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答應去上課
大明:八字不硬,開局辭官 作者:再見是藍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標再次來到酒樓,此時正是人氣爆棚的時候,整個酒樓門口,全被街坊四鄰給堵住了,烏央烏央的,全是人。
欒彬的說書,正在進入高潮部分。
“有點意思!”
朱標聽到這裏,有些好奇了起來,示意身後的錦衣衛,暫時不要行動。
身為監國太子,他也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解說視角,怪不得這裏這麽多人聽呢!
確實有點上癮啊!
孫權當時的真實情況,三國誌上麵說得,還真不夠清楚。
想要全麵的了解,得結合不少有佐證的野史和正史,一起看才行。
就在這時,任以虛在二樓意外瞥見了,門口的朱標,見其還帶著一批錦衣衛,頓時有點驚異。
更讓他吃驚的是,太子竟然毫無動作,隻是站在外麵聽書,好像還十分陶醉。
很快欒彬笑嗬嗬地,結束了今天的說書。
一個半時辰的說書,十分考驗一個人的嗓子,他實在是累得不行了,得趕快去喝兩杯水潤潤嗓子。
見今天的三國說書完畢,不少聽眾也是散了開去,各迴各家,各找各媽。
這時候,朱標才緩緩來到了酒樓大堂之內。
他環顧四周,心下也是十分感慨,這個酒樓真是越來越好了!
不單單是做飯,還有其他各方麵的延升,都是越來越好了!
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
“哎呀,稀客稀客。”
任以虛走下樓來,笑著對朱標拱手道:“殿下今天真是好雅興,怎麽想起來我這酒樓做客呢?”
“先生別來無恙!這裏的新節目真是有趣啊!孤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麽新奇的,三國說書視角,真是開了眼界了!”朱標笑著迴禮道。
他對說書也是充滿了好奇,此番現場體驗了一把,連連稱好。
這種新穎的形式,朱標也沒怎麽聽過,現在遇到了原作者,自然也是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
“殿下,請。”
任以虛帶著朱標一起來到了廂房,隨後,二人便在廂房吃了一下,酒樓的特色美食。
雖然價格很高,但偶爾吃一吃,還是可以的。
這一頓也是花去了朱標三百多兩銀子,不過,他並不心疼。
和頂級人才交往,花點小錢,都不算什麽。
更何況,現在大明銀行蒸蒸日上,朝廷的被動收入,已經開始產出了。
“那孤就不繞彎子了。”
酒足飯飽之後,朱標才笑著說出了來意:“不知先生可願入宮,給皇孫們上課教書?”
他不是個喜歡磨磨唧唧的人,既然已經吃完喝完,那就要開始聊聊正事了。
“入宮教書?”
聽到這個請求,任以虛真是愣了一下。
他反應極快,這個要求一看就是,老朱的主意,想要進入皇宮,給皇孫們授課的話,光是太子同意可是不夠的,必須得皇帝也同意之後才行。
隨後,任以虛沉思了起來,朱標也沒有打擾。
他隻知道任以虛是個有能力的人,對於這種事情,肯定會有自己的考量。
當然了,對他而言,任以虛答應與否,他都是尊重的。
畢竟之前已經幫了自己,幫了大明那麽多,現在已經可以算作一個大功臣了。
與此同時,任以虛則陷入了思索。
講道理,他是不想和朱元璋有過多接觸的,這個皇帝太過於無情。
不過,也不好過於得罪,而且教一下皇孫,應該沒啥問題。
大明的皇帝,肯定是在這些皇孫中產生,當了先生,那不就是日後的帝師?
與其讓一個有不穩定因素的小皇帝,橫空出世,倒不如自己親手把關,一步步將其培養成帝王之才。
也算是給自己未來養老之路,鋪墊鋪墊。
“可以,我們何時動身?”隨後任以虛點點頭,答應下來。
“太好了!”
聽到任以虛答應,朱標很高興,他還擔心任以虛拒絕呢!
任以虛要是拒絕,朱標還真沒辦法,因為任以虛已經為大明殫精竭慮,就算這一次不肯幫忙,他也說不了什麽。
此時此刻,今天來的目的達成,朱標暗鬆一口氣,慢慢地輕鬆了下來。
隨後他緩緩介紹道:“今日先不急,待孤迴去稟告父皇,兩日後便可動身入宮。”
任以虛點了點頭,暗道果然是老朱的主意!
