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又麥收
七十年代女配的吃瓜日常 作者:杠精加牛角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想到今天喬梁下意識護著她的舉動,喬蕾覺得喬梁也不是不可救藥隻知道吸姐姐血的那種弟弟!
為了不讓喬梁養成依賴她的習慣,也怕把喬梁養成吸她血的寄生蟲。
喬蕾決定要培養喬梁獨立自主的自力更生的能力。
不讓喬梁跟他們一起搭夥吃飯。
於是在喬蕾的一番甜言蜜語哄騙下,喬梁同意不和喬蕾一起吃飯了。
雖然他覺得喬蕾現在變了,以前在家裏都是喬蕾遷就他、讓著他。
現在不僅讓他和別人一起吃飯,還有點嫌棄他的意思,他對現在的喬蕾挺不滿意的。
但又覺得喬蕾說得句句在理,而且都是為他好。
他確實就該出去給自己打出一片天地,現實自我價值,不能一輩子讓家裏人庇護,他要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就不情不願地同意喬蕾的建議,找其他知青搭夥吃飯。
喬蕾本想讓喬梁跟林少陽他們一塊兒搭夥吃飯,喬梁跟林少陽他們處好關係,對喬梁和她都有好處。
可林少陽開口就把主動推給劉遠達說:“我們這邊是劉遠達做飯,吃飯的事兒他說了算,他要是點頭,我們都沒意見。”
喬蕾沒讓喬梁再去問劉遠達,當初喬累剛來就給劉遠達扣了頂流氓罪的帽子。
這會兒去找人家,人家能給喬梁好臉色才怪呢,指不定還得趁機損喬梁一頓。
至於顧清清他們幾個拒絕就更簡單了,口味不一樣,廚房也坐不下。
最後喬梁隻能跟田蜜他們一起搭夥吃飯了。
田家姐妹本來是不想答應的,自個兒親姐姐都不收留你一起搭夥吃飯,那人肯定是有問題啊,要麽就是想占他們便宜。
可是高峰同意了,兩人也沒辦法,畢竟現在的飯菜都是高峰做的,誰做飯誰說了算。
第二天就開始收麥子了,喬梁這個新上任的知青王支書還給了他一天的休息時間呢,不過也要大清早的一起去參加收麥大會。
曬場上停著三輛拖拉機,一輛是村裏的,兩輛是農機站的 55 大拖拉,都帶有懸掛式收割機。
是那種直接放倒的收割機,放倒後還得人工捆好搬到脫粒機那兒去脫粒。
不過今年大隊還有兩台小麥脫粒機呢。
這些設備也太先進吧,不愧是祖國的大糧倉地區。
前世江豔秋他們老家一直到零八年,從種小麥脫粒全靠人力。
〇八年因為天災沒人種小麥了,沒想到這年代北大荒都已經機械化了。
三輛拖拉機和脫粒機就擺在曬場上,上麵還掛著大紅花,後麵還掛著鞭炮。
掛大紅花的還有馬和牛,整整齊齊地被主人牽好固定在最前麵。
江豔秋幾人都怕看到公社,牛突然發瘋起來,個個跑去站在最邊上。
被牛馬發瘋踩死的人可不少。
麥收動員大會結束後,王支書在大廣播大聲喊道:“1974年,山水大隊麥收正式開始。”
大隊長手裏的紅旗一揮,鞭炮劈裏啪啦一響,收麥就正式開始。
雖然有機器收割,不過現在可是“虎口奪食”的關鍵時刻。
今年的小麥得徹底幹透了才開始收,要是刮風下雨可就麻煩大了。
所以也不能光指望專門機器收割,還安排了好多人拿著鐮刀去割小麥。
今年女知青都被安排去撿麥穗,主要是撿收割機沒割到的。
收割機割的肯定沒人工割得幹淨,要撿的很多,還有不少搬運掉地上的,靠村裏的老人孩子撿不過來。
這活跟其他的相比,除了走路有點多,簡直不要太輕鬆了。
一群人還把小雪花也帶去上工。
現在小雪花會說話,估計是發音問題,見誰都叫“爸”“爸爸”,還有“吃”,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不過還是很聽話,拿張席子掉在地上,你把她玩具放在上麵,你讓她別爬出鞋子,她真的不爬出來,留在席子裏爬。
