手,都還沒弄明白。
朗先生在教室裏巡視了一番,最後目光落在泰山身上,可能是因為泰山是全班最高的。
“這位同學,請你迴答我的問題。”
泰山怯怯地站在那兒,不自信地迴答:
“這是’分子’。”
朗先生搖搖頭。
“不對,這種發聲方法是不正確的。首先你要做到挺胸抬頭。第一步要’氣沉丹田’,’丹田’你們知道嗎?就是肚子。發聲要先從肚子開始,再到胸腔,再到口腔,最後形成頭腔共鳴。來,請模仿我,這是’分子’。”
“這是’分子’。”
“有進步,請坐,還要多練習。同學們,你們喜歡唱歌嗎?”
幾個女孩迴答:“喜歡!”
“那麽我來教大家唱歌好不好?讓我想想你們適合唱哪一首。你們會’音樂之聲’嗎?就是那首’哆來咪’?”
“不會。”
“我來教你們,這首歌對初學者掌握音階很有幫助。”
這堂科學課的後半部分就是朗先生教孩子們唱“哆來咪”。朗先生在唱歌方麵很在行。開始他教孩子們用中文歌詞唱,之後又要教孩子用英文原文唱,不過這時下課鈴聲響起。
孩子們結束了一堂快樂的科學課,阿康在窗外也高興地聽了一堂孩子們唱歌,他喜歡聽孩子們發出的“天籟之音”。不過這是堂奇怪的科學課,這位朗先生很奇怪。
阿康站在樹枝上看著朗先生走出小學校門,向路口走去,在路邊的公交車站停下。過一會兒,開來一輛2路公交車,朗先生上了車。公交車開走了,阿康起飛,在空中跟蹤那輛車。車到站停下,阿康也找個落腳地停下。公交車開走,阿康就繼續飛。
每到一站都有人下車上車。阿康仔細盯著下車的每個人。到第四站時阿康看到朗先生下了車,他拖著拉杆旅行箱沿著人行道走了200米,然後拐進一家單位的大門。阿康趕緊飛過去,看到大門一側掛在牌匾,上麵寫著:新東方歌舞團。院裏有一棟樓,朗先生走了進去,樓裏不時傳出樂器演奏的聲音。
阿康繞著那棟樓飛了好幾圈,終於發現了朗先生的影子。在一間大房子裏有許多人,有一個指揮在組織大家排練大合唱,他們在唱:“一條大河……”。朗先生就在那群人中間。
朗先生的身份有了答案,他是位合唱團演員。他為什麽要冒充科學顧問來騙孩子們?
如果這樣指責朗先生,他可能會覺得被冤枉。起因還要從王大本說起。
有一天朗先生正在廣場上指揮老年合唱隊排練,王大本正好路過。他被朗先生富有磁性的聲音所吸引,駐足觀望。看到這位儀表堂堂,很有風度。他心想,這可是位人才,也許可以為我所用。那時他正在為他的“超常兒童培養計劃”尋找指導老師。
王大本站在一旁,像是在欣賞老年合唱隊的演唱。一直等到排練結束,朗先生準備離開時,他走過去,遞上自己的名片,然後誠懇地約請朗先生到附近的茶室喝杯茶。朗先生是位熱心人,常來幫助老年合唱隊,也幫助一些單位排練文藝節目。現在很多公司年底總結會上常搞點自娛自樂的演出,朗先生認為王大本一定也想請他幫這樣的忙。兩人喝著茶,王大本便說起了他的“超常兒童培養計劃”。
朗先生很快表示出自己的為難,因為他真的不太擅長搞懂那些科學的東西。王大本就這樣啟發朗先生:
“科學,孩子們遲早會懂的,這事兒不用著急。現在就講給他們,他們還是難以理解和接受。我們需要你的專長,和’科學’相比孩子們更喜歡唱歌。你可以一邊教孩子唱歌,一邊把一些科學的概念講給他們。”
朗先生對王大本的計劃將信將疑,直到王大本向他承諾了一筆很豐厚的報酬,才是他下決心和王大本合作。
現在烏鴉阿康已經推斷出事情的經過,它在考慮下一步該怎麽辦,怎樣拆穿王大本的騙局?怎樣把那個“優雅”的騙子請出科學課堂?
