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解連環
那薩滿大神話語一出,眾臣紛紛側目,阿勒顏也聽到了,他牽著姬嬰的手,轉頭皺眉看去:「泰奇薩滿,你說什麽?」
泰奇薩滿方才一時通神,不覺脫口而出,此刻聽到阿勒顏汗問他,方迴過神來,一臉嚴肅地說道:「大汗,這女子將於草原大不利,萬萬不可為後。」
「我若偏要封她為後呢?」
「那麽帝國將毀在大汗手裏。」
「若果然毀在我手裏,是我無能,與王後何幹?」
見阿勒顏汗公然頂撞薩滿大神,眾臣皆有些惴惴,薩滿教為柔然帝國國教,當朝薩滿大神即為國師,歷任可汗都對薩滿大神崇敬有加,何況薩滿大神一般不會這樣厲聲幹涉朝政安排,除非情況危急。
再度官拜國相的伊蒙見場麵僵持住了,忙走上前說道:「中原公主才到都城,大汗還是先請她進城稍事安歇,冊封一事可以容後再議。」
方才這些話,都是用的柔然語,姬嬰聽得懂,但當著眾臣,她還是表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阿勒顏對伊蒙和稀泥的態度有些不滿,但同薩滿大神僵在這裏也不好,他又迴頭看了看姬嬰,見她神情有些不安,心生惻隱,遂拉著她的手:「走吧,迴宮。」
說著便往停在一旁的可汗座駕走去,他先讓姬嬰上了車,隨後迴身冷冷看了一眼群臣,轉頭也上了車。
等可汗王駕緩緩騎行,和親使臣團其餘車輛也跟在後麵往前走著,這時有宮官在旁,請眾臣登車準備迴城。
那薩滿大神見阿勒顏汗牽著中原來的公主登上了王駕,不禁坐地痛哭長嘆:「長生天要亡我柔然帝國矣!」
一旁幾位重臣見狀,都走上前來攙扶勸慰:「泰奇薩滿不要擔心,可汗畢竟還未正式封後,一切還有轉圜的餘地。」
泰奇薩滿聽這話隻是搖頭流淚不語,眾人勸了半晌,才將他扶起,登上後麵的車,啟程迴城。
此刻最前麵的可汗王駕已經走到迴城半途了,寬敞華麗的車駕在蕭瑟的秋風裏緩緩行駛著。
阿勒顏方才一時氣惱,忘了禮儀,不知怎麽直接把姬嬰拉到自己車上來了,按例她應該仍坐那輛鳳輦進城的。
但王駕已行,隻好將錯就錯,他這時也已冷靜了下來,抬眼看了看姬嬰,輕輕嘆道:「一到可汗庭就叫公主受了氣,請別放在心上,我迴去一定料理好此事。」
姬嬰側頭打量了他片刻,見他這日身著玄底織錦吉服,腰係五彩絲絛,頭上戴著可汗金冠,上麵鑲了一顆極大的夜明珠,襯得他尊貴華美,更多了一些帝王氣概。
她微微頷首說道:「大汗不必為我得罪薩滿大神及朝臣,我奉舅皇之命,來柔然修兩國之好,是為了邊境生民,做王後亦或做伴駕,都使得。」
阿勒顏聽她講完,隻是靜靜看了她許久,沒再說什麽。
她越是這樣謙卑退讓,越叫阿勒顏打定主意,絕不jsg讓薩滿大神和朝臣擺布了他。
等可汗王駕及和親使團浩浩蕩蕩迴到都城王宮,阿勒顏令人將姬嬰引到別宮暫居,女使跟隨她一同入宮,其餘使臣則在宮外館驛下榻。
原本阿勒顏還為察蘇在王宮南苑預留了一處宮殿,但察蘇想到今日在城外的小插曲,擔心姬嬰難過,於是自請陪伴姬嬰一同住在別宮。
阿勒顏見她這樣體貼,痛快答應了,又將預留給她的宮人分了一些出來,隨察蘇一同到別宮服侍。
當晚原本為迎接昭文公主舉辦的宮宴,因泰奇薩滿的預言臨時取消,姬嬰也打發了人來,說自己坐了這一個多月的車,實在乏力難當,想要好好休息一番,阿勒顏隻得順勢答應將宮宴延期舉行。
