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太後的接風宴上隻字不提出兵南下的事,李繼遷不敢多問,但心裏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兩天後,他被請到皇庭大帳,蕭太後對他說:“駙馬,我大遼國剛剛敗退,大軍旅途勞頓撤迴上京,兩員戰將因為屢次戰敗鬱鬱而終,此刻正是我遼軍士氣最為低迷,身體最為勞累之時,若再次提兵南下,我們認為自己都會把自己累死,所以,經過慎重考慮,遼國目前就不分這一杯羹了。”
盡管李繼遷很失望,但他已經提前有了準備,笑嗬嗬道:“太後想得周全,是兒臣魯莽了,不過沒關係,我與如園正好走走親戚。”
蕭太後嗬嗬笑道:“你能這麽想本宮很欣慰,本宮也不會讓你白來一趟的,就給你接濟30萬擔糧食吧,要知道遼國也不富裕,我們也是勒緊腰帶給你省下的。”
李繼遷大喜,出兵眼看無望,能有這麽多糧食也算沒有白跑一趟,要知道西夏現在最缺的就是糧食。
迴到驛館,李繼遷將情況說給大家,眾人都很失望,好在還有很多糧食。
李繼遷的心腹,也是他的弟弟李繼信說道:“大哥,那我們怎麽辦?還打嗎?”
李繼遷狠狠砸了一拳桌子說道:“當然要打,遼國這些慫包,打了幾個敗仗能氣死兩員大將,我要像他們一樣早氣死十迴了,可老子敗了又如何,還不是越敗越強大?”
“那我們就自己打嗎?”李繼信問道。
李繼遷搖搖頭道:“那天看見蕭太後不冷不熱的樣子,我就在重新打主意了。阿信,你現在去做三件事。”
“大哥請吩咐。”
“第一,馬上聯絡赫連王妃,由她負責與蜀國結盟,我們前後夾擊,共同進退,我想這也是蜀國正想要的吧。”
李繼信點點頭。
第二,你親自去吐蕃,向他們施壓,要他們盡快歸附西夏,否則我親自帶兵征討,打宋朝是打不過,打吐蕃還不簡單?”
“可是我們要吐蕃有什麽用,有必要這個時候出兵征討嗎?”
李繼信問道。
“當然有必要,吐蕃一旦歸附,無論從兵力還是糧草供應,都對我們有極大的好處,最重要的是一旦我們戰敗,走投無路時,便可退入吐蕃高原上。
李繼信點頭道:“還是大哥想的長遠,那麽第三件事呢?”
“第三,派幾個得力人手東渡扶桑,引得扶桑從東海蹬岸,屆時南邊有蜀國,西邊有西夏,東邊有扶桑,北邊遼國即使不出兵,大宋也不敢輕視,如此一來,四麵楚歌,看他趙家小皇帝還能撐多久。”
李繼信撫掌說道:“此計甚好,隻是扶桑是大宋的屬國,向來與大宋交好,每年按時進貢,怎麽可能出兵?”
李繼信冷笑道:“嗬嗬,我也不指望扶桑出兵,他們隻要出盜便可。”
“大哥是說海盜?”李繼信眼睛一亮問道。
李繼遷點頭道:“我們隻要告訴扶桑人,大宋軍隊全在南邊平叛,西邊馬上也要打起來了,北邊又有遼國人虎視眈眈,隻有東邊靠海,所以沒有軍隊駐守就行了。”
李繼信連連點頭說道:“好啊,到時候扶桑海盜來了燒殺搶掠,宋朝不能不管,一管至少得分走十萬兵力。”
“哈哈哈,海盜神出鬼沒,東海海岸線長達幾千裏,十萬人都未必守得住。”李繼遷哈哈笑道。
“大哥,我先行一步,趕迴去辦事,您和嫂子慢慢走親戚吧。”
兄弟二人告辭,緊鑼密鼓為大宋設了一出死局。
……
這一天,淩坤精神稍微好了點,便由趙明月扶著出去看看。此刻宋軍已經在蜀道上安營紮寨,做好了與蜀軍長期對峙的準備。
蜀軍在司徒江華的帶領下,發起過幾次進攻,但一來蜀道太過艱險,易守難攻,二來一旦進入蜀道,床子弩的威力就完全發揮出來了,所以幾次都是無功而返。便隻好駐紮在山口成天叫罵。
