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返迴堿廠堡時,天已經黑了!
秦墨片刻未曾休息,便徑直來到傷兵營。
傷兵營裏彌漫著草藥味和血腥氣,傷兵們的呻吟聲此起彼伏。一個年輕的傷兵看到秦墨進來,掙紮著想要起身行禮,秦墨趕忙上前按住他:“兄弟,躺著別動。”
傷兵滿是感激地看著秦墨:“將軍,今日這仗,俺們打贏了,真痛快!就是俺這條腿,怕是以後不能在將軍身邊鞍前馬後的追隨將軍了。”
秦墨眼眶微紅,緊緊握住他的手:“別瞎說,有咱們的大夫在,你一定會好起來。等你傷好了,來給我當親兵,好好養傷,你們都是堿廠堡的英雄。”
這時,負責治療的大夫走了過來,向秦墨拱手行禮:“將軍,此次傷員眾多,人手有些緊缺,尤其是治療外傷的大夫。”
秦墨皺了皺眉,不容置疑地說:“不管用什麽辦法,去附近的城鎮裏找,就算是抓也要把大夫給我抓來,一定要保住傷員的性命。哪怕隻有一絲希望,我們也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兄弟。”
傷兵營裏的傷兵被秦墨說的話感染,一個個哭的稀裏嘩啦!
從傷兵營出來後,秦墨召集眾將。營帳中,氣氛凝重而嚴肅。他清了清嗓子,開始總結今日戰鬥的得失:“今日之戰,我們雖勝,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衝鋒時,騎兵左翼的配合還不夠默契,導致進攻節奏有些拖遝……,火銃手射擊時不連貫等…”
經過戰後清點,得知今日陣斬後金軍五百餘人,還有許多被火銃擊中的後金軍逃了迴去,但以如今的醫療條件,那些挨了槍子的後金軍幾乎沒有活路,鉛彈在體內定會潰爛發膿,死亡隻是早晚的事。如此算來,後金軍的傷亡最少要達到一千人,而堿廠堡軍僅傷亡三百餘人,這無疑是一場難得的勝仗。至於戰利品,隻有一些破損的兵器鎧甲,秦墨直接讓人送到兵器坊迴爐!
秦墨眉頭緊皺,神色憂慮地對眾將說道:“後金軍此次吃了大虧,必定不會善罷甘休,定會伺機報複。這段時間,大家務必加強戒備,防止他們偷襲,切不可大意!”眾將紛紛點頭,領命而去。
夜晚,秦墨獨自一人喝了些酒。迴想起白日裏戰場上的血腥廝殺,他的心中五味雜陳。作為一個現代人,這殘酷的殺戮場景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心理負擔。晚飯後,他來到秀珍的房間。
屋內燭火搖曳,秀珍起身迎向秦墨,眼中滿是關切與溫柔。“沒有傷到哪裏吧?”秦墨也不說話,隻是輕輕將秀珍擁入懷中,仿佛隻有在這一刻,他才能找到內心的安寧。秀珍輕撫著秦墨的臉龐,輕聲說:“墨哥,下次不要衝在最前邊了!”秦墨點點頭,低頭吻住秀珍,雙手熟練地解開她的衣帶。兩人相擁著倒在床上,秦墨在秀珍的溫柔鄉中暫時忘卻了戰爭的殘酷與痛苦,在床榻上粗暴地釋放著內心的壓抑。
窗外,夜幕如墨般濃稠,此刻在堿廠堡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無比清楚,未來的日子裏,戰爭的陰霾將會如同幽靈一般長久地盤踞在這片土地之上,揮之不去。或許明天,又或許後天,新的戰火就會再次燃起…
經此一役,堿廠堡內的士氣高漲。秦墨深知,想要軍心穩固,賞罰需分明。他站在點將台上,目光掃過台下一眾將士,高聲道:“此戰得勝,皆賴諸位兄弟奮勇拚殺!神射手趙風,箭無虛發,差一點射死敵軍統帥,斬將奪旗,斃敵無數;鐵牛等一眾兄弟亦是悍不畏死,衝鋒在前。爾等之功,堿廠堡上下有目共睹!”
