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老將往事
詭異修仙:道爺我不當人了 作者:老狗不擋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世,齊長春從一位農戶之子起步。
彼時,夏國初立,備受欺淩,在外,敵國如猛虎環伺,在內,各類山匪地痞,欺壓百姓。
幼年時,因為父母被山匪掃蕩,全家都丟失了性命。
機緣巧合之下,齊長春得以存活。
幾經波折,齊長春被恩師所救,終於拜入武館,自此,便開始沒日沒夜的修習殺人之術,以期能為父母報仇。
學成之後,齊長春一人一刀,獨闖匪窩,殺得幾百號人的山頭,再無第二個活人。
在此之後,齊長春依舊沒有放下對山匪這類人的仇恨之心。
但凡是聽說哪裏有匪患作祟的,哪怕相隔千裏,齊長春不辭辛勞,也要上山除匪,為百姓拔除毒瘤。
一直到三十來歲,在齊長春的努力之下,方圓三千裏地,已無一處匪患。
膽敢在此處區域作惡的,無不要小心被齊長春找上門來。
齊長春,已經成為一地霸主,護佑一地平安。
人到中年,齊長春已於此地無敵,不僅是山匪……
就連一些作惡的精怪邪祟,也要在齊長春手中直刀之下飲恨而亡。
這一年,秋風料峭,已近冬日。
武館之中,那棵長青的古樹,也隨之落下了最後一片枯黃秋葉。
老館主,也就是齊長春的授業恩師,靜靜的躺在搖椅之上,望雲卷雲舒,看秋葉散落成被。
最後,恩師看向了齊長春。
他知道,自己這位弟子雖實力已近人間豪巔,可在心中,卻是依舊過不下那一道坎……
隻因為,幼年時,麵對著那一夥兇神惡煞的山匪之時,齊長春,避了……
他親眼躲在角落之中,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親朋慘遭屠戮,卻被嚇得連一聲都不敢發出。
這些年來,齊長春無時無刻不在恨,在恨當初那個懦弱的自己。
哪怕……當時的他,其實並沒有什麽力量去改變什麽。
幼年時的創傷,常常需要一生去治愈。
人到中年,齊長春依舊寡言少語,不近女色,也不貪戀享樂,唯一能讓齊長春提起興致的,就隻有練刀,殺匪。
“世間匪,是小惡,殺不盡斬不絕,若有誌向,日後便去前線看看吧……”
老館長出身軍伍,那時的前線,邊境九城還未出現,因此,前線之上的老將,自是可以告老還鄉。
說完這一句,老館長便嘴角帶笑,閉目養神起來,人至晚年,能帶出來一個好弟子,他也算圓滿了。
唿嚕聲響起,老館長竟是在秋風中睡起了覺來。
春困秋乏,當如是也。
這一覺睡去,老館長便再也沒有醒來……
……
塵歸塵,土歸土。
將老館長好生安葬之後,齊長春一下子變得更加沉默起來,隻是越發的偏執於修習刀法、增進實力的怪圈之中了。
恩師已死,匪已殺盡……
齊長春於是想起恩師死前的囑咐。
或許,到了他這個年紀,除了會殺人之外一無是處的人,也隻有前線之上,方才有他的一席之地。
前線。
這個字眼,對於當時的齊長春,好似飄浮在雲端之中一樣,始終裹著一層厚厚的迷霧。
初時,齊長春對前線的觀感並不怎麽好,他這一輩子,最為憎恨的,便是那些占山為王,荼毒一方的山匪之流。
而大多數山匪,究其來源,都曾經於前線之中服役過。
逃兵,殘兵,亦或者是退伍的老兵……
這些人中,心思不正者,一個裹一個,仗著在前線之上拚殺數年習得的本事,在一地作威作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若非老館長也曾出身軍伍,齊長春對前線的觀感,隻會更壞。
在他看來,這個地方,完全就是一個不斷培養出毒瘤的魔窟!
