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蘭艱澀的聲音慢慢越過寂靜的空氣輕輕落在朱槿的耳畔,「殿下,這是……什麽意思?」
朱槿站在他的幾步之外,慢慢地迴望他,慢慢同他解釋:「趙澤蘭,我想要相信你,相信你的愛重,相信你的良善,相信你的溫柔,相信你會是一個好駙馬,相信我們會在後世都被人記住,做長命無絕衰的友人、親人、愛人。」
足夠了。
趙澤蘭站在那裏,任背後的夕陽西下、彩霞無跡,他的臉龐卻熠熠生輝,莞然一笑。
他想,足夠了。
經年掛念,相思入骨。
他花了近十年的時間來記住她,愛戀她,在朱牆內外,在山寺桃林,在熙攘的鬧市街頭與擁擠的人群之間,原來這樣長久而珍重的傾慕,所求的也不過隻是她的一句「相信」。而僅僅是這樣的兩個字,卻已經讓趙澤蘭的所有渴望、不甘,與痛苦,都得到了慰藉,得到了他們所能得到的最好的迴報。
那兩個字,卻是朱槿一生的信任。
那也許是朱槿平生所見過的最好看的一個笑容。
趙澤蘭臉上的,滿足的、溫柔的,仿佛窮盡一生的美好與愛慕的笑容,全心全意,滿懷開心的純粹的歡喜。
那樣高興的笑意,卻流下了眼淚。
趙澤蘭對她道:「殿下,謝謝您。」
「不論殿下今日所言是出於對臣的憐憫,或是真的對臣有過哪怕分毫的喜歡,臣都想要竭盡一切換取您的信任,澤蘭願意成為您友人、親人、愛人。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但同時,臣立誓,無論何時何地,殿下都有後悔的餘地。」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趙澤蘭愛重朱槿,也願意用自己的一切去守護朱槿。
他的愛並非是禁錮與牢籠,他希望用盡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將這份珍重的愛變成世界最柔軟的絲綢,不會傷害朱槿分毫。
他會竭盡全力,去減小這份愛的傷害。
自己好像做了一場沉夢。
趙澤蘭希望自己可以再也醒不過來,但是他得做好醒來的準備。
這是一場恩賜。
許多人終其一生也找不到他們所真心愛戀的愛人,而趙澤蘭所得到的一切都像是一場黃粱夢境。
朱槿沒想到沒過多久,陳希言在金榜題名之前,先在京城揚名了一次。
京兆府的登聞鼓再次被敲響。
陳希言以白身走上金殿,在天光未明的早朝上,帶來了一份萬人血書。
「草民陳氏希言,代京師悲田院三百八十七人、京兆府舉子三十六名、荊州舉子一百六十九名、江州舉子一百四十五人、揚州舉子兩百零三人……」
他每念一個地方,身旁各位大臣的臉色便沉一分,連徐溶月的眸子都不由得漸漸深黑。
凝墨般的眼睛劃過陳希言,轉頭正視前方,當作沒聽見。
沂國公麵色更不好看,他從前便不喜歡陳思敏,眼下又來了個陳氏小輩,敢白身麵聖,在金殿上號稱萬人請命,要拒絕和親割地,與北漠開戰。
然而那幹涸的血跡之書寸寸展開,瀰漫出一絲腥氣盪在大殿上,陳希言字字鏗鏘,目不斜視,念道:「……北漠夷狄猖獗,襲擾邊境,侵占城池,我朝立朝近百年,收復故土,立官民,築長城,四海之內,罔不臣服,何以讓國土與夷狄,違帝王先祖基業?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誌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臣等萬餘人代天下萬民請命不和親、不割地,戰於邊境,收復城池,救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
「黃口小兒,你們說得倒容易……」
邊上不知是哪位大臣發出了不大不小的聲音。
方清平往這邊看了一眼,神色如常,看不出是何態度。
陳希言拜下:「國民赤子之心,一腔熱血,以草民為首,願效班超、終軍,投筆從戎,請受長纓。」
這下眾人皆是不約而同地朝他看去,連臉上的驚訝神情都是如出一轍。
程荻之外的另一位禮部侍郎是方清平的門生劉銘聖,年紀已經不惑,是今年秋闈地評卷之一,也是他將陳希言的文章單獨摘了出來送到了朱瑜手裏,對待小輩一向多有照顧,連程荻都受過幾迴提點,聞言最先出聲:「你可是今年京中秋闈的頭名!沙場不是你能去的地方!」
他看向朱瑜,出列一拜,「陛下!韃靼犯我邊境,確有其個中緣由,萬民赤子之心也有其可貴,但還望陛下三思,此時興起戰事,恐逼韃靼與瓦剌聯手,與我朝並不利啊!」
定雲侯也隨即出列,「稟陛下,老臣以為,城池確要收復,和親之事也不可取。嘉寧長公主仁善溫婉,深得萬民敬仰,若她因此和親韃靼,乃是寒了百姓的心啊!」
朱瑜坐在高處,狀似沉思,並未發聲。
胡徇文看著此時場麵,站了出來,「陛下,臣以為,若天下像陳公子這般的人真的願意赴沙場報國恩,也該給他們一條路。無論是韃靼還是瓦剌,北漠終究是因糧食氣候而不得不南下,眼下韃靼有求和之意,又是因內亂而先行犯境,何不趁此機會,助其平叛,既削弱韃靼,又可趁此機會,反攻瓦剌。」
陳希言看向胡徇文,他斑白的雙鬢仍舊染著幾分淩厲的勇武。
