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一會,張之極露出了猶豫的神情。
連山易見狀,哈哈一笑“阿極,咱們兩個就不要遮遮掩掩了,有什麽事,就直說吧。”
張之極點了點頭“那個,你也知道,如果陛下真的決定前往日本,能不能帶我一個啊?我也想為大明拋頭顱,灑熱血啊。”
連山易撇了撇嘴“阿極,你是為了銀子吧?”
張之極嘿嘿一笑“隻是順手,畢竟我可聽說了,日本可是銀礦眾多,遍地黃金的啊。”
連山易頓時一愣“誰和你說的啊?”
張之極白了連山易一眼“阿易,和我還遮遮掩掩做什麽啊?這不是你說的嗎?”
連山易搖了搖頭“沒有啊?我和陛下說的是日本有銀礦,挖出來就可以彌補我們國庫的空虛啊?”
張之極疑惑的說道“沒有黃金遍地?也沒有滿是銀礦?”
連山易無奈的說道“這個世界哪裏有這種地方?我也想去。”
張之極頓時歎了一口氣“好吧,不過,我還是想去,畢竟,能夠開疆擴土的機會不多了,不管怎麽說,我也是功勳世家啊。”
連山易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幾日後,駱養性將連山易叫到了皇宮,說是有事相商。
連山易略微思索,直接跟隨駱養性來到了禦書房之內。
此時的萬曆皇帝正在一臉嚴肅的盯著眼前的地圖,沉思著什麽。
“陛下,國師來了。”一旁的張誠恭敬的說道。
萬曆這才迴過神來,對著連山易笑道“國師來了啊?正好,朕正在為前往日本的將領發愁,國師有沒有什麽高見?”
連山易疑惑的說道“陛下,當初你抗擊日本之時的將領完全可以直接使用,還犯愁什麽?”
萬曆微微一歎“那李如鬆每日被那些文官告的不行,我也很糾結用不用他啊。”
“被文官告狀?估計又是那群文官準備以文製武,被那李如鬆給反駁了吧?”連山易疑惑的想道。
“陛下,不知道您對於此次出征,有什麽想法?”連山易疑惑的問道。
萬曆直接了當的說道“這次事關重大,我準備文臣武將,加上宦官三方一起出一員主事者,這樣才能保證銀子的真實。”
連山易連忙搖了搖頭“不行的啊,陛下,自古出征,就是主將說了算才可以,這樣才能抓住戰機,避免因為內部奪權,而造成失敗啊。”
萬曆微微一笑“我知道這一點,所以,這三方都不是主將!”
連山易疑惑的問道“那誰當主將?”
萬曆指了指連山易“你啊!”
連山易連連擺手“不行的陛下,我根本沒打過仗,怎麽可能率領軍隊完成這種重要的事?”
萬曆哈哈一笑“這下我就更放心了,國師,你對自己的軍事能力有信心,可是這次我挑選一個能力出眾的軍方將領就可以了,你隻需要調和三方關係,和我說明日本財務情況便可。”
連山易還是有些糾結,自己隻是想著借用國運,收複地府,怎麽感覺事情越來越多了呢?
“國師,這次,就全靠你了,國庫空虛,天災人禍,如果不采取行動,大明日後危矣。”萬曆誠懇的說道。
連山易無奈的搖了搖頭,來到這個世界,總要做些什麽,而且,自己剛剛來到京城,便被封為國師,為了萬曆的看重,自己也得答應下來。
“那,貧道便答應了吧。貧道保證,日本的銀礦,一分不少,全部歸於國庫,文臣武將,宦官,別想從中獲取好處。隻是,此行之後,還請陛下答應臣一個條件。”連山易微微一禮說道。
萬曆哈哈一笑“國師但說無妨!”
“臣懇請免除加派糧稅,使用日本的銀礦彌補國庫空虛。”連山易說道。
萬曆頓時露出了一絲沉思。
“陛下,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對於百姓壓榨太苦,對於大明不是好事啊。”連山易連忙說道。
“可是,那些文官不是說,民間安居樂業,加些稅收,沒什麽的啊。”萬曆疑惑的說道。
連山易微微一笑“那些文官買賣田地,進行土地兼並,陛下增加稅收,他們不可能從自己的錢裏麵拿,隻會更加剝削那些農民,陛下,當初太祖皇帝為何起義,你也是知道的吧?”
