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童生
紅樓夢賈赦要撥亂反正 作者:花剌子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千裏之遙的京城之中,繁華依舊,車水馬龍。
城中的百姓們日複一日、按部就班地過著他們平凡而又充實的日子。
盡管偶爾會聽聞有關國家在遙遠緬甸展開戰事的消息,但由於距離太過遙遠,加之地域差異所帶來的隔閡,使得這裏的人們對於那場戰爭的關注程度頗為有限。
這些談論往往也僅僅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用以打發時間、增添談資的消遣罷了。
然而,就在這看似平靜的一天裏,王夫人心頭卻始終縈繞著一股莫名的焦躁與不安。
這種感覺令她坐立難安,仿佛有什麽不祥之事即將降臨。
思緒飄飛間,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多年前痛失愛子賈珠的那個可怕日子。
當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楚和無法言喻的絕望至今仍曆曆在目,而此刻心中再度湧起的這般忐忑,竟與當日如出一轍!難道……難道是寶玉或是元春遭遇了不幸?
越想越是心驚膽戰的王夫人再也無心去處理其他事務,匆匆忙忙地便躲進了屬於自己的那座小巧精致的佛堂之中。
她緊閉雙眼,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虔誠地向滿天神佛祈禱著,懇請他們大發慈悲,放過自己那可憐的孩子。
她深知,自從賈珠離世後,她已經承受不起再次失去孩子的打擊了。
如今的她早已步入中年,人生過半,如果真要經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慘劇,那老天爺未免也太過於殘忍無情了些。
其實,王夫人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婦道人家罷了,雖說平日裏或許有著一些小小的缺點和不足,但她對子女那份深沉熾熱的母愛,卻是絲毫不遜色於任何旁人。
在這一刻,她所有的堅強都化為烏有,隻剩下滿心的恐懼和無助,唯有寄希望於神靈的庇佑,方能稍稍平複那顆幾近破碎的心。
南山的賈政與王夫人一樣,這一天無論做何事,都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氣一般,絲毫提不起半點興致來。
當他身處玻璃工坊時,更是遭遇了一場意外——一塊鋒利的玻璃碎茬無情地劃過他的手掌,瞬間鮮血湧出,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
那鮮紅的血跡宛如一朵朵盛開的梅花,綻放在冰冷的地麵之上。
望著眼前這觸目驚心的一幕,賈政心中竟莫名湧起一股悲涼之感。
他身為堂堂七尺男兒,從未像自家夫人那般篤信佛法、尋求心靈慰藉,但今日所發生之事卻如此詭異離奇,令他不禁心生疑竇。
然而,盡管內心波瀾起伏,賈政深知自己身負重任,不能任由情緒左右。
於是,他強打精神,硬著頭皮繼續巡視每一個工坊。
可不知為何,即便已經竭盡全力,錯誤仍如影隨形,接二連三地出現。
最終,身心俱疲的他實在無法再支撐下去,隻得向同在南山的太子殿下提出休沐的請求。
太子殿下對賈政的情況早有耳聞,知曉自其在南山創辦工坊以來,便未曾有過一日休憩。
念及此處,太子殿下毫不猶豫地應允了賈政的請求,並拍胸脯保證工坊諸事皆會妥善處理,定會照應周全,好讓賈政能夠安心歸家調養歇息一陣子。
就在賈政剛迴到自己的院子,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茶的時候,從金陵寄來了一封信件,署名就是讓他收。
賈政喝了一口趙姨娘沏來的茶水,撕開了信件的封皮,粗略的看了一眼,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就匆匆去見賈母了。
原來信是賈寶玉寫就寄來的,告知了賈政他們幾人已經順利的在金陵參加了鄉試,賈琮、賈蘭和他均過了鄉試,現在也是一個童生了。
賈琮更是高中鄉試第三名,賈蘭是五十七名,而他是孫山,但是也是過了,他經過這些時日的經曆,之後會再努力,爭取在明年的府試中取得好的成績。
其他就是一些在江南的見聞之類的,逛了那些名山大川,也寫了幾首詩句。
賈母端坐在正廳的太師椅上,威嚴而慈祥地宣布:“此次參與考試的幾個孩子皆已通過,實乃我賈府之幸事!應當有所表示才是。”
她微微一頓,接著說道:“伺候幾位公子的下人們,每人多發一個月月例當作賞錢;其餘的下人嘛,也都多發半個月的賞錢。”此令一出,眾人皆是喜笑顏開,紛紛跪地謝恩。
一時間,整個賈府充滿了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然而,與往昔相比,如今的賈府雖依舊氣派不凡,但卻多了幾分沉穩之氣。
因為孩子們大多外出求學或曆練,府中的笑聲似乎比以往稀少了許多。
尤其是那些天真活潑的身影不再時常穿梭於庭院之間,更讓人感到一絲寂寥。
不過,賈府畢竟家大業大,如此豐厚的家產若不加以消費,又如何能彰顯其富貴呢?想到此處,賈母喚來了負責管家事宜的王熙鳳和李紈二人,將自己的想法詳細地告知她們。
王熙鳳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衣,身姿婀娜,快步走來。
她那雙丹鳳眼閃爍著精明的光芒,嘴角掛著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
待行至賈母跟前,她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嬌聲說道:“老祖宗您有何吩咐,鳳丫頭定當全力以赴。”
李紈則是一身素淡的裝扮,顯得端莊嫻靜。
她緩緩走到賈母身旁,輕聲問道:“老太太叫我們過來,可是關於這次考過童生的事情?”
