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瀅雖然不願意離開舊屋,但她心裏明白,自己住在這裏隻會增加橙花的負擔,即便再不舍,還是很懂事地跟爺爺走了。
薛明誠最開始沒有帶薛瀅迴未名山,而是把她安頓在未名山下的一幢獨棟別墅裏。
告別舊屋的第一晚,薛瀅就想橙花了,夜裏睡不著,蹲在觀景陽台的鐵藝防護欄邊,望著不遠處的未名山。
山體已被黑夜吞噬,頂部被朦朧月色微微照亮的積雪顯得格外冷寂。
薛瀅認真地迴想橙花講過的那些睡前故事,假裝仍然有人隔著被褥輕拍她的後背哄她入睡。
春寒料峭,薛瀅吹了一夜的山風,次日發起了高燒,小小的一團蜷縮在床上,閉著眼睛說胡話。
負責照顧她的老婦人叫來了家庭醫生,並致電薛明誠匯報情況。
薛明誠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趕到別墅。家庭醫生給薛瀅打了退燒針,薛瀅迷迷糊糊地看著薛明誠,小聲地說:「爺爺,能不能幫我打個電話給鄧安爺爺?」
薛明誠坐在床邊的木椅上,沒說話。
***
薛瀅是在放學途中被那幾個綁匪擄走的,接她迴上東別墅的鄧安也被推進了麵包車裏。
綁匪滅口當天,其中兩名綁匪將薛瀅和鄧安一同帶到河畔。
薛嘉實命令他們斬草除根,沉河前必須確保人質已斷氣,以絕後患。
綁匪之一割了薛瀅手腕上的繩子,讓她手腳並用地掙紮,享受著行兇前被害人驚慌失措的樣子。
卻沒料到鄧安不知什麽時候掙脫了束縛。
荒野茫茫,窮途末路,鄧安目眥盡裂,兇狠地襲擊按著薛瀅的那個綁匪,豁出老命阻止他用匕首劃開薛瀅的喉管。
另一綁匪一時間難以製服發了狂的鄧安,激烈混亂的扭打中,綁匪被雜亂的藤蔓絆了下腳,跌倒時把尚且活著的薛瀅扔進了大河。
薛瀅順著湍急的河流而下。
鄧安使勁地揪住拔腿要去追截薛瀅的綁匪,不讓他得逞。
天崩地裂的雷鳴震耳欲聾,勁風一陣接著一陣卷過茂盛的野草。
鄧安最終倒在了驟雨降落之前,兩名負傷的綁匪泄憤般一刀一刀殘忍地虐殺了他。
薛明誠隻找到鄧安的部分遺體,他死後被肢解,屍塊被汽油焚燒過,殘缺不全。
而薛瀅的記憶似乎紊亂了,又或是本能地逃避,欺騙自己上東別墅唯一對她好的人沒死。
薛瀅斷斷續續病了小半個月,到三月中旬才康復,她忽然記起了鄧安的手機號碼,用座機撥打,沒打通。
此後薛瀅幾乎每天都會打電話給鄧安,但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的狀態。四月初的一天,她再次撥出這個號碼,變成了空號。
薛瀅感到害怕起來,趁老婦人不備,偷偷地溜了出去,想迴上東別墅看看,剛到門口,就被守著的保鏢逮住了。
薛明誠正在抹除與綁架一事相關的所有證據,薛瀅失蹤了大半年,校方不可能不找孩子的家長問詢,他給出的說辭是,薛瀅不慎摔傷,目前在私人醫院裏療養。
薛瀅到處亂跑萬一被同學或者學校裏的人看到,橫生枝節。所以薛明誠暫時限製了她的自由。
同年六月,薛光遠的死訊從大洋彼岸傳來,死因是多器官衰竭。
薛明誠在未名山枯坐了一整晚,心痛難當,盡管他早就清楚,身患愛滋的薛光遠將來不可能再成為薛家的掌權者。
