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親密
穿書後,我在侯府佛係逆襲 作者:蠢萌小說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18章
陸昭昭眼見著他們二人走在前麵,心中怎會甘願落後。僅僅片刻工夫,她就迅速調整好情緒,緊接著滿臉堆笑地快步上前,親親熱熱地挽住侯夫人的胳膊,那副樣子活脫脫就是與侯夫人有著極為深厚的母女情誼。這般情景一對比,在旁邊僅僅默默陪伴著侯夫人安靜前行的洛水瑤,就明顯和她們有了較大的距離感,顯得頗為生分。
洛水瑤自然察覺到她暗暗投向自己的目光,但並未有所表示。侯夫人與陸昭昭有感情基礎,這些事由陸昭昭來做,便顯得親近。但如若讓洛水瑤來做,便有討好的意味。況且她覺得就這樣相處也很好,並無改變之意。
侯夫人在門口又一次無意間對洛水瑤有所冷落,迴想起之前的諸多情形,內心的愧疚之感愈發濃烈。正因為此,她此時便多了幾分留意,決計不讓洛水瑤再次被忽視。所以,即便當下正與陸昭昭親昵談笑,她也還是沒忘記關切地向洛水瑤搭話。
“瑤瑤,你在山莊裏玩得怎麽樣?你看看,你好像瘦了好多。還有你這身衣裳,也太素淡了些。都怪姨母,沒多給你準備幾件顏色鮮豔的衣服。等你休息個一兩天,我就叫繡娘過來,給你做些新衣裳。女孩子家就應該打扮得嬌豔美麗,別總是穿這種素淨的顏色。”
洛水瑤聽到侯夫人的這番心意,自然不會拂逆,當下便展露出一抹笑容,朝著侯夫人答謝:“多謝姨母掛懷,我平日裏本就不怎麽愛外出走動,這些衣裳穿著於我而言倒也算適宜。”
侯夫人對洛水瑤的這一迴應極為滿意。其言巧妙之處在於,既未拒絕添置新衣的美意,又委婉暗示是自身緣故才致使衣裳未得置辦。洛水瑤這般識趣,侯夫人焉能不滿。
就這樣,幾人一路交談著,不多時便抵達了膳堂。途中陸昭昭時不時地與眾人閑聊幾句,洛水瑤也都禮貌迴應,如此一來二去,兩人間的氛圍倒顯得親近了些許。侯夫人將這一切瞧在眼裏,心中不禁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兩個孩子若能和睦相處自是再好不過。對於她倆之間暗流湧動的那些小心思,侯夫人並未放在心上。哪怕是自家親族姐妹在一起,也難免會有女兒家的明爭暗鬥,隻要不過分,這種情形也算不得什麽大事。待再過些時日,她倆年齡漸長,尋個好人家嫁出去,彼此離得遠了,關係自然而然就會變好,就如同她與自己的堂妹一般。想當初在家中也曾鬧過諸多不愉快,可如今不也時常往來走動嗎?女兒家的閨中密友本就稀少,能有一兩個可傾訴知心話之人,那便已是極為難得。
念及堂妹,侯夫人又不禁想要歎息。她堂妹一生好強,卻沒料到臨了卻還要為兒女之事操心至如此境地。想到這兒,侯夫人心裏又暗自慶幸起來,慶幸自家那兩個兒子打小就乖巧懂事,沒讓她操多少心。隻是侯夫人怎麽也想不到,再過不久,她也會變成那個為兒子的事兒操心到心力交瘁的人。
“夫人,二位表小姐,”膳堂內眾多下人早已將飯菜準備妥當。見到她們進來,紛紛行禮。
侯夫人擺了擺手,示意眾人散開,接著轉頭招唿身旁的桑嬤嬤:“嬤嬤,可準備好熱水了?”
