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嶺間,兩條人影縱橫飛躍,追逐不休。
顧青城內功卓絕,耐力久遠,緊追不舍。淩坤輕功高強,步伐詭異,勉強支撐。
最後,兩人終於停在一處山頂,淩坤彎著腰大口大口喘氣。
顧青城氣得跺腳罵道:“你是不是男人,是男人就堂堂正正打。”她正在氣頭上,心緒不穩,不覺漏出女兒之態,聲音也變得清脆嬌媚,連自己都感覺到了不妥,趕忙住了口。
好在淩坤正在彎著腰深唿吸,沒有注意到顧青城的異常,隻是順著他的話接道:“這和男人女人有什麽關係,我明知道打不過,還要自己去送死嗎?你也是男人,有本事你躺著別動,看我怎麽弄死你。”
淩坤說這話是把顧青城當男人對待的,所以不覺得什麽。但顧青城卻是以女人的角度聽,那麽這句話的含義就非常豐富了,甚至畫麵感十足,她登時又羞又氣又急,厲喝道:“卑鄙下流的登徒子,我殺了你。”雙腳一點,連人帶劍向淩坤激射而去。
淩坤的氣還沒喘勻,又被顧青城強勢攻擊,無可奈何,隻好運起輕功躲了過去,站得遠遠的繼續喘氣。
顧青城一擊不中,更加氣憤難當,很不得將淩坤生吞活剝,但又抓不住他,鬱悶之下,一掌拍在身邊的大石頭上。千斤重的大青石唿嘯而起,徑直向淩坤摟頭蓋臉砸過去。
淩坤大驚失色,顧青城的內功簡直深不可測,這一掌若拍在他身上,怕是連骨頭渣都碎成粉末了吧。顧不得多想,他一躍而起,躲過石頭,當石頭落下時,他正好落在石頭上,便順勢坐了下來。
“多謝顧兄弟賜座,你太客氣了,嗬嗬。”淩坤嬉皮笑臉嗬嗬笑道,其實是在極力掩飾他的虛弱與恐懼。
顧青城氣得胸膛一起一伏,一口銀牙咬得咯咯作響,她極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今天要殺他已經斷不可能,再糾纏下去隻會把自己氣死,以後再找機會吧。想到此,果斷轉身,往山下飛馳而去。
顧青城有多麽強大,
且不說她武功獨步江湖,就是軍事實力,也足以讓宋朝心驚膽戰,讓蕭太後都不敢小瞧。但饒是如此,當轉過身的那一刻,禁不住眼淚奪眶而出。
她從娘胎裏出來就帶著絕世武功,又有那麽尊貴顯赫的身份,所以從來沒有受過今天這樣的委屈。
淩坤,你給我等著,遲早有一天,我要把你一口一口咬碎咽下去,顧青城一邊抹眼淚一邊發誓。
顧青城沒有在牛角關停留,而是直奔幽州去見蕭太後,雖然臉上難堪,但不得不承認,她失敗了。
倒是蕭太後還算看得開,溫言說道:“上官小姐,你也不用氣餒,我都聽說了,那淩坤見了你就像老鼠見了貓似的,一溜煙落荒而逃,說明你的武功的確高明的很。”
蕭然此刻不在蕭太後身邊,不然一定會很奇怪,這顧青城怎麽又姓上官了呢?
顧青城微微點頭說:“那狗賊武功雖不如我,可是不知道什麽時候練就一身罕見的輕功,看來我要殺他還是很困難啊。”
“是嗎?淩坤不死,這邊的仗很難打啊,現在遼國從將到兵,聽到淩坤的名字就直打冷顫,從心底害怕啊。”蕭太後歎道。
“太後,您決不能在此刻放棄,無論能不能打下雁門關都要在這裏拖著,拖住他們的主力軍,拖住淩坤。我既然這邊殺不了淩坤,就馬上趕迴川蜀,隻要那邊突破劍門關,宋朝照樣必亡無疑,當時候我們劃江而治的協議依然生效。”
蕭太後沉吟片刻,點頭道:“好吧,上官小姐,本宮答應你守在幽雲托住宋軍主力,希望你早日入關,那時我們在中原會師。”
“嗯,這一天一定會馬上到來的。”
兩個女人說得豪情萬丈,激情澎湃,笑談間瓜分了大宋萬裏江山。關鍵是,這兩個女人真有這個實力。宋朝腹背受敵,危在旦夕。
顧青城告辭而去,蕭太後立即召集文武大臣議事,商討下一步作戰計劃。
“本來本宮打算就這樣結束戰爭迴上京的,但是又改變了
主意,你們知道為什麽嗎?”蕭太後問道。
“請太後明示。”大臣們稽首迴道。
“就因為那個顧先生,他是從川蜀來的人,大蜀國現在有三十萬人馬在猛攻劍門關,意欲出關問鼎中原,他們想與我們大遼結盟,他打劍門關,我打雁門關,隻要一方得以入關,宋朝便再無險可守,必亡無疑,那時蜀國將會與遼國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他們要江南,我們主中原,這事你們怎麽看。”
把富饒的中原收入囊中,這塊蛋糕可真不小,遼國眾臣都動了心,紛紛議論不已。
南院樞密使韓德功說道:“太後,宋朝主力都在北方,讓我們在這裏鷸蚌相爭,他蜀國在南方漁翁得利,怕是不妥當吧。”
“是啊,太後。”大元帥耶律斜軫說道:“若我遼國和宋朝在幽雲之地殘殺,雙方實力消耗殆盡,蜀國乘機做大,長驅直入,北上中原,那時還會兌現承諾嗎?”