說罷,秦墨宣布賞賜。趙風被晉升為百夫長,賞銀百兩;鐵牛因作戰勇猛,破格提拔為千戶,得財帛若幹。親衛營中,多數士兵因護主有功且作戰英勇,大半皆獲晉升,分派至各營擔任基層軍官。這些人,在戰場上與秦墨生死與共,是他最為信賴的精銳力量,亦是堿廠堡軍未來的中流砥柱,他們眼中閃爍著對秦墨的感激之情,秦墨的恩德令他們眼中閃爍著炙熱的崇拜。
而秦墨此次重挫後金軍的正白旗,卻似在遼東這片土地上捅了馬蜂窩。後金軍為找迴場子,在遼東各地四處肆虐。並不是所有的邊軍都如堿廠堡軍一般英勇無畏,反而是,大多數邊軍見到後金軍都是望風而逃,不戰而降!
長城防線一時間千瘡百孔,後金軍如餓狼般衝入漢人聚集的村屯,見人便殺,男女老少皆不放過。在寧靜的李家村,晨曦初照,本應是農忙秋收之景,卻被馬蹄聲與喊殺聲打破。後金軍蜂擁而入,手起刀落,鮮血濺灑在土坯牆上,村民們驚恐的唿喊聲瞬間被無情的殺戮聲淹沒。房屋被點燃,滾滾濃煙直衝雲霄,牲畜四處奔逃,卻也難逃被宰殺的厄運,後金軍真正的做到了雞犬不留!
堡寨之中,亦是慘狀連連。巍峨的青山堡,曾是百姓安居樂業之所,如今卻成了人間煉獄。後金軍將搶奪來的糧草物資堆積如山,而一旁則是百姓的屍首橫七豎八。他們殘忍地對待漢人百姓,將人綁在木樁上,肆意淩虐,其暴行令人發指,所過之處,屍骸遍地,一片荒蕪,宛如末世之景。
遼東大地如今陷入了無盡的戰火與苦難之中,各處烽火連天,告急的文書如雪片般紛紛飛向京城。曾經繁華的村鎮如今滿目瘡痍,硝煙彌漫在每一寸土地上。
在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和大城中,守城的明軍瑟瑟發抖,他們知道自己手下的實際兵力遠遠少於賬麵數字,大量的軍餉被各級官員中飽私囊,吃空餉的現象已經嚴重到了幾乎拖垮整個防線的地步。本應充實的兵營裏,營帳空空蕩蕩,能真正拿起武器作戰的士兵屈指可數。留下來的軍士,要麽是老弱病殘,要麽是被強征而來毫無鬥誌的百姓,在訓練有素的後金軍麵前,幾乎不堪一擊。
與此同時,在萬曆皇帝的禦案上堆滿了一封封奏折。這些奏折無一例外都是針對秦墨,奏折中的文字如刀似劍,紛紛指責秦墨膽大妄為,竟敢在未得到朝廷明確旨意的情況下擅自調兵遣將,出兵作戰。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朝廷的軍紀和律法,不僅如此,還極大地破壞了原本就脆弱不堪的遼東局勢平衡。由於他的魯莽舉動,使得整個遼東地區陷入了一片混亂與動蕩之中,原本相對穩定的局麵瞬間被打破。
更為糟糕的是,這一事件直接引發了一係列連鎖反應,給朝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為了應對因秦墨所造成的亂局,朝廷不得不緊急從其他地方調撥大量的軍餉和士卒前往遼東,以維持當地軍隊的正常運轉和作戰需求。然而,這樣一來,朝廷的財政支出陡然增加,原本就已經捉襟見肘的國庫更是雪上加霜,麵臨著巨大的壓力。
秦墨片刻未曾休息,便徑直來到傷兵營。
傷兵營裏彌漫著草藥味和血腥氣,傷兵們的呻吟聲此起彼伏。一個年輕的傷兵看到秦墨進來,掙紮著想要起身行禮,秦墨趕忙上前按住他:“兄弟,躺著別動。”