第二日朝會,泰奇薩滿沒有進宮,但朝堂仍然籠罩在他昨日的預言中,氣氛有些微妙。
阿勒顏沉著臉坐在寶座上,議論完例行朝政後,提起了冊封昭文公主為王後一事。
下麵眾臣先是一片寂然,隨後一位豹頭環眼的武將,出列朗聲稟道:「迴大汗,中原月前趁我國汗位交替,派兵突襲漠南,在簽了議和書後,還強行占領薊州和景州,簡直是不把我國放在眼中,不提薩滿大神的預言,單沖這背信棄義的做派,不殺了那和親公主已是仁慈,如何還要封她為後?」
這位發言的武將,正是上將軍烏達,他曾是先可汗的愛將,因不滿納葉欽違背先可汗遺詔而遭罷黜,他在阿勒顏進都城時,為他打開了大門,又帶人拖住了北麵諸王進宮的速度,在此次政變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阿勒顏汗拜為上將軍。
去年在漠南與中原一戰中,也是他做主帥帶人奪取了景州,所以對如今這二州得而復失格外憤恨。
「上將軍此言差矣!」一個沉穩的女聲從殿外傳來,眾人皆有些詫異,紛紛迴頭瞧看,見一個身著中原官袍的中年女子從容走進殿內,正是中原和親使團的主使姚衡。
方才在商議封後一事前,阿勒顏命人將她請來迴話,她走到殿中,向阿勒顏汗微微行了個禮,隨後用流利的柔然語接著說道:「我朝和親使團進入貴國境內後,先聞老可汗薨逝,再聞汗位生變,後輾轉抵達科布多,又逢可汗庭再度動盪,一時消息與中原不通,使得我朝誤以為和親公主被劫持,這才派將從燕東出兵討伐,本意是要營救鳳駕,『背信棄義』這四個字,實在不敢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那薩滿大神話語一出,眾臣紛紛側目,阿勒顏也聽到了,他牽著姬嬰的手,轉頭皺眉看去:「泰奇薩滿,你說什麽?」
泰奇薩滿方才一時通神,不覺脫口而出,此刻聽到阿勒顏汗問他,方迴過神來,一臉嚴肅地說道:「大汗,這女子將於草原大不利,萬萬不可為後。」
「我若偏要封她為後呢?」
「那麽帝國將毀在大汗手裏。」
「若果然毀在我手裏,是我無能,與王後何幹?」
見阿勒顏汗公然頂撞薩滿大神,眾臣皆有些惴惴,薩滿教為柔然帝國國教,當朝薩滿大神即為國師,歷任可汗都對薩滿大神崇敬有加,何況薩滿大神一般不會這樣厲聲幹涉朝政安排,除非情況危急。
再度官拜國相的伊蒙見場麵僵持住了,忙走上前說道:「中原公主才到都城,大汗還是先請她進城稍事安歇,冊封一事可以容後再議。」
方才這些話,都是用的柔然語,姬嬰聽得懂,但當著眾臣,她還是表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阿勒顏對伊蒙和稀泥的態度有些不滿,但同薩滿大神僵在這裏也不好,他又迴頭看了看姬嬰,見她神情有些不安,心生惻隱,遂拉著她的手:「走吧,迴宮。」
說著便往停在一旁的可汗座駕走去,他先讓姬嬰上了車,隨後迴身冷冷看了一眼群臣,轉頭也上了車。
等可汗王駕緩緩騎行,和親使臣團其餘車輛也跟在後麵往前走著,這時有宮官在旁,請眾臣登車準備迴城。
那薩滿大神見阿勒顏汗牽著中原來的公主登上了王駕,不禁坐地痛哭長嘆:「長生天要亡我柔然帝國矣!」
一旁幾位重臣見狀,都走上前來攙扶勸慰:「泰奇薩滿不要擔心,可汗畢竟還未正式封後,一切還有轉圜的餘地。」