萬曆微微歎了口氣“當初太祖皇帝被那些土地鄉紳坑害的家徒四壁,父母哥哥盡皆餓死,所以太祖無奈,隻能出家討飯,最後加入義軍,開創我大明江山。”
隨即又對著連山易問道“如今天下,當真如太祖當年那般嗎?”
連山易連忙搖了搖頭“還沒到那個地步,可是土地兼並嚴重,文官宦官已經掌握了天下大多數土地,所以太祖之事並不遠矣。”
萬曆眼裏頓時寒光一閃“張誠!”
一旁的張誠連忙跪下“陛下,奴才,奴才真的不知道啊!”
萬曆麵無表情的問道“是真的不知道,還是為了你那些徒子徒孫有意隱瞞?張誠,你家裏有多少土地啊?”
張誠頓時沉默了一下“五萬頃良田。”
“好好好!果然是朕的好奴才啊!”萬曆哈哈大笑道。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張誠腦袋直接重重的磕在了地上。
連山易連忙說道“陛下,張總管這不算多的,他手下的太監隻會貪的更多,而且,最主要的還有文官呢啊。”
萬曆冷冷一笑“好好好!等到這次大征之後,朕必定會整頓朝政,那群錦衣衛幹什麽吃的!”
連山易略微思索“陛下,此時還是不要讓別人得知,待貧道返迴,國庫充足,再做打算。”
萬曆點了點頭“國師還有什麽要求嗎?”
連山易想了想說道“陛下,此行可派遣蒙古部落和那朝鮮出兵協同,作為先鋒!不僅可以減免我大明將士的犧牲,還可以間接的削弱兩國實力,對我大明百利而無一害啊。”
萬曆糾結的說道“蒙古倒還好說,可是朝鮮…朝鮮畢竟是我大明兄弟之國,如此行為,恐怕不妥吧?”
連山易搖了搖頭“當初我們幫助朝鮮收複國家,犧牲了多少?八百多萬的白銀啊,直接造成了國庫空虛,他們不出點力能行嗎?”
連山易見狀,哈哈一笑“阿極,咱們兩個就不要遮遮掩掩了,有什麽事,就直說吧。”
張之極點了點頭“那個,你也知道,如果陛下真的決定前往日本,能不能帶我一個啊?我也想為大明拋頭顱,灑熱血啊。”
連山易撇了撇嘴“阿極,你是為了銀子吧?”
張之極嘿嘿一笑“隻是順手,畢竟我可聽說了,日本可是銀礦眾多,遍地黃金的啊。”
連山易頓時一愣“誰和你說的啊?”
張之極白了連山易一眼“阿易,和我還遮遮掩掩做什麽啊?這不是你說的嗎?”
連山易搖了搖頭“沒有啊?我和陛下說的是日本有銀礦,挖出來就可以彌補我們國庫的空虛啊?”
張之極疑惑的說道“沒有黃金遍地?也沒有滿是銀礦?”
連山易無奈的說道“這個世界哪裏有這種地方?我也想去。”
張之極頓時歎了一口氣“好吧,不過,我還是想去,畢竟,能夠開疆擴土的機會不多了,不管怎麽說,我也是功勳世家啊。”
連山易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幾日後,駱養性將連山易叫到了皇宮,說是有事相商。
連山易略微思索,直接跟隨駱養性來到了禦書房之內。
此時的萬曆皇帝正在一臉嚴肅的盯著眼前的地圖,沉思著什麽。
“陛下,國師來了。”一旁的張誠恭敬的說道。
萬曆這才迴過神來,對著連山易笑道“國師來了啊?正好,朕正在為前往日本的將領發愁,國師有沒有什麽高見?”
連山易疑惑的說道“陛下,當初你抗擊日本之時的將領完全可以直接使用,還犯愁什麽?”