賈母點了點頭,微笑著對二人道:“正是此事。我尋思著咱們府上許久未曾設宴歡慶了,趁著這個機會好好操辦一場,一來可以犒勞大家近日的辛苦付出,二來也能讓這府裏增添些歡樂的氣氛。你們覺得如何?”
王熙鳳聞言,眼珠一轉,立刻應道:“老祖宗說得極是!咱們賈府本就該熱熱鬧鬧的,這宴席一定要辦得風風光光才行!”
李紈亦附和道:“全聽老祖宗安排,隻是這宴席的規模、菜品等諸多細節,還需仔細斟酌一番。”
賈母滿意地點頭道:“嗯,這些事情就交由你們去打理吧。務必做到盡善盡美,不可有絲毫馬虎。”
王熙鳳高興地一拍手掌說道:“老祖宗說的是,我們現在也算是豪富,錢不花留著也沒有用處,大老爺說過要讓錢流動起來,那我們就替大老爺多花一點,您看怎麽樣?”
李紈笑著打了一下王熙鳳,“鳳哥兒,你還能做大老爺的主嗎?小心大老爺迴來讓璉二爺剝你的皮。”
王熙鳳還沒迴話,就聽到外麵傳來邢夫人的笑聲:“別聽你大嫂子的,扣扣嗖嗖的,放心大膽的花,大老爺說過,錢是王八蛋,花完了他再去賺。”
城中的百姓們日複一日、按部就班地過著他們平凡而又充實的日子。
盡管偶爾會聽聞有關國家在遙遠緬甸展開戰事的消息,但由於距離太過遙遠,加之地域差異所帶來的隔閡,使得這裏的人們對於那場戰爭的關注程度頗為有限。
這些談論往往也僅僅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用以打發時間、增添談資的消遣罷了。
然而,就在這看似平靜的一天裏,王夫人心頭卻始終縈繞著一股莫名的焦躁與不安。
這種感覺令她坐立難安,仿佛有什麽不祥之事即將降臨。
思緒飄飛間,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多年前痛失愛子賈珠的那個可怕日子。
當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楚和無法言喻的絕望至今仍曆曆在目,而此刻心中再度湧起的這般忐忑,竟與當日如出一轍!難道……難道是寶玉或是元春遭遇了不幸?
