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李載豪心裏高興,嘴上卻不說,臉上仍然擺出一副威嚴派頭。
李德貴進了院壩,怯生生地喊了一聲:“爹。”
“幺爹!”李德權也跟著叫了一聲。
“你坐。”李載豪不好冷落了侄兒,把手中的煙鍋子朝身邊的一根板凳指了指,卻正眼也不瞧李德貴一下。他仍然唬著一張臉,“叭噠、叭噠”地咂著旱煙鍋子。
剛才歡天喜地跑出去迎接李德貴和李德權的那兩隻獵狗,也被這場景嚇住了,悄悄跑到李德貴的兒子李崇榮的身邊,乖乖地臥著不動了。
李載豪的老伴李胡氏,由於他家輩份高,李家山人稱唿她叫幺婆婆。李胡氏心疼兒子了,她起先看見二兒子在山坡上的身影時,就忙著叫兩個兒媳婦趕快燒火、煮飯、洗菜、切肉,準備一家人吃“年夜飯”。等到二兒子進了院子,她帶著大媳婦、二媳婦和十八歲的二孫子李崇榮站在屋簷下,瞧著老太爺氣唿唿的樣子,她又不敢吭聲了。
李德權側身坐在板凳了,扭頭望著李德權,小心地對他說道:“幺爹,你先不要生氣,德貴和德寶出去,有他們的原因。”
李載豪盯了他一眼,沒有吭聲。
李德貴的妻子膽子大些,看見公爹的氣似乎消了一些,連忙跑到李德貴的身邊,有意大聲地埋怨他:“‘背時的’,你跑哪裏去了?大哥和崇奎他們呢?你們走的時候也不‘開一聲腔’(說一句話的意思),這二十幾天,把爹和媽都急得不得了。”
李胡氏看見老頭子沒有責備兒子了,心裏稍微放寬了一些。她起身迴到屋子裏,端了一碗清湯寡水的熱稀飯出來遞給兒子。
李德貴感激地看著媽,接過碗來,站在院壩裏,一口氣就“咕嚕、咕嚕”地把一碗稀飯喝了個底朝天。走了一天的山路,真的是又渴又餓,還是當媽的曉得心疼兒子。李德貴喝完稀飯,把碗交給妻子,用袖子抹抹嘴巴,又從自己的腰帶裏掏出一杆短煙鍋子和一個煙荷包。他把煙鍋子的腦殼放在煙荷包裏,塞上一把煙沫子。
李德貴的兒子李崇榮見了,連忙跑過來從自己腰包裏掏出兩個火鐮石,打出火花,李德貴滿意地勾著頭把煙點燃,“唿嚕、唿嚕”地抽了一口,噴出一大團煙霧。
李德貴迴過頭來,看見爹已經不像剛才那樣兇巴巴的了,他又盯了李德權一眼,看見李德權示意的眼神,就心領神會,怯生生地衝著李載豪喊了一聲:“爹”。
李德貴見父親沒有吭聲,小心翼翼地坐到大嫂給他端出來的板凳上,把頭上被汗水打濕了的頭巾解開,露出已經長出細細黑發的前額,把垂下來的一條黑油油的發辮盤在頸項上,一邊抽著煙,一邊把他和大哥、侄兒在金溪壩河灘上挖金坑和自己今天迴來請人下山抬“烏木”的事情說了出來。
李載豪聽著兒子滔滔不絕地說著那些事情,坐在板凳上一直沒有吭聲。等到兒子說完了,隔了好一陣,李載豪才冒了一句:“你說的那兩根‘烏木’,真的有一根是香椿木嗎?”
“真的是香椿木!”李德貴肯定地迴答。
“把你腳上的草鞋和棕襪子‘垮’(脫的意思)下來!”李載豪聽了,仍然唬著臉對兒子說。他又對兩個媳婦吩咐道:“你們進屋去端兩盆水出來。”
山裏的人為了爬坡上坎方便,一年四季都是穿一雙草鞋。草鞋有用穀草、棕葉、蓑草編的,也有用舊布條編的。穀草草鞋不耐穿,棕葉草鞋粗糙容易磨破腳,舊布條草鞋是稀罕物,一般窮人穿不起。李德貴腳下的草鞋是用蓑草編的,不僅結實耐穿,而且走起路來柔軟、防滑。他那一雙棕襪子更是好東西,冬天穿在腳上防寒又防潮,他走了一天的山路,腳板上到現在還是熱乎乎的。
李德貴聽見父親的吩咐,不明白爹為啥子要叫他把穿得曖曖和和的棕襪子脫下來,他磨磨蹭蹭的賴著不想脫。
“快垮!”李載豪吼著兒子,又向著屋子方向,催促起兩個兒媳婦:“你們兩個端水的,快點!”