“這幫龜兒子,罵得可真夠難聽,你們就沒下去打一架嗎?”淩坤問道。
眾將領見淩坤到來,敢忙行禮問好。
洪家路說:“罵得真是難聽啊,我是真想下去拚命,可是王副帥不讓啊。”
“哦?”淩坤看了一眼王英玨說道:“王副帥那是聽慣了吧,其實聽慣了也就那麽迴事,和公雞打鳴差不多。”
殿前司眾將領哈哈大笑。王英玨黑著臉冷哼一聲道:“大將軍,成都平原一戰,因為你貪功冒進,死傷一萬多弟兄,這是當今皇上繼位以來從未有過失利。”
“嘿,這怎麽能怪殿帥……。”郝文凱不愛聽了,就要和王英玨理論,被淩坤攔住。
“這事我確實有責任,一切後果我一人承擔。”淩坤有些沉悶地說道:“不過仗還是要打,每天耗在這蜀道裏,隻會讓蜀國越耗越強大,大宋越耗越虛弱。”
“怎麽打?你大將軍躲在後麵毫發無損,前線一萬多弟兄就那麽一下葬送了。”王英玨冷笑道。
“王副帥,你長沒長眼睛,殿帥為了掩護我們撤退,差點搭上性命,你哪隻眼睛看見他毫發無損了。”徐子軒舉槍指著王英玨怒道。
“我,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不能拿士兵的性命開玩笑,沒有萬全之策不能冒進,你們以為我喜歡被人罵娘嗎,我也是不得已。”王英玨頗為委屈地吼道。
淩坤咳嗽一聲道:“王副帥說得對,必須有個萬全之策,否則不能貿然行動,隻是我想了這麽多天,實在想不出破敵之計,大家都說說看,人多力量大嘛。”
徐子軒還在氣頭上,擺動金槍說道:“殿帥,末將是粗人,沒什麽點子,你們在這兒想,我下去打一場,撕了下麵那張破嘴再說。”
“不是說不能貪功冒進嗎?”王英玨氣道。
一直沒說話的趙明月卻說:“我看打一場也好,徐將軍武藝高強,隻要對手不是司徒江華,應該不會敗的,整天就這樣被罵著,對我軍士氣影響太大了。”
“公主英明,末將這就出發。”徐子軒也不管主副帥是否同意,點了五百精兵衝出陣營挑戰。
主副帥當然誰也不會反對趙明月的提議。
果然,兩天後,他被請到皇庭大帳,蕭太後對他說:“駙馬,我大遼國剛剛敗退,大軍旅途勞頓撤迴上京,兩員戰將因為屢次戰敗鬱鬱而終,此刻正是我遼軍士氣最為低迷,身體最為勞累之時,若再次提兵南下,我們認為自己都會把自己累死,所以,經過慎重考慮,遼國目前就不分這一杯羹了。”
盡管李繼遷很失望,但他已經提前有了準備,笑嗬嗬道:“太後想得周全,是兒臣魯莽了,不過沒關係,我與如園正好走走親戚。”
蕭太後嗬嗬笑道:“你能這麽想本宮很欣慰,本宮也不會讓你白來一趟的,就給你接濟30萬擔糧食吧,要知道遼國也不富裕,我們也是勒緊腰帶給你省下的。”
李繼遷大喜,出兵眼看無望,能有這麽多糧食也算沒有白跑一趟,要知道西夏現在最缺的就是糧食。
迴到驛館,李繼遷將情況說給大家,眾人都很失望,好在還有很多糧食。
李繼遷的心腹,也是他的弟弟李繼信說道:“大哥,那我們怎麽辦?還打嗎?”
李繼遷狠狠砸了一拳桌子說道:“當然要打,遼國這些慫包,打了幾個敗仗能氣死兩員大將,我要像他們一樣早氣死十迴了,可老子敗了又如何,還不是越敗越強大?”
“那我們就自己打嗎?”李繼信問道。
李繼遷搖搖頭道:“那天看見蕭太後不冷不熱的樣子,我就在重新打主意了。阿信,你現在去做三件事。”
“大哥請吩咐。”
“第一,馬上聯絡赫連王妃,由她負責與蜀國結盟,我們前後夾擊,共同進退,我想這也是蜀國正想要的吧。”
李繼信點點頭。
第二,你親自去吐蕃,向他們施壓,要他們盡快歸附西夏,否則我親自帶兵征討,打宋朝是打不過,打吐蕃還不簡單?”
“可是我們要吐蕃有什麽用,有必要這個時候出兵征討嗎?”
