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今日入宮未得見聖顏便被打發出宮的穆如楓來說,今日算是在秦至那又吃了一個啞巴虧,平日他未入宮時也未曾聽其他大臣等聖上議事要議上足好幾個時辰。
幸得端王府內尚有人可以支使,見薑與休順理趕往暨州,穆如楓原先提著的心可算是安穩幾分。
暨州距離京都遙遠,薑與休即便馬不停蹄也要整整趕上兩日,穆如楓同端王商量完後續事宜後,迴府便用白鴿傳了信件迴暨州。
與此同時,穆炎特派了底下的遠青去排查如今陣營當中所出的內鬼,另一麵則攜向青去了洪澇發源地。
洪澇發源地處於暨州一條北邊的支流,穆炎到達時附近堤壩已經全數被茫茫洪水衝散,周遭原先有居所的百姓更是流離失所,哀歎不已。他命向青在附近勘察地勢,自身則留在原處安撫災民,災民堆中自然有伺機而動的匈奴兵隱藏其中。
暨州當地百姓受災數日,朝廷卻無所大作為,前頭那些派下來的官皆虛情假意關切一番又打道迴府,壓根沒有真心為百姓考慮,如今穆炎無聲無息地來這探看,災民自然而然以為他同前麵派下來那些無所作為的人並無區別,起初自然不肯道出任何有用消息。
向青迅速在周圍探察地勢半晌,折身迴穆炎身側,低聲說道:“公子,此處堤壩雖全然崩塌,但地勢尚且算高,若臨時給百姓搭建住所的話,屬下看還是可行的。”
當地不少百姓因這天災流離失所,穆炎自然得為他們建立災後的居所,向青從暗袖裏掏出相關地圖,他仔細察看了會,指尖點了幾處後,囑咐道:“你去找些人手來這兒施粥,再搭建些能住人的,眼下這雨停了,我們該加快步伐讓他們有屋簷擋雨才是。”
向青拱了拱手便退下了,穆炎則留在原處同當地災民了解了大致情況,北邊離他們駐紮的營帳並不遠,向青迅速將遠青一行人尋來,連同薑漓玥也囊括在內。
起初穆炎見薑漓玥笑盈盈提著裙擺往下行的時候,繡花鞋上沾地滿是泥的時候,眉頭不自覺蹙了蹙,畢竟在他心裏薑漓玥一貫是在端王府被富養的掌上明珠,不應落得如此狼狽。
薑漓玥似有感應似地對上他打量的視線,半晌如同有心靈感應似地行至他身前,抬起玉手替他將蹙起地劍眉撫平,笑道:“郎君眉開眼笑的模樣慣好看些,別總蹙眉,一下老了十歲。”
未及他做出反應,薑漓玥已轉身同雲杉一眾人忙碌起來,輔助遠青搭好施粥的營帳以後,又連忙招唿聚在一起的災民上前領粥。
起初些許災民無動於衷,見有幾人上前嚐試當真取迴了粥以後才紛紛上前,薑漓玥端著笑施粥,到後頭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同當地災民談論起來:“老大爺,為何方才我說施粥的時候你們會無動於衷?”
