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青凝立在榻前,一手執著湯匙往穆炎嘴裏喂藥,方才開始的幾口倒喂的順利,可至後頭時,喂下的藥便全順著麵頰留下。
初始時眾人還保持耐心將藥喂下,可到後頭一直喂不下時,遠青劍眉倏地蹙成一塊:“先生,這藥喂不下去,這可怎麽辦才好?”
郎中沉吟半晌,睨了一眼穆炎原本有些發紅的手肘,又伸手探了下他的脈搏,最後喟歎一句:“努力這麽大半晌,總算是有成就了,得來全不費功夫,你們放心吧,你們家主子吉人自有天相,現在所有方法都用盡了,就等他醒來。”
見終於有了成效,遠青原先淡漠的臉上也拂了絲喜色:“那你能說說,何時能見好嗎?我們家主子這迴出來是要要事,若因此壞了身子可真就得不償失。”
郎中最終卻隻是搖搖頭:“這個毒本身滲透力就強,雖說我施針及時加上你們家主子聰穎,可後麵的仍是未有定數,隻能看天命了。”
此話一出,遠青同向青皆是一滯,異口同聲詢問道:“那我們怎知你所說是真是假,若你尋了法子誆騙我們後一走了之呢?”
“這自是不會的,你放心吧,醫者仁心,我會待在此處直到他的毒全解了,現下你們放心了吧?若是放心了便出去候著,我再施上幾針,看看能不能讓他好的更快些。”
方才已見識過郎中的妙手迴春之術,二人的心防皆是卸下了些,雖說郎中遣他們二人出廂房,他們二人當真就轉身離去了,隻不過停留在廂房外,裏頭隻要一有風吹草動他二人便能知曉。
行至廂房外,遠青麵上的擔憂之色更深,向青見狀,為舒解心情,佯裝不經意地打趣道:“公子不是狀況有好轉了嗎?你怎麽還這副愁眉苦臉的模樣。”
遠青掀起眼皮睨了他一眼,刹那間戳開他的心事:“行了你別給我裝,你以為我不知道其實你也擔心公子麽?我現下除了擔心他這毒以外,還有一事,我擔心夫人若是知曉了…”
穆炎出事後他們一行人可謂是群龍無首,幸虧遠青、向青二人跟在他身側已久,危急情況下這點定力到底是有的,當下將一行府衛治理的有模有樣。
“我們未曾上報,夫人該是不會知曉的吧?公子最怕的也是這一點,若夫人知曉了指不定要鬧上一迴呢,雖說夫人也不是此等不講禮數之人。”
遠青同向青相互對視一眼後,將對話的聲音放得更輕了些,殊不知他們口中的夫人在春獵上可謂是曆經風雨。
那日薑漓玥從行宮殿內悄悄離開後,意欲尋林氏一道嘮嗑家常,可所謂冤家路宰,她未行幾步便見不遠處薑沐雅正趾高氣昂地往主殿方向走。
有了從前的經曆,她自是識相地饒道走,可主仆二人初次行入行宮內,對裏頭的布局不甚清楚,彎彎轉轉幾個圈才在一處河堤旁尋見林氏。
林氏原先正攜白露一同望著河景,薑漓玥離她更近時分辨出她唇瓣蠕動半晌,卻不知具體在說些什麽,難得見她興致盎然的模樣,薑漓玥快步行至她身側,伸手輕拍了拍她的肩。
林氏見狀,倒也不惱,甚至連頭都未曾偏一下:“白露,你瞧瞧,我以前捧在掌上的閨女如今是越發沒有規矩了,可我又不能拿她如何。”
白露聞言一笑,跟著附和:“確實我們家小姐如今是越發大膽了些,連上您跟前也變得這般神出鬼沒。”
薑漓玥見二人一唱一和正聊得歡,自己一時插不上話,便隻能咕噥了句:“女兒離家這麽長時間,母親與白露倒有許多話聊,不如將有趣的將與我聽聽?”