第二天放學後,阿康請幾個孩子來到公園的樹下,要和他們商量出一條應對的計策。阿康先問孩子:
“你們知道什麽是’科學’嗎?”
“我們當然知道。”夏葉說,“科學就是牛頓、愛因斯坦那些人整天研究的東西。”
花滿說:
“還有屠呦呦,她是我們國家的,她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她研製的藥救了很多人的命。”
阿康說:
“每周那位朗先生都來教你們科學,你們能給我也講講他教了什麽樣的’科學’了嗎?”
“阿康你在說笑話吧?朗先生隻會領著我們唱歌。”張小跑搶著說。花滿表示:“我喜歡跟著朗先生,他很會唱歌的。”
夏葉也讚成花滿的話。泰山說:“我更願意跟朗先生唱歌,比‘科學’有趣多了。”
孩子們的迴答讓阿康大吃一驚。孩子們喜歡唱歌這點很重要,阿康說:
“你們喜歡跟著朗先生唱歌,我喜歡聽你們唱歌。你們為什麽不現在就唱一唱,讓我聽聽呢?”
於是孩子們就在樹下一起唱“哆來咪”,阿康默默地聽著,心中已放棄了它原先的計劃。
小學校裏有專職的音樂教師,她姓嚴。學校裏的孩子都怕她,因為她很嚴厲,甚至一些年輕的教師也怕她。
趙四化校長對嚴老師頗為無奈,他認識的嚴老師從前並不是這樣。從前的嚴老師在學校裏是有名的“溫柔又美麗”。但近年來她的身體出現了一些變化,白皙的臉上出現黃斑,經常感到心煩意亂,頭發大把的脫落。更糟糕的還有嚴重失眠症困擾。
音樂課上嚴老師要求學生必須絕對按她的要求去做。坐姿要端正,抬頭挺胸,不能有多餘小動作。可總有學生做不到這些,惹得她幾乎每堂課都發脾氣。最害怕上音樂課的孩子是張小跑。張小跑是個有輕度多動症的孩子,坐在椅子上十秒鍾不動對他都困難。每次音樂課上總能聽到嚴老師的吼聲:
“張小跑,到教室後麵站著去!”
嚴老師經常這樣教導或者告誡自己的學生:
“你們現在就像一棵棵小樹,將來要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樹木要長得筆直才能做棟梁,七扭八歪的隻能當柴禾燒。孩子身上總有些缺點和毛病,老師要幫助你們克服掉。就像小樹愛生出些枝枝叉叉,園丁要及時掰掉,不然樹木就張不直。老師批評你們,你們心裏會不高興,小樹被掰掉枝叉也會疼。”
這話讓一些孩子心裏生出一種說不清楚的恐懼。泰山做了幾次噩夢,夢中他的手指或是胳膊被人生生地折斷了。
一年一度的校園合唱節快到了,泰山他們班選的歌曲是《小鬆樹》。音樂課上嚴老師指導孩子們排練。不用說,張小跑又被罰站了。站在教室後麵的張小跑反到覺得輕鬆了,隻須跟著哼哼幾聲就行,老師那嚴厲的目光也用不著再盯著自己。
嚴老師又生氣了,這迴輪到泰山了。
“泰山,你就像個’小傻子’。為什麽你每次都比別人慢半拍?到後麵站著去!”
