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逢歌說:「腫柄菊我也很喜歡。」
蘭笙支棱:「真的?」
可他又覺得這很大程度上是謝逢歌出於教養,在安慰他。
但是謝逢歌說:「我記得以前你在直播間聊起過,你資助的西部地區兒童給你寫信,信封裏夾帶了一朵腫柄菊的幹花。 」
「那裏的沙漠荒地來了一批先鋒工作者進行改造,他們在荒地大麵積種植這種植物。一是腫柄菊耐寒耐旱適應性強,二是它們葉產量高易腐敗,根係分泌有機酸,能在許多方麵改善土壤環境。」
「啊……你還記得。」蘭笙實在是太意外了。
讀小朋友來信是寒暑假的直播日常,那時候小朋友都放假了,他們受到【anderson】的資助,就心懷感念地想要用自己小小的力量也表達感謝。
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利用假期的時間,給【anderson】寄出一張張滿懷天真的信封。
信上的字跡雖然歪歪扭扭的,但是湊在一起卻格外工整。有的信紙上會畫上一些可愛的畫,有的會在信封裏放上一片樹葉或者一朵小花。
寒暑假期間,蘭笙幾乎每天都能收到【anderson】基金會那邊轉寄過來的信件,他常常直播時隨機抽取一些拆開讀給水友聽。
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慈善事業,更多的是直播間善良的水友們一路支持而來的事業。
所以蘭笙盡量最大限度地把孩子們的感謝信讀給水友們。
信中不止是感謝,那是來自貧困孩童的心聲,還有成長道路上的困惑、年輕熾熱的理想、充滿童趣的分享。每一張信紙都尤其可愛。
腫柄菊隻是其中千百張信封中的一個。
蘭笙通過【anderson】基金會幫助過太多的孩子,他讀過了太多的信。有些甚至自己都逐漸記憶模糊了起來。
他沒想到謝逢歌還記得。
腫柄菊是什麽時候的來信了?
蘭笙凝眉苦想,愣怔地看著謝逢歌。
他已經整理好照片,裝進一個新的木製盒子裏。
精緻古樸的上蓋被扣上,發出一道沉沉的聲響。謝逢歌從細緻的整理中抬起臉來,眼皮垂睨又將視線落到對麵的青年身上。
他答:「你直播過的內容,我都記得。」
蘭笙不知怎麽,微地臉紅。
可能是謝逢歌看他的眼神太認真了。
蘭笙一時間想不到要說什麽,腦子裏想到謝逢歌以【歌笙】身份成立的【anderson】基金會,說:「謝謝你。」
「是我該謝謝你,蘭笙。」
「謝我?」
蘭笙有點懵,他是感謝謝逢歌提供了許多資金支持,讓他以更加輕鬆的方式去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謝逢歌謝他?
他什麽也沒有為謝逢歌做過。
「是你帶我看見了這些,僅憑我自己的眼睛不能看到的事物和風景。老實說,我聽你讀起那些孩子們的來信的時候,我感到從未有過的真實感和滿足感。」
謝逢歌語調潺緩,仿佛涓滴溪流淌著銀亮的月色,總是不急不徐又溫和動聽的。
正如他本人一樣的紳士正派。
蘭笙產生一種不太真實的感覺,謝逢歌竟是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好人。
他聽見謝逢歌繼續表達感謝:「如果沒有看見你,或許我至今也不能找到我作為人類之一個體,存在於社會的意義。同樣的,也或許找不到生活對於我本身的意義。」
蘭笙覺得有點繞。他似乎能懂。但他沒有認為自己的解讀就是正確的信心。
直到謝逢歌說:「自有記憶起,我的意義似乎一直都被家族賦予。」
僻靜的書房,亮著一盞光照範圍有限的澄黃檯燈。兩道冷靜但激動的視線隔著一張書桌相撞。
剎那間,蘭笙意識到心裏那道疑惑許久的問題,好像有了答案。
「你……從什麽時候開始注意到我的?」蘭笙小心翼翼地問。
「模擬聯合國演講,光華廣場的觀眾席,秋天。」謝逢歌平靜的說。
後來是在那位擁有金色眼瞳的印度裔教授的課堂上,謝逢歌坐在後排的窗邊,蘭笙的視線越過他去看窗外溪水旁的金色梧桐。
謝逢歌繼而又說了許多和那天相關的事情。
譬如雖然已經入秋,但那天的太陽依舊十分毒辣。
廣場人的人越來越多,後排幾乎沒有什麽好的座位,大多數人都站著,謝逢歌前排的藍色塑料凳子,還裂開了一道深深的破舊的痕跡。
anderson的口語講得十分地道,那天他穿著不太正式的白色t恤,但比任何其他的參賽者都顯得亮眼,像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小太陽。
……
謝逢歌迴答的一字一句都異常認真,就好像這些年過去,有關蘭笙的一切記憶,他都在無人關注的角落反覆咀嚼。
時間過去了那麽久,沒有人能記得住這樣多的細節。
隻有靠迴憶支撐想像的人,那些已經逝去的事物,反而能在大腦一遍遍的複習裏歷久彌新。
起先,蘭笙自己都沒意識到自己心裏堵著一塊堅硬又巨大的岩石,現在他忽然意識到,但那岩石此時此刻已經全部碎裂開了。
蘭笙真想去抱一抱謝逢歌,他滿眼愛意地看著謝逢歌,問:「你被那時候的我吸引,所以你就忍不住地關注起我來,還跟我的話劇,偷偷拍了很多照片,是不是?」