林氏側過身點了點她的額頭,接過她的話頭繼續往下問:“若你覺得無趣的便不聽了?從前我可不是這麽教你的,如今越發調皮的很,嫁了個人倒沒見老成多少。”
雲杉見幾人其樂融融,忍不住插話:“王妃娘娘,郡主這還不是隨了您的教誨,同尋常婦人自是不同的,不過得了如意郎君的人,又許誰道句不是呢,何況主子在府裏頭一向很能把握分寸。”
眼下四處除了幾人的交談聲便是簌簌的風聲,彼時除了借故散心或心懷叵測之人,便隻有她母女二人立在堤旁交心,倒當真是難得的好時光。
二人談論之題不過是從家長裏短到母女情長,卻消磨了大半時光,直到將近尾聲時,林氏“嘖”了聲:“難怪我今日一直覺得奇怪,怎麽我從殿裏出來你也跟著出來了?不跟那些皇子皇女一塊玩兒麽?”
談及此話題,薑漓玥倒坦蕩得很:“娘親一向知道我與那些個皇子皇女沒什麽好聊的,何況夫君不在,我也沒什麽好應和他們的,便想著出來偷偷閑,再說了今日主事的是淑貴妃娘娘。”
薑漓玥頓了頓,半晌後踮起腳湊近她耳畔,極輕聲道:“若她趁機鑽了什麽空子讓我們二府聯姻出了岔子可就壞了事,母親,我是真喜歡郎君,不想同他分開。”
林氏聽完她的體己話,不禁挑了挑眉:“所以上迴才甘願冒險悄悄跟在他後頭去了暨州?也罷,原先我還擔心你倆感情不睦呢,如今你既能嫁得如意郎君,我和你父親自是安心許多。”
薑漓玥點點頭,半晌又輕扯了扯她的水袖撒嬌,倒真有了幾分從前尚在閨中時的嬌怯。
“有事求我?”林氏難免從中嗅出些不尋常的意味。
薑漓玥卻隻是道:“你是我娘親,我同你撒撒嬌又能如何?怎麽弄得我別有所圖似的,此次娘親還真的猜錯了,玥兒沒有什麽解決不了的,往後有了再尋你,娘親就和爹爹安生著吧。”
雖不知薑漓玥所言有幾分真假,可林氏能從她麵容上瞧出個大概,加之言語中仍帶著從前少女時特有的模樣,林氏便覺得安穩了,起碼她能察覺出薑漓玥在穆府當中確實能過得有幾分如意。
由於春獵本就特殊,薑漓玥同林氏二人不好在外頭待太久,二人在河堤旁傾吐半晌後,又一同返迴席間。
淑貴妃正覺著無趣,見薑漓玥母女二人入內,當即起了興致,連忙揮退身旁正替她捶腿的宮女,輕啟朱唇:“漓玥郡主倒還真真是…姍姍來遲呀。”
原本薑漓玥就知曉秦氏對她存有多大的敵意,當下恨不能將她原就美滿的家庭拆散,她自是不能讓她詭計得逞。
且秦氏方才那話略帶慵懶語氣卻不失警醒之意,在座之人又是個頂個的人精,當下更是有一搭沒一搭地進行眼神交流。
薑漓玥雖被提及,麵上卻未曾露怯意,林氏鼓勵似地輕捏了下她的掌心,半晌後她落落大方地上前行了個禮:“請貴妃娘娘安,漓玥方才在路上因事耽擱了些時辰,望娘娘贖罪。”
秦氏以手支額,目光饒有興致地在她身上繞,半晌後聲音不疾不徐地響起:“無妨無妨,我又怎是那般得理不饒人之人,不過我今日遇上一未解的棋局,聽聞郡主棋藝了得,不如上前來試試?”