不過地裏蟲螞蟻太多了,搞不好還有蛇,大家都輪流背起她上工,一個人背起上一天工是吃不消的。
每天下工,江豔秋都會利用空間把撿過地方,把掉的麥粒和漏撿的用空間收起來,她沒有要,趁天黑放進麥場的麥堆裏。
她空間不缺糧食,空間裏麥芽估計夠她吃一輩子的麥芽糖。
她收起來純屬浪費可惜,她就算隻收三百斤出來,也是一個人一年的口糧。
今年麥穗幹,比去年掉的還多,現在全國大半的人都吃不飽飯呢。
這天江豔秋他們撿小麥的時候,碰到了袁亦璿和楊家祖孫三人。
袁亦璿收拾得清清爽爽的,不笑的時候看著還挺正常,一笑起來,任誰看了都覺得像個瘋子。
大家互不幹擾,之前都不熟,臨近中午時,忽地一陣風從江豔秋身旁掠過。
緊接著就看見袁亦璿已經抱著背著小雪花趙蘭蘭,歡喜地喊道:“寶寶,媽媽可想你了。寶寶,媽媽可想你了。”
袁亦璿又哭又笑的,把趙蘭蘭都給嚇得要哭了。
小雪花還以為是在和她鬧著玩呢,樂得“咯咯”直笑,張牙舞爪地在趙蘭蘭背上蹦躂。
趙蘭蘭的小身板差點沒站穩摔倒了。
大家趕忙上前幫忙,這才把袁亦璿和趙蘭蘭分開,楊家祖孫三人也過來把袁亦璿給拉走了。
也許真是母女天性,袁亦璿被拉走後,小雪花竟然還舍不得,氣鼓鼓地“啊,啊……”叫著。
眼看著袁亦璿越走越遠,她竟然喊出了“媽”,而且一連喊了好幾聲。
江豔秋幾人都驚得合不攏嘴,之前他們一直讓小雪花喊“媽”“姑”“姨”,她就是不肯喊,隻會喊“爸爸”和“吃”!沒想到現在居然會喊媽了。
江豔秋不禁再次慨歎血緣關係的奇妙。
袁亦璿那邊也是淚水漣漣,她特別想迴頭看一眼,可楊老太太緊緊拉住她說:“別迴頭,不然就前功盡棄了。”
她隻好咬著牙,跟著楊老太太走了。
等到晚上迴去的時候,江豔秋才發現自己口袋裏多了一張紙。
上麵寫著:麥收過後會有人來接走小雪花,到時候放心把小雪花給他們帶走,謝謝你們把小雪花養得這麽好。
江豔秋都不知道袁亦璿是什麽時候把紙塞進她口袋的,她竟然一點感覺都沒有。
不過看來江南征那邊都很順利。
為了不讓喬梁養成依賴她的習慣,也怕把喬梁養成吸她血的寄生蟲。
喬蕾決定要培養喬梁獨立自主的自力更生的能力。
不讓喬梁跟他們一起搭夥吃飯。
於是在喬蕾的一番甜言蜜語哄騙下,喬梁同意不和喬蕾一起吃飯了。
雖然他覺得喬蕾現在變了,以前在家裏都是喬蕾遷就他、讓著他。
現在不僅讓他和別人一起吃飯,還有點嫌棄他的意思,他對現在的喬蕾挺不滿意的。
但又覺得喬蕾說得句句在理,而且都是為他好。
他確實就該出去給自己打出一片天地,現實自我價值,不能一輩子讓家裏人庇護,他要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就不情不願地同意喬蕾的建議,找其他知青搭夥吃飯。
喬蕾本想讓喬梁跟林少陽他們一塊兒搭夥吃飯,喬梁跟林少陽他們處好關係,對喬梁和她都有好處。
可林少陽開口就把主動推給劉遠達說:“我們這邊是劉遠達做飯,吃飯的事兒他說了算,他要是點頭,我們都沒意見。”
喬蕾沒讓喬梁再去問劉遠達,當初喬累剛來就給劉遠達扣了頂流氓罪的帽子。
這會兒去找人家,人家能給喬梁好臉色才怪呢,指不定還得趁機損喬梁一頓。
至於顧清清他們幾個拒絕就更簡單了,口味不一樣,廚房也坐不下。
最後喬梁隻能跟田蜜他們一起搭夥吃飯了。
田家姐妹本來是不想答應的,自個兒親姐姐都不收留你一起搭夥吃飯,那人肯定是有問題啊,要麽就是想占他們便宜。
可是高峰同意了,兩人也沒辦法,畢竟現在的飯菜都是高峰做的,誰做飯誰說了算。
第二天就開始收麥子了,喬梁這個新上任的知青王支書還給了他一天的休息時間呢,不過也要大清早的一起去參加收麥大會。
曬場上停著三輛拖拉機,一輛是村裏的,兩輛是農機站的 55 大拖拉,都帶有懸掛式收割機。