再望向高台上的朱瑜,眼見著帝王總算露出一點笑意,問:「方閣老,程閣老,你們以為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朱槿站在他的幾步之外,慢慢地迴望他,慢慢同他解釋:「趙澤蘭,我想要相信你,相信你的愛重,相信你的良善,相信你的溫柔,相信你會是一個好駙馬,相信我們會在後世都被人記住,做長命無絕衰的友人、親人、愛人。」
足夠了。
趙澤蘭站在那裏,任背後的夕陽西下、彩霞無跡,他的臉龐卻熠熠生輝,莞然一笑。
他想,足夠了。
經年掛念,相思入骨。
他花了近十年的時間來記住她,愛戀她,在朱牆內外,在山寺桃林,在熙攘的鬧市街頭與擁擠的人群之間,原來這樣長久而珍重的傾慕,所求的也不過隻是她的一句「相信」。而僅僅是這樣的兩個字,卻已經讓趙澤蘭的所有渴望、不甘,與痛苦,都得到了慰藉,得到了他們所能得到的最好的迴報。
那兩個字,卻是朱槿一生的信任。
那也許是朱槿平生所見過的最好看的一個笑容。
趙澤蘭臉上的,滿足的、溫柔的,仿佛窮盡一生的美好與愛慕的笑容,全心全意,滿懷開心的純粹的歡喜。
那樣高興的笑意,卻流下了眼淚。
趙澤蘭對她道:「殿下,謝謝您。」
「不論殿下今日所言是出於對臣的憐憫,或是真的對臣有過哪怕分毫的喜歡,臣都想要竭盡一切換取您的信任,澤蘭願意成為您友人、親人、愛人。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但同時,臣立誓,無論何時何地,殿下都有後悔的餘地。」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趙澤蘭愛重朱槿,也願意用自己的一切去守護朱槿。
他的愛並非是禁錮與牢籠,他希望用盡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將這份珍重的愛變成世界最柔軟的絲綢,不會傷害朱槿分毫。
他會竭盡全力,去減小這份愛的傷害。
自己好像做了一場沉夢。
趙澤蘭希望自己可以再也醒不過來,但是他得做好醒來的準備。
這是一場恩賜。
許多人終其一生也找不到他們所真心愛戀的愛人,而趙澤蘭所得到的一切都像是一場黃粱夢境。
朱槿沒想到沒過多久,陳希言在金榜題名之前,先在京城揚名了一次。
京兆府的登聞鼓再次被敲響。
陳希言以白身走上金殿,在天光未明的早朝上,帶來了一份萬人血書。
「草民陳氏希言,代京師悲田院三百八十七人、京兆府舉子三十六名、荊州舉子一百六十九名、江州舉子一百四十五人、揚州舉子兩百零三人……」
他每念一個地方,身旁各位大臣的臉色便沉一分,連徐溶月的眸子都不由得漸漸深黑。
凝墨般的眼睛劃過陳希言,轉頭正視前方,當作沒聽見。
沂國公麵色更不好看,他從前便不喜歡陳思敏,眼下又來了個陳氏小輩,敢白身麵聖,在金殿上號稱萬人請命,要拒絕和親割地,與北漠開戰。
然而那幹涸的血跡之書寸寸展開,瀰漫出一絲腥氣盪在大殿上,陳希言字字鏗鏘,目不斜視,念道:「……北漠夷狄猖獗,襲擾邊境,侵占城池,我朝立朝近百年,收復故土,立官民,築長城,四海之內,罔不臣服,何以讓國土與夷狄,違帝王先祖基業?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誌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臣等萬餘人代天下萬民請命不和親、不割地,戰於邊境,收復城池,救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
「黃口小兒,你們說得倒容易……」
邊上不知是哪位大臣發出了不大不小的聲音。
方清平往這邊看了一眼,神色如常,看不出是何態度。
陳希言拜下:「國民赤子之心,一腔熱血,以草民為首,願效班超、終軍,投筆從戎,請受長纓。」
這下眾人皆是不約而同地朝他看去,連臉上的驚訝神情都是如出一轍。
程荻之外的另一位禮部侍郎是方清平的門生劉銘聖,年紀已經不惑,是今年秋闈地評卷之一,也是他將陳希言的文章單獨摘了出來送到了朱瑜手裏,對待小輩一向多有照顧,連程荻都受過幾迴提點,聞言最先出聲:「你可是今年京中秋闈的頭名!沙場不是你能去的地方!」
他看向朱瑜,出列一拜,「陛下!韃靼犯我邊境,確有其個中緣由,萬民赤子之心也有其可貴,但還望陛下三思,此時興起戰事,恐逼韃靼與瓦剌聯手,與我朝並不利啊!」
定雲侯也隨即出列,「稟陛下,老臣以為,城池確要收復,和親之事也不可取。嘉寧長公主仁善溫婉,深得萬民敬仰,若她因此和親韃靼,乃是寒了百姓的心啊!」
朱瑜坐在高處,狀似沉思,並未發聲。
胡徇文看著此時場麵,站了出來,「陛下,臣以為,若天下像陳公子這般的人真的願意赴沙場報國恩,也該給他們一條路。無論是韃靼還是瓦剌,北漠終究是因糧食氣候而不得不南下,眼下韃靼有求和之意,又是因內亂而先行犯境,何不趁此機會,助其平叛,既削弱韃靼,又可趁此機會,反攻瓦剌。」
陳希言看向胡徇文,他斑白的雙鬢仍舊染著幾分淩厲的勇武。
再望向高台上的朱瑜,眼見著帝王總算露出一點笑意,問:「方閣老,程閣老,你們以為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