這分明是故意擺她一道,民間雖傳聞端王千金琴棋書畫樣樣在行,棋藝位列其中,可棋藝了得之人中已有不少翹楚,她不過是個中識得棋藝中的一人罷了。
其實秦氏早知薑漓玥並未提及她棋藝了得,隻不過今日難得逢宮廷設下大宴,許多地位優越的女眷此刻都列席於殿內。
加之秦氏話匣子轉得十分得當,這會子連屏風外瞧不見薑漓玥身影的人都莫名起了些看熱鬧的興致。
若薑漓玥真膽敢接招,勢必會麵臨一大奇難的棋局,若她現下不願接招,不正擺明了她不敢應下這棋局。
無論她如何選擇,秦氏皆是最後的贏家,倒真打得一手好算盤。
隻不過她薑漓玥從不是一位屈就之人,當即麵不改色地迴道:“那貴妃娘娘希望我與誰對著棋局?還是隻需我解了殘局便可?”
“自是對弈更有趣些,就讓萃玉來同你對上一對吧,不過我倒很期待漓玥郡主展現一番棋藝,來人呀,將棋局擺上來。”
眾人見薑漓玥不卑不亢應下了,場中氣氛的暗流已是直接燃至極點,人人麵上雖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可都一一探頭探腦紛紛翹首以盼。
至於薑漓玥同秦氏不對付這件事,從來都不是她們些局外者需要在意的。
位於上席的女眷當中也有幾位棋藝了得的,見宮女呈上棋局後,紛紛探頭探腦圍觀半晌,其中一名粉衣女子見清局勢後,不禁蹙了蹙眉,同旁邊紫衣女子低聲交談:“這分明就真是殘局,郡主這次是被擺了一道。”
紫衣女子見狀,連忙伸手輕掩住了她的唇,無聲的眼神分明在對她道:“席上的可是貴妃娘娘,你難道不想要命了嗎?”
席上但凡有點眼力見的,一眼就能瞧清淑貴妃不過是尋人痛處讓自己快活,不偏不倚地薑漓玥一個堂堂郡主恰好就撞上的這檔子。
因有她在前頭,其餘女眷免了詰難,底下自是興了些幸災樂禍的,自然也就存有如綠衣女子那般暗地裏替她打抱不平的。
初始時眾人還保持耐心將藥喂下,可到後頭一直喂不下時,遠青劍眉倏地蹙成一塊:“先生,這藥喂不下去,這可怎麽辦才好?”
郎中沉吟半晌,睨了一眼穆炎原本有些發紅的手肘,又伸手探了下他的脈搏,最後喟歎一句:“努力這麽大半晌,總算是有成就了,得來全不費功夫,你們放心吧,你們家主子吉人自有天相,現在所有方法都用盡了,就等他醒來。”
見終於有了成效,遠青原先淡漠的臉上也拂了絲喜色:“那你能說說,何時能見好嗎?我們家主子這迴出來是要要事,若因此壞了身子可真就得不償失。”
郎中最終卻隻是搖搖頭:“這個毒本身滲透力就強,雖說我施針及時加上你們家主子聰穎,可後麵的仍是未有定數,隻能看天命了。”
此話一出,遠青同向青皆是一滯,異口同聲詢問道:“那我們怎知你所說是真是假,若你尋了法子誆騙我們後一走了之呢?”