“迴夫人,備好了。”張嬤嬤陪伴在侯夫人身邊多年,做事向來八麵玲瓏,熱水自然是早已備好。眾人洗漱完畢後,便依次在桌旁落座。
“姨母,您嚐嚐這個,這可是我特意吩咐廚房用小火慢慢燉了許久的呢,吃起來軟爛可口,而且特別滋補身子。”陸昭昭依舊像往常那般,扮演著知心女兒的角色,一邊說著,一邊給侯夫人布著菜。
侯夫人向來很是受用她這樣的做法,當下便笑著接過陸昭昭遞過來的那碗羹湯,同時也沒忘了招唿洛水瑤:“瑤瑤,你也嚐一嚐呀,好好補補,把這段日子瘦下去的都補迴來。”
洛水瑤笑著道了謝,依照侯夫人說的給自己盛了一碗。其實她在山莊吃得也還行,要說瘦了,應該是身體又抽條了些,臉上那點還沒褪去的嬰兒肥慢慢沒了,下巴變得尖了不少,看著好像消瘦了。但實際上,她感覺自己的身體可比一個月前好了許多,起碼現在走上一段路,也是臉不紅、氣不喘的,整個人的身體素質提升了不少。
陸昭昭斜睨了洛水瑤一眼,心裏對她這副做派很是看不上。都寄居在侯府了,還不像自己這般深得侯夫人的歡心,竟然都不知道多去跟侯夫人親近親近,可真是個從鄉下來的蠢貨。不過她如今可不像之前那樣,會在飯桌上跟洛水瑤鬧得不愉快。她甚至巴不得洛水瑤就一直保持著這不招人待見的樣子,所以自然也不會去提醒洛水瑤該怎麽做。接下來,幾個人都沒怎麽說話,整個膳堂裏除了輕微的咀嚼聲外,再沒有其他聲響。
就在這安靜的氛圍中,一聲通報打破了平靜。隻聽膳堂外傳來桑嬤嬤的聲音:“夫人,世子迴來了。”
侯夫人一聽這話,臉上立刻露出欣喜之色,趕忙放下手中的銀箸,招唿一旁的下人端來漱口用的東西。漱完口後,她這才起身,臉上帶著笑意朝著外麵迎去,嘴裏說道:“元錚迴來啦,這孩子好些日子都忙著沒迴家了,怎麽今兒個大中午的倒有空了?”
陸昭昭自然不願落在後麵,早早就跟在侯夫人身後一同出去了。唯有洛水瑤不慌不忙地完成漱口的動作,拿起帕子仔細地擦拭幹淨嘴角,又整理了一下衣衫,這才邁著緩緩的步子走了出去。
院門外,葉雲舟穿著隱龍衛那標誌性的玄色錦袍,頭上戴著玉冠,看他那狀態,顯然是剛從隱龍司趕迴來的。見到侯夫人後,他上前兩步,規規矩矩地行了禮,喚了一聲:“母親。”
陸昭昭眼見著他們二人走在前麵,心中怎會甘願落後。僅僅片刻工夫,她就迅速調整好情緒,緊接著滿臉堆笑地快步上前,親親熱熱地挽住侯夫人的胳膊,那副樣子活脫脫就是與侯夫人有著極為深厚的母女情誼。這般情景一對比,在旁邊僅僅默默陪伴著侯夫人安靜前行的洛水瑤,就明顯和她們有了較大的距離感,顯得頗為生分。
洛水瑤自然察覺到她暗暗投向自己的目光,但並未有所表示。侯夫人與陸昭昭有感情基礎,這些事由陸昭昭來做,便顯得親近。但如若讓洛水瑤來做,便有討好的意味。況且她覺得就這樣相處也很好,並無改變之意。
侯夫人在門口又一次無意間對洛水瑤有所冷落,迴想起之前的諸多情形,內心的愧疚之感愈發濃烈。正因為此,她此時便多了幾分留意,決計不讓洛水瑤再次被忽視。所以,即便當下正與陸昭昭親昵談笑,她也還是沒忘記關切地向洛水瑤搭話。
“瑤瑤,你在山莊裏玩得怎麽樣?你看看,你好像瘦了好多。還有你這身衣裳,也太素淡了些。都怪姨母,沒多給你準備幾件顏色鮮豔的衣服。等你休息個一兩天,我就叫繡娘過來,給你做些新衣裳。女孩子家就應該打扮得嬌豔美麗,別總是穿這種素淨的顏色。”
洛水瑤聽到侯夫人的這番心意,自然不會拂逆,當下便展露出一抹笑容,朝著侯夫人答謝:“多謝姨母掛懷,我平日裏本就不怎麽愛外出走動,這些衣裳穿著於我而言倒也算適宜。”
侯夫人對洛水瑤的這一迴應極為滿意。其言巧妙之處在於,既未拒絕添置新衣的美意,又委婉暗示是自身緣故才致使衣裳未得置辦。洛水瑤這般識趣,侯夫人焉能不滿。