泰山覺得自己無辜,他擔心自己唱錯挨罵,所以很小心地唱,結果還是被罰。他站在張小跑身邊,對張小跑的擠眉弄眼故意裝著看不見。
第三個被罰站的是果樹。果樹的嗓音又尖又高,嚴老師認定果樹是故意出怪聲,擾亂課堂秩序,嘩眾取寵。
因為擔心自己將是挨罰的下一個,班裏膽小的孩子害怕得要命,有個女孩甚至哭了起來。孩子們情緒低落,《小鬆樹》聽起來更像“小枯樹”,氣得嚴老師直拍桌子。好在這時下課鈴聲響起,嚴老師氣哼哼地走出教室,孩子們鬆了口氣。
每次上完音樂課,田丁老師見到自己班裏的孩子垂頭喪氣,心裏很不是滋味。她了解到音樂課上的情況,想和嚴老師談一談,卻不敢。嚴老師年紀比自己大許多,自己剛做一兩教師工作,好象沒資格對一位前輩發表意見。
趙四化校長接到幾個孩子家長的電話,投訴嚴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過分嚴厲。趙四化校長隻好請嚴老師到自己的校長辦公室來談一談。趙四化向她轉述了來自家長的抗議,哪知嚴老師立即火冒三丈,指責校長和學校根本不重視音樂教育,故意把學生的精力都引導到數學課、語文課、英語課上麵,導致學生不認真對待音樂課的學習。
這場談話不歡而散。
放學後在公園裏,阿康和幾個孩子討論他們的煩惱。張小跑說:
“我希望學校取消音樂課。”
花滿反對。
“我不同意,我喜歡在音樂課上唱歌。雖然老師有些嚴厲,但你們幾個也有錯。”
果樹說:
“我希望我們班能換一位音樂老師,不然我要讓我媽媽給我轉學。”
泰山說:
“我希望下次上音樂課那天我生病在家,不來上學。”
張小跑說:
“我希望下次上音樂課那天嚴老師生病在家。”
這話一出口幾個孩子都不吭聲了,一起抬頭看著樹上的烏鴉阿康。
阿康無奈地搖搖頭說:
“嚴老師已經是位病人了。”
嚴老師確實病了。她去了醫院,醫生宣布她的血壓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程度,必須立即住院,靜躺在床上接受治療。
嚴老師生病住院,小學校裏孩子們的“合唱節”怎麽辦?
不怕,還有朗先生呢。朗先生很願意指導孩子們的排練。泰山他們班如期參加了“校園合唱節”的演出,但沒有按原計劃唱“小鬆樹”。曲目改為電影《音樂之聲》裏的插曲“哆來咪”,花滿擔任了其中的獨唱。他們的演出非常成功,還獲了獎。
</p>
那天王大本和另一個人一起走進小學校。那人身材偉岸、西裝筆挺,拉著個旅行箱,像是要出門上飛機的樣子。王大本向趙四化校長這樣介紹此人:
“這是我們公司的科學顧問朗先生。”
“您好,校長。”
這位朗先生有一副男中音的好嗓音,聲音渾厚富有磁性,他是王大本介紹來給孩子們上科學課的。風度翩翩的朗先生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趙四化校長熱情地歡迎了他。
那天放學後,又有孩子跑到公園裏玩。好像是課外班的教室在搞裝修,不得不停課幾天,所以孩子們有了來玩的空閑時間。阿康看到張小跑從遠處跑來,花滿和夏葉在後麵追趕著。張小跑跑不動了,靠在一棵樹上喘粗氣。兩個女孩趕上來,大聲責備他。阿康喜歡關注小孩兒之間的爭吵,覺得他們著急生氣時的樣子也很有趣。它就飛過來,站在樹上看熱鬧。
花滿看到阿康在上麵,就大聲對它說:
“阿康,張小跑偷了朗先生的’分子’。”
“什麽?朗先生的什麽?”
“分子!”
