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迴京
穿書後,我在侯府佛係逆襲 作者:蠢萌小說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14章
京中那邊的商樓裝修已快完工,每三日有人來取麥芽糖時,方月娘就會托人帶信,把京中的事務告知她。而洛水瑤就得在那些人離開時把相應的事兒處理妥當,再將迴信帶迴去。這些事越往後越需費心。一整天都在諸多事務裏打轉,忙得暈頭轉向。唯有偶爾停下用膳,或是瞧見那匹小馬時,葉雲舟的身影才會不由自主地闖進她的腦海。
起初,她還因葉雲舟不告而別,心裏略帶酸澀與悵然。好在忙碌的日子好似一味良藥,漸漸衝淡了這份不適,讓她無暇顧及這些擾人的情緒。
時光匆匆,轉瞬而逝,洛水瑤在這山莊之中已然待了月餘。如今,諸多事務都步上了正軌,一切也井井有條。
恰好昨日,洛水瑤收到方月娘遞來的信,信上說京中商鋪已然裝飾完畢,讓她迴去把把關。洛水瑤雖貪戀這山莊裏忙碌又愜意的日子,可心裏也清楚,長期滯留在此確實不妥。於是,今日一大早,她便招唿春杏一道收拾行李,打算跟著迴京送貨的隊伍一道啟程返京。
“小姐,真的不要我同你們一同迴去嗎?”莊子邊幫忙打包要帶迴去的物品,邊有些不舍地問道。
洛水瑤聞言,手上動作稍頓,抬眸看向莊子,語氣略帶安慰:“你已教會我院中眾人一些拳腳功夫,剩下的並非一朝一夕能學成,你待在我身邊也是浪費這身本領。如今山莊這邊需要人,若就這般走了,我也不甚放心。留你在此,一方麵可同劉管事他們共同協助治理山莊,另一方麵山莊這邊也得留一個自己人,你在此處可監督山莊眾人,若有人拿著雞毛當令箭,做那欺壓之舉,你也可以及時向我匯報,不是嗎?”
“哦,原來是這樣。”
莊子撓撓頭,麵上帶著幾分恍然大悟,很快又露出一副開心的模樣,“原來小姐您當我是自己人啊?”
洛水瑤失笑,伸手本想拍拍莊子的腦袋,可莊子近些日子又長高了不少,她隻好退而求其次,拍了拍他的肩:“那是自然,你與春杏都是自己人,這些事交給你,我最放心不過了。我相信你也能做得很好,對不對?”
莊子用力點頭:“小姐你就放心吧,我一定好好監督他們,絕不讓他們做破壞山莊規矩的事。”
春杏在一旁撇撇嘴,看著莊子被小姐三言兩語就忽悠得找不著北的模樣,隻覺得沒眼看。可緊接著,又聽到小姐方才說她也是“自己人”,雖說心底明白小姐大概率隻是為了安撫莊子這般說的,但這話鑽進耳朵裏,她嘴角也壓不住得想往上翹。
安撫完莊子,洛水瑤又交代了他一些事情,便打發他去辦。
莊子滿心不舍,三步兩迴頭,盡顯不舍。好在洛水瑤方才那番懇切言語,他也分的清輕重。況且往後他時常能在山莊與京都兩頭往返,並非就此見不著小姐了。知曉小姐是為自己好,莊子雖仍有些悵然,卻也不再拖遝,壓下不舍,快步離去著手辦事。
望著莊子離開的背影,洛水瑤無奈地搖搖頭,隨後轉身看向春杏。或許是山莊裏的日子太過舒心,春杏也長高長胖了些。前些日子她試著做了些潤膚之物,還讓春杏跟自己一同使用。這不,如今春杏的皮膚可不像從前那樣粗糙暗黃了,變得白嫩許多。此刻,春杏穿上這身翠綠的丫鬟服飾,瞧著倒也是個清秀小佳人。
春杏自然也察覺到了自身的變化,因此有了幾分自信,不再像之前那般膽小,說起話來也沒了扭捏之態。她抬頭望著洛水瑤時,麵龐中隱隱透著幾分英氣,開口問道:“小姐,東西都已收拾好,我們現在就走嗎?”