泰奇薩滿聽這話隻是搖頭流淚不語,眾人勸了半晌,才將他扶起,登上後麵的車,啟程迴城。
此刻最前麵的可汗王駕已經走到迴城半途了,寬敞華麗的車駕在蕭瑟的秋風裏緩緩行駛著。
阿勒顏方才一時氣惱,忘了禮儀,不知怎麽直接把姬嬰拉到自己車上來了,按例她應該仍坐那輛鳳輦進城的。
但王駕已行,隻好將錯就錯,他這時也已冷靜了下來,抬眼看了看姬嬰,輕輕嘆道:「一到可汗庭就叫公主受了氣,請別放在心上,我迴去一定料理好此事。」
姬嬰側頭打量了他片刻,見他這日身著玄底織錦吉服,腰係五彩絲絛,頭上戴著可汗金冠,上麵鑲了一顆極大的夜明珠,襯得他尊貴華美,更多了一些帝王氣概。
她微微頷首說道:「大汗不必為我得罪薩滿大神及朝臣,我奉舅皇之命,來柔然修兩國之好,是為了邊境生民,做王後亦或做伴駕,都使得。」
阿勒顏聽她講完,隻是靜靜看了她許久,沒再說什麽。
她越是這樣謙卑退讓,越叫阿勒顏打定主意,絕不jsg讓薩滿大神和朝臣擺布了他。
等可汗王駕及和親使團浩浩蕩蕩迴到都城王宮,阿勒顏令人將姬嬰引到別宮暫居,女使跟隨她一同入宮,其餘使臣則在宮外館驛下榻。
原本阿勒顏還為察蘇在王宮南苑預留了一處宮殿,但察蘇想到今日在城外的小插曲,擔心姬嬰難過,於是自請陪伴姬嬰一同住在別宮。
阿勒顏見她這樣體貼,痛快答應了,又將預留給她的宮人分了一些出來,隨察蘇一同到別宮服侍。
當晚原本為迎接昭文公主舉辦的宮宴,因泰奇薩滿的預言臨時取消,姬嬰也打發了人來,說自己坐了這一個多月的車,實在乏力難當,想要好好休息一番,阿勒顏隻得順勢答應將宮宴延期舉行。
第二日朝會,泰奇薩滿沒有進宮,但朝堂仍然籠罩在他昨日的預言中,氣氛有些微妙。
阿勒顏沉著臉坐在寶座上,議論完例行朝政後,提起了冊封昭文公主為王後一事。
下麵眾臣先是一片寂然,隨後一位豹頭環眼的武將,出列朗聲稟道:「迴大汗,中原月前趁我國汗位交替,派兵突襲漠南,在簽了議和書後,還強行占領薊州和景州,簡直是不把我國放在眼中,不提薩滿大神的預言,單沖這背信棄義的做派,不殺了那和親公主已是仁慈,如何還要封她為後?」
這位發言的武將,正是上將軍烏達,他曾是先可汗的愛將,因不滿納葉欽違背先可汗遺詔而遭罷黜,他在阿勒顏進都城時,為他打開了大門,又帶人拖住了北麵諸王進宮的速度,在此次政變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阿勒顏汗拜為上將軍。
去年在漠南與中原一戰中,也是他做主帥帶人奪取了景州,所以對如今這二州得而復失格外憤恨。
「上將軍此言差矣!」一個沉穩的女聲從殿外傳來,眾人皆有些詫異,紛紛迴頭瞧看,見一個身著中原官袍的中年女子從容走進殿內,正是中原和親使團的主使姚衡。
方才在商議封後一事前,阿勒顏命人將她請來迴話,她走到殿中,向阿勒顏汗微微行了個禮,隨後用流利的柔然語接著說道:「我朝和親使團進入貴國境內後,先聞老可汗薨逝,再聞汗位生變,後輾轉抵達科布多,又逢可汗庭再度動盪,一時消息與中原不通,使得我朝誤以為和親公主被劫持,這才派將從燕東出兵討伐,本意是要營救鳳駕,『背信棄義』這四個字,實在不敢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