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這拿的是什麽?
四合院:重生54,係統在手 作者:敏敏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深時分,四周一片寂靜,高陽悄悄從房間走出,徑直來到賀家的小酒館。他熟稔地翻過圍牆,輕輕敲了敲徐慧珍的房門。不一會兒,門緩緩開啟。
高陽邁步進門,一把抱住了徐慧珍,“慧珍!等急了吧!”他笑道。
“呸!誰會等你呢?我已經睡著了!”徐慧珍口中雖這麽說,但她能迅速開門,顯然並未真正入睡。
雖然看透了一切,高陽還是在她耳邊溫柔地說:“慧珍,我想你了!”徐慧珍瞬間渾身無力,若非高陽及時摟住,她恐怕早已跌倒在地。麵對這樣的甜言蜜語,徐慧珍總是難以招架。
隨之而來的便是濃情蜜意的一幕,具體細節就不再詳述了。三個小時後,徐慧珍終於緩過勁兒來,她和高陽一番嬉笑怒罵之後,這才提及正事。
和陳雪茹一樣,徐慧珍也有公私合營的話題需要與高陽商討。高陽複述了白天和陳雪茹的對話內容,聽罷,徐慧珍也堅定地作出了決定。事實上,二人的看法不謀而合,隻不過徐慧珍心中難免有所不舍,但高陽的話無疑加深了她的決心。
天亮前,高陽迴到了家中。清晨,他吃過早飯後便返迴了學校。今天是周一,上午無課,但下午有籃球賽。
昨日聆聽收音機時,高陽突發奇想,有了新的創意。因此,他提前到校,打算整理思路,好好鑽研一番。
到校後,高陽沒有返迴宿舍,而是直接找到了導師,希望能夠申請到一些研究材料。導師雖然不清楚高陽的具體意圖,但也爽快地簽下了同意書。得到材料後,高陽立即前往學校的實驗室。
實驗室內還有幾人在忙碌,大多是高年級學生、教授和導師。雖然多數高陽並不熟悉,但他認出了其中一位教授。
“高陽,你怎麽來了?”有人喊道。“宋教授!”高陽聞言急忙轉身迴應。
喚住他的是一位約莫六十多歲的老者,他是材料學的專家,盡管高陽不知道他的全名,但知道他被稱作宋教授。高陽曾上過宋教授的課,深感其教學之精妙。
宋教授對高陽的印象也很深刻,認為他不僅聰明絕頂,還有獨特的創新思維,不僅是材料係的教授,其他專業的教授也對高陽評價頗高。
“高陽,你怎麽來到實驗室了?”宋教授和藹地詢問。
“有一個新的點子,看看能否實現!”高陽迴答道。
“哦?是什麽創意呢?需要我的幫助嗎?”宋教授好奇地問道。
“謝謝宋教授!不用了!您繼續忙您的吧,我自己來就行了!”
“行!有需要就來找我!”“好的,謝謝宋教授!”高陽感激地迴應。
高陽簡單道了聲謝,隨後便尋找了個僻靜處,埋頭研究手上的東西。
高陽此次返鄉,是在一次收聽廣播時突然想到手機這個概念。他意識到,最初的手機主要是用來實現任何時間和地點下的遠程通話功能。但是,以高陽目前的知識水平而言,想研發出手機仍是一大挑戰。為此,他轉而將對講機納入考量。
相較於手持電話機,對講機除了一些距離限製外,使用上顯得更為靈活多變。它的優勢在於無需依賴任何形式的網絡就能通訊,不會產生通話費用,並且非常適合在相對固定且頻繁聯絡的情況下使用。作為集群通信的末端設備及專業移動通信設備,對講機構造簡單明了——主要包括外部殼體、主要電子裝置、電池與天線部分。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對講機便已投入實際使用,但由於早期的通訊距離有限(最遠不超過2公裏),其應用受到了很大限製。盡管後來進行了多項改進使得通訊範圍大大增加,但由於其塊狀的設計,在便捷性方麵仍然有所欠缺。然而,未來的對講機型小巧輕便,高陽也親手修理並深入接觸過多款,因此他對對講機的內部結構也有相當的認識。
正因如此,高陽對能夠自主研發一台對講機滿懷信心。他的初步目標是設計一款半雙工對講機作為實驗模型,即在任意給定時間內,信息僅能在一方發送,另一方接收的狀態下傳遞——要麽你在說話我在聽,要麽我講話你傾聽。這樣的無線通信設備被稱為半雙工機器,通過按壓按鍵即可控製收發轉換,按住發送鍵啟動發射狀態的同時關閉接收,鬆開時則切換至接受模式,禁止發射操作。
其中最複雜的是如何製作內部的主要電路板,這對高陽提出了不小的考驗。
時間飛逝,不知不覺間,一上午匆匆過去。感到饑腸轆轆的高陽隻好放下實驗用品,準備去用餐。考慮到下午課程繁重,他沒有立刻返迴實驗室,而是先專心上課。完成課業之後,還有計劃中的籃球賽等著他。
高陽這次全力以赴,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實力,徹底征服了對手。經曆數次激烈的籃球對決後,他在校內外獲得了空前的好評。
在此之前,高陽的知名度主要集中在老師圈和學術佼佼者之間。但在經曆了幾次精彩絕倫的籃球賽之後,他在整個校園內的人氣迅速躥升。尤其是在那些對體育和帥氣男生充滿憧憬的女生中,高陽的影響力更是非同凡響。每到高陽班級參賽的日子,都會有大量觀眾前來觀戰,其中不乏眾多狂熱追星的女孩們。每當高陽精準得分時,場邊便會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唿,引得同宿舍的朋友豔羨不已。
畢竟,誰讓高陽長得這麽帥又如此多才多藝呢?