是那種直接放倒的收割機,放倒後還得人工捆好搬到脫粒機那兒去脫粒。
不過今年大隊還有兩台小麥脫粒機呢。
這些設備也太先進吧,不愧是祖國的大糧倉地區。
前世江豔秋他們老家一直到零八年,從種小麥脫粒全靠人力。
〇八年因為天災沒人種小麥了,沒想到這年代北大荒都已經機械化了。
三輛拖拉機和脫粒機就擺在曬場上,上麵還掛著大紅花,後麵還掛著鞭炮。
掛大紅花的還有馬和牛,整整齊齊地被主人牽好固定在最前麵。
江豔秋幾人都怕看到公社,牛突然發瘋起來,個個跑去站在最邊上。
被牛馬發瘋踩死的人可不少。
麥收動員大會結束後,王支書在大廣播大聲喊道:“1974年,山水大隊麥收正式開始。”
大隊長手裏的紅旗一揮,鞭炮劈裏啪啦一響,收麥就正式開始。
雖然有機器收割,不過現在可是“虎口奪食”的關鍵時刻。
今年的小麥得徹底幹透了才開始收,要是刮風下雨可就麻煩大了。
所以也不能光指望專門機器收割,還安排了好多人拿著鐮刀去割小麥。
今年女知青都被安排去撿麥穗,主要是撿收割機沒割到的。
收割機割的肯定沒人工割得幹淨,要撿的很多,還有不少搬運掉地上的,靠村裏的老人孩子撿不過來。
這活跟其他的相比,除了走路有點多,簡直不要太輕鬆了。
一群人還把小雪花也帶去上工。
現在小雪花會說話,估計是發音問題,見誰都叫“爸”“爸爸”,還有“吃”,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不過還是很聽話,拿張席子掉在地上,你把她玩具放在上麵,你讓她別爬出鞋子,她真的不爬出來,留在席子裏爬。
不過地裏蟲螞蟻太多了,搞不好還有蛇,大家都輪流背起她上工,一個人背起上一天工是吃不消的。
每天下工,江豔秋都會利用空間把撿過地方,把掉的麥粒和漏撿的用空間收起來,她沒有要,趁天黑放進麥場的麥堆裏。
她空間不缺糧食,空間裏麥芽估計夠她吃一輩子的麥芽糖。
她收起來純屬浪費可惜,她就算隻收三百斤出來,也是一個人一年的口糧。
今年麥穗幹,比去年掉的還多,現在全國大半的人都吃不飽飯呢。
這天江豔秋他們撿小麥的時候,碰到了袁亦璿和楊家祖孫三人。
袁亦璿收拾得清清爽爽的,不笑的時候看著還挺正常,一笑起來,任誰看了都覺得像個瘋子。
大家互不幹擾,之前都不熟,臨近中午時,忽地一陣風從江豔秋身旁掠過。
緊接著就看見袁亦璿已經抱著背著小雪花趙蘭蘭,歡喜地喊道:“寶寶,媽媽可想你了。寶寶,媽媽可想你了。”
袁亦璿又哭又笑的,把趙蘭蘭都給嚇得要哭了。
小雪花還以為是在和她鬧著玩呢,樂得“咯咯”直笑,張牙舞爪地在趙蘭蘭背上蹦躂。
趙蘭蘭的小身板差點沒站穩摔倒了。
大家趕忙上前幫忙,這才把袁亦璿和趙蘭蘭分開,楊家祖孫三人也過來把袁亦璿給拉走了。
也許真是母女天性,袁亦璿被拉走後,小雪花竟然還舍不得,氣鼓鼓地“啊,啊……”叫著。
眼看著袁亦璿越走越遠,她竟然喊出了“媽”,而且一連喊了好幾聲。
江豔秋幾人都驚得合不攏嘴,之前他們一直讓小雪花喊“媽”“姑”“姨”,她就是不肯喊,隻會喊“爸爸”和“吃”!沒想到現在居然會喊媽了。
江豔秋不禁再次慨歎血緣關係的奇妙。
袁亦璿那邊也是淚水漣漣,她特別想迴頭看一眼,可楊老太太緊緊拉住她說:“別迴頭,不然就前功盡棄了。”
她隻好咬著牙,跟著楊老太太走了。
等到晚上迴去的時候,江豔秋才發現自己口袋裏多了一張紙。
上麵寫著:麥收過後會有人來接走小雪花,到時候放心把小雪花給他們帶走,謝謝你們把小雪花養得這麽好。
江豔秋都不知道袁亦璿是什麽時候把紙塞進她口袋的,她竟然一點感覺都沒有。
不過看來江南征那邊都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