處理完薛光遠的身後事,薛明誠沉浸在綿長尖銳的喪子之痛中,卻又不得不強行振作起來,思索接下去的路該怎麽走。
經過幾番考量,薛明誠認為薛瀅是新任接班人的最佳選擇。
薛瀅的年紀剛好合適,性格和思維均沒有完全定型,可塑性強,更容易雕琢。
她和父母不親,彼此的關係甚至可以說差到了極點,情感上不會偏向父母,自然也不會聽命於父母,孤苦無依,方便掌控。
還有一點是生意人對運勢方麵的迷信,大難不死者,必有後福。
因此薛明誠找了個合適的時間,帶薛瀅迴了未名山。
薛瀅的創傷後應激障礙是從未名山開始的,失去了橙花的關心,聯繫不上鄧安,又被禁足三四個月,遭遇過死亡威脅留下的心理陰影像一灘延遲洇開的墨汁,麵積不斷地擴大。
更糟糕的是,星海市進入了雷雨季節。
雷聲、閃電、大雨——薛瀅其實還在那條冰冷幽暗的荒河裏,撲騰著爬不上來。
要是薛明誠依舊視薛瀅為普通的家中小輩,也許會保留家主該有的仁慈,但此一時彼一次,他將薛瀅拎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自然不會再寬容以待。
薛明誠對薛瀅所表現出來的怯懦深感失望。他告訴她,如果她再達不到他的要求,隻能把她送走,托人照顧。
連武建斌都覺得薛瀅過於嬌氣,承受能力不夠,恐怕接替不了薛光遠。
可他們都忘了,薛瀅之事一個八歲的孩子。
薛瀅八歲這年的夏天是在淚水、恐懼和孤獨中度過的。
入秋後,她在某個冷颼颼的夜晚,夢到了鄧安。
荒野中發生過的一切,在夢境裏清晰地還原。
薛瀅睜開眼,渾身冒汗,頭髮濕透。天還是黑的,花園裏下著秋雨,淅淅瀝瀝。她慢慢地坐了起來,屈起腿雙手環抱,額頭抵在膝蓋上發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薛明誠最開始沒有帶薛瀅迴未名山,而是把她安頓在未名山下的一幢獨棟別墅裏。
告別舊屋的第一晚,薛瀅就想橙花了,夜裏睡不著,蹲在觀景陽台的鐵藝防護欄邊,望著不遠處的未名山。
山體已被黑夜吞噬,頂部被朦朧月色微微照亮的積雪顯得格外冷寂。
薛瀅認真地迴想橙花講過的那些睡前故事,假裝仍然有人隔著被褥輕拍她的後背哄她入睡。
春寒料峭,薛瀅吹了一夜的山風,次日發起了高燒,小小的一團蜷縮在床上,閉著眼睛說胡話。
負責照顧她的老婦人叫來了家庭醫生,並致電薛明誠匯報情況。
薛明誠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趕到別墅。家庭醫生給薛瀅打了退燒針,薛瀅迷迷糊糊地看著薛明誠,小聲地說:「爺爺,能不能幫我打個電話給鄧安爺爺?」
薛明誠坐在床邊的木椅上,沒說話。
***
薛瀅是在放學途中被那幾個綁匪擄走的,接她迴上東別墅的鄧安也被推進了麵包車裏。
綁匪滅口當天,其中兩名綁匪將薛瀅和鄧安一同帶到河畔。
薛嘉實命令他們斬草除根,沉河前必須確保人質已斷氣,以絕後患。
綁匪之一割了薛瀅手腕上的繩子,讓她手腳並用地掙紮,享受著行兇前被害人驚慌失措的樣子。
卻沒料到鄧安不知什麽時候掙脫了束縛。
荒野茫茫,窮途末路,鄧安目眥盡裂,兇狠地襲擊按著薛瀅的那個綁匪,豁出老命阻止他用匕首劃開薛瀅的喉管。
另一綁匪一時間難以製服發了狂的鄧安,激烈混亂的扭打中,綁匪被雜亂的藤蔓絆了下腳,跌倒時把尚且活著的薛瀅扔進了大河。