“這自是不會的,你放心吧,醫者仁心,我會待在此處直到他的毒全解了,現下你們放心了吧?若是放心了便出去候著,我再施上幾針,看看能不能讓他好的更快些。”
方才已見識過郎中的妙手迴春之術,二人的心防皆是卸下了些,雖說郎中遣他們二人出廂房,他們二人當真就轉身離去了,隻不過停留在廂房外,裏頭隻要一有風吹草動他二人便能知曉。
行至廂房外,遠青麵上的擔憂之色更深,向青見狀,為舒解心情,佯裝不經意地打趣道:“公子不是狀況有好轉了嗎?你怎麽還這副愁眉苦臉的模樣。”
遠青掀起眼皮睨了他一眼,刹那間戳開他的心事:“行了你別給我裝,你以為我不知道其實你也擔心公子麽?我現下除了擔心他這毒以外,還有一事,我擔心夫人若是知曉了…”
穆炎出事後他們一行人可謂是群龍無首,幸虧遠青、向青二人跟在他身側已久,危急情況下這點定力到底是有的,當下將一行府衛治理的有模有樣。
“我們未曾上報,夫人該是不會知曉的吧?公子最怕的也是這一點,若夫人知曉了指不定要鬧上一迴呢,雖說夫人也不是此等不講禮數之人。”
遠青同向青相互對視一眼後,將對話的聲音放得更輕了些,殊不知他們口中的夫人在春獵上可謂是曆經風雨。
那日薑漓玥從行宮殿內悄悄離開後,意欲尋林氏一道嘮嗑家常,可所謂冤家路宰,她未行幾步便見不遠處薑沐雅正趾高氣昂地往主殿方向走。
有了從前的經曆,她自是識相地饒道走,可主仆二人初次行入行宮內,對裏頭的布局不甚清楚,彎彎轉轉幾個圈才在一處河堤旁尋見林氏。
林氏原先正攜白露一同望著河景,薑漓玥離她更近時分辨出她唇瓣蠕動半晌,卻不知具體在說些什麽,難得見她興致盎然的模樣,薑漓玥快步行至她身側,伸手輕拍了拍她的肩。
林氏見狀,倒也不惱,甚至連頭都未曾偏一下:“白露,你瞧瞧,我以前捧在掌上的閨女如今是越發沒有規矩了,可我又不能拿她如何。”
白露聞言一笑,跟著附和:“確實我們家小姐如今是越發大膽了些,連上您跟前也變得這般神出鬼沒。”
薑漓玥見二人一唱一和正聊得歡,自己一時插不上話,便隻能咕噥了句:“女兒離家這麽長時間,母親與白露倒有許多話聊,不如將有趣的將與我聽聽?”
林氏側過身點了點她的額頭,接過她的話頭繼續往下問:“若你覺得無趣的便不聽了?從前我可不是這麽教你的,如今越發調皮的很,嫁了個人倒沒見老成多少。”
雲杉見幾人其樂融融,忍不住插話:“王妃娘娘,郡主這還不是隨了您的教誨,同尋常婦人自是不同的,不過得了如意郎君的人,又許誰道句不是呢,何況主子在府裏頭一向很能把握分寸。”
眼下四處除了幾人的交談聲便是簌簌的風聲,彼時除了借故散心或心懷叵測之人,便隻有她母女二人立在堤旁交心,倒當真是難得的好時光。
二人談論之題不過是從家長裏短到母女情長,卻消磨了大半時光,直到將近尾聲時,林氏“嘖”了聲:“難怪我今日一直覺得奇怪,怎麽我從殿裏出來你也跟著出來了?不跟那些皇子皇女一塊玩兒麽?”
