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作為眼線,做得不可謂不好,不僅這麽多年沒有暴露身份,還能讓白大夫喜歡上她,能讓劉扁將她許配給白大夫,遠誌和當歸也始終將她當作親姐姐看待,最後甚至不惜殺了劉鵲來為她報仇。她當年遇害之前,曾私下與白大夫有過對話,說她對不起白大夫,還說自己不是個幹淨的女人。她知道自己即將被劉鵲和居白英賤賣給祁老二,以後不可能再出現在劉太丞家,於是對多年來信任她、喜歡她的白大夫吐露了真言,意思是說她自己來路不幹淨,欺騙了白大夫的感情,隻是她沒想到,劉鵲並不打算放過她,而是要心狠手辣地置她於死地,所謂將她賤賣給祁老二雲雲,隻是為了給她上吊自盡安上一個理由。」
宋慈的說話聲戛然中斷,他朝夏震看了看,又朝韓侂胄看了看。
夏震依然神色冷峻,但不知何時,他的雙手已緊握成了拳頭。韓侂胄臉色仍是陰沉至極,冷冷地道:「宋慈,你怎麽不說了?」
「太師還要繼續聽嗎?」
「你敢繼續說,我便繼續聽。」
「那好,我便接著往下說。」宋慈道,「我查劉鵲的案子時,有一個意外的發現,劉鵲竟與太學司業何太驥有過來往。關於何司業的死,我本就有些疑惑未解。何司業的指甲被生生掰斷在窗框中,足見他死前是有過掙紮的,他身體魁偉,正當壯年,李青蓮一個風燭殘年之人,腿腳又有不便,當真能勒得死他嗎?何司業死前幾日,曾與真博士在瓊樓飲酒,其間何司業焦慮不安,提及他若是死了,便把他葬在淨慈報恩寺後山。他說這話時的樣子,好似他知道自己會死一樣,可當時他還不知道跛腳李就是李青蓮,又怎會知道李青蓮要殺他報仇呢?更別說李青蓮畏罪自盡之前,曾意味深長地對我說過一句話:『宋大人,有你在,我也可以放心了。』似乎他知道一些什麽事,但又不能說出來,隻能寄希望於我去把它查出來。」
劉克莊聽到這裏,不禁想起破完嶽祠案的第二天,他和宋慈行經蘇堤、發現蟲娘遇害前,宋慈便曾向他提起過這些疑問。
隻聽宋慈說道:「這些疑惑一直困擾著我,直到我得知,何司業在臘月下旬,曾連著三天到過劉太丞家看診,三次都與劉鵲在這間書房裏關起門來見麵,每次見麵都用時很長,還讓黃楊皮守在外麵,不許任何人靠近打擾。這樣的見麵,隻怕不隻是單純的看診吧?劉鵲若是太師後背上的那根芒刺,那必定是知道了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何司業與劉鵲閉門相見,會不會是從劉鵲這裏得知了這個秘密,所以他才預感到自己有可能會被滅口?
「何司業最終被殺,就算真是李青蓮親自動的手,那也極大可能是借刀殺人。我之前破嶽祠案時曾提到,李青蓮沒有開棺驗過巫易的骸骨,卻能得知當年死的不是巫易而是李幹,顯然是有人幫助了他。當年查辦巫易案的是元欽元大人,元大人與李青蓮都曾做過眉州司理參軍,兩人早就相識,所以我認為是元大人將巫易案的一些隱秘案情告訴了李青蓮,看似幫助李青蓮追查兒子李幹之死,實則是引導李青蓮去找何司業報仇。我之前見過元大人與楊太尉私下會麵,因此一直以為元大人是楊太尉的人,可是我錯了。
「提刑司有一名差役,名叫許義,常跟隨我查案。他過去聽命於元大人,監視我查案時的一舉一動,瞞著我向元大人通風報信。元大人離任後,夏虞候找到了許義,說知道許義向元大人通風報信的事,讓許義繼續監視我查案。我查案問心無愧,夏虞候若想知道我查案有何進展,大可直接來問我,以後用不著再去為難許義。我不擔心許義通風報信,隻是讓我好奇的是,夏虞候怎會知道許義監視過我?許義之前監視我一事,隻有元大人知道,那自然是元大人告訴夏虞候的。於是我明白了過來,元大人表麵上是楊太尉的人,實則是站在韓太師這邊的。那元大人引導李青蓮殺害何司業,也就解釋得通了,是為了替韓太師拔除又一根芒刺,還能藉此案打壓楊太尉,可謂是一舉兩得。」
韓侂胄聽到這裏,臉色陰沉得令人可怕。
宋慈卻絲毫不懼,說道:「我的這番推想,不知太師可有聽明白?」
韓侂胄沒有說話,隻是冷眼看著宋慈。
「看來太師聽得不夠明白,那我便再說清楚些。」宋慈提高聲音道,「蟲達曾是太師身邊一名虞候,我推想他知道了某個不可告人的秘密,選擇了隱姓埋名躲藏起來,太師以他叛投金國為名,治罪了他全家。劉扁過去常為太師看診,或許也是因為觸及了這個秘密,被迫卸任太丞,被安插了眼線時刻在劉太丞家監視。蟲達並未遠走高飛,而是選擇藏身在離臨安城這麽近的淨慈報恩寺,又以給德輝禪師治病為由將劉扁請去,實則是與劉扁暗中往來,隻怕是有所圖謀,於是太師假借劉鵲之手,將二人一併除去。然而不知為何,劉鵲竟也知道了這個秘密,更不知為何,他竟將這個秘密泄露給了何司業,因此何司業才會被借刀殺人除掉,劉鵲則是被逼自盡。要逼劉鵲自盡,其實並不難,劉鵲最在乎獨子劉決明,隻需拿劉決明作威脅,又有蟲達全家坐罪的先例在前,再加上劉鵲本就患上了難以治癒的風疾,因此他選擇了服毒自盡,隻是沒想到遠誌和當歸為了給紫草報仇,選擇了在同一天晚上殺害他。劉太丞家的案子,隻怕要說到這個地步,才能說是告破吧。」