老大爺樂嗬一下,接過薑漓玥遞來的粥碗後主動站到一旁讓後頭的人上前,才迴道:“小姑娘定是剛來,我們這暨州常犯洪澇,一到春日更不得了,可這幾年朝廷上派人下來說要助我們重建屋子,可都是貪圖口舌之快,後續屋子都是我們自己趁著大日頭建的,我這副老骨頭早習慣咯。”
薑漓玥凝滯了一下,同不遠處同樣專心致誌聽老大爺傾訴的穆炎交換了個眼神,半晌才迴應道:“那今日老大爺可以享福了,我們是真心實意來幫你們的,春日受這洪澇自是不好受的,你們且再等等,我們定會加快步子的。”
老大爺就著粥碗將那綿軟的粥喝了下腹,伸手抹了把嘴,擺擺手道:“無礙的,小姑娘,我們這兒的人都習慣了,你們今日能真心實意來這施粥我們已很感動。”
朝廷每年不知吃了百姓多少供奉,可一旦百姓遭了洪澇,明麵上雖做足了麵子道是派了不少賑災款項下來,可真經了層層官員後迴到百姓身上的定是寥寥無幾,薑漓玥隱約記得前世暨州也是當今這狀況,隻不過薑宬見了穆炎因當地災禍所擬的奏疏仍是無動於衷。
薑漓玥從小錦衣玉食,黎民百姓卻因著洪澇無家可歸,此情此景多少令她有些傷感,因此後續派粥時她利用了十二分的勁頭。
當日施粥畢,二人得了不少新狀況,薑漓玥迴了客棧後盡管周身泛酸,卻執意屏退了雲杉,自顧自沐浴更衣後倚在床榻上翻閱書卷。
約莫過了一炷香,穆炎輕聲步入薑漓玥屋內,她聽了動靜便放下書卷,抬眼望著穆炎半晌,縮起身子給穆炎騰出半個位置。
穆炎褪下身上的披風,行至床榻旁落座,雙手觸上了薑漓玥露在錦衾外的一截藕臂,邊替她揉捏邊詢問:“今日夫人可累著了?施粥可不是件簡單的活計。”
“不比得郎君辛苦,今日老大爺的話可能助你一二,我看著賑災不是一兩日便能輕鬆解決的,我記得炎郎曾往京都送過信了,皇叔父可曾迴過信了?”
穆炎搖搖頭,薑漓玥頓時噤了聲,雖早預料到薑宬並不會有所作為,可當真得知真相多少有些唏噓:“炎郎不必憂心,想必你送信時也給穆府送了一份,爹爹那邊該是會派人來相助,不過我相信炎郎一人也能將此處事宜處理妥當。”
前世穆炎便是靠一己之力解決暨州之事,因此她才格外篤定,穆炎指尖一頓,複又抬頭望向她:“借夫人吉言,如今知這錯處出在哪兒,操辦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些。”
“能助炎郎一臂之力,玥兒也算滿足了,炎郎今日操勞,不妨先行沐浴後早歇歇下,今日災民尚且安置好了,明日之事處理起來該會更便利些才是。”
薑漓玥話語間順勢伸出另隻空閑的手替穆炎揉肩。
勞累了一日確實耗費精力,穆炎揉了揉有些發疼的眉心,轉瞬將視線放到薑漓玥身上:“夫人同我奔波這幾日想是困極了,今日不妨先歇下。”
穆炎應了聲,熄了屋內數盞油燈,隻留下一盞正透著灩灩暖光的油燈。
遞出加急信的第三日,穆炎正苦惱如何僅讓身後數人便能重建起嚴實堤壩時,向青遞與他一封京都傳來的書信:“公子,端王已派了長子前來協助我們,估摸著行程今日該是快到了。”
穆炎展開書信翻閱一番,微一頷首,正打算分配任務之時,身後傳來極輕的馬鳴聲,薑與休將馬匹安置好後,順著坡路向下找到了穆炎,兩人相對而立,拱手行禮。
“穆公子近日勞苦了,父王派我來助你一臂。”薑與休開門見山說清此番來意。
“多謝薑公子此番願意相助,事不宜遲,我們一同探討該如何重建這堤壩。”
有了薑與休不遠千裏而來的相助,後續修建堤壩的事宜自然完善了許多,加上薑與休的一小隊人馬,修建堤壩的時間大大縮短。
與此同時,薑漓玥照舊在上遊一處營帳外施粥,隱藏身份於災民群中的匈奴兵正伺機而動。
其中一位盯著薑漓玥腰間所係玉牌已久的匈奴兵對一旁嘴裏正銜著根青草的頭領道:“頭兒,小的看那姑娘這幾日雖變換了裝扮,但身上的玉牌似從未變過,莫非她就是我們一直要尋的主子?”