兩個兒媳婦聽見公爹在吆喝,連忙一人端了一木盆清水放在了公爹的麵前。李德貴也把腳上的草鞋和棕襪脫下來了。
李載豪在剛才說話的當兒,已經摘下了頭上戴的瓜皮帽,把花白的發辮盤在了脖子上,他不由分說地從兒子手中奪過棕襪子,就放在木盆裏使勁地搓起來。
兩個兒媳婦站在旁邊見著公爹在給他兒子搓襪子,想去幫忙又不敢,都拿眼色使勁地瞧著公婆。
李胡氏見了也是覺得奇怪:“這老漢耕田耙地樣樣事情都做過,可從來沒有見他洗過衣服,今天是啥子瘋勁來了,大冷的天,居然坐在院壩裏當著兒媳婦的麵給兒子搓起了襪子。如果是嫌兒子腳上髒不讓他進屋,家裏有的是棕襪子,叫他換一雙就行了嘛,哪個叫你親自去給他洗呀?”
李胡氏想著,就伸出手來要從老漢手中接過棕襪子。李載豪朝老伴搖搖頭,不給她。還對兒子吼叫道:“你也把草鞋泡在水裏,使勁地搓。”
李德貴也是從小長這麽大沒有自己動手洗過衣服,聽見爹在叫自己搓草鞋,就老大的不情願,想不動手,又不敢。他隻好不情願地蹲下身子,學著爹的樣子,把草鞋放在另一隻木盆裏,無精打彩地搓起來。
李載豪搓了一陣棕襪子,抬起頭來對孫子李崇榮和顏悅色地說道:“你和你奶奶到她的“歇房屋”(臥房的意思)裏去,把那個洗澡用的大‘黃桶’(木桶的別稱)抬出來。”
李崇榮聽了,急忙拉著奶奶往歇房屋走。李載豪的兩個兒媳婦站在旁邊沒有事情可做,剛才想走開又不敢,現在倆人使個眼色,也跟在他婆、孫倆後頭,進裏屋幫著抬黃桶去了。不一會兒,四個人從裏屋抬了一個豬腰子形狀的大黃桶出來,放在院壩裏。
</p>
李載豪心裏高興,嘴上卻不說,臉上仍然擺出一副威嚴派頭。
李德貴進了院壩,怯生生地喊了一聲:“爹。”
“幺爹!”李德權也跟著叫了一聲。
“你坐。”李載豪不好冷落了侄兒,把手中的煙鍋子朝身邊的一根板凳指了指,卻正眼也不瞧李德貴一下。他仍然唬著一張臉,“叭噠、叭噠”地咂著旱煙鍋子。
剛才歡天喜地跑出去迎接李德貴和李德權的那兩隻獵狗,也被這場景嚇住了,悄悄跑到李德貴的兒子李崇榮的身邊,乖乖地臥著不動了。
李載豪的老伴李胡氏,由於他家輩份高,李家山人稱唿她叫幺婆婆。李胡氏心疼兒子了,她起先看見二兒子在山坡上的身影時,就忙著叫兩個兒媳婦趕快燒火、煮飯、洗菜、切肉,準備一家人吃“年夜飯”。等到二兒子進了院子,她帶著大媳婦、二媳婦和十八歲的二孫子李崇榮站在屋簷下,瞧著老太爺氣唿唿的樣子,她又不敢吭聲了。
李德權側身坐在板凳了,扭頭望著李德權,小心地對他說道:“幺爹,你先不要生氣,德貴和德寶出去,有他們的原因。”
李載豪盯了他一眼,沒有吭聲。
李德貴的妻子膽子大些,看見公爹的氣似乎消了一些,連忙跑到李德貴的身邊,有意大聲地埋怨他:“‘背時的’,你跑哪裏去了?大哥和崇奎他們呢?你們走的時候也不‘開一聲腔’(說一句話的意思),這二十幾天,把爹和媽都急得不得了。”
李胡氏看見老頭子沒有責備兒子了,心裏稍微放寬了一些。她起身迴到屋子裏,端了一碗清湯寡水的熱稀飯出來遞給兒子。
李德貴感激地看著媽,接過碗來,站在院壩裏,一口氣就“咕嚕、咕嚕”地把一碗稀飯喝了個底朝天。走了一天的山路,真的是又渴又餓,還是當媽的曉得心疼兒子。李德貴喝完稀飯,把碗交給妻子,用袖子抹抹嘴巴,又從自己的腰帶裏掏出一杆短煙鍋子和一個煙荷包。他把煙鍋子的腦殼放在煙荷包裏,塞上一把煙沫子。
李德貴的兒子李崇榮見了,連忙跑過來從自己腰包裏掏出兩個火鐮石,打出火花,李德貴滿意地勾著頭把煙點燃,“唿嚕、唿嚕”地抽了一口,噴出一大團煙霧。
李德貴迴過頭來,看見爹已經不像剛才那樣兇巴巴的了,他又盯了李德權一眼,看見李德權示意的眼神,就心領神會,怯生生地衝著李載豪喊了一聲:“爹”。
李德貴見父親沒有吭聲,小心翼翼地坐到大嫂給他端出來的板凳上,把頭上被汗水打濕了的頭巾解開,露出已經長出細細黑發的前額,把垂下來的一條黑油油的發辮盤在頸項上,一邊抽著煙,一邊把他和大哥、侄兒在金溪壩河灘上挖金坑和自己今天迴來請人下山抬“烏木”的事情說了出來。
李載豪聽著兒子滔滔不絕地說著那些事情,坐在板凳上一直沒有吭聲。等到兒子說完了,隔了好一陣,李載豪才冒了一句:“你說的那兩根‘烏木’,真的有一根是香椿木嗎?”