萬曆微微一歎“那李如鬆每日被那些文官告的不行,我也很糾結用不用他啊。”
“被文官告狀?估計又是那群文官準備以文製武,被那李如鬆給反駁了吧?”連山易疑惑的想道。
“陛下,不知道您對於此次出征,有什麽想法?”連山易疑惑的問道。
萬曆直接了當的說道“這次事關重大,我準備文臣武將,加上宦官三方一起出一員主事者,這樣才能保證銀子的真實。”
連山易連忙搖了搖頭“不行的啊,陛下,自古出征,就是主將說了算才可以,這樣才能抓住戰機,避免因為內部奪權,而造成失敗啊。”
萬曆微微一笑“我知道這一點,所以,這三方都不是主將!”
連山易疑惑的問道“那誰當主將?”
萬曆指了指連山易“你啊!”
連山易連連擺手“不行的陛下,我根本沒打過仗,怎麽可能率領軍隊完成這種重要的事?”
萬曆哈哈一笑“這下我就更放心了,國師,你對自己的軍事能力有信心,可是這次我挑選一個能力出眾的軍方將領就可以了,你隻需要調和三方關係,和我說明日本財務情況便可。”
連山易還是有些糾結,自己隻是想著借用國運,收複地府,怎麽感覺事情越來越多了呢?
“國師,這次,就全靠你了,國庫空虛,天災人禍,如果不采取行動,大明日後危矣。”萬曆誠懇的說道。
連山易無奈的搖了搖頭,來到這個世界,總要做些什麽,而且,自己剛剛來到京城,便被封為國師,為了萬曆的看重,自己也得答應下來。
“那,貧道便答應了吧。貧道保證,日本的銀礦,一分不少,全部歸於國庫,文臣武將,宦官,別想從中獲取好處。隻是,此行之後,還請陛下答應臣一個條件。”連山易微微一禮說道。
萬曆哈哈一笑“國師但說無妨!”
“臣懇請免除加派糧稅,使用日本的銀礦彌補國庫空虛。”連山易說道。
萬曆頓時露出了一絲沉思。
“陛下,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對於百姓壓榨太苦,對於大明不是好事啊。”連山易連忙說道。
“可是,那些文官不是說,民間安居樂業,加些稅收,沒什麽的啊。”萬曆疑惑的說道。
連山易微微一笑“那些文官買賣田地,進行土地兼並,陛下增加稅收,他們不可能從自己的錢裏麵拿,隻會更加剝削那些農民,陛下,當初太祖皇帝為何起義,你也是知道的吧?”
萬曆微微歎了口氣“當初太祖皇帝被那些土地鄉紳坑害的家徒四壁,父母哥哥盡皆餓死,所以太祖無奈,隻能出家討飯,最後加入義軍,開創我大明江山。”
隨即又對著連山易問道“如今天下,當真如太祖當年那般嗎?”
連山易連忙搖了搖頭“還沒到那個地步,可是土地兼並嚴重,文官宦官已經掌握了天下大多數土地,所以太祖之事並不遠矣。”
萬曆眼裏頓時寒光一閃“張誠!”
一旁的張誠連忙跪下“陛下,奴才,奴才真的不知道啊!”
萬曆麵無表情的問道“是真的不知道,還是為了你那些徒子徒孫有意隱瞞?張誠,你家裏有多少土地啊?”
張誠頓時沉默了一下“五萬頃良田。”
“好好好!果然是朕的好奴才啊!”萬曆哈哈大笑道。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張誠腦袋直接重重的磕在了地上。
連山易連忙說道“陛下,張總管這不算多的,他手下的太監隻會貪的更多,而且,最主要的還有文官呢啊。”
萬曆冷冷一笑“好好好!等到這次大征之後,朕必定會整頓朝政,那群錦衣衛幹什麽吃的!”
連山易略微思索“陛下,此時還是不要讓別人得知,待貧道返迴,國庫充足,再做打算。”
萬曆點了點頭“國師還有什麽要求嗎?”
連山易想了想說道“陛下,此行可派遣蒙古部落和那朝鮮出兵協同,作為先鋒!不僅可以減免我大明將士的犧牲,還可以間接的削弱兩國實力,對我大明百利而無一害啊。”
萬曆糾結的說道“蒙古倒還好說,可是朝鮮…朝鮮畢竟是我大明兄弟之國,如此行為,恐怕不妥吧?”
連山易搖了搖頭“當初我們幫助朝鮮收複國家,犧牲了多少?八百多萬的白銀啊,直接造成了國庫空虛,他們不出點力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