越想越是心驚膽戰的王夫人再也無心去處理其他事務,匆匆忙忙地便躲進了屬於自己的那座小巧精致的佛堂之中。
她緊閉雙眼,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虔誠地向滿天神佛祈禱著,懇請他們大發慈悲,放過自己那可憐的孩子。
她深知,自從賈珠離世後,她已經承受不起再次失去孩子的打擊了。
如今的她早已步入中年,人生過半,如果真要經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慘劇,那老天爺未免也太過於殘忍無情了些。
其實,王夫人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婦道人家罷了,雖說平日裏或許有著一些小小的缺點和不足,但她對子女那份深沉熾熱的母愛,卻是絲毫不遜色於任何旁人。
在這一刻,她所有的堅強都化為烏有,隻剩下滿心的恐懼和無助,唯有寄希望於神靈的庇佑,方能稍稍平複那顆幾近破碎的心。
南山的賈政與王夫人一樣,這一天無論做何事,都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氣一般,絲毫提不起半點興致來。
當他身處玻璃工坊時,更是遭遇了一場意外——一塊鋒利的玻璃碎茬無情地劃過他的手掌,瞬間鮮血湧出,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
那鮮紅的血跡宛如一朵朵盛開的梅花,綻放在冰冷的地麵之上。
望著眼前這觸目驚心的一幕,賈政心中竟莫名湧起一股悲涼之感。
他身為堂堂七尺男兒,從未像自家夫人那般篤信佛法、尋求心靈慰藉,但今日所發生之事卻如此詭異離奇,令他不禁心生疑竇。
然而,盡管內心波瀾起伏,賈政深知自己身負重任,不能任由情緒左右。
於是,他強打精神,硬著頭皮繼續巡視每一個工坊。
可不知為何,即便已經竭盡全力,錯誤仍如影隨形,接二連三地出現。
最終,身心俱疲的他實在無法再支撐下去,隻得向同在南山的太子殿下提出休沐的請求。
太子殿下對賈政的情況早有耳聞,知曉自其在南山創辦工坊以來,便未曾有過一日休憩。
念及此處,太子殿下毫不猶豫地應允了賈政的請求,並拍胸脯保證工坊諸事皆會妥善處理,定會照應周全,好讓賈政能夠安心歸家調養歇息一陣子。
就在賈政剛迴到自己的院子,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茶的時候,從金陵寄來了一封信件,署名就是讓他收。
賈政喝了一口趙姨娘沏來的茶水,撕開了信件的封皮,粗略的看了一眼,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就匆匆去見賈母了。
原來信是賈寶玉寫就寄來的,告知了賈政他們幾人已經順利的在金陵參加了鄉試,賈琮、賈蘭和他均過了鄉試,現在也是一個童生了。
賈琮更是高中鄉試第三名,賈蘭是五十七名,而他是孫山,但是也是過了,他經過這些時日的經曆,之後會再努力,爭取在明年的府試中取得好的成績。
其他就是一些在江南的見聞之類的,逛了那些名山大川,也寫了幾首詩句。
賈母端坐在正廳的太師椅上,威嚴而慈祥地宣布:“此次參與考試的幾個孩子皆已通過,實乃我賈府之幸事!應當有所表示才是。”
她微微一頓,接著說道:“伺候幾位公子的下人們,每人多發一個月月例當作賞錢;其餘的下人嘛,也都多發半個月的賞錢。”此令一出,眾人皆是喜笑顏開,紛紛跪地謝恩。
一時間,整個賈府充滿了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然而,與往昔相比,如今的賈府雖依舊氣派不凡,但卻多了幾分沉穩之氣。
因為孩子們大多外出求學或曆練,府中的笑聲似乎比以往稀少了許多。
尤其是那些天真活潑的身影不再時常穿梭於庭院之間,更讓人感到一絲寂寥。
不過,賈府畢竟家大業大,如此豐厚的家產若不加以消費,又如何能彰顯其富貴呢?想到此處,賈母喚來了負責管家事宜的王熙鳳和李紈二人,將自己的想法詳細地告知她們。
王熙鳳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衣,身姿婀娜,快步走來。
她那雙丹鳳眼閃爍著精明的光芒,嘴角掛著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
待行至賈母跟前,她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嬌聲說道:“老祖宗您有何吩咐,鳳丫頭定當全力以赴。”
李紈則是一身素淡的裝扮,顯得端莊嫻靜。
她緩緩走到賈母身旁,輕聲問道:“老太太叫我們過來,可是關於這次考過童生的事情?”
賈母點了點頭,微笑著對二人道:“正是此事。我尋思著咱們府上許久未曾設宴歡慶了,趁著這個機會好好操辦一場,一來可以犒勞大家近日的辛苦付出,二來也能讓這府裏增添些歡樂的氣氛。你們覺得如何?”
王熙鳳聞言,眼珠一轉,立刻應道:“老祖宗說得極是!咱們賈府本就該熱熱鬧鬧的,這宴席一定要辦得風風光光才行!”
李紈亦附和道:“全聽老祖宗安排,隻是這宴席的規模、菜品等諸多細節,還需仔細斟酌一番。”
賈母滿意地點頭道:“嗯,這些事情就交由你們去打理吧。務必做到盡善盡美,不可有絲毫馬虎。”
王熙鳳高興地一拍手掌說道:“老祖宗說的是,我們現在也算是豪富,錢不花留著也沒有用處,大老爺說過要讓錢流動起來,那我們就替大老爺多花一點,您看怎麽樣?”
李紈笑著打了一下王熙鳳,“鳳哥兒,你還能做大老爺的主嗎?小心大老爺迴來讓璉二爺剝你的皮。”
王熙鳳還沒迴話,就聽到外麵傳來邢夫人的笑聲:“別聽你大嫂子的,扣扣嗖嗖的,放心大膽的花,大老爺說過,錢是王八蛋,花完了他再去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