傷兵滿是感激地看著秦墨:“將軍,今日這仗,俺們打贏了,真痛快!就是俺這條腿,怕是以後不能在將軍身邊鞍前馬後的追隨將軍了。”
秦墨眼眶微紅,緊緊握住他的手:“別瞎說,有咱們的大夫在,你一定會好起來。等你傷好了,來給我當親兵,好好養傷,你們都是堿廠堡的英雄。”
這時,負責治療的大夫走了過來,向秦墨拱手行禮:“將軍,此次傷員眾多,人手有些緊缺,尤其是治療外傷的大夫。”
秦墨皺了皺眉,不容置疑地說:“不管用什麽辦法,去附近的城鎮裏找,就算是抓也要把大夫給我抓來,一定要保住傷員的性命。哪怕隻有一絲希望,我們也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兄弟。”
傷兵營裏的傷兵被秦墨說的話感染,一個個哭的稀裏嘩啦!
從傷兵營出來後,秦墨召集眾將。營帳中,氣氛凝重而嚴肅。他清了清嗓子,開始總結今日戰鬥的得失:“今日之戰,我們雖勝,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衝鋒時,騎兵左翼的配合還不夠默契,導致進攻節奏有些拖遝……,火銃手射擊時不連貫等…”
經過戰後清點,得知今日陣斬後金軍五百餘人,還有許多被火銃擊中的後金軍逃了迴去,但以如今的醫療條件,那些挨了槍子的後金軍幾乎沒有活路,鉛彈在體內定會潰爛發膿,死亡隻是早晚的事。如此算來,後金軍的傷亡最少要達到一千人,而堿廠堡軍僅傷亡三百餘人,這無疑是一場難得的勝仗。至於戰利品,隻有一些破損的兵器鎧甲,秦墨直接讓人送到兵器坊迴爐!
秦墨眉頭緊皺,神色憂慮地對眾將說道:“後金軍此次吃了大虧,必定不會善罷甘休,定會伺機報複。這段時間,大家務必加強戒備,防止他們偷襲,切不可大意!”眾將紛紛點頭,領命而去。
夜晚,秦墨獨自一人喝了些酒。迴想起白日裏戰場上的血腥廝殺,他的心中五味雜陳。作為一個現代人,這殘酷的殺戮場景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心理負擔。晚飯後,他來到秀珍的房間。
屋內燭火搖曳,秀珍起身迎向秦墨,眼中滿是關切與溫柔。“沒有傷到哪裏吧?”秦墨也不說話,隻是輕輕將秀珍擁入懷中,仿佛隻有在這一刻,他才能找到內心的安寧。秀珍輕撫著秦墨的臉龐,輕聲說:“墨哥,下次不要衝在最前邊了!”秦墨點點頭,低頭吻住秀珍,雙手熟練地解開她的衣帶。兩人相擁著倒在床上,秦墨在秀珍的溫柔鄉中暫時忘卻了戰爭的殘酷與痛苦,在床榻上粗暴地釋放著內心的壓抑。
窗外,夜幕如墨般濃稠,此刻在堿廠堡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無比清楚,未來的日子裏,戰爭的陰霾將會如同幽靈一般長久地盤踞在這片土地之上,揮之不去。或許明天,又或許後天,新的戰火就會再次燃起…
經此一役,堿廠堡內的士氣高漲。秦墨深知,想要軍心穩固,賞罰需分明。他站在點將台上,目光掃過台下一眾將士,高聲道:“此戰得勝,皆賴諸位兄弟奮勇拚殺!神射手趙風,箭無虛發,差一點射死敵軍統帥,斬將奪旗,斃敵無數;鐵牛等一眾兄弟亦是悍不畏死,衝鋒在前。爾等之功,堿廠堡上下有目共睹!”