洛水瑤點點頭:“走吧,雖說現在時日尚早,可如今天氣愈發炎熱了,等我們迴到京中,恐怕就過了午時。下午還能好好休息一番,要是晚些再出發,咱們這身子恐怕受不了。”
春杏喚來小廝,將她們準備帶迴京的東西搬到了門口。拉她們迴去的馬車早已備好,車上貨物也已裝載妥當。
見洛水瑤走來,馬車旁站著的幾個大漢立刻向她行禮,洛水瑤趕忙伸手製止,輕聲說道:“諸位不必如此,勞煩大家等了我們這片刻,眼下時日不早了,咱們這就快走吧。”
眾人本就不是在乎這些虛禮之人,被洛水瑤製止後,也便不強求。為首那人聞言,拱手說道:“那小姐您稍等,我們現在就套馬。”說著,便與幾人一道轉身去將馬套在馬車上。
洛水瑤看向旁邊的劉管事,微微欠了欠身:“我這一離去,山莊內諸事便要勞煩劉管事了。你的兒子劉宇雖年紀尚小,卻頗有幾分你的風範。若實在勞累,您大可將手中活計分些出去,你如今年紀也不小了,身體也不似年輕人般硬朗,莫要因此累著自己。”
劉管事連忙行禮:“小姐您且放心,這些老奴都醒的。”
劉管事沒想到小姐竟然還惦記著他,聽到如此關心之語也不由心中一暖,遂又說道:“山莊諸事有老奴呢。若遇任何拿不定主意之事,老奴定會讓莊子兄弟快馬加鞭給您送信。這邊諸事皆已步上正軌,還請您放心迴去。”
洛水瑤點點頭,再次向他拜別,隨後在春杏的攙扶下上了馬車。
走了一會兒,洛水瑤掀開車簾望向車窗外,再次感歎古代這無汙染的好風景,真是山好水好。如今已臨近五月,百花盛開,青山綠樹,看著就讓人心情大好。春杏也探過身來,主仆二人一同看著窗外,沉浸在道路兩側的美景之中。
二人安靜地坐在車窗邊,悠然看著窗外風景,一時間誰也沒出聲。唯有走在前麵駕馬的幾人交談的聲音,隱約傳了過來。
“哎,老千,你可曾聽說京都近些日子發生的那件事?”一人開口問道。
京中那邊的商樓裝修已快完工,每三日有人來取麥芽糖時,方月娘就會托人帶信,把京中的事務告知她。而洛水瑤就得在那些人離開時把相應的事兒處理妥當,再將迴信帶迴去。這些事越往後越需費心。一整天都在諸多事務裏打轉,忙得暈頭轉向。唯有偶爾停下用膳,或是瞧見那匹小馬時,葉雲舟的身影才會不由自主地闖進她的腦海。
起初,她還因葉雲舟不告而別,心裏略帶酸澀與悵然。好在忙碌的日子好似一味良藥,漸漸衝淡了這份不適,讓她無暇顧及這些擾人的情緒。
時光匆匆,轉瞬而逝,洛水瑤在這山莊之中已然待了月餘。如今,諸多事務都步上了正軌,一切也井井有條。
恰好昨日,洛水瑤收到方月娘遞來的信,信上說京中商鋪已然裝飾完畢,讓她迴去把把關。洛水瑤雖貪戀這山莊裏忙碌又愜意的日子,可心裏也清楚,長期滯留在此確實不妥。於是,今日一大早,她便招唿春杏一道收拾行李,打算跟著迴京送貨的隊伍一道啟程返京。
“小姐,真的不要我同你們一同迴去嗎?”莊子邊幫忙打包要帶迴去的物品,邊有些不舍地問道。
洛水瑤聞言,手上動作稍頓,抬眸看向莊子,語氣略帶安慰:“你已教會我院中眾人一些拳腳功夫,剩下的並非一朝一夕能學成,你待在我身邊也是浪費這身本領。如今山莊這邊需要人,若就這般走了,我也不甚放心。留你在此,一方麵可同劉管事他們共同協助治理山莊,另一方麵山莊這邊也得留一個自己人,你在此處可監督山莊眾人,若有人拿著雞毛當令箭,做那欺壓之舉,你也可以及時向我匯報,不是嗎?”
“哦,原來是這樣。”
莊子撓撓頭,麵上帶著幾分恍然大悟,很快又露出一副開心的模樣,“原來小姐您當我是自己人啊?”