“先生,一起逛逛酒樓吧,孤好長時間都沒來了!”
“好。”
任以虛笑著點了點頭,正好他也準備飯後百步走。
許久沒有逛過任以虛酒樓,朱標也有閑情逸致逛了起來。
酒樓的布置幾乎和以前一樣,就是多了個說書的地方。
而這個說書,也給任以虛帶來了很多的盈利。
畢竟大家都喜歡來酒樓聽書,其餘的酒樓看到任以虛生意這麽火爆,都想模仿一下。
可惜,沒啥好聽的故事,照葫蘆畫瓢紛紛宣告失敗。
因為絕大部分聽眾,都喜歡,更加新奇的故事,那些老套的內容,早就聽膩歪了。
寧願來這邊蹭個位置來旁聽,花一錢銀子,買零食瓜果解悶,也不會去那種,啥也沒有。
現在任以虛的酒樓,在整個廣饒縣酒樓當中,已經占據了統治地位。
除了這個,朱標還看到,任以虛後院種的那些土豆和番薯,快要成熟了。
朱標很激動,他似乎看到了一條,農業生產新道路。
這裏的苗子,要是能拿出去批量栽培的話,說不定,大明現在偏遠區的饑荒問題,也能一並解決。
隨後開口詢問道:“這些作物的產量很驚人嗎?”
“還可以吧,對於我們來說足夠了。”
任以虛點了點頭,笑著介紹道:“我們大明朝如果能夠批量種植,土豆和番薯的話,是有很多好處的,我估且算了一下,能明顯看出來的,就有六個。”
“哦?願聞其詳。”朱標頓時側耳傾聽起來。
任以虛緩緩說道:“首先,土豆和番薯是高產的作物,其快速生長和高產量,可以增加糧食供應。”
“大規模種植這兩種作物,可以有效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確保人民的口糧充足。”
朱標點了點頭,這個的確很重要。
老百姓種莊稼,就害怕老天爺不照顧,刮風下雨下雪之類的事,都會影響作物收成。
欒彬的說書,正在進入高潮部分。
“有點意思!”
朱標聽到這裏,有些好奇了起來,示意身後的錦衣衛,暫時不要行動。
身為監國太子,他也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解說視角,怪不得這裏這麽多人聽呢!
確實有點上癮啊!
孫權當時的真實情況,三國誌上麵說得,還真不夠清楚。
想要全麵的了解,得結合不少有佐證的野史和正史,一起看才行。
就在這時,任以虛在二樓意外瞥見了,門口的朱標,見其還帶著一批錦衣衛,頓時有點驚異。
更讓他吃驚的是,太子竟然毫無動作,隻是站在外麵聽書,好像還十分陶醉。
很快欒彬笑嗬嗬地,結束了今天的說書。
一個半時辰的說書,十分考驗一個人的嗓子,他實在是累得不行了,得趕快去喝兩杯水潤潤嗓子。
見今天的三國說書完畢,不少聽眾也是散了開去,各迴各家,各找各媽。
這時候,朱標才緩緩來到了酒樓大堂之內。
他環顧四周,心下也是十分感慨,這個酒樓真是越來越好了!
不單單是做飯,還有其他各方麵的延升,都是越來越好了!
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
“哎呀,稀客稀客。”
任以虛走下樓來,笑著對朱標拱手道:“殿下今天真是好雅興,怎麽想起來我這酒樓做客呢?”
“先生別來無恙!這裏的新節目真是有趣啊!孤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麽新奇的,三國說書視角,真是開了眼界了!”朱標笑著迴禮道。
他對說書也是充滿了好奇,此番現場體驗了一把,連連稱好。
這種新穎的形式,朱標也沒怎麽聽過,現在遇到了原作者,自然也是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
“殿下,請。”
任以虛帶著朱標一起來到了廂房,隨後,二人便在廂房吃了一下,酒樓的特色美食。
雖然價格很高,但偶爾吃一吃,還是可以的。
這一頓也是花去了朱標三百多兩銀子,不過,他並不心疼。
和頂級人才交往,花點小錢,都不算什麽。
更何況,現在大明銀行蒸蒸日上,朝廷的被動收入,已經開始產出了。
“那孤就不繞彎子了。”
酒足飯飽之後,朱標才笑著說出了來意:“不知先生可願入宮,給皇孫們上課教書?”