說罷,秦墨宣布賞賜。趙風被晉升為百夫長,賞銀百兩;鐵牛因作戰勇猛,破格提拔為千戶,得財帛若幹。親衛營中,多數士兵因護主有功且作戰英勇,大半皆獲晉升,分派至各營擔任基層軍官。這些人,在戰場上與秦墨生死與共,是他最為信賴的精銳力量,亦是堿廠堡軍未來的中流砥柱,他們眼中閃爍著對秦墨的感激之情,秦墨的恩德令他們眼中閃爍著炙熱的崇拜。
而秦墨此次重挫後金軍的正白旗,卻似在遼東這片土地上捅了馬蜂窩。後金軍為找迴場子,在遼東各地四處肆虐。並不是所有的邊軍都如堿廠堡軍一般英勇無畏,反而是,大多數邊軍見到後金軍都是望風而逃,不戰而降!
長城防線一時間千瘡百孔,後金軍如餓狼般衝入漢人聚集的村屯,見人便殺,男女老少皆不放過。在寧靜的李家村,晨曦初照,本應是農忙秋收之景,卻被馬蹄聲與喊殺聲打破。後金軍蜂擁而入,手起刀落,鮮血濺灑在土坯牆上,村民們驚恐的唿喊聲瞬間被無情的殺戮聲淹沒。房屋被點燃,滾滾濃煙直衝雲霄,牲畜四處奔逃,卻也難逃被宰殺的厄運,後金軍真正的做到了雞犬不留!
堡寨之中,亦是慘狀連連。巍峨的青山堡,曾是百姓安居樂業之所,如今卻成了人間煉獄。後金軍將搶奪來的糧草物資堆積如山,而一旁則是百姓的屍首橫七豎八。他們殘忍地對待漢人百姓,將人綁在木樁上,肆意淩虐,其暴行令人發指,所過之處,屍骸遍地,一片荒蕪,宛如末世之景。
遼東大地如今陷入了無盡的戰火與苦難之中,各處烽火連天,告急的文書如雪片般紛紛飛向京城。曾經繁華的村鎮如今滿目瘡痍,硝煙彌漫在每一寸土地上。
在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和大城中,守城的明軍瑟瑟發抖,他們知道自己手下的實際兵力遠遠少於賬麵數字,大量的軍餉被各級官員中飽私囊,吃空餉的現象已經嚴重到了幾乎拖垮整個防線的地步。本應充實的兵營裏,營帳空空蕩蕩,能真正拿起武器作戰的士兵屈指可數。留下來的軍士,要麽是老弱病殘,要麽是被強征而來毫無鬥誌的百姓,在訓練有素的後金軍麵前,幾乎不堪一擊。
與此同時,在萬曆皇帝的禦案上堆滿了一封封奏折。這些奏折無一例外都是針對秦墨,奏折中的文字如刀似劍,紛紛指責秦墨膽大妄為,竟敢在未得到朝廷明確旨意的情況下擅自調兵遣將,出兵作戰。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朝廷的軍紀和律法,不僅如此,還極大地破壞了原本就脆弱不堪的遼東局勢平衡。由於他的魯莽舉動,使得整個遼東地區陷入了一片混亂與動蕩之中,原本相對穩定的局麵瞬間被打破。
更為糟糕的是,這一事件直接引發了一係列連鎖反應,給朝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為了應對因秦墨所造成的亂局,朝廷不得不緊急從其他地方調撥大量的軍餉和士卒前往遼東,以維持當地軍隊的正常運轉和作戰需求。然而,這樣一來,朝廷的財政支出陡然增加,原本就已經捉襟見肘的國庫更是雪上加霜,麵臨著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