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
七十年代女配的吃瓜日常 作者:杠精加牛角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雲霞不以為意地說:“去呀,趕緊去,反正江紹捷那個兒子我也不想要了,他坐牢也好,吃槍子也罷,都跟我一點關係沒有。”
陸雲霞早就看到江紹捷在外麵偷看,知道王家人來鬧事他是知情的,心裏不僅失望還心寒,這兒子真的是白養了,幹脆直接放狠話。
王母見威脅不了江家,也隻能嘴上逞強,見江家人不在意隻能道歉說好話。
不過江安華態度堅決,一定要把王強送進公安局,這麽多人在就想砸江家,那要是沒人呢。
好說歹說,王家終於同意歸還三轉,收音機真的拿去給王強當彩禮了,現在他們也拿不迴來了,也沒錢買。
結婚那天王微微可是說被王強的未來的老丈人家搶去了,現在竟然還有最貴的三轉。
搞笑的是手表還是從王母身上扒下來的,這人的樣子估計在家裏是老佛爺呢。
離開時江安華又強調了一遍和江紹捷斷絕關係,以後江紹捷的事和家裏再無瓜葛,他們家的事找江紹捷。
王家本來覺得江紹捷好說話,江家人肯定也一樣,再加上有錢人家愛麵子,就想拿王微微肚子裏的孩子撈點好處。
沒想到江家根本不吃這一套,陸雲霞甚至能拉下臉和她對罵。
也怕這門婚事黃了,就不敢再鬧騰了。
隻能先把人穩住,江家不可能真的不要江紹捷這個兒子,有他們家那麽機靈的姑娘在江家,以後還怕撈不到好處。
王母離開時叮囑王微微要好好哄著江紹捷,隻要把江紹捷哄站在他們這邊,等王微微生了江家長孫,還怕江家不認他們不成。
王微微雖然不太樂意,但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江紹捷眼見著江安華真的要把他們分出去,再加上王家來這麽一鬧,肯定是沒有緩和的餘地了。
沒辦法,隻能拿起糧本去買糧食準備自己開火做飯。
好在前天收的人親錢還在身上,不然他連買做飯的鍋碗瓢盆都沒錢呢。
當初江豔秋下鄉後,江安華就琢磨著,戶口下麵的孩子越多,下鄉的就越多,所以就讓江紹捷把戶口遷出去了。
這樣一來,江家戶口上就隻剩下三個孩子啦,江珍珠身體不好不用下鄉,江潮捷年紀還小,離下鄉還早著呢,到江玉珠下鄉的時候把她留在城裏也沒什麽問題。
等江潮捷下鄉的時候,江玉珠也出來工作了,到時候把戶口遷出去就行,就算沒工作,找個婆家也能把戶口遷出去。
江潮捷成了留在父母身邊的唯一孩子,也不用下鄉了。
現在分家倒是方便分家,連戶口都不用特意去分開了。
風波平息後,江豔秋才問雲依念:“工作和三轉一響都是你的,你怎麽就不爭呢?”
雲依念雲淡風輕地說:“對我來說,隻要能離開西海,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而且,有她這麽貪得無厭的對比,你父母對我的印象才會變好嘛。”
江豔秋沒想到她會這麽坦率地迴答,在她看來,雲依念把工作名額和三轉一響讓出來,不僅是為了襯托她自己的善良大方。
更重要的是,江安華可能會委屈了雲依念,但肯定不會委屈江凱捷。
這些東西都是江凱捷自己買的,就算真的給了王微微,江安華也會給雲依念補上一份的。
過了好一會兒,江豔秋才又說道:“工作名額你也不在乎嗎?那可是關係到你的口糧啊!”
雲依念淡淡地說:“你大哥就在帝都學習一年,一年後就要迴去,反正以後都是要走的,夫妻長期分開也不是好事,那個工作名額也沒什麽好在意的。
等他迴駐地了,上麵會幫忙把我轉到他們駐地附近繼續當知青,他們那兒靠近邊界,有山有水的,絕對不會顆粒無收,到時候我拿工分也不用愁口糧問題。”
江豔秋看了她一眼,笑著說:“你還挺想得開的嘛,你就沒想過我大哥不迴駐地,直接留下來的情況嗎?”
