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上京派來的刺客皆已清理完畢。」


    大漢:「已是第三撥了,明知無用功,那位卻還賊心不死。大人若是願意,幹脆把這兩個女娘殺了,來個禍水東引……」


    來人輕嘆,「是個好法子。」


    「那我這就……」


    大漢話音一頓,驚訝地看著他將身上鬥篷摘下,大手一揮蓋在靠牆昏睡的嬌女身上,臉色變來變去。


    「這是……」殺還是不殺?


    牆那邊還有個女娘,大人怎麽不給她蓋上。


    被注視的人拿出寶嫣交出來的信物。「做人豈能言而無信。」


    他抿唇一笑:「留她一命,就當,結個善緣。」


    說罷起身,見他要走了,大漢不再有異議,隻是臨走前又覺得古怪地看了寶嫣一眼。


    一行人身法鬼魅,來無影去無蹤,就這般神秘地消失在這驛館中。


    寶嫣再次醒來已是日上三竿。


    她如溺水一般猛地睜開眼,屋中房梁,床上錦帳,無一變化。


    沒注意到她醒了的婢女還在屋內烹茶。


    細語結耳,屋外風吹鳥動,歲月靜好,讓死裏逃生的寶嫣以為那不過是她沉睡中的臆想。


    為此她怔忪了許久,直到婢女過來發現她睜著雙眼,又驚又喜道:「快,傳話給大郎君,女郎終於醒了。」


    蘇賦安來得很快,昨夜驛館出了大事。


    有一行來路不明的人慘死在驛館馬棚中,說是如此,實際上是被拋屍在那。


    行兇者手段狠厲毒辣,又能在官驛的巡邏下,還能殺這麽多人,又全身而退,可見不是什麽善茬。


    然而熱鬧還沒看完,底下的人就來傳話了。


    沒成想,竟是自家人出事了。


    蘇賦安:「阿嫣,昨夜發生了什麽,你同蘭姬為何不在房內,反而躺在屋外。」


    不僅如此,寶嫣事後才知,她被發現時,身上還多了件陌生鬥篷。


    最先發現她們的是寶嫣的婢女,因察覺出這不是寶嫣箱子裏的衣物,於是提前將它收了起來。


    隻有寶嫣聯想到了一個人,不過她卻不能說。


    麵對蘇賦安的追問,寶嫣臉色蒼白地搖頭,「大兄,我不記得了。」


    蘇賦安:「連你也不記得了?」


    他這麽一說,寶嫣自然懂了,應該是蘭姬比她先醒來,蘇賦安也去看過她了。


    蘭姬定然跟她說法相同,這才引起兄長的疑惑。


    寶嫣:「我昨夜隻聽見屋外有奇怪的動靜,便起身去查探,結果什麽都沒瞧見,之後……之後便這樣了。」


    蘇賦安觀察她神色,寶嫣心有餘悸,似乎還對自身遇到的事惴惴不安,蘇賦安便不想再嚇著她了。


    「罷了,隻要你無事就好,不然阿母和鳳璘問起,我該如何交代。」


    「大兄……」


    寶嫣藏著秘密,對關心她的蘇賦安心生愧疚。


    蘇賦安:「放心。我已同下麵交代,發生在你和蘭姬身上的事,一律不得傳出去,若有人敢私下非議,我割了他們的舌頭。」


    「既然你醒了,身體沒有大礙,那便起程吧。今日之內,必須按照計劃進入清河府才行。」


    如蘇賦安所說,由於寶嫣一直昏睡不醒,他們已經在原本路程上浪費了半日等她。


    若是再這麽下去,原本定好的吉時可就真的要耽誤了。


    畢竟在完婚之前,蘇氏來的人要在提前置備好的宅子裏安頓,寶嫣要好好休整,養好儀容,還有諸如成親當日該走的流程規矩需與晏氏再次確認。


    總之事無巨細,不可馬虎。


    很快。跨越千重山水,歷經數個日夜。


    在日落下山前。


    從南地來送嫁的隊伍,終於平安抵達清河府的地盤。


    第4章


    三日後。


    天未亮,寶嫣便被人從榻上拉起來洗漱,再送到鏡台前貼花鈿,坐梳妝。


    她身邊平常還會相互打趣說笑的婢女,在這時各個神情肅穆,有條不紊地忙活著。隨寶嫣前來北地的乳母鬆氏,更是作派嚴謹地四處檢查,以免哪裏出錯,壞了旁人對蘇氏的印象。


    寶嫣在這種氣氛下,免不了受她們影響,內心暗自緊張。


    「女郎先用些果子,墊墊肚子。等抹了口脂,就不可再進食了。」


    婢女端來點心請她品嚐。


    寶嫣本來心神繃緊,在吃了些東西後,情緒漸漸恢復得平緩順暢,她輕吐一口濁氣,感嘆道:「可嚇著我了,這滋味比出閣那日還可怕。」


    出閣那日,因為知道自己要離家去很遠的地方,寶嫣隻覺得傷感不舍難忘。


    但今日,頭一次成親,感受著這大張旗鼓的架勢。


    寶嫣更多的,產生了一種對未來日子的迷茫。


    北地這樣陌生,她一個遠道而來的新婦,真的能在晏氏這樣的高門裏紮住根腳嗎。


    「女郎何必多想?」鬆氏過來安慰,「女郎不是孤身一人,在這還有奴等陪著您,就是豁出奴這條老命,也萬不會叫女郎受委屈。」


    寶嫣:「哪裏需要乳母以命換命,我知乳母是為我著想。方才不過是看你們陣仗大,我又是頭一迴,阿母阿姐她們不在身邊,才緊張了。」


    經過這麽一說,寶嫣心裏好受不少。


    鬆氏見她眉間鬱愁消散,俯身湊到她耳邊微微一笑,說:「前幾日大郎君從晏府迴來,隨侍潭青見過晏氏子一麵,言『此子甚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厭春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棋並收藏厭春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