“我沒偷!”張小跑反駁。
“你還不承認?就藏在你的口袋裏。”
張小跑翻出上衣一側的口袋給大家看,空空的。
“在另一側。”
張小跑猶豫了,不肯再翻另一側的,然後就改口了:
“我隻是借來玩幾天,下次上課時一定還給朗先生。”
夏葉說:“借?可你也沒向朗先生請求啊,你一聲不吭就藏了起來。”
阿康聽懂了一些,但關鍵之處還不明白,它喊:
“停!先別吵,能讓我看看你們說的’分子’到底是什麽東西嗎?”
張小跑不情願地從口袋裏掏出了“分子”。一隻紅色球,兩隻小一些的藍色球,用木杆連結在一起。阿康認識,這是化學課上用的分子模型教具。
“就是這個。”花滿說著搶了過來,“你說,你是不是偷?”
“我沒偷,我會還他的。”張小跑生氣地說,然後就跑掉了。
望著那紅球藍球,阿康說:“有意思,下迴我也要去聽聽你們的科學課,認識一下這位朗先生。”
朗先生第二次來上科學課時阿康早早就站在教室窗外的樹枝上。朗先生走進教室,打開他的旅行箱,從裏麵拿出那些化學課模型,一件件發給每個同學。發完模型他站在講台上清一下喉嚨,舉起一個紅藍球狀水分子模型,用渾厚的男中音告訴孩子們:
“這是’分子’。”
然後又換了一個黑球。
“這是’原子’。”
然後在黑球上聯結一個白球。
“這是’電子’。”
他在講台上來迴走了兩趟,好象在思考什麽問題。
“該你們說了,請說出你們手裏拿的是什麽?”
孩子們無人舉手,都還沒弄明白。
朗先生在教室裏巡視了一番,最後目光落在泰山身上,可能是因為泰山是全班最高的。
“這位同學,請你迴答我的問題。”
泰山怯怯地站在那兒,不自信地迴答:
“這是’分子’。”
朗先生搖搖頭。
“不對,這種發聲方法是不正確的。首先你要做到挺胸抬頭。第一步要’氣沉丹田’,’丹田’你們知道嗎?就是肚子。發聲要先從肚子開始,再到胸腔,再到口腔,最後形成頭腔共鳴。來,請模仿我,這是’分子’。”
“這是’分子’。”
“有進步,請坐,還要多練習。同學們,你們喜歡唱歌嗎?”
幾個女孩迴答:“喜歡!”
“那麽我來教大家唱歌好不好?讓我想想你們適合唱哪一首。你們會’音樂之聲’嗎?就是那首’哆來咪’?”
“不會。”
“我來教你們,這首歌對初學者掌握音階很有幫助。”
這堂科學課的後半部分就是朗先生教孩子們唱“哆來咪”。朗先生在唱歌方麵很在行。開始他教孩子們用中文歌詞唱,之後又要教孩子用英文原文唱,不過這時下課鈴聲響起。
孩子們結束了一堂快樂的科學課,阿康在窗外也高興地聽了一堂孩子們唱歌,他喜歡聽孩子們發出的“天籟之音”。不過這是堂奇怪的科學課,這位朗先生很奇怪。
阿康站在樹枝上看著朗先生走出小學校門,向路口走去,在路邊的公交車站停下。過一會兒,開來一輛2路公交車,朗先生上了車。公交車開走了,阿康起飛,在空中跟蹤那輛車。車到站停下,阿康也找個落腳地停下。公交車開走,阿康就繼續飛。
每到一站都有人下車上車。阿康仔細盯著下車的每個人。到第四站時阿康看到朗先生下了車,他拖著拉杆旅行箱沿著人行道走了200米,然後拐進一家單位的大門。阿康趕緊飛過去,看到大門一側掛在牌匾,上麵寫著:新東方歌舞團。院裏有一棟樓,朗先生走了進去,樓裏不時傳出樂器演奏的聲音。
阿康繞著那棟樓飛了好幾圈,終於發現了朗先生的影子。在一間大房子裏有許多人,有一個指揮在組織大家排練大合唱,他們在唱:“一條大河……”。朗先生就在那群人中間。
朗先生的身份有了答案,他是位合唱團演員。他為什麽要冒充科學顧問來騙孩子們?