就這樣,幾人一路交談著,不多時便抵達了膳堂。途中陸昭昭時不時地與眾人閑聊幾句,洛水瑤也都禮貌迴應,如此一來二去,兩人間的氛圍倒顯得親近了些許。侯夫人將這一切瞧在眼裏,心中不禁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兩個孩子若能和睦相處自是再好不過。對於她倆之間暗流湧動的那些小心思,侯夫人並未放在心上。哪怕是自家親族姐妹在一起,也難免會有女兒家的明爭暗鬥,隻要不過分,這種情形也算不得什麽大事。待再過些時日,她倆年齡漸長,尋個好人家嫁出去,彼此離得遠了,關係自然而然就會變好,就如同她與自己的堂妹一般。想當初在家中也曾鬧過諸多不愉快,可如今不也時常往來走動嗎?女兒家的閨中密友本就稀少,能有一兩個可傾訴知心話之人,那便已是極為難得。
念及堂妹,侯夫人又不禁想要歎息。她堂妹一生好強,卻沒料到臨了卻還要為兒女之事操心至如此境地。想到這兒,侯夫人心裏又暗自慶幸起來,慶幸自家那兩個兒子打小就乖巧懂事,沒讓她操多少心。隻是侯夫人怎麽也想不到,再過不久,她也會變成那個為兒子的事兒操心到心力交瘁的人。
“夫人,二位表小姐,”膳堂內眾多下人早已將飯菜準備妥當。見到她們進來,紛紛行禮。
侯夫人擺了擺手,示意眾人散開,接著轉頭招唿身旁的桑嬤嬤:“嬤嬤,可準備好熱水了?”
“迴夫人,備好了。”張嬤嬤陪伴在侯夫人身邊多年,做事向來八麵玲瓏,熱水自然是早已備好。眾人洗漱完畢後,便依次在桌旁落座。
“姨母,您嚐嚐這個,這可是我特意吩咐廚房用小火慢慢燉了許久的呢,吃起來軟爛可口,而且特別滋補身子。”陸昭昭依舊像往常那般,扮演著知心女兒的角色,一邊說著,一邊給侯夫人布著菜。
侯夫人向來很是受用她這樣的做法,當下便笑著接過陸昭昭遞過來的那碗羹湯,同時也沒忘了招唿洛水瑤:“瑤瑤,你也嚐一嚐呀,好好補補,把這段日子瘦下去的都補迴來。”
洛水瑤笑著道了謝,依照侯夫人說的給自己盛了一碗。其實她在山莊吃得也還行,要說瘦了,應該是身體又抽條了些,臉上那點還沒褪去的嬰兒肥慢慢沒了,下巴變得尖了不少,看著好像消瘦了。但實際上,她感覺自己的身體可比一個月前好了許多,起碼現在走上一段路,也是臉不紅、氣不喘的,整個人的身體素質提升了不少。
陸昭昭斜睨了洛水瑤一眼,心裏對她這副做派很是看不上。都寄居在侯府了,還不像自己這般深得侯夫人的歡心,竟然都不知道多去跟侯夫人親近親近,可真是個從鄉下來的蠢貨。不過她如今可不像之前那樣,會在飯桌上跟洛水瑤鬧得不愉快。她甚至巴不得洛水瑤就一直保持著這不招人待見的樣子,所以自然也不會去提醒洛水瑤該怎麽做。接下來,幾個人都沒怎麽說話,整個膳堂裏除了輕微的咀嚼聲外,再沒有其他聲響。
就在這安靜的氛圍中,一聲通報打破了平靜。隻聽膳堂外傳來桑嬤嬤的聲音:“夫人,世子迴來了。”
侯夫人一聽這話,臉上立刻露出欣喜之色,趕忙放下手中的銀箸,招唿一旁的下人端來漱口用的東西。漱完口後,她這才起身,臉上帶著笑意朝著外麵迎去,嘴裏說道:“元錚迴來啦,這孩子好些日子都忙著沒迴家了,怎麽今兒個大中午的倒有空了?”
陸昭昭自然不願落在後麵,早早就跟在侯夫人身後一同出去了。唯有洛水瑤不慌不忙地完成漱口的動作,拿起帕子仔細地擦拭幹淨嘴角,又整理了一下衣衫,這才邁著緩緩的步子走了出去。
院門外,葉雲舟穿著隱龍衛那標誌性的玄色錦袍,頭上戴著玉冠,看他那狀態,顯然是剛從隱龍司趕迴來的。見到侯夫人後,他上前兩步,規規矩矩地行了禮,喚了一聲:“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