李繼信問道。
“當然有必要,吐蕃一旦歸附,無論從兵力還是糧草供應,都對我們有極大的好處,最重要的是一旦我們戰敗,走投無路時,便可退入吐蕃高原上。
李繼信點頭道:“還是大哥想的長遠,那麽第三件事呢?”
“第三,派幾個得力人手東渡扶桑,引得扶桑從東海蹬岸,屆時南邊有蜀國,西邊有西夏,東邊有扶桑,北邊遼國即使不出兵,大宋也不敢輕視,如此一來,四麵楚歌,看他趙家小皇帝還能撐多久。”
李繼信撫掌說道:“此計甚好,隻是扶桑是大宋的屬國,向來與大宋交好,每年按時進貢,怎麽可能出兵?”
李繼信冷笑道:“嗬嗬,我也不指望扶桑出兵,他們隻要出盜便可。”
“大哥是說海盜?”李繼信眼睛一亮問道。
李繼遷點頭道:“我們隻要告訴扶桑人,大宋軍隊全在南邊平叛,西邊馬上也要打起來了,北邊又有遼國人虎視眈眈,隻有東邊靠海,所以沒有軍隊駐守就行了。”
李繼信連連點頭說道:“好啊,到時候扶桑海盜來了燒殺搶掠,宋朝不能不管,一管至少得分走十萬兵力。”
“哈哈哈,海盜神出鬼沒,東海海岸線長達幾千裏,十萬人都未必守得住。”李繼遷哈哈笑道。
“大哥,我先行一步,趕迴去辦事,您和嫂子慢慢走親戚吧。”
兄弟二人告辭,緊鑼密鼓為大宋設了一出死局。
……
這一天,淩坤精神稍微好了點,便由趙明月扶著出去看看。此刻宋軍已經在蜀道上安營紮寨,做好了與蜀軍長期對峙的準備。
蜀軍在司徒江華的帶領下,發起過幾次進攻,但一來蜀道太過艱險,易守難攻,二來一旦進入蜀道,床子弩的威力就完全發揮出來了,所以幾次都是無功而返。便隻好駐紮在山口成天叫罵。
“這幫龜兒子,罵得可真夠難聽,你們就沒下去打一架嗎?”淩坤問道。
眾將領見淩坤到來,敢忙行禮問好。
洪家路說:“罵得真是難聽啊,我是真想下去拚命,可是王副帥不讓啊。”
“哦?”淩坤看了一眼王英玨說道:“王副帥那是聽慣了吧,其實聽慣了也就那麽迴事,和公雞打鳴差不多。”
殿前司眾將領哈哈大笑。王英玨黑著臉冷哼一聲道:“大將軍,成都平原一戰,因為你貪功冒進,死傷一萬多弟兄,這是當今皇上繼位以來從未有過失利。”
“嘿,這怎麽能怪殿帥……。”郝文凱不愛聽了,就要和王英玨理論,被淩坤攔住。
“這事我確實有責任,一切後果我一人承擔。”淩坤有些沉悶地說道:“不過仗還是要打,每天耗在這蜀道裏,隻會讓蜀國越耗越強大,大宋越耗越虛弱。”
“怎麽打?你大將軍躲在後麵毫發無損,前線一萬多弟兄就那麽一下葬送了。”王英玨冷笑道。
“王副帥,你長沒長眼睛,殿帥為了掩護我們撤退,差點搭上性命,你哪隻眼睛看見他毫發無損了。”徐子軒舉槍指著王英玨怒道。
“我,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不能拿士兵的性命開玩笑,沒有萬全之策不能冒進,你們以為我喜歡被人罵娘嗎,我也是不得已。”王英玨頗為委屈地吼道。
淩坤咳嗽一聲道:“王副帥說得對,必須有個萬全之策,否則不能貿然行動,隻是我想了這麽多天,實在想不出破敵之計,大家都說說看,人多力量大嘛。”
徐子軒還在氣頭上,擺動金槍說道:“殿帥,末將是粗人,沒什麽點子,你們在這兒想,我下去打一場,撕了下麵那張破嘴再說。”
“不是說不能貪功冒進嗎?”王英玨氣道。
一直沒說話的趙明月卻說:“我看打一場也好,徐將軍武藝高強,隻要對手不是司徒江華,應該不會敗的,整天就這樣被罵著,對我軍士氣影響太大了。”
“公主英明,末將這就出發。”徐子軒也不管主副帥是否同意,點了五百精兵衝出陣營挑戰。
主副帥當然誰也不會反對趙明月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