江安華動用了以前的人脈,把江凱捷安排進了幹部學校,這可是他第一次為了兒女的事情動用以前的人脈關係呢,肯定是要把人留下來的呀。
江凱捷都入伍七年了,現在有軍功在身,現在西疆也沒仗打,留在帝都的機會肯定比在西疆多得多。
江安華給雲依念安排工作的時候,不就已經說明了一切了。
江紹捷已經沒什麽指望了,江潮捷年紀還小,江安華所有的希望可都在江凱捷身上了。
雖然那天分家時雖說老了要去老幹所,但誰不想老年的時候兒孫滿堂、熱熱鬧鬧的。
雲依念還真沒想到這一層,當兵的想調迴來,要是沒有特大立功或者特殊情況,又或者退伍轉業,沒有關係的話,想迴來可太難了。
之前她還以為安排她迴城,是為了讓她在公婆身邊孝敬公婆,是變著法兒地折磨她,所以才不在乎之前的工作名額給了王微微。
這次她可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接下來的幾天都挺清閑的,江豔秋每天都去招待所看看書,還去東城區排隊買下個月的供應。
她的戶口雖然掛在單位上,不過中醫館沒有食堂,吃飯得自己解決。
她有個臨時供應本呢,正規的供應本最少得三個月才能辦下來。
她雖然還沒正式上班,但戶口遷迴來後就可以買糧食了。
一個月有三十六斤的供應糧呢,粗糧細糧的比例是四六,細糧有大米和八五粉,粗糧有玉米麵、高粱米、紅薯幹等等。
不過呢,細糧人家隻賣給她十二斤,剩下地補三斤紅薯幹,比原本的還多了六兩呢!
整體買下來,糧食和油鹽醬醋才花了不到七塊錢,難怪說這年代一個人工作能養一家人,如果沒有去高消費,二十塊錢養兩個人的確沒問題。
她去租房的時候正好是上班時間,大家不是忙著去上班,就是在排隊買供應,一個人都沒遇到。
雲依念每天都出去找工作,都跑到城郊去找了。
江豔秋也不好打擊她的積極性,畢竟現在找工作可不容易,連掏糞的工作都有人搶著幹呢,更別說其他工作了。
這幾天江潮捷把所有的家族都承包了,也沒提驢火燒和炸醬麵的事兒,估計是怕江豔秋去告狀呢。
江豔秋偷偷翻過他的書包,裏麵就隻有三本書,一本語錄,一本農基工基。
語錄倒是保存得好好的,另外兩本直接卷成一團了。
讓江豔秋想起前世老家形容被弄壞弄髒的東西,都是說像牛屁股裏麵拉出來的一樣,用來形容江潮捷那兩本書太形象不過了。
江潮捷書包裏剩下的就是紙板、彈弓、石子、玻璃球,還有一些鐵絲什麽的。
筆和本子什麽都沒有,也不知道讀什麽書,這副樣子估計連原主都比不上呢。
陸雲霞早就看到江紹捷在外麵偷看,知道王家人來鬧事他是知情的,心裏不僅失望還心寒,這兒子真的是白養了,幹脆直接放狠話。
王母見威脅不了江家,也隻能嘴上逞強,見江家人不在意隻能道歉說好話。
不過江安華態度堅決,一定要把王強送進公安局,這麽多人在就想砸江家,那要是沒人呢。
好說歹說,王家終於同意歸還三轉,收音機真的拿去給王強當彩禮了,現在他們也拿不迴來了,也沒錢買。
結婚那天王微微可是說被王強的未來的老丈人家搶去了,現在竟然還有最貴的三轉。
搞笑的是手表還是從王母身上扒下來的,這人的樣子估計在家裏是老佛爺呢。
離開時江安華又強調了一遍和江紹捷斷絕關係,以後江紹捷的事和家裏再無瓜葛,他們家的事找江紹捷。
王家本來覺得江紹捷好說話,江家人肯定也一樣,再加上有錢人家愛麵子,就想拿王微微肚子裏的孩子撈點好處。
沒想到江家根本不吃這一套,陸雲霞甚至能拉下臉和她對罵。
也怕這門婚事黃了,就不敢再鬧騰了。
隻能先把人穩住,江家不可能真的不要江紹捷這個兒子,有他們家那麽機靈的姑娘在江家,以後還怕撈不到好處。
王母離開時叮囑王微微要好好哄著江紹捷,隻要把江紹捷哄站在他們這邊,等王微微生了江家長孫,還怕江家不認他們不成。
王微微雖然不太樂意,但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江紹捷眼見著江安華真的要把他們分出去,再加上王家來這麽一鬧,肯定是沒有緩和的餘地了。
沒辦法,隻能拿起糧本去買糧食準備自己開火做飯。
好在前天收的人親錢還在身上,不然他連買做飯的鍋碗瓢盆都沒錢呢。
當初江豔秋下鄉後,江安華就琢磨著,戶口下麵的孩子越多,下鄉的就越多,所以就讓江紹捷把戶口遷出去了。
這樣一來,江家戶口上就隻剩下三個孩子啦,江珍珠身體不好不用下鄉,江潮捷年紀還小,離下鄉還早著呢,到江玉珠下鄉的時候把她留在城裏也沒什麽問題。
等江潮捷下鄉的時候,江玉珠也出來工作了,到時候把戶口遷出去就行,就算沒工作,找個婆家也能把戶口遷出去。
江潮捷成了留在父母身邊的唯一孩子,也不用下鄉了。
現在分家倒是方便分家,連戶口都不用特意去分開了。
風波平息後,江豔秋才問雲依念:“工作和三轉一響都是你的,你怎麽就不爭呢?”