如果這樣指責朗先生,他可能會覺得被冤枉。起因還要從王大本說起。
有一天朗先生正在廣場上指揮老年合唱隊排練,王大本正好路過。他被朗先生富有磁性的聲音所吸引,駐足觀望。看到這位儀表堂堂,很有風度。他心想,這可是位人才,也許可以為我所用。那時他正在為他的“超常兒童培養計劃”尋找指導老師。
王大本站在一旁,像是在欣賞老年合唱隊的演唱。一直等到排練結束,朗先生準備離開時,他走過去,遞上自己的名片,然後誠懇地約請朗先生到附近的茶室喝杯茶。朗先生是位熱心人,常來幫助老年合唱隊,也幫助一些單位排練文藝節目。現在很多公司年底總結會上常搞點自娛自樂的演出,朗先生認為王大本一定也想請他幫這樣的忙。兩人喝著茶,王大本便說起了他的“超常兒童培養計劃”。
朗先生很快表示出自己的為難,因為他真的不太擅長搞懂那些科學的東西。王大本就這樣啟發朗先生:
“科學,孩子們遲早會懂的,這事兒不用著急。現在就講給他們,他們還是難以理解和接受。我們需要你的專長,和’科學’相比孩子們更喜歡唱歌。你可以一邊教孩子唱歌,一邊把一些科學的概念講給他們。”
朗先生對王大本的計劃將信將疑,直到王大本向他承諾了一筆很豐厚的報酬,才是他下決心和王大本合作。
現在烏鴉阿康已經推斷出事情的經過,它在考慮下一步該怎麽辦,怎樣拆穿王大本的騙局?怎樣把那個“優雅”的騙子請出科學課堂?
第二天放學後,阿康請幾個孩子來到公園的樹下,要和他們商量出一條應對的計策。阿康先問孩子:
“你們知道什麽是’科學’嗎?”
“我們當然知道。”夏葉說,“科學就是牛頓、愛因斯坦那些人整天研究的東西。”
花滿說:
“還有屠呦呦,她是我們國家的,她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她研製的藥救了很多人的命。”
阿康說:
“每周那位朗先生都來教你們科學,你們能給我也講講他教了什麽樣的’科學’了嗎?”
“阿康你在說笑話吧?朗先生隻會領著我們唱歌。”張小跑搶著說。花滿表示:“我喜歡跟著朗先生,他很會唱歌的。”
夏葉也讚成花滿的話。泰山說:“我更願意跟朗先生唱歌,比‘科學’有趣多了。”
孩子們的迴答讓阿康大吃一驚。孩子們喜歡唱歌這點很重要,阿康說:
“你們喜歡跟著朗先生唱歌,我喜歡聽你們唱歌。你們為什麽不現在就唱一唱,讓我聽聽呢?”
於是孩子們就在樹下一起唱“哆來咪”,阿康默默地聽著,心中已放棄了它原先的計劃。
小學校裏有專職的音樂教師,她姓嚴。學校裏的孩子都怕她,因為她很嚴厲,甚至一些年輕的教師也怕她。
趙四化校長對嚴老師頗為無奈,他認識的嚴老師從前並不是這樣。從前的嚴老師在學校裏是有名的“溫柔又美麗”。但近年來她的身體出現了一些變化,白皙的臉上出現黃斑,經常感到心煩意亂,頭發大把的脫落。更糟糕的還有嚴重失眠症困擾。
音樂課上嚴老師要求學生必須絕對按她的要求去做。坐姿要端正,抬頭挺胸,不能有多餘小動作。可總有學生做不到這些,惹得她幾乎每堂課都發脾氣。最害怕上音樂課的孩子是張小跑。張小跑是個有輕度多動症的孩子,坐在椅子上十秒鍾不動對他都困難。每次音樂課上總能聽到嚴老師的吼聲:
“張小跑,到教室後麵站著去!”