他不是個喜歡磨磨唧唧的人,既然已經吃完喝完,那就要開始聊聊正事了。
“入宮教書?”
聽到這個請求,任以虛真是愣了一下。
他反應極快,這個要求一看就是,老朱的主意,想要進入皇宮,給皇孫們授課的話,光是太子同意可是不夠的,必須得皇帝也同意之後才行。
隨後,任以虛沉思了起來,朱標也沒有打擾。
他隻知道任以虛是個有能力的人,對於這種事情,肯定會有自己的考量。
當然了,對他而言,任以虛答應與否,他都是尊重的。
畢竟之前已經幫了自己,幫了大明那麽多,現在已經可以算作一個大功臣了。
與此同時,任以虛則陷入了思索。
講道理,他是不想和朱元璋有過多接觸的,這個皇帝太過於無情。
不過,也不好過於得罪,而且教一下皇孫,應該沒啥問題。
大明的皇帝,肯定是在這些皇孫中產生,當了先生,那不就是日後的帝師?
與其讓一個有不穩定因素的小皇帝,橫空出世,倒不如自己親手把關,一步步將其培養成帝王之才。
也算是給自己未來養老之路,鋪墊鋪墊。
“可以,我們何時動身?”隨後任以虛點點頭,答應下來。
“太好了!”
聽到任以虛答應,朱標很高興,他還擔心任以虛拒絕呢!
任以虛要是拒絕,朱標還真沒辦法,因為任以虛已經為大明殫精竭慮,就算這一次不肯幫忙,他也說不了什麽。
此時此刻,今天來的目的達成,朱標暗鬆一口氣,慢慢地輕鬆了下來。
隨後他緩緩介紹道:“今日先不急,待孤迴去稟告父皇,兩日後便可動身入宮。”
任以虛點了點頭,暗道果然是老朱的主意!
“先生,一起逛逛酒樓吧,孤好長時間都沒來了!”
“好。”
任以虛笑著點了點頭,正好他也準備飯後百步走。
許久沒有逛過任以虛酒樓,朱標也有閑情逸致逛了起來。
酒樓的布置幾乎和以前一樣,就是多了個說書的地方。
而這個說書,也給任以虛帶來了很多的盈利。
畢竟大家都喜歡來酒樓聽書,其餘的酒樓看到任以虛生意這麽火爆,都想模仿一下。
可惜,沒啥好聽的故事,照葫蘆畫瓢紛紛宣告失敗。
因為絕大部分聽眾,都喜歡,更加新奇的故事,那些老套的內容,早就聽膩歪了。
寧願來這邊蹭個位置來旁聽,花一錢銀子,買零食瓜果解悶,也不會去那種,啥也沒有。
現在任以虛的酒樓,在整個廣饒縣酒樓當中,已經占據了統治地位。
除了這個,朱標還看到,任以虛後院種的那些土豆和番薯,快要成熟了。
朱標很激動,他似乎看到了一條,農業生產新道路。
這裏的苗子,要是能拿出去批量栽培的話,說不定,大明現在偏遠區的饑荒問題,也能一並解決。
隨後開口詢問道:“這些作物的產量很驚人嗎?”
“還可以吧,對於我們來說足夠了。”
任以虛點了點頭,笑著介紹道:“我們大明朝如果能夠批量種植,土豆和番薯的話,是有很多好處的,我估且算了一下,能明顯看出來的,就有六個。”
“哦?願聞其詳。”朱標頓時側耳傾聽起來。
任以虛緩緩說道:“首先,土豆和番薯是高產的作物,其快速生長和高產量,可以增加糧食供應。”
“大規模種植這兩種作物,可以有效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確保人民的口糧充足。”
朱標點了點頭,這個的確很重要。
老百姓種莊稼,就害怕老天爺不照顧,刮風下雨下雪之類的事,都會影響作物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