蕭太後點頭說道:“你們說得都有道理,所以本宮召集大家想個萬全之策,既不能消耗我大遼實力,也要在這亂世中分得一杯羹。”
“其實,這個也好辦。”蕭太後的相好韓德讓說道:“我們不必與宋朝火拚,隻需要拖住他們的主力軍就可以了。今後宋軍不動,我們也不動,大家相安無事,宋軍攻擊,我們就集中精力守城,宋軍若要撤退,我們就追上去打,總之別讓他們走了就行,剩下的事交給蜀國。如果將來蜀國成功,我們也算兌現了承諾,而且實力沒有消耗,他蜀國也不敢毀約。”
“對,韓大人說得好,這樣一來就是他們鷸蚌相爭,我們漁翁得利。”蘭陵郡王蕭撻凜說道。
“嗯,不錯,這樣最好。”大臣紛紛點頭讚同。
蕭太後說道:“那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這麽辦,由大將軍主持堅守牛角關,牽製淩坤南下馳援劍門關,本宮與眾臣就在幽州為你加油鼓勁。”
耶律斜軫領命,帶領眾將趕迴牛角關,嚴守飛狐口,密切注視宋軍的動向。
顧青城內功卓絕,耐力久遠,緊追不舍。淩坤輕功高強,步伐詭異,勉強支撐。
最後,兩人終於停在一處山頂,淩坤彎著腰大口大口喘氣。
顧青城氣得跺腳罵道:“你是不是男人,是男人就堂堂正正打。”她正在氣頭上,心緒不穩,不覺漏出女兒之態,聲音也變得清脆嬌媚,連自己都感覺到了不妥,趕忙住了口。
好在淩坤正在彎著腰深唿吸,沒有注意到顧青城的異常,隻是順著他的話接道:“這和男人女人有什麽關係,我明知道打不過,還要自己去送死嗎?你也是男人,有本事你躺著別動,看我怎麽弄死你。”
淩坤說這話是把顧青城當男人對待的,所以不覺得什麽。但顧青城卻是以女人的角度聽,那麽這句話的含義就非常豐富了,甚至畫麵感十足,她登時又羞又氣又急,厲喝道:“卑鄙下流的登徒子,我殺了你。”雙腳一點,連人帶劍向淩坤激射而去。
淩坤的氣還沒喘勻,又被顧青城強勢攻擊,無可奈何,隻好運起輕功躲了過去,站得遠遠的繼續喘氣。
顧青城一擊不中,更加氣憤難當,很不得將淩坤生吞活剝,但又抓不住他,鬱悶之下,一掌拍在身邊的大石頭上。千斤重的大青石唿嘯而起,徑直向淩坤摟頭蓋臉砸過去。
淩坤大驚失色,顧青城的內功簡直深不可測,這一掌若拍在他身上,怕是連骨頭渣都碎成粉末了吧。顧不得多想,他一躍而起,躲過石頭,當石頭落下時,他正好落在石頭上,便順勢坐了下來。
“多謝顧兄弟賜座,你太客氣了,嗬嗬。”淩坤嬉皮笑臉嗬嗬笑道,其實是在極力掩飾他的虛弱與恐懼。
顧青城氣得胸膛一起一伏,一口銀牙咬得咯咯作響,她極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今天要殺他已經斷不可能,再糾纏下去隻會把自己氣死,以後再找機會吧。想到此,果斷轉身,往山下飛馳而去。
顧青城有多麽強大,
且不說她武功獨步江湖,就是軍事實力,也足以讓宋朝心驚膽戰,讓蕭太後都不敢小瞧。但饒是如此,當轉過身的那一刻,禁不住眼淚奪眶而出。
她從娘胎裏出來就帶著絕世武功,又有那麽尊貴顯赫的身份,所以從來沒有受過今天這樣的委屈。
淩坤,你給我等著,遲早有一天,我要把你一口一口咬碎咽下去,顧青城一邊抹眼淚一邊發誓。
顧青城沒有在牛角關停留,而是直奔幽州去見蕭太後,雖然臉上難堪,但不得不承認,她失敗了。
倒是蕭太後還算看得開,溫言說道:“上官小姐,你也不用氣餒,我都聽說了,那淩坤見了你就像老鼠見了貓似的,一溜煙落荒而逃,說明你的武功的確高明的很。”
蕭然此刻不在蕭太後身邊,不然一定會很奇怪,這顧青城怎麽又姓上官了呢?