薛瀅順著湍急的河流而下。
鄧安使勁地揪住拔腿要去追截薛瀅的綁匪,不讓他得逞。
天崩地裂的雷鳴震耳欲聾,勁風一陣接著一陣卷過茂盛的野草。
鄧安最終倒在了驟雨降落之前,兩名負傷的綁匪泄憤般一刀一刀殘忍地虐殺了他。
薛明誠隻找到鄧安的部分遺體,他死後被肢解,屍塊被汽油焚燒過,殘缺不全。
而薛瀅的記憶似乎紊亂了,又或是本能地逃避,欺騙自己上東別墅唯一對她好的人沒死。
薛瀅斷斷續續病了小半個月,到三月中旬才康復,她忽然記起了鄧安的手機號碼,用座機撥打,沒打通。
此後薛瀅幾乎每天都會打電話給鄧安,但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的狀態。四月初的一天,她再次撥出這個號碼,變成了空號。
薛瀅感到害怕起來,趁老婦人不備,偷偷地溜了出去,想迴上東別墅看看,剛到門口,就被守著的保鏢逮住了。
薛明誠正在抹除與綁架一事相關的所有證據,薛瀅失蹤了大半年,校方不可能不找孩子的家長問詢,他給出的說辭是,薛瀅不慎摔傷,目前在私人醫院裏療養。
薛瀅到處亂跑萬一被同學或者學校裏的人看到,橫生枝節。所以薛明誠暫時限製了她的自由。
同年六月,薛光遠的死訊從大洋彼岸傳來,死因是多器官衰竭。
薛明誠在未名山枯坐了一整晚,心痛難當,盡管他早就清楚,身患愛滋的薛光遠將來不可能再成為薛家的掌權者。
處理完薛光遠的身後事,薛明誠沉浸在綿長尖銳的喪子之痛中,卻又不得不強行振作起來,思索接下去的路該怎麽走。
經過幾番考量,薛明誠認為薛瀅是新任接班人的最佳選擇。
薛瀅的年紀剛好合適,性格和思維均沒有完全定型,可塑性強,更容易雕琢。
她和父母不親,彼此的關係甚至可以說差到了極點,情感上不會偏向父母,自然也不會聽命於父母,孤苦無依,方便掌控。
還有一點是生意人對運勢方麵的迷信,大難不死者,必有後福。
因此薛明誠找了個合適的時間,帶薛瀅迴了未名山。
薛瀅的創傷後應激障礙是從未名山開始的,失去了橙花的關心,聯繫不上鄧安,又被禁足三四個月,遭遇過死亡威脅留下的心理陰影像一灘延遲洇開的墨汁,麵積不斷地擴大。
更糟糕的是,星海市進入了雷雨季節。
雷聲、閃電、大雨——薛瀅其實還在那條冰冷幽暗的荒河裏,撲騰著爬不上來。
要是薛明誠依舊視薛瀅為普通的家中小輩,也許會保留家主該有的仁慈,但此一時彼一次,他將薛瀅拎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自然不會再寬容以待。
薛明誠對薛瀅所表現出來的怯懦深感失望。他告訴她,如果她再達不到他的要求,隻能把她送走,托人照顧。
連武建斌都覺得薛瀅過於嬌氣,承受能力不夠,恐怕接替不了薛光遠。
可他們都忘了,薛瀅之事一個八歲的孩子。
薛瀅八歲這年的夏天是在淚水、恐懼和孤獨中度過的。
入秋後,她在某個冷颼颼的夜晚,夢到了鄧安。
荒野中發生過的一切,在夢境裏清晰地還原。
薛瀅睜開眼,渾身冒汗,頭髮濕透。天還是黑的,花園裏下著秋雨,淅淅瀝瀝。她慢慢地坐了起來,屈起腿雙手環抱,額頭抵在膝蓋上發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