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遠的眼眶瞬間紅了,他緊緊握著那片碎片,手指被尖銳的碎片劃破,鮮血滴落在灰燼上,他卻渾然不覺。
緊接著,他又在廢墟的深處找到了一方端硯。
那是他生辰時送給王書翰的禮物,然而此刻,這方端硯也已被砸得麵目全非,裂痕遍布。
李文遠看著手中的端硯,淚水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
他跪在廢墟上,放聲大哭起來。
他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王書翰就這樣離他而去,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他緊握端硯的碎片,仿佛這樣就能抓住那些已經消逝的過往。
席玉站在一旁,看著李文遠如此傷心欲絕的樣子,心中也充滿了悲痛。
他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然後找來驛卒,沉聲問道:「王大人的遺骸,收殮在何處?」
驛卒誠惶誠,連忙跪下迴答道:「大人,王大人的遺骸……火勢過於猛烈,我們……我們沒能找到完整的遺骸,可能是被燒了個幹淨……」
席玉眉頭緊鎖,眼神中充滿了震驚和疑惑。
他再次確認道:「你是說,你們沒有找到王大人的遺骸?連一點殘骸都沒有?」
驛卒顫抖著聲音迴答:「是的,大人。我們仔細搜尋了廢墟,但……但真的什麽都沒找到。」
聽到這個消息,李文遠的哭聲更加悽厲。
席玉卻擰起眉頭若有所思,問驛卒:「華州目前誰在主事?」
驛卒連忙迴答道:「迴大人,現在華州是由同知孫大人暫時主事。」
席玉點了點頭,對李文遠說:「文遠,我們先去見孫大人,了解一下具體情況,看看能否找到什麽線索。」
李文遠如同行屍走肉般點了點頭。
他任由席玉拉起身,抹去眼角的淚水,深吸一口氣,與席玉一同前往州府。
他們剛到州府門口,迎麵遇上了要出門的欽差大人。
欽差與席仲安是同門,一見到席玉,連忙上前拉住他,問:「賢侄,你怎麽會突然來到華州?」
席玉恭敬地作揖見禮,迴答道:「見過陳大人。王書翰是我的至交好友,聽聞他遭遇不幸,我與文遠特地趕來看看。」
欽差大人聽後,麵色凝重,嘆息道:「王書翰的事確實令人痛心,沒想到竟會遭此橫禍。」
他頓了頓,又轉向席玉,語氣中帶著幾分勸慰:「賢侄,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此事非同小可,火勢之猛,是為銷毀證據而來。秦王因此震怒不已,已經親自前往捉拿布政使。」
席玉聽到這裏,問:「聽說陳大人是從火場裏被救出來的,而王書翰卻連遺骸都沒找到?」
欽差麵色凝重,微微點頭,道:「正是。他們為了救我,確實耽誤了救書翰的時機,這也是我心中一直無法釋懷的事情。」
席玉寬慰道:「陳大人莫要多想,我隻是有一些疑問,希望能得到您的解答和協助。」
欽差大人點頭示意,隨即請席玉和李文遠進入府內,三人關起門來談了很久。
隨著細節的逐一展開,席玉心中的疑慮,逐漸轉化為一種強烈的期盼。
他眼中閃爍著光芒,似乎捕捉到了什麽關鍵的線索。
席玉心道:這事兒,恐怕與沈淵脫不了幹係。即使他再不喜歡王書翰,也不會輕易置他於死地。
火場中沒有王書翰的遺骸,這隻能說明一個事實——王書翰沒有死!
他很可能被沈淵的人帶走了!
這一推測讓席玉的心情瞬間放鬆了許多,但緊接著,一股強烈的憤怒和不滿湧上心頭。
他緊握著拳頭,因為用力,手微微顫抖:沈淵!這麽大的事情,你竟然不與我商量,又擅自行動!
席玉憋著一肚子氣,跟陳大人告辭,準備啟程趕往西安,找沈淵問個明白。
陳大人很不放心,說:「陝西如今不太平,隻你們兩個人上路,恐怕不安全。」
他找來吳嶽,道:「你護送這兩位大人去西安拜見秦王。」
吳嶽道:「秦王臨走之前,交待小人要保護大人安危。」
「此一時,彼一時。我手上的證據早已被銷毀,如今陝西官場又煥然一新,都卯著勁賑災,都盼著我先帶錢糧過去,我這裏無須擔心。」
吳嶽想想,如今各州縣都派了人來接欽差大人,是這麽個道理。
再說,他也很擔心秦王,秦王走了已經十來日了,卻沒聽到他任何消息,他這心天天懸著。
於是,吳嶽領命,清點護甲士,護送席玉和李文遠上路。
李文遠依舊沉浸在悲傷之中,神思不屬,水米不進,再這樣下去,恐怕人沒到西安就要先垮掉了。
席玉實在看不過去,就把自己的猜測跟他說了。
李文遠一聽,震驚不已,一下子沒控製住音量,問:「沈淵?你是說沈淵把……」
席玉一把捂住他的嘴,說:「小聲點!」
可是已經遲了,吳嶽在一旁聽到,麵色不善地盯著他們,喝道:「秦王的名諱也是你們能叫的?」
李文遠還沉浸在席玉的話裏,愣在原地震驚不已,根本沒顧上吳嶽在說什麽。
隻想掙開席玉的手,問個清楚。
席玉隻擔心李文遠問出什麽不該問的,泄露了沈淵的計劃,連忙安撫他:「你放心,見到沈淵,一定問個明白,若真有此事,我一定讓他給你賠罪。」