嚴老師經常這樣教導或者告誡自己的學生:
“你們現在就像一棵棵小樹,將來要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樹木要長得筆直才能做棟梁,七扭八歪的隻能當柴禾燒。孩子身上總有些缺點和毛病,老師要幫助你們克服掉。就像小樹愛生出些枝枝叉叉,園丁要及時掰掉,不然樹木就張不直。老師批評你們,你們心裏會不高興,小樹被掰掉枝叉也會疼。”
這話讓一些孩子心裏生出一種說不清楚的恐懼。泰山做了幾次噩夢,夢中他的手指或是胳膊被人生生地折斷了。
一年一度的校園合唱節快到了,泰山他們班選的歌曲是《小鬆樹》。音樂課上嚴老師指導孩子們排練。不用說,張小跑又被罰站了。站在教室後麵的張小跑反到覺得輕鬆了,隻須跟著哼哼幾聲就行,老師那嚴厲的目光也用不著再盯著自己。
嚴老師又生氣了,這迴輪到泰山了。
“泰山,你就像個’小傻子’。為什麽你每次都比別人慢半拍?到後麵站著去!”
泰山覺得自己無辜,他擔心自己唱錯挨罵,所以很小心地唱,結果還是被罰。他站在張小跑身邊,對張小跑的擠眉弄眼故意裝著看不見。
第三個被罰站的是果樹。果樹的嗓音又尖又高,嚴老師認定果樹是故意出怪聲,擾亂課堂秩序,嘩眾取寵。
因為擔心自己將是挨罰的下一個,班裏膽小的孩子害怕得要命,有個女孩甚至哭了起來。孩子們情緒低落,《小鬆樹》聽起來更像“小枯樹”,氣得嚴老師直拍桌子。好在這時下課鈴聲響起,嚴老師氣哼哼地走出教室,孩子們鬆了口氣。
每次上完音樂課,田丁老師見到自己班裏的孩子垂頭喪氣,心裏很不是滋味。她了解到音樂課上的情況,想和嚴老師談一談,卻不敢。嚴老師年紀比自己大許多,自己剛做一兩教師工作,好象沒資格對一位前輩發表意見。
趙四化校長接到幾個孩子家長的電話,投訴嚴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過分嚴厲。趙四化校長隻好請嚴老師到自己的校長辦公室來談一談。趙四化向她轉述了來自家長的抗議,哪知嚴老師立即火冒三丈,指責校長和學校根本不重視音樂教育,故意把學生的精力都引導到數學課、語文課、英語課上麵,導致學生不認真對待音樂課的學習。
這場談話不歡而散。
放學後在公園裏,阿康和幾個孩子討論他們的煩惱。張小跑說:
“我希望學校取消音樂課。”
花滿反對。
“我不同意,我喜歡在音樂課上唱歌。雖然老師有些嚴厲,但你們幾個也有錯。”
果樹說:
“我希望我們班能換一位音樂老師,不然我要讓我媽媽給我轉學。”
泰山說:
“我希望下次上音樂課那天我生病在家,不來上學。”
張小跑說:
“我希望下次上音樂課那天嚴老師生病在家。”
這話一出口幾個孩子都不吭聲了,一起抬頭看著樹上的烏鴉阿康。
阿康無奈地搖搖頭說:
“嚴老師已經是位病人了。”
嚴老師確實病了。她去了醫院,醫生宣布她的血壓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程度,必須立即住院,靜躺在床上接受治療。
嚴老師生病住院,小學校裏孩子們的“合唱節”怎麽辦?
不怕,還有朗先生呢。朗先生很願意指導孩子們的排練。泰山他們班如期參加了“校園合唱節”的演出,但沒有按原計劃唱“小鬆樹”。曲目改為電影《音樂之聲》裏的插曲“哆來咪”,花滿擔任了其中的獨唱。他們的演出非常成功,還獲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