洛水瑤失笑,伸手本想拍拍莊子的腦袋,可莊子近些日子又長高了不少,她隻好退而求其次,拍了拍他的肩:“那是自然,你與春杏都是自己人,這些事交給你,我最放心不過了。我相信你也能做得很好,對不對?”
莊子用力點頭:“小姐你就放心吧,我一定好好監督他們,絕不讓他們做破壞山莊規矩的事。”
春杏在一旁撇撇嘴,看著莊子被小姐三言兩語就忽悠得找不著北的模樣,隻覺得沒眼看。可緊接著,又聽到小姐方才說她也是“自己人”,雖說心底明白小姐大概率隻是為了安撫莊子這般說的,但這話鑽進耳朵裏,她嘴角也壓不住得想往上翹。
安撫完莊子,洛水瑤又交代了他一些事情,便打發他去辦。
莊子滿心不舍,三步兩迴頭,盡顯不舍。好在洛水瑤方才那番懇切言語,他也分的清輕重。況且往後他時常能在山莊與京都兩頭往返,並非就此見不著小姐了。知曉小姐是為自己好,莊子雖仍有些悵然,卻也不再拖遝,壓下不舍,快步離去著手辦事。
望著莊子離開的背影,洛水瑤無奈地搖搖頭,隨後轉身看向春杏。或許是山莊裏的日子太過舒心,春杏也長高長胖了些。前些日子她試著做了些潤膚之物,還讓春杏跟自己一同使用。這不,如今春杏的皮膚可不像從前那樣粗糙暗黃了,變得白嫩許多。此刻,春杏穿上這身翠綠的丫鬟服飾,瞧著倒也是個清秀小佳人。
春杏自然也察覺到了自身的變化,因此有了幾分自信,不再像之前那般膽小,說起話來也沒了扭捏之態。她抬頭望著洛水瑤時,麵龐中隱隱透著幾分英氣,開口問道:“小姐,東西都已收拾好,我們現在就走嗎?”
洛水瑤點點頭:“走吧,雖說現在時日尚早,可如今天氣愈發炎熱了,等我們迴到京中,恐怕就過了午時。下午還能好好休息一番,要是晚些再出發,咱們這身子恐怕受不了。”
春杏喚來小廝,將她們準備帶迴京的東西搬到了門口。拉她們迴去的馬車早已備好,車上貨物也已裝載妥當。
見洛水瑤走來,馬車旁站著的幾個大漢立刻向她行禮,洛水瑤趕忙伸手製止,輕聲說道:“諸位不必如此,勞煩大家等了我們這片刻,眼下時日不早了,咱們這就快走吧。”
眾人本就不是在乎這些虛禮之人,被洛水瑤製止後,也便不強求。為首那人聞言,拱手說道:“那小姐您稍等,我們現在就套馬。”說著,便與幾人一道轉身去將馬套在馬車上。
洛水瑤看向旁邊的劉管事,微微欠了欠身:“我這一離去,山莊內諸事便要勞煩劉管事了。你的兒子劉宇雖年紀尚小,卻頗有幾分你的風範。若實在勞累,您大可將手中活計分些出去,你如今年紀也不小了,身體也不似年輕人般硬朗,莫要因此累著自己。”
劉管事連忙行禮:“小姐您且放心,這些老奴都醒的。”
劉管事沒想到小姐竟然還惦記著他,聽到如此關心之語也不由心中一暖,遂又說道:“山莊諸事有老奴呢。若遇任何拿不定主意之事,老奴定會讓莊子兄弟快馬加鞭給您送信。這邊諸事皆已步上正軌,還請您放心迴去。”
洛水瑤點點頭,再次向他拜別,隨後在春杏的攙扶下上了馬車。
走了一會兒,洛水瑤掀開車簾望向車窗外,再次感歎古代這無汙染的好風景,真是山好水好。如今已臨近五月,百花盛開,青山綠樹,看著就讓人心情大好。春杏也探過身來,主仆二人一同看著窗外,沉浸在道路兩側的美景之中。
二人安靜地坐在車窗邊,悠然看著窗外風景,一時間誰也沒出聲。唯有走在前麵駕馬的幾人交談的聲音,隱約傳了過來。
“哎,老千,你可曾聽說京都近些日子發生的那件事?”一人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