趙隱將嘴邊的青草撥弄到手中把玩,又覷了一眼薑漓玥腰間的玉牌,淡淡道:“是與不是,試試便知。你們暫且在這候著,待會我去會會這姑娘。”
百蒼帝因先後而逝,從前追隨百蒼帝身邊的將士大多一同消亡,薑宬上位後更是將原先效忠百蒼帝的將士逼到毫無退路可言,趙隱一行人是其中幾個難得保住命的,無奈薑宬手段狠厲,他們隻能隱於匈奴兵當中,將前塵往事一同埋藏。
如今薑漓玥身上的玉牌麵上雖察不出任何端倪,但趙隱一行人卻知其中掩藏著怎樣的秘密,當初百蒼帝臨終前曾將玉牌拖與遺孤,如今這攜著玉牌之人自然也就與那遺孤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趙隱在心中大致斟酌了後續說辭,安置妥當後才緩步上前,施粥輪到他時,他適時開口道:“兩位姑娘看著不是暨州人。”
薑漓玥執著舀粥的勺一頓,話裏隱約含著笑意:“好眼光,小女確實不是暨州人。”
“從京都來?每年暨州澇災,朝廷皆會派人來這兒修葺,從前倒未曾見過有哪位女子願來此地。”趙隱邊拿著已乘好的粥邊打探道。
此次薑漓玥尚未來得及作答,雲杉便搶占前頭開口:“那是自然,我家小姐善心。”
出門在外太過招搖未免容易惹來不必要是非,雲杉十分合時宜地改了口。
趙隱微一頓,視線凝在薑漓玥腰間的玉牌半晌,話鋒陡轉:“姑娘身上的玉牌可是有什麽來頭?我看著十分眼熟,從前我有位故人身上也時常帶著這塊玉牌。”
薑漓玥順勢將視線擱在玉牌上,腦海裏不自覺浮現穆炎的身影,莫非此人口中所說故人是穆炎麽?可從前穆炎說這玉牌的時候隻說是尋常物件,倒未曾道過其中有什麽含義。
“倒是趕巧,這玉牌是一位公子所贈,願小女身體康健罷了,倒沒旁的什麽意象。”
幸得端王府內尚有人可以支使,見薑與休順理趕往暨州,穆如楓原先提著的心可算是安穩幾分。
暨州距離京都遙遠,薑與休即便馬不停蹄也要整整趕上兩日,穆如楓同端王商量完後續事宜後,迴府便用白鴿傳了信件迴暨州。
與此同時,穆炎特派了底下的遠青去排查如今陣營當中所出的內鬼,另一麵則攜向青去了洪澇發源地。
洪澇發源地處於暨州一條北邊的支流,穆炎到達時附近堤壩已經全數被茫茫洪水衝散,周遭原先有居所的百姓更是流離失所,哀歎不已。他命向青在附近勘察地勢,自身則留在原處安撫災民,災民堆中自然有伺機而動的匈奴兵隱藏其中。
暨州當地百姓受災數日,朝廷卻無所大作為,前頭那些派下來的官皆虛情假意關切一番又打道迴府,壓根沒有真心為百姓考慮,如今穆炎無聲無息地來這探看,災民自然而然以為他同前麵派下來那些無所作為的人並無區別,起初自然不肯道出任何有用消息。
向青迅速在周圍探察地勢半晌,折身迴穆炎身側,低聲說道:“公子,此處堤壩雖全然崩塌,但地勢尚且算高,若臨時給百姓搭建住所的話,屬下看還是可行的。”
當地不少百姓因這天災流離失所,穆炎自然得為他們建立災後的居所,向青從暗袖裏掏出相關地圖,他仔細察看了會,指尖點了幾處後,囑咐道:“你去找些人手來這兒施粥,再搭建些能住人的,眼下這雨停了,我們該加快步伐讓他們有屋簷擋雨才是。”
向青拱了拱手便退下了,穆炎則留在原處同當地災民了解了大致情況,北邊離他們駐紮的營帳並不遠,向青迅速將遠青一行人尋來,連同薑漓玥也囊括在內。
起初穆炎見薑漓玥笑盈盈提著裙擺往下行的時候,繡花鞋上沾地滿是泥的時候,眉頭不自覺蹙了蹙,畢竟在他心裏薑漓玥一貫是在端王府被富養的掌上明珠,不應落得如此狼狽。
薑漓玥似有感應似地對上他打量的視線,半晌如同有心靈感應似地行至他身前,抬起玉手替他將蹙起地劍眉撫平,笑道:“郎君眉開眼笑的模樣慣好看些,別總蹙眉,一下老了十歲。”
未及他做出反應,薑漓玥已轉身同雲杉一眾人忙碌起來,輔助遠青搭好施粥的營帳以後,又連忙招唿聚在一起的災民上前領粥。
起初些許災民無動於衷,見有幾人上前嚐試當真取迴了粥以後才紛紛上前,薑漓玥端著笑施粥,到後頭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同當地災民談論起來:“老大爺,為何方才我說施粥的時候你們會無動於衷?”