接下來的日子裏,一遇閑暇,高陽便一頭紮進研究室,專注於對講機的研發項目,有時還會前往圖書館查找相關文獻資料。暑假即將來臨,盡管與陳將軍約定的任務進展緩慢,未能如願獲得確切消息,但他最終還是克製住急切的心情,決定暫時不貿然拜訪陳將軍詢問情況。
在這段時間裏,高陽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對講機的研製上。說到籃球賽,其實高陽並不是特別放在心上。
畢竟籃球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運動,即使高陽個人再出色,一個人也不能同時對抗五個對手。最終,在與校隊的比賽中,他們還是敗下陣來。
不過,這也引來了一場預料之外的機會。校隊的教練向高陽發出了加入隊伍的邀請,然而這個提議被高陽婉拒了。盡管如此,教練並未因此而放棄。由於覺得高陽身材雖然不高大,但在技術和體力方麵卻是無人能及,故而教練時常找機會遊說高陽加盟。這種無休止的說服最終讓高陽感到厭煩,從而使得他在大多數時間裏選擇呆在實驗室裏以躲避教練。
因為在實驗室,除非得到許可,否則教練是不會進來打擾他的。
暑假的腳步漸行漸近,高陽心心念念的對講機也快要成型了。隨著最後一道工序——連接最後兩條電線和啟動開關——完成,看到燈光閃爍,高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最初,高陽考慮過使用一號電池,但由於考慮到這種電池不僅耐用度不高且需經常更換的問題,他決定自己設計並製造了一批小型電池,並對設備進行了進一步改進:加入了可插電的底座功能,確保設備可以充電,無需反複更換電池。不僅如此,他還為對講機添加了幾項額外的功能。“總算完成了!”
伴隨著一聲舒展的打哈欠,高陽表達了自己的喜悅之情。
麵對桌子上排列整齊的六台對講機,高陽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溢滿了心胸。這些完全是他憑借一己之力從零開始構建的作品,因此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六個對講機每台僅有手掌般大小,非常輕便易攜。拿著這六件成果離開實驗室的瞬間,高陽正巧遇到了宋教授。
“呀,高陽!這就是你做的那個項目嗎?”
看著高陽手中的神秘裝置,宋教授顯得十分不解。因為即使是教授也看不出這究竟是什麽工具或設備。
“是啊,宋教授。”高陽微笑著點點頭。
“這是啥呀?還有根天線?不會是收音機吧?” 宋教授猜測著,但他自己也不信。“不對,如果真是收音機也未免太小了些。這到底是個什麽鬼?” 高陽笑眯眯地迴應:“嘿,教授!這就暫時保持秘密吧!我現在有事先走一步!”
為了不讓這個發明落入他人之手,特別是像宋教授這樣充滿好奇心的人,高陽沒有過多解釋,迅速地離開了。留下一個匆忙離開的背影給一頭霧水的宋教授。“嗨!這小子!藏得這麽緊!”宋教授搖了搖頭,心中充滿了困惑。這個夜晚,如果不揭開這個謎團,他恐怕無法安心入睡了。
迴到宿舍後,高陽發現室友們都聚在一起,因為他們輸掉了籃球比賽,除了安靜閱讀書本的鍾離以外,每個人的心情都不太好。“大哥!你終於迴來啦!”、“陽哥!你來了!”麵對同伴們有些失落的問候,高陽輕輕點了點頭,迴應著。正當這時,一個好奇的眼神投向了他的手。“哎?陽哥,這拿的是什麽?”