談及此話題,薑漓玥倒坦蕩得很:“娘親一向知道我與那些個皇子皇女沒什麽好聊的,何況夫君不在,我也沒什麽好應和他們的,便想著出來偷偷閑,再說了今日主事的是淑貴妃娘娘。”
薑漓玥頓了頓,半晌後踮起腳湊近她耳畔,極輕聲道:“若她趁機鑽了什麽空子讓我們二府聯姻出了岔子可就壞了事,母親,我是真喜歡郎君,不想同他分開。”
林氏聽完她的體己話,不禁挑了挑眉:“所以上迴才甘願冒險悄悄跟在他後頭去了暨州?也罷,原先我還擔心你倆感情不睦呢,如今你既能嫁得如意郎君,我和你父親自是安心許多。”
薑漓玥點點頭,半晌又輕扯了扯她的水袖撒嬌,倒真有了幾分從前尚在閨中時的嬌怯。
“有事求我?”林氏難免從中嗅出些不尋常的意味。
薑漓玥卻隻是道:“你是我娘親,我同你撒撒嬌又能如何?怎麽弄得我別有所圖似的,此次娘親還真的猜錯了,玥兒沒有什麽解決不了的,往後有了再尋你,娘親就和爹爹安生著吧。”
雖不知薑漓玥所言有幾分真假,可林氏能從她麵容上瞧出個大概,加之言語中仍帶著從前少女時特有的模樣,林氏便覺得安穩了,起碼她能察覺出薑漓玥在穆府當中確實能過得有幾分如意。
由於春獵本就特殊,薑漓玥同林氏二人不好在外頭待太久,二人在河堤旁傾吐半晌後,又一同返迴席間。
淑貴妃正覺著無趣,見薑漓玥母女二人入內,當即起了興致,連忙揮退身旁正替她捶腿的宮女,輕啟朱唇:“漓玥郡主倒還真真是…姍姍來遲呀。”
原本薑漓玥就知曉秦氏對她存有多大的敵意,當下恨不能將她原就美滿的家庭拆散,她自是不能讓她詭計得逞。
且秦氏方才那話略帶慵懶語氣卻不失警醒之意,在座之人又是個頂個的人精,當下更是有一搭沒一搭地進行眼神交流。
薑漓玥雖被提及,麵上卻未曾露怯意,林氏鼓勵似地輕捏了下她的掌心,半晌後她落落大方地上前行了個禮:“請貴妃娘娘安,漓玥方才在路上因事耽擱了些時辰,望娘娘贖罪。”
秦氏以手支額,目光饒有興致地在她身上繞,半晌後聲音不疾不徐地響起:“無妨無妨,我又怎是那般得理不饒人之人,不過我今日遇上一未解的棋局,聽聞郡主棋藝了得,不如上前來試試?”
這分明是故意擺她一道,民間雖傳聞端王千金琴棋書畫樣樣在行,棋藝位列其中,可棋藝了得之人中已有不少翹楚,她不過是個中識得棋藝中的一人罷了。
其實秦氏早知薑漓玥並未提及她棋藝了得,隻不過今日難得逢宮廷設下大宴,許多地位優越的女眷此刻都列席於殿內。
加之秦氏話匣子轉得十分得當,這會子連屏風外瞧不見薑漓玥身影的人都莫名起了些看熱鬧的興致。
若薑漓玥真膽敢接招,勢必會麵臨一大奇難的棋局,若她現下不願接招,不正擺明了她不敢應下這棋局。
無論她如何選擇,秦氏皆是最後的贏家,倒真打得一手好算盤。
隻不過她薑漓玥從不是一位屈就之人,當即麵不改色地迴道:“那貴妃娘娘希望我與誰對著棋局?還是隻需我解了殘局便可?”
“自是對弈更有趣些,就讓萃玉來同你對上一對吧,不過我倒很期待漓玥郡主展現一番棋藝,來人呀,將棋局擺上來。”
眾人見薑漓玥不卑不亢應下了,場中氣氛的暗流已是直接燃至極點,人人麵上雖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可都一一探頭探腦紛紛翹首以盼。
至於薑漓玥同秦氏不對付這件事,從來都不是她們些局外者需要在意的。
位於上席的女眷當中也有幾位棋藝了得的,見宮女呈上棋局後,紛紛探頭探腦圍觀半晌,其中一名粉衣女子見清局勢後,不禁蹙了蹙眉,同旁邊紫衣女子低聲交談:“這分明就真是殘局,郡主這次是被擺了一道。”
紫衣女子見狀,連忙伸手輕掩住了她的唇,無聲的眼神分明在對她道:“席上的可是貴妃娘娘,你難道不想要命了嗎?”
席上但凡有點眼力見的,一眼就能瞧清淑貴妃不過是尋人痛處讓自己快活,不偏不倚地薑漓玥一個堂堂郡主恰好就撞上的這檔子。
因有她在前頭,其餘女眷免了詰難,底下自是興了些幸災樂禍的,自然也就存有如綠衣女子那般暗地裏替她打抱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