顧青城微微點頭說:“那狗賊武功雖不如我,可是不知道什麽時候練就一身罕見的輕功,看來我要殺他還是很困難啊。”
“是嗎?淩坤不死,這邊的仗很難打啊,現在遼國從將到兵,聽到淩坤的名字就直打冷顫,從心底害怕啊。”蕭太後歎道。
“太後,您決不能在此刻放棄,無論能不能打下雁門關都要在這裏拖著,拖住他們的主力軍,拖住淩坤。我既然這邊殺不了淩坤,就馬上趕迴川蜀,隻要那邊突破劍門關,宋朝照樣必亡無疑,當時候我們劃江而治的協議依然生效。”
蕭太後沉吟片刻,點頭道:“好吧,上官小姐,本宮答應你守在幽雲托住宋軍主力,希望你早日入關,那時我們在中原會師。”
“嗯,這一天一定會馬上到來的。”
兩個女人說得豪情萬丈,激情澎湃,笑談間瓜分了大宋萬裏江山。關鍵是,這兩個女人真有這個實力。宋朝腹背受敵,危在旦夕。
顧青城告辭而去,蕭太後立即召集文武大臣議事,商討下一步作戰計劃。
“本來本宮打算就這樣結束戰爭迴上京的,但是又改變了
主意,你們知道為什麽嗎?”蕭太後問道。
“請太後明示。”大臣們稽首迴道。
“就因為那個顧先生,他是從川蜀來的人,大蜀國現在有三十萬人馬在猛攻劍門關,意欲出關問鼎中原,他們想與我們大遼結盟,他打劍門關,我打雁門關,隻要一方得以入關,宋朝便再無險可守,必亡無疑,那時蜀國將會與遼國以長江為界,劃江而治,他們要江南,我們主中原,這事你們怎麽看。”
把富饒的中原收入囊中,這塊蛋糕可真不小,遼國眾臣都動了心,紛紛議論不已。
南院樞密使韓德功說道:“太後,宋朝主力都在北方,讓我們在這裏鷸蚌相爭,他蜀國在南方漁翁得利,怕是不妥當吧。”
“是啊,太後。”大元帥耶律斜軫說道:“若我遼國和宋朝在幽雲之地殘殺,雙方實力消耗殆盡,蜀國乘機做大,長驅直入,北上中原,那時還會兌現承諾嗎?”
蕭太後點頭說道:“你們說得都有道理,所以本宮召集大家想個萬全之策,既不能消耗我大遼實力,也要在這亂世中分得一杯羹。”
“其實,這個也好辦。”蕭太後的相好韓德讓說道:“我們不必與宋朝火拚,隻需要拖住他們的主力軍就可以了。今後宋軍不動,我們也不動,大家相安無事,宋軍攻擊,我們就集中精力守城,宋軍若要撤退,我們就追上去打,總之別讓他們走了就行,剩下的事交給蜀國。如果將來蜀國成功,我們也算兌現了承諾,而且實力沒有消耗,他蜀國也不敢毀約。”
“對,韓大人說得好,這樣一來就是他們鷸蚌相爭,我們漁翁得利。”蘭陵郡王蕭撻凜說道。
“嗯,不錯,這樣最好。”大臣紛紛點頭讚同。
蕭太後說道:“那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這麽辦,由大將軍主持堅守牛角關,牽製淩坤南下馳援劍門關,本宮與眾臣就在幽州為你加油鼓勁。”
耶律斜軫領命,帶領眾將趕迴牛角關,嚴守飛狐口,密切注視宋軍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