緊接著,他又在廢墟的深處找到了一方端硯。
那是他生辰時送給王書翰的禮物,然而此刻,這方端硯也已被砸得麵目全非,裂痕遍布。
李文遠看著手中的端硯,淚水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
他跪在廢墟上,放聲大哭起來。
他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王書翰就這樣離他而去,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他緊握端硯的碎片,仿佛這樣就能抓住那些已經消逝的過往。
席玉站在一旁,看著李文遠如此傷心欲絕的樣子,心中也充滿了悲痛。
他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然後找來驛卒,沉聲問道:「王大人的遺骸,收殮在何處?」
驛卒誠惶誠,連忙跪下迴答道:「大人,王大人的遺骸……火勢過於猛烈,我們……我們沒能找到完整的遺骸,可能是被燒了個幹淨……」
席玉眉頭緊鎖,眼神中充滿了震驚和疑惑。
他再次確認道:「你是說,你們沒有找到王大人的遺骸?連一點殘骸都沒有?」
驛卒顫抖著聲音迴答:「是的,大人。我們仔細搜尋了廢墟,但……但真的什麽都沒找到。」
聽到這個消息,李文遠的哭聲更加悽厲。
席玉卻擰起眉頭若有所思,問驛卒:「華州目前誰在主事?」
驛卒連忙迴答道:「迴大人,現在華州是由同知孫大人暫時主事。」
席玉點了點頭,對李文遠說:「文遠,我們先去見孫大人,了解一下具體情況,看看能否找到什麽線索。」
李文遠如同行屍走肉般點了點頭。
他任由席玉拉起身,抹去眼角的淚水,深吸一口氣,與席玉一同前往州府。
他們剛到州府門口,迎麵遇上了要出門的欽差大人。
欽差與席仲安是同門,一見到席玉,連忙上前拉住他,問:「賢侄,你怎麽會突然來到華州?」
席玉恭敬地作揖見禮,迴答道:「見過陳大人。王書翰是我的至交好友,聽聞他遭遇不幸,我與文遠特地趕來看看。」
欽差大人聽後,麵色凝重,嘆息道:「王書翰的事確實令人痛心,沒想到竟會遭此橫禍。」
他頓了頓,又轉向席玉,語氣中帶著幾分勸慰:「賢侄,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此事非同小可,火勢之猛,是為銷毀證據而來。秦王因此震怒不已,已經親自前往捉拿布政使。」
席玉聽到這裏,問:「聽說陳大人是從火場裏被救出來的,而王書翰卻連遺骸都沒找到?」
欽差麵色凝重,微微點頭,道:「正是。他們為了救我,確實耽誤了救書翰的時機,這也是我心中一直無法釋懷的事情。」
席玉寬慰道:「陳大人莫要多想,我隻是有一些疑問,希望能得到您的解答和協助。」
欽差大人點頭示意,隨即請席玉和李文遠進入府內,三人關起門來談了很久。
隨著細節的逐一展開,席玉心中的疑慮,逐漸轉化為一種強烈的期盼。
他眼中閃爍著光芒,似乎捕捉到了什麽關鍵的線索。
席玉心道:這事兒,恐怕與沈淵脫不了幹係。即使他再不喜歡王書翰,也不會輕易置他於死地。
火場中沒有王書翰的遺骸,這隻能說明一個事實——王書翰沒有死!
他很可能被沈淵的人帶走了!
這一推測讓席玉的心情瞬間放鬆了許多,但緊接著,一股強烈的憤怒和不滿湧上心頭。
他緊握著拳頭,因為用力,手微微顫抖:沈淵!這麽大的事情,你竟然不與我商量,又擅自行動!
席玉憋著一肚子氣,跟陳大人告辭,準備啟程趕往西安,找沈淵問個明白。
陳大人很不放心,說:「陝西如今不太平,隻你們兩個人上路,恐怕不安全。」
他找來吳嶽,道:「你護送這兩位大人去西安拜見秦王。」
吳嶽道:「秦王臨走之前,交待小人要保護大人安危。」
「此一時,彼一時。我手上的證據早已被銷毀,如今陝西官場又煥然一新,都卯著勁賑災,都盼著我先帶錢糧過去,我這裏無須擔心。」
吳嶽想想,如今各州縣都派了人來接欽差大人,是這麽個道理。
再說,他也很擔心秦王,秦王走了已經十來日了,卻沒聽到他任何消息,他這心天天懸著。
於是,吳嶽領命,清點護甲士,護送席玉和李文遠上路。
李文遠依舊沉浸在悲傷之中,神思不屬,水米不進,再這樣下去,恐怕人沒到西安就要先垮掉了。
席玉實在看不過去,就把自己的猜測跟他說了。
李文遠一聽,震驚不已,一下子沒控製住音量,問:「沈淵?你是說沈淵把……」
席玉一把捂住他的嘴,說:「小聲點!」
可是已經遲了,吳嶽在一旁聽到,麵色不善地盯著他們,喝道:「秦王的名諱也是你們能叫的?」
李文遠還沉浸在席玉的話裏,愣在原地震驚不已,根本沒顧上吳嶽在說什麽。
隻想掙開席玉的手,問個清楚。
席玉隻擔心李文遠問出什麽不該問的,泄露了沈淵的計劃,連忙安撫他:「你放心,見到沈淵,一定問個明白,若真有此事,我一定讓他給你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