蘭笙支棱:「真的?」
可他又覺得這很大程度上是謝逢歌出於教養,在安慰他。
但是謝逢歌說:「我記得以前你在直播間聊起過,你資助的西部地區兒童給你寫信,信封裏夾帶了一朵腫柄菊的幹花。 」
「那裏的沙漠荒地來了一批先鋒工作者進行改造,他們在荒地大麵積種植這種植物。一是腫柄菊耐寒耐旱適應性強,二是它們葉產量高易腐敗,根係分泌有機酸,能在許多方麵改善土壤環境。」
「啊……你還記得。」蘭笙實在是太意外了。
讀小朋友來信是寒暑假的直播日常,那時候小朋友都放假了,他們受到【anderson】的資助,就心懷感念地想要用自己小小的力量也表達感謝。
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利用假期的時間,給【anderson】寄出一張張滿懷天真的信封。
信上的字跡雖然歪歪扭扭的,但是湊在一起卻格外工整。有的信紙上會畫上一些可愛的畫,有的會在信封裏放上一片樹葉或者一朵小花。
寒暑假期間,蘭笙幾乎每天都能收到【anderson】基金會那邊轉寄過來的信件,他常常直播時隨機抽取一些拆開讀給水友聽。
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慈善事業,更多的是直播間善良的水友們一路支持而來的事業。
所以蘭笙盡量最大限度地把孩子們的感謝信讀給水友們。
信中不止是感謝,那是來自貧困孩童的心聲,還有成長道路上的困惑、年輕熾熱的理想、充滿童趣的分享。每一張信紙都尤其可愛。
腫柄菊隻是其中千百張信封中的一個。
蘭笙通過【anderson】基金會幫助過太多的孩子,他讀過了太多的信。有些甚至自己都逐漸記憶模糊了起來。
他沒想到謝逢歌還記得。
腫柄菊是什麽時候的來信了?
蘭笙凝眉苦想,愣怔地看著謝逢歌。
他已經整理好照片,裝進一個新的木製盒子裏。
精緻古樸的上蓋被扣上,發出一道沉沉的聲響。謝逢歌從細緻的整理中抬起臉來,眼皮垂睨又將視線落到對麵的青年身上。
他答:「你直播過的內容,我都記得。」
蘭笙不知怎麽,微地臉紅。
可能是謝逢歌看他的眼神太認真了。
蘭笙一時間想不到要說什麽,腦子裏想到謝逢歌以【歌笙】身份成立的【anderson】基金會,說:「謝謝你。」
「是我該謝謝你,蘭笙。」
「謝我?」
蘭笙有點懵,他是感謝謝逢歌提供了許多資金支持,讓他以更加輕鬆的方式去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謝逢歌謝他?
他什麽也沒有為謝逢歌做過。
「是你帶我看見了這些,僅憑我自己的眼睛不能看到的事物和風景。老實說,我聽你讀起那些孩子們的來信的時候,我感到從未有過的真實感和滿足感。」
謝逢歌語調潺緩,仿佛涓滴溪流淌著銀亮的月色,總是不急不徐又溫和動聽的。
正如他本人一樣的紳士正派。
蘭笙產生一種不太真實的感覺,謝逢歌竟是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好人。
他聽見謝逢歌繼續表達感謝:「如果沒有看見你,或許我至今也不能找到我作為人類之一個體,存在於社會的意義。同樣的,也或許找不到生活對於我本身的意義。」
蘭笙覺得有點繞。他似乎能懂。但他沒有認為自己的解讀就是正確的信心。
直到謝逢歌說:「自有記憶起,我的意義似乎一直都被家族賦予。」
僻靜的書房,亮著一盞光照範圍有限的澄黃檯燈。兩道冷靜但激動的視線隔著一張書桌相撞。
剎那間,蘭笙意識到心裏那道疑惑許久的問題,好像有了答案。
「你……從什麽時候開始注意到我的?」蘭笙小心翼翼地問。
「模擬聯合國演講,光華廣場的觀眾席,秋天。」謝逢歌平靜的說。
後來是在那位擁有金色眼瞳的印度裔教授的課堂上,謝逢歌坐在後排的窗邊,蘭笙的視線越過他去看窗外溪水旁的金色梧桐。
謝逢歌繼而又說了許多和那天相關的事情。
譬如雖然已經入秋,但那天的太陽依舊十分毒辣。
廣場人的人越來越多,後排幾乎沒有什麽好的座位,大多數人都站著,謝逢歌前排的藍色塑料凳子,還裂開了一道深深的破舊的痕跡。
anderson的口語講得十分地道,那天他穿著不太正式的白色t恤,但比任何其他的參賽者都顯得亮眼,像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小太陽。
……
謝逢歌迴答的一字一句都異常認真,就好像這些年過去,有關蘭笙的一切記憶,他都在無人關注的角落反覆咀嚼。
時間過去了那麽久,沒有人能記得住這樣多的細節。
隻有靠迴憶支撐想像的人,那些已經逝去的事物,反而能在大腦一遍遍的複習裏歷久彌新。
起先,蘭笙自己都沒意識到自己心裏堵著一塊堅硬又巨大的岩石,現在他忽然意識到,但那岩石此時此刻已經全部碎裂開了。
蘭笙真想去抱一抱謝逢歌,他滿眼愛意地看著謝逢歌,問:「你被那時候的我吸引,所以你就忍不住地關注起我來,還跟我的話劇,偷偷拍了很多照片,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