雲依念雲淡風輕地說:“對我來說,隻要能離開西海,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而且,有她這麽貪得無厭的對比,你父母對我的印象才會變好嘛。”
江豔秋沒想到她會這麽坦率地迴答,在她看來,雲依念把工作名額和三轉一響讓出來,不僅是為了襯托她自己的善良大方。
更重要的是,江安華可能會委屈了雲依念,但肯定不會委屈江凱捷。
這些東西都是江凱捷自己買的,就算真的給了王微微,江安華也會給雲依念補上一份的。
過了好一會兒,江豔秋才又說道:“工作名額你也不在乎嗎?那可是關係到你的口糧啊!”
雲依念淡淡地說:“你大哥就在帝都學習一年,一年後就要迴去,反正以後都是要走的,夫妻長期分開也不是好事,那個工作名額也沒什麽好在意的。
等他迴駐地了,上麵會幫忙把我轉到他們駐地附近繼續當知青,他們那兒靠近邊界,有山有水的,絕對不會顆粒無收,到時候我拿工分也不用愁口糧問題。”
江豔秋看了她一眼,笑著說:“你還挺想得開的嘛,你就沒想過我大哥不迴駐地,直接留下來的情況嗎?”
江安華動用了以前的人脈,把江凱捷安排進了幹部學校,這可是他第一次為了兒女的事情動用以前的人脈關係呢,肯定是要把人留下來的呀。
江凱捷都入伍七年了,現在有軍功在身,現在西疆也沒仗打,留在帝都的機會肯定比在西疆多得多。
江安華給雲依念安排工作的時候,不就已經說明了一切了。
江紹捷已經沒什麽指望了,江潮捷年紀還小,江安華所有的希望可都在江凱捷身上了。
雖然那天分家時雖說老了要去老幹所,但誰不想老年的時候兒孫滿堂、熱熱鬧鬧的。
雲依念還真沒想到這一層,當兵的想調迴來,要是沒有特大立功或者特殊情況,又或者退伍轉業,沒有關係的話,想迴來可太難了。
之前她還以為安排她迴城,是為了讓她在公婆身邊孝敬公婆,是變著法兒地折磨她,所以才不在乎之前的工作名額給了王微微。
這次她可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接下來的幾天都挺清閑的,江豔秋每天都去招待所看看書,還去東城區排隊買下個月的供應。
她的戶口雖然掛在單位上,不過中醫館沒有食堂,吃飯得自己解決。
她有個臨時供應本呢,正規的供應本最少得三個月才能辦下來。
她雖然還沒正式上班,但戶口遷迴來後就可以買糧食了。
一個月有三十六斤的供應糧呢,粗糧細糧的比例是四六,細糧有大米和八五粉,粗糧有玉米麵、高粱米、紅薯幹等等。
不過呢,細糧人家隻賣給她十二斤,剩下地補三斤紅薯幹,比原本的還多了六兩呢!
整體買下來,糧食和油鹽醬醋才花了不到七塊錢,難怪說這年代一個人工作能養一家人,如果沒有去高消費,二十塊錢養兩個人的確沒問題。
她去租房的時候正好是上班時間,大家不是忙著去上班,就是在排隊買供應,一個人都沒遇到。
雲依念每天都出去找工作,都跑到城郊去找了。
江豔秋也不好打擊她的積極性,畢竟現在找工作可不容易,連掏糞的工作都有人搶著幹呢,更別說其他工作了。
這幾天江潮捷把所有的家族都承包了,也沒提驢火燒和炸醬麵的事兒,估計是怕江豔秋去告狀呢。
江豔秋偷偷翻過他的書包,裏麵就隻有三本書,一本語錄,一本農基工基。
語錄倒是保存得好好的,另外兩本直接卷成一團了。
讓江豔秋想起前世老家形容被弄壞弄髒的東西,都是說像牛屁股裏麵拉出來的一樣,用來形容江潮捷那兩本書太形象不過了。
江潮捷書包裏剩下的就是紙板、彈弓、石子、玻璃球,還有一些鐵絲什麽的。
筆和本子什麽都沒有,也不知道讀什麽書,這副樣子估計連原主都比不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