老大爺樂嗬一下,接過薑漓玥遞來的粥碗後主動站到一旁讓後頭的人上前,才迴道:“小姑娘定是剛來,我們這暨州常犯洪澇,一到春日更不得了,可這幾年朝廷上派人下來說要助我們重建屋子,可都是貪圖口舌之快,後續屋子都是我們自己趁著大日頭建的,我這副老骨頭早習慣咯。”
薑漓玥凝滯了一下,同不遠處同樣專心致誌聽老大爺傾訴的穆炎交換了個眼神,半晌才迴應道:“那今日老大爺可以享福了,我們是真心實意來幫你們的,春日受這洪澇自是不好受的,你們且再等等,我們定會加快步子的。”
老大爺就著粥碗將那綿軟的粥喝了下腹,伸手抹了把嘴,擺擺手道:“無礙的,小姑娘,我們這兒的人都習慣了,你們今日能真心實意來這施粥我們已很感動。”
朝廷每年不知吃了百姓多少供奉,可一旦百姓遭了洪澇,明麵上雖做足了麵子道是派了不少賑災款項下來,可真經了層層官員後迴到百姓身上的定是寥寥無幾,薑漓玥隱約記得前世暨州也是當今這狀況,隻不過薑宬見了穆炎因當地災禍所擬的奏疏仍是無動於衷。
薑漓玥從小錦衣玉食,黎民百姓卻因著洪澇無家可歸,此情此景多少令她有些傷感,因此後續派粥時她利用了十二分的勁頭。
當日施粥畢,二人得了不少新狀況,薑漓玥迴了客棧後盡管周身泛酸,卻執意屏退了雲杉,自顧自沐浴更衣後倚在床榻上翻閱書卷。
約莫過了一炷香,穆炎輕聲步入薑漓玥屋內,她聽了動靜便放下書卷,抬眼望著穆炎半晌,縮起身子給穆炎騰出半個位置。
穆炎褪下身上的披風,行至床榻旁落座,雙手觸上了薑漓玥露在錦衾外的一截藕臂,邊替她揉捏邊詢問:“今日夫人可累著了?施粥可不是件簡單的活計。”
“不比得郎君辛苦,今日老大爺的話可能助你一二,我看著賑災不是一兩日便能輕鬆解決的,我記得炎郎曾往京都送過信了,皇叔父可曾迴過信了?”