齊長春當然知道,前線之上,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會墮落為匪,真正從兵到匪的惡徒,最多也不過百人存一罷了。
可就是這極少數墮落的人,卻能仗著遠遠超越他人的拚殺本事,迅速搭建起一夥夥作惡多端的匪患來……
若能約束住這些前線之上的將士,使其固化在一個區域之中,永世不離。
或許,這彌漫夏國全國,經年難解的匪患,可以得以解決。
犧牲一小部分人,換取一國之安寧祥和之生活,或許,這會是我未來所奮鬥的方向……
遠走故鄉,齊長春這樣想到。
初冬,第一場雪落之時,齊長春似乎找到了自己未來活著的意義。
步入前線之中,憑借著老館長還殘存的人情關係,以及強到離譜的刀法武藝,齊長春很順利的就成為了一名邊軍士兵。
早在老館長的教導之下,齊長春還未加入邊軍之時,就已是將手中寶刀,孕養到了百人煞刀兵的級別。
前線之上,軍功為大。
而實力強悍者,想要立功,無疑是要簡單許多。
齊長春戰力強盛,又敢打敢拚,很顯然,一個普通的士兵身份,已經不再符合現如今他在邊軍之中的地位。
伍長、什長、百夫長、千戶、大千戶、首領級主將!
歲月變遷,齊長春一步一個腳印,從一介小卒,迅速成為夏國邊軍之中少有的幾位話事人之一。
此時,齊長春手中的本命武器,也已然是從百人煞的級別,悄然升至千人煞的地步。
隻可惜,就在這如日中天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
巫蠱國,再度向著夏國傾瀉兵力,欲要將這個根基尚不穩定的國家吞吃而下。
齊長春當仁不讓,率領著自己手下的一軍將士,隨全軍拚殺而下,浴血拚殺,寸土不讓!
這一戰,實為慘烈,足足持續了接近數年之久。
夏國邊軍,幾乎死傷過半。
兩軍對壘的戰場之上,更是伏屍百裏,血水入土,浸潤三尺。
而齊長春率領的那一軍,因為作戰悍勇,幾乎次次都衝在最前方,死傷更是超過八成,成了損耗最為嚴重的一軍……
連年交戰,國力折損嚴重,對於兩國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代價。
眼見夏國並不是什麽好捏的軟柿子,巫蠱國也隻得退去,休養生息,以圖他日。
兩國暫時和解,戰事緩解。
此戰過後,無論資曆、實力、還是威望,齊長春都已經足夠資格,可以夠到那個位置。
成為主帥,對整個邊軍,都意味著有了絕對的話語權。
如此一來,齊長春心中的目標,便有了落地的可能性。
心願即將達成,按理來說,齊長春該當欣喜若狂才對。
可迴首那一層層山巒之下埋著的具具白骨,遙望著眼前一層層被鮮血澆灌的蒼茫大地,齊長春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彼時,夏國初立,備受欺淩,在外,敵國如猛虎環伺,在內,各類山匪地痞,欺壓百姓。
幼年時,因為父母被山匪掃蕩,全家都丟失了性命。
機緣巧合之下,齊長春得以存活。
幾經波折,齊長春被恩師所救,終於拜入武館,自此,便開始沒日沒夜的修習殺人之術,以期能為父母報仇。
學成之後,齊長春一人一刀,獨闖匪窩,殺得幾百號人的山頭,再無第二個活人。
在此之後,齊長春依舊沒有放下對山匪這類人的仇恨之心。
但凡是聽說哪裏有匪患作祟的,哪怕相隔千裏,齊長春不辭辛勞,也要上山除匪,為百姓拔除毒瘤。
一直到三十來歲,在齊長春的努力之下,方圓三千裏地,已無一處匪患。
膽敢在此處區域作惡的,無不要小心被齊長春找上門來。
齊長春,已經成為一地霸主,護佑一地平安。
人到中年,齊長春已於此地無敵,不僅是山匪……
就連一些作惡的精怪邪祟,也要在齊長春手中直刀之下飲恨而亡。
這一年,秋風料峭,已近冬日。
武館之中,那棵長青的古樹,也隨之落下了最後一片枯黃秋葉。
老館主,也就是齊長春的授業恩師,靜靜的躺在搖椅之上,望雲卷雲舒,看秋葉散落成被。
最後,恩師看向了齊長春。
他知道,自己這位弟子雖實力已近人間豪巔,可在心中,卻是依舊過不下那一道坎……
隻因為,幼年時,麵對著那一夥兇神惡煞的山匪之時,齊長春,避了……
他親眼躲在角落之中,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親朋慘遭屠戮,卻被嚇得連一聲都不敢發出。
這些年來,齊長春無時無刻不在恨,在恨當初那個懦弱的自己。
哪怕……當時的他,其實並沒有什麽力量去改變什麽。