“真的是香椿木!”李德貴肯定地迴答。
“把你腳上的草鞋和棕襪子‘垮’(脫的意思)下來!”李載豪聽了,仍然唬著臉對兒子說。他又對兩個媳婦吩咐道:“你們進屋去端兩盆水出來。”
山裏的人為了爬坡上坎方便,一年四季都是穿一雙草鞋。草鞋有用穀草、棕葉、蓑草編的,也有用舊布條編的。穀草草鞋不耐穿,棕葉草鞋粗糙容易磨破腳,舊布條草鞋是稀罕物,一般窮人穿不起。李德貴腳下的草鞋是用蓑草編的,不僅結實耐穿,而且走起路來柔軟、防滑。他那一雙棕襪子更是好東西,冬天穿在腳上防寒又防潮,他走了一天的山路,腳板上到現在還是熱乎乎的。
李德貴聽見父親的吩咐,不明白爹為啥子要叫他把穿得曖曖和和的棕襪子脫下來,他磨磨蹭蹭的賴著不想脫。
“快垮!”李載豪吼著兒子,又向著屋子方向,催促起兩個兒媳婦:“你們兩個端水的,快點!”
兩個兒媳婦聽見公爹在吆喝,連忙一人端了一木盆清水放在了公爹的麵前。李德貴也把腳上的草鞋和棕襪脫下來了。
李載豪在剛才說話的當兒,已經摘下了頭上戴的瓜皮帽,把花白的發辮盤在了脖子上,他不由分說地從兒子手中奪過棕襪子,就放在木盆裏使勁地搓起來。
兩個兒媳婦站在旁邊見著公爹在給他兒子搓襪子,想去幫忙又不敢,都拿眼色使勁地瞧著公婆。
李胡氏見了也是覺得奇怪:“這老漢耕田耙地樣樣事情都做過,可從來沒有見他洗過衣服,今天是啥子瘋勁來了,大冷的天,居然坐在院壩裏當著兒媳婦的麵給兒子搓起了襪子。如果是嫌兒子腳上髒不讓他進屋,家裏有的是棕襪子,叫他換一雙就行了嘛,哪個叫你親自去給他洗呀?”
李胡氏想著,就伸出手來要從老漢手中接過棕襪子。李載豪朝老伴搖搖頭,不給她。還對兒子吼叫道:“你也把草鞋泡在水裏,使勁地搓。”
李德貴也是從小長這麽大沒有自己動手洗過衣服,聽見爹在叫自己搓草鞋,就老大的不情願,想不動手,又不敢。他隻好不情願地蹲下身子,學著爹的樣子,把草鞋放在另一隻木盆裏,無精打彩地搓起來。
李載豪搓了一陣棕襪子,抬起頭來對孫子李崇榮和顏悅色地說道:“你和你奶奶到她的“歇房屋”(臥房的意思)裏去,把那個洗澡用的大‘黃桶’(木桶的別稱)抬出來。”
李崇榮聽了,急忙拉著奶奶往歇房屋走。李載豪的兩個兒媳婦站在旁邊沒有事情可做,剛才想走開又不敢,現在倆人使個眼色,也跟在他婆、孫倆後頭,進裏屋幫著抬黃桶去了。不一會兒,四個人從裏屋抬了一個豬腰子形狀的大黃桶出來,放在院壩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