穆炎搖搖頭,薑漓玥頓時噤了聲,雖早預料到薑宬並不會有所作為,可當真得知真相多少有些唏噓:“炎郎不必憂心,想必你送信時也給穆府送了一份,爹爹那邊該是會派人來相助,不過我相信炎郎一人也能將此處事宜處理妥當。”
前世穆炎便是靠一己之力解決暨州之事,因此她才格外篤定,穆炎指尖一頓,複又抬頭望向她:“借夫人吉言,如今知這錯處出在哪兒,操辦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些。”
“能助炎郎一臂之力,玥兒也算滿足了,炎郎今日操勞,不妨先行沐浴後早歇歇下,今日災民尚且安置好了,明日之事處理起來該會更便利些才是。”
薑漓玥話語間順勢伸出另隻空閑的手替穆炎揉肩。
勞累了一日確實耗費精力,穆炎揉了揉有些發疼的眉心,轉瞬將視線放到薑漓玥身上:“夫人同我奔波這幾日想是困極了,今日不妨先歇下。”
穆炎應了聲,熄了屋內數盞油燈,隻留下一盞正透著灩灩暖光的油燈。
遞出加急信的第三日,穆炎正苦惱如何僅讓身後數人便能重建起嚴實堤壩時,向青遞與他一封京都傳來的書信:“公子,端王已派了長子前來協助我們,估摸著行程今日該是快到了。”
穆炎展開書信翻閱一番,微一頷首,正打算分配任務之時,身後傳來極輕的馬鳴聲,薑與休將馬匹安置好後,順著坡路向下找到了穆炎,兩人相對而立,拱手行禮。
“穆公子近日勞苦了,父王派我來助你一臂。”薑與休開門見山說清此番來意。
“多謝薑公子此番願意相助,事不宜遲,我們一同探討該如何重建這堤壩。”
有了薑與休不遠千裏而來的相助,後續修建堤壩的事宜自然完善了許多,加上薑與休的一小隊人馬,修建堤壩的時間大大縮短。
與此同時,薑漓玥照舊在上遊一處營帳外施粥,隱藏身份於災民群中的匈奴兵正伺機而動。
其中一位盯著薑漓玥腰間所係玉牌已久的匈奴兵對一旁嘴裏正銜著根青草的頭領道:“頭兒,小的看那姑娘這幾日雖變換了裝扮,但身上的玉牌似從未變過,莫非她就是我們一直要尋的主子?”
趙隱將嘴邊的青草撥弄到手中把玩,又覷了一眼薑漓玥腰間的玉牌,淡淡道:“是與不是,試試便知。你們暫且在這候著,待會我去會會這姑娘。”
百蒼帝因先後而逝,從前追隨百蒼帝身邊的將士大多一同消亡,薑宬上位後更是將原先效忠百蒼帝的將士逼到毫無退路可言,趙隱一行人是其中幾個難得保住命的,無奈薑宬手段狠厲,他們隻能隱於匈奴兵當中,將前塵往事一同埋藏。
如今薑漓玥身上的玉牌麵上雖察不出任何端倪,但趙隱一行人卻知其中掩藏著怎樣的秘密,當初百蒼帝臨終前曾將玉牌拖與遺孤,如今這攜著玉牌之人自然也就與那遺孤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趙隱在心中大致斟酌了後續說辭,安置妥當後才緩步上前,施粥輪到他時,他適時開口道:“兩位姑娘看著不是暨州人。”
薑漓玥執著舀粥的勺一頓,話裏隱約含著笑意:“好眼光,小女確實不是暨州人。”
“從京都來?每年暨州澇災,朝廷皆會派人來這兒修葺,從前倒未曾見過有哪位女子願來此地。”趙隱邊拿著已乘好的粥邊打探道。
此次薑漓玥尚未來得及作答,雲杉便搶占前頭開口:“那是自然,我家小姐善心。”
出門在外太過招搖未免容易惹來不必要是非,雲杉十分合時宜地改了口。
趙隱微一頓,視線凝在薑漓玥腰間的玉牌半晌,話鋒陡轉:“姑娘身上的玉牌可是有什麽來頭?我看著十分眼熟,從前我有位故人身上也時常帶著這塊玉牌。”
薑漓玥順勢將視線擱在玉牌上,腦海裏不自覺浮現穆炎的身影,莫非此人口中所說故人是穆炎麽?可從前穆炎說這玉牌的時候隻說是尋常物件,倒未曾道過其中有什麽含義。
“倒是趕巧,這玉牌是一位公子所贈,願小女身體康健罷了,倒沒旁的什麽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