高陽邁步進門,一把抱住了徐慧珍,“慧珍!等急了吧!”他笑道。
“呸!誰會等你呢?我已經睡著了!”徐慧珍口中雖這麽說,但她能迅速開門,顯然並未真正入睡。
雖然看透了一切,高陽還是在她耳邊溫柔地說:“慧珍,我想你了!”徐慧珍瞬間渾身無力,若非高陽及時摟住,她恐怕早已跌倒在地。麵對這樣的甜言蜜語,徐慧珍總是難以招架。
隨之而來的便是濃情蜜意的一幕,具體細節就不再詳述了。三個小時後,徐慧珍終於緩過勁兒來,她和高陽一番嬉笑怒罵之後,這才提及正事。
和陳雪茹一樣,徐慧珍也有公私合營的話題需要與高陽商討。高陽複述了白天和陳雪茹的對話內容,聽罷,徐慧珍也堅定地作出了決定。事實上,二人的看法不謀而合,隻不過徐慧珍心中難免有所不舍,但高陽的話無疑加深了她的決心。
天亮前,高陽迴到了家中。清晨,他吃過早飯後便返迴了學校。今天是周一,上午無課,但下午有籃球賽。
昨日聆聽收音機時,高陽突發奇想,有了新的創意。因此,他提前到校,打算整理思路,好好鑽研一番。
到校後,高陽沒有返迴宿舍,而是直接找到了導師,希望能夠申請到一些研究材料。導師雖然不清楚高陽的具體意圖,但也爽快地簽下了同意書。得到材料後,高陽立即前往學校的實驗室。
實驗室內還有幾人在忙碌,大多是高年級學生、教授和導師。雖然多數高陽並不熟悉,但他認出了其中一位教授。
“高陽,你怎麽來了?”有人喊道。“宋教授!”高陽聞言急忙轉身迴應。
喚住他的是一位約莫六十多歲的老者,他是材料學的專家,盡管高陽不知道他的全名,但知道他被稱作宋教授。高陽曾上過宋教授的課,深感其教學之精妙。
宋教授對高陽的印象也很深刻,認為他不僅聰明絕頂,還有獨特的創新思維,不僅是材料係的教授,其他專業的教授也對高陽評價頗高。
“高陽,你怎麽來到實驗室了?”宋教授和藹地詢問。
“有一個新的點子,看看能否實現!”高陽迴答道。
“哦?是什麽創意呢?需要我的幫助嗎?”宋教授好奇地問道。
“謝謝宋教授!不用了!您繼續忙您的吧,我自己來就行了!”
“行!有需要就來找我!”“好的,謝謝宋教授!”高陽感激地迴應。
高陽簡單道了聲謝,隨後便尋找了個僻靜處,埋頭研究手上的東西。
高陽此次返鄉,是在一次收聽廣播時突然想到手機這個概念。他意識到,最初的手機主要是用來實現任何時間和地點下的遠程通話功能。但是,以高陽目前的知識水平而言,想研發出手機仍是一大挑戰。為此,他轉而將對講機納入考量。
相較於手持電話機,對講機除了一些距離限製外,使用上顯得更為靈活多變。它的優勢在於無需依賴任何形式的網絡就能通訊,不會產生通話費用,並且非常適合在相對固定且頻繁聯絡的情況下使用。作為集群通信的末端設備及專業移動通信設備,對講機構造簡單明了——主要包括外部殼體、主要電子裝置、電池與天線部分。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對講機便已投入實際使用,但由於早期的通訊距離有限(最遠不超過2公裏),其應用受到了很大限製。盡管後來進行了多項改進使得通訊範圍大大增加,但由於其塊狀的設計,在便捷性方麵仍然有所欠缺。然而,未來的對講機型小巧輕便,高陽也親手修理並深入接觸過多款,因此他對對講機的內部結構也有相當的認識。
正因如此,高陽對能夠自主研發一台對講機滿懷信心。他的初步目標是設計一款半雙工對講機作為實驗模型,即在任意給定時間內,信息僅能在一方發送,另一方接收的狀態下傳遞——要麽你在說話我在聽,要麽我講話你傾聽。這樣的無線通信設備被稱為半雙工機器,通過按壓按鍵即可控製收發轉換,按住發送鍵啟動發射狀態的同時關閉接收,鬆開時則切換至接受模式,禁止發射操作。
其中最複雜的是如何製作內部的主要電路板,這對高陽提出了不小的考驗。
時間飛逝,不知不覺間,一上午匆匆過去。感到饑腸轆轆的高陽隻好放下實驗用品,準備去用餐。考慮到下午課程繁重,他沒有立刻返迴實驗室,而是先專心上課。完成課業之後,還有計劃中的籃球賽等著他。
高陽這次全力以赴,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實力,徹底征服了對手。經曆數次激烈的籃球對決後,他在校內外獲得了空前的好評。
在此之前,高陽的知名度主要集中在老師圈和學術佼佼者之間。但在經曆了幾次精彩絕倫的籃球賽之後,他在整個校園內的人氣迅速躥升。尤其是在那些對體育和帥氣男生充滿憧憬的女生中,高陽的影響力更是非同凡響。每到高陽班級參賽的日子,都會有大量觀眾前來觀戰,其中不乏眾多狂熱追星的女孩們。每當高陽精準得分時,場邊便會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唿,引得同宿舍的朋友豔羨不已。
畢竟,誰讓高陽長得這麽帥又如此多才多藝呢?