幼年時的創傷,常常需要一生去治愈。
人到中年,齊長春依舊寡言少語,不近女色,也不貪戀享樂,唯一能讓齊長春提起興致的,就隻有練刀,殺匪。
“世間匪,是小惡,殺不盡斬不絕,若有誌向,日後便去前線看看吧……”
老館長出身軍伍,那時的前線,邊境九城還未出現,因此,前線之上的老將,自是可以告老還鄉。
說完這一句,老館長便嘴角帶笑,閉目養神起來,人至晚年,能帶出來一個好弟子,他也算圓滿了。
唿嚕聲響起,老館長竟是在秋風中睡起了覺來。
春困秋乏,當如是也。
這一覺睡去,老館長便再也沒有醒來……
……
塵歸塵,土歸土。
將老館長好生安葬之後,齊長春一下子變得更加沉默起來,隻是越發的偏執於修習刀法、增進實力的怪圈之中了。
恩師已死,匪已殺盡……
齊長春於是想起恩師死前的囑咐。
或許,到了他這個年紀,除了會殺人之外一無是處的人,也隻有前線之上,方才有他的一席之地。
前線。
這個字眼,對於當時的齊長春,好似飄浮在雲端之中一樣,始終裹著一層厚厚的迷霧。
初時,齊長春對前線的觀感並不怎麽好,他這一輩子,最為憎恨的,便是那些占山為王,荼毒一方的山匪之流。
而大多數山匪,究其來源,都曾經於前線之中服役過。
逃兵,殘兵,亦或者是退伍的老兵……
這些人中,心思不正者,一個裹一個,仗著在前線之上拚殺數年習得的本事,在一地作威作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若非老館長也曾出身軍伍,齊長春對前線的觀感,隻會更壞。
在他看來,這個地方,完全就是一個不斷培養出毒瘤的魔窟!
齊長春當然知道,前線之上,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會墮落為匪,真正從兵到匪的惡徒,最多也不過百人存一罷了。
可就是這極少數墮落的人,卻能仗著遠遠超越他人的拚殺本事,迅速搭建起一夥夥作惡多端的匪患來……
若能約束住這些前線之上的將士,使其固化在一個區域之中,永世不離。
或許,這彌漫夏國全國,經年難解的匪患,可以得以解決。
犧牲一小部分人,換取一國之安寧祥和之生活,或許,這會是我未來所奮鬥的方向……
遠走故鄉,齊長春這樣想到。
初冬,第一場雪落之時,齊長春似乎找到了自己未來活著的意義。
步入前線之中,憑借著老館長還殘存的人情關係,以及強到離譜的刀法武藝,齊長春很順利的就成為了一名邊軍士兵。
早在老館長的教導之下,齊長春還未加入邊軍之時,就已是將手中寶刀,孕養到了百人煞刀兵的級別。
前線之上,軍功為大。
而實力強悍者,想要立功,無疑是要簡單許多。
齊長春戰力強盛,又敢打敢拚,很顯然,一個普通的士兵身份,已經不再符合現如今他在邊軍之中的地位。
伍長、什長、百夫長、千戶、大千戶、首領級主將!
歲月變遷,齊長春一步一個腳印,從一介小卒,迅速成為夏國邊軍之中少有的幾位話事人之一。
此時,齊長春手中的本命武器,也已然是從百人煞的級別,悄然升至千人煞的地步。
隻可惜,就在這如日中天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
巫蠱國,再度向著夏國傾瀉兵力,欲要將這個根基尚不穩定的國家吞吃而下。
齊長春當仁不讓,率領著自己手下的一軍將士,隨全軍拚殺而下,浴血拚殺,寸土不讓!
這一戰,實為慘烈,足足持續了接近數年之久。
夏國邊軍,幾乎死傷過半。
兩軍對壘的戰場之上,更是伏屍百裏,血水入土,浸潤三尺。
而齊長春率領的那一軍,因為作戰悍勇,幾乎次次都衝在最前方,死傷更是超過八成,成了損耗最為嚴重的一軍……
連年交戰,國力折損嚴重,對於兩國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代價。
眼見夏國並不是什麽好捏的軟柿子,巫蠱國也隻得退去,休養生息,以圖他日。
兩國暫時和解,戰事緩解。
此戰過後,無論資曆、實力、還是威望,齊長春都已經足夠資格,可以夠到那個位置。
成為主帥,對整個邊軍,都意味著有了絕對的話語權。
如此一來,齊長春心中的目標,便有了落地的可能性。
心願即將達成,按理來說,齊長春該當欣喜若狂才對。
可迴首那一層層山巒之下埋著的具具白骨,遙望著眼前一層層被鮮血澆灌的蒼茫大地,齊長春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