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誤會了。”


    麵對老朱的責問,任以虛絲毫不亂,反而淡淡地笑了笑。


    他自然清楚朱元璋是什麽人,隨後開口解釋道:“在下一直都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與義務,此番就是為了幫太子殿下,日後順利發展,才獻計給燕王的。”


    朱元璋有點懵逼,這和他預期的不符啊?


    什麽時候從幫燕王轉變成幫太子了?


    而且還是拐著彎幫助太子?


    任以虛的說話方式越發讓他疑惑了。


    “陛下放心,且聽在下道來。”


    見狀,任以虛繼續說道:“燕王身為大明如今的藩王之一,想要做一番大事,卻苦於沒有門路,要是不轉移他的心思,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他知道要想說服朱元璋,可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完成的。


    成交與推銷是一門係統性學問,不管是後世的推銷保健品,還是現如今的推銷一國政策。


    都需要多管齊下,挖掘掌權者的內心防線與顧慮,一步步深入瓦解,這樣才能完成最終成交的目的。


    “你繼續說。”


    朱元璋變了臉色,但還是保留了一份耐心。


    他知道任以虛所說的後果是什麽,無非就是造反。


    但是他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不會造反的。


    當然,燕王也沒那個膽子。


    如果有的話,他也不怕,胳膊再強也擰不過大腿。


    他這個鐵血君王可不是走狗屎運上來的,那是從死人堆裏麵,實打實殺出來的大明江山!


    “陛下定然是對自家子嗣有信心。”


    任以虛似有看透人心的目光,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現在這一代是不敢,但是下一代呢?下下代呢?”


    “總有藩王忍不住吧?”


    聞言,朱元璋心中的怒意緩緩平息下來。


    他能夠看出,任以虛是真的在為他著想。


    一個王朝的發展越是穩固,出現內部叛亂的可能性就越高。


    因為掌權者太稀缺了,就那麽一個位置。


    多少雙眼睛都在暗處蠢蠢欲動,隻要尋找到一個機會,便會不顧一切地飛撲上去廝殺。


    禁海令解除之前,他就曾擔憂過人口流失問題。


    因為流失出去的人口,很容易被有組織有預謀的勢力利用。


    使其凝固在一起,團結在一起,在大明之外,重新形成一個利益家族。


    若是與藩王勾結起來,那後果是十分可怕的。


    這些逆反之輩,是不會將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裏的。


    高高在上的帝王都可以拉下馬,更何況是平頭百姓?


    在他們眼裏,所謂的百姓,不過是一幫行屍走肉的牛馬,要殺要剮,要賞要罰,都是隨性而為的事情。


    但,朱元璋明白,這種戲碼上演的時候,大明就離亡國不遠了。


    愛民如子方可穩固社稷。若是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那就是重蹈昔日,秦漢王朝的覆轍了。


    “陛下,可還記得大漢的七王之亂?”


    與此同時,任以虛的勸諫還在繼續:“特別是這種有兵權的藩王,總會出事的。”


    “雖然各個藩王表麵上,對兵權沒有那麽著迷,但誰又能吃準他們,不會自己秘密培養死士呢?”


    “孟嚐君門下都有三千門客,更何況是我大明堂堂一方藩王。”


    “欲望的膨脹永無止境。”


    “膨脹到最後,他們就會挺而走險,哪怕背負上算位的罵名,也要揭竿而起,一步步殺到皇帝的寶座上。”


    任以虛的話說到最後,朱元璋的臉色一變再變。


    他第一次意識到,任以虛的宏觀戰略,有多厲害!


    而且把他最擔心的隱慮,說了個通透,也把帝王心術,掌握地爐火純青。


    與生活一樣,在權利爭奪中,每個競選者,都有欲望,與阻攔自己實現目標的障礙,做鬥爭,哪怕是流血,也在所不惜。


    而真正的掌權者,則需要設計出有利於自己的規則,使得江山社稷穩固下來。


    在這裏麵,提前洞察每一個爭奪者的需求,和他們達成需求的方式,就顯得無比重要。


    這一點不論是皇家子嗣,還是平民富戶,都是通用的。


    “敢問任掌櫃,這種苗頭如何杜絕?”朱元璋輕歎了一口氣,開口詢問道。


    他已經認識到了,這種潛在風險的重要性,必須立即引起重視,不然,日後可能迎來的就是顛覆了。


    身為皇帝,就要主動肩負起,穩固江山社稷的責任。


    若是皇權內鬥,致使民間生靈塗炭,那他就真是曆史的罪人了。


    “想要杜絕這種苗頭並非易事。”


    聞言,任以虛搖了搖頭,輕歎了一口氣道:“陛下,要為大明千秋萬代之基業的延續,做好多方麵的準備才是。”


    他的潛台詞就是,盡快推行殖民計劃,化解掉諸如燕王,這種藩王的內心欲望種子。


    給這些藩王一片自由的領土,實現自己的目標。


    對於國家而言,也是一個好事情。總比自己人在窩裏麵內鬥要好得多。


    還能開拓領土版圖,擴大大明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聞聽此話,靜靜思考之後,朱元璋終究是沉默了下來。


    若說之前,任以虛推動的幾個政策,是為了延長大明國運,那麽現在,就是在為他老朱家的統治地位,進行兜底保障。


    藩王若是私下暗中勾結下來,那對大明日後的發展,絕對是個隱患。


    前幾日,朱棣親自前來就是一個苗頭,不可不防。


    或許,眼下的任以虛就是一個破局的關鍵。


    雖然朱元璋還是相信自家子孫,但任以虛的話確實沒錯,曆史有太多類似的事情了。


    就算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麵對無上權力的誘惑時,也毫不留情地,幹掉了自己的兄弟,還軟禁了自己的父親。


    堂而皇之地,坐上了皇帝寶座,後續才幹出了一件件偉大的功績,萬古流芳。


    曆史上最受人推崇的帝王們,無一不是,這類狠角色。


    國家本身的利益,顯化不明顯,但對於個人是無比巨大的。


    任何朝政中,最主要的利益推動者,就是皇帝本人。


    身處權力巔峰的皇帝,必須自私地考慮自己的行為影響。


    顯然任以虛對此是了如指掌,已經提前給他安排好了後路,而且是具體可行的後路。


    朱元璋這時才明白,任以虛是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才讓朱棣去擴張領土。


    這個倒不失為一種辦法,大明皇帝的位置隻有一個,但是,藩王們可以去發展殖民地,這樣就好多了。


    藩王們有自己的軍隊,想要對外擴張領土,也有一定的資本。


    隻不過,這樣會有弊端,萬一藩王坐大了怎麽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八字不硬,開局辭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再見是藍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再見是藍啊並收藏大明:八字不硬,開局辭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