宋慈的說話聲戛然中斷,他朝夏震看了看,又朝韓侂胄看了看。
夏震依然神色冷峻,但不知何時,他的雙手已緊握成了拳頭。韓侂胄臉色仍是陰沉至極,冷冷地道:「宋慈,你怎麽不說了?」
「太師還要繼續聽嗎?」
「你敢繼續說,我便繼續聽。」
「那好,我便接著往下說。」宋慈道,「我查劉鵲的案子時,有一個意外的發現,劉鵲竟與太學司業何太驥有過來往。關於何司業的死,我本就有些疑惑未解。何司業的指甲被生生掰斷在窗框中,足見他死前是有過掙紮的,他身體魁偉,正當壯年,李青蓮一個風燭殘年之人,腿腳又有不便,當真能勒得死他嗎?何司業死前幾日,曾與真博士在瓊樓飲酒,其間何司業焦慮不安,提及他若是死了,便把他葬在淨慈報恩寺後山。他說這話時的樣子,好似他知道自己會死一樣,可當時他還不知道跛腳李就是李青蓮,又怎會知道李青蓮要殺他報仇呢?更別說李青蓮畏罪自盡之前,曾意味深長地對我說過一句話:『宋大人,有你在,我也可以放心了。』似乎他知道一些什麽事,但又不能說出來,隻能寄希望於我去把它查出來。」
劉克莊聽到這裏,不禁想起破完嶽祠案的第二天,他和宋慈行經蘇堤、發現蟲娘遇害前,宋慈便曾向他提起過這些疑問。
隻聽宋慈說道:「這些疑惑一直困擾著我,直到我得知,何司業在臘月下旬,曾連著三天到過劉太丞家看診,三次都與劉鵲在這間書房裏關起門來見麵,每次見麵都用時很長,還讓黃楊皮守在外麵,不許任何人靠近打擾。這樣的見麵,隻怕不隻是單純的看診吧?劉鵲若是太師後背上的那根芒刺,那必定是知道了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何司業與劉鵲閉門相見,會不會是從劉鵲這裏得知了這個秘密,所以他才預感到自己有可能會被滅口?
「何司業最終被殺,就算真是李青蓮親自動的手,那也極大可能是借刀殺人。我之前破嶽祠案時曾提到,李青蓮沒有開棺驗過巫易的骸骨,卻能得知當年死的不是巫易而是李幹,顯然是有人幫助了他。當年查辦巫易案的是元欽元大人,元大人與李青蓮都曾做過眉州司理參軍,兩人早就相識,所以我認為是元大人將巫易案的一些隱秘案情告訴了李青蓮,看似幫助李青蓮追查兒子李幹之死,實則是引導李青蓮去找何司業報仇。我之前見過元大人與楊太尉私下會麵,因此一直以為元大人是楊太尉的人,可是我錯了。
「提刑司有一名差役,名叫許義,常跟隨我查案。他過去聽命於元大人,監視我查案時的一舉一動,瞞著我向元大人通風報信。元大人離任後,夏虞候找到了許義,說知道許義向元大人通風報信的事,讓許義繼續監視我查案。我查案問心無愧,夏虞候若想知道我查案有何進展,大可直接來問我,以後用不著再去為難許義。我不擔心許義通風報信,隻是讓我好奇的是,夏虞候怎會知道許義監視過我?許義之前監視我一事,隻有元大人知道,那自然是元大人告訴夏虞候的。於是我明白了過來,元大人表麵上是楊太尉的人,實則是站在韓太師這邊的。那元大人引導李青蓮殺害何司業,也就解釋得通了,是為了替韓太師拔除又一根芒刺,還能藉此案打壓楊太尉,可謂是一舉兩得。」
韓侂胄聽到這裏,臉色陰沉得令人可怕。
宋慈卻絲毫不懼,說道:「我的這番推想,不知太師可有聽明白?」
韓侂胄沒有說話,隻是冷眼看著宋慈。
「看來太師聽得不夠明白,那我便再說清楚些。」宋慈提高聲音道,「蟲達曾是太師身邊一名虞候,我推想他知道了某個不可告人的秘密,選擇了隱姓埋名躲藏起來,太師以他叛投金國為名,治罪了他全家。劉扁過去常為太師看診,或許也是因為觸及了這個秘密,被迫卸任太丞,被安插了眼線時刻在劉太丞家監視。蟲達並未遠走高飛,而是選擇藏身在離臨安城這麽近的淨慈報恩寺,又以給德輝禪師治病為由將劉扁請去,實則是與劉扁暗中往來,隻怕是有所圖謀,於是太師假借劉鵲之手,將二人一併除去。然而不知為何,劉鵲竟也知道了這個秘密,更不知為何,他竟將這個秘密泄露給了何司業,因此何司業才會被借刀殺人除掉,劉鵲則是被逼自盡。要逼劉鵲自盡,其實並不難,劉鵲最在乎獨子劉決明,隻需拿劉決明作威脅,又有蟲達全家坐罪的先例在前,再加上劉鵲本就患上了難以治癒的風疾,因此他選擇了服毒自盡,隻是沒想到遠誌和當歸為了給紫草報仇,選擇了在同一天晚上殺害他。劉太丞家的案子,隻怕要說到這個地步,才能說是告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