接下來的日子裏,一遇閑暇,高陽便一頭紮進研究室,專注於對講機的研發項目,有時還會前往圖書館查找相關文獻資料。暑假即將來臨,盡管與陳將軍約定的任務進展緩慢,未能如願獲得確切消息,但他最終還是克製住急切的心情,決定暫時不貿然拜訪陳將軍詢問情況。
在這段時間裏,高陽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對講機的研製上。說到籃球賽,其實高陽並不是特別放在心上。
畢竟籃球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運動,即使高陽個人再出色,一個人也不能同時對抗五個對手。最終,在與校隊的比賽中,他們還是敗下陣來。
不過,這也引來了一場預料之外的機會。校隊的教練向高陽發出了加入隊伍的邀請,然而這個提議被高陽婉拒了。盡管如此,教練並未因此而放棄。由於覺得高陽身材雖然不高大,但在技術和體力方麵卻是無人能及,故而教練時常找機會遊說高陽加盟。這種無休止的說服最終讓高陽感到厭煩,從而使得他在大多數時間裏選擇呆在實驗室裏以躲避教練。
因為在實驗室,除非得到許可,否則教練是不會進來打擾他的。
暑假的腳步漸行漸近,高陽心心念念的對講機也快要成型了。隨著最後一道工序——連接最後兩條電線和啟動開關——完成,看到燈光閃爍,高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最初,高陽考慮過使用一號電池,但由於考慮到這種電池不僅耐用度不高且需經常更換的問題,他決定自己設計並製造了一批小型電池,並對設備進行了進一步改進:加入了可插電的底座功能,確保設備可以充電,無需反複更換電池。不僅如此,他還為對講機添加了幾項額外的功能。“總算完成了!”
伴隨著一聲舒展的打哈欠,高陽表達了自己的喜悅之情。
麵對桌子上排列整齊的六台對講機,高陽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溢滿了心胸。這些完全是他憑借一己之力從零開始構建的作品,因此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六個對講機每台僅有手掌般大小,非常輕便易攜。拿著這六件成果離開實驗室的瞬間,高陽正巧遇到了宋教授。
“呀,高陽!這就是你做的那個項目嗎?”
看著高陽手中的神秘裝置,宋教授顯得十分不解。因為即使是教授也看不出這究竟是什麽工具或設備。
“是啊,宋教授。”高陽微笑著點點頭。
“這是啥呀?還有根天線?不會是收音機吧?” 宋教授猜測著,但他自己也不信。“不對,如果真是收音機也未免太小了些。這到底是個什麽鬼?” 高陽笑眯眯地迴應:“嘿,教授!這就暫時保持秘密吧!我現在有事先走一步!”
為了不讓這個發明落入他人之手,特別是像宋教授這樣充滿好奇心的人,高陽沒有過多解釋,迅速地離開了。留下一個匆忙離開的背影給一頭霧水的宋教授。“嗨!這小子!藏得這麽緊!”宋教授搖了搖頭,心中充滿了困惑。這個夜晚,如果不揭開這個謎團,他恐怕無法安心入睡了。
迴到宿舍後,高陽發現室友們都聚在一起,因為他們輸掉了籃球比賽,除了安靜閱讀書本的鍾離以外,每個人的心情都不太好。“大哥!你終於迴來啦!”、“陽哥!你來了!”麵對同伴們有些失落的問候,高陽輕輕點了點頭,迴應著。正當這時,一個好奇的眼神投向了他的手。“哎?陽哥,這拿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