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使臣姚衡此刻立於姬嬰身側,見她讀完信眉目舒展,笑道:「看來天意也眷顧公主。」
她望著薊州所在的東南方向,淺淺一笑:「快到五月了,希望小姚將軍莫要負我一番美意。」
第19章 子夜歌
柔然可汗庭王宮。
納葉欽汗坐在寶座上,麵對西麵八方接二連三的起兵消息,怒氣填胸,腦門上的青筋清晰可見。
他麵前站著一眾大臣,個個低著頭屏聲凝氣,惟有當初替他謀劃奪位的現任國相,還敢講上兩句,於是他向前走了一步:「大汗,穆術和東道兩位宗王不日便要兵臨城下,為守可汗庭,是不是酌情將漠南邊境大軍往迴調一調。」
納葉欽汗冷哼一聲:「和親使團未到都城,就撤兵,豈非叫中原看輕我國。」說完又想起先前收到的線報,是四太子阿勒顏強行將使團扣留在了科布多,心中愈發惱怒,「老四那個南蠻雜種,竟有這樣吞天狗膽,等我抓到他,定要將其碎屍萬段!」
國相併不理會他的無用怒罵,冷靜說道:「中原已與我國講和,和親公主也已到了我國境內,先前一戰也讓其元氣大傷,即便我國撤走邊境大軍,量中原也不敢輕舉妄動,況且隻是撤走後麵的主力軍,駐邊的軍隊仍留在漠南,中原朝中未必能知曉撤軍一事。」
納葉欽汗低頭想了一會兒,眼下他手中隨時可調的僅有都城附近的可汗軍,其中分出的十萬人馬已被穆術在阿巴坎殲滅了,還剩十五萬人,正在可汗庭周邊駐守。
而近日東道起兵的兩位宗王,手中兵馬不少,跟穆術合軍後,估計至少有二十萬人馬,這樣看,不從漠南邊境調兵是不行了。
他捂著額頭,朝國相擺擺手:「調便調罷。」
王宮的消息,總是能由前國相伊蒙買通的宮人,悄悄傳到他府上來,他又派人將這些消息,悄悄傳出可汗庭,送去給他的新義子阿勒顏知道。
阿勒顏此刻正帶著人馬,埋伏在可汗庭西側二十裏的位置,收到伊蒙派人送來的王宮消息,知道近日會有大軍從漠南往北調迴,細細盤算了一番,又製定了繞開大軍的路線,準備往南麵蟄伏。
可汗庭及周邊的消息,他也會及時用隼傳迴科布多,科布多城也會很快迴信給他,告知近況,所以他已知道如今科布多城外的可汗軍已撤,城內安然無恙,遂放下心來,每日隻專心盯著可汗庭的動向。
這日又有一隻紅隼,在阿勒顏帶人馬自西向南轉移的時候,從軍中飛了出來,往西邊給科布多城送信去了。
察蘇這天正準備照例巡城,剛整裝要出門,就見到一隻紅隼遠遠飛來,認得是他阿兄的隼,遂讓隨行親兵稍等,她獨自走到鷹房來瞧,果然見那紅隼正在架上梳理羽毛。
她走過去摸了摸那隼,隨後將它腿上綁著的信筒取下來,又給鳥兒添了食水,才走出鷹房,輕快地往別院來找姬嬰。
姬嬰這時正獨自在別院書房裏練字,連翹和忍冬隻在門外侍立,書房裏不時傳來換紙的聲音。
柔然語她如今已是融會貫通,聽說讀都沒問題,隻有寫字還差些,她寫起柔然文字總是帶著漢字的筆鋒,原本圓滑流暢的字符,在她筆下總是稜角分明,看上去有些生硬。
正練著,她聽到院裏傳來察蘇的聲音,也沒停筆,仍繼續沾墨書寫。
果然過不多時,便聽到察蘇快步走到書房門口,跟連翹和忍冬隨和地打了個招唿,姬嬰事先吩咐過,察蘇來時不必通傳,所以二人隻朝她微微行了個禮,側身請她進來了。
姬嬰抬頭見她進來,才停筆笑道:「這樣高興,是有什麽好消息來jsg了?」
「是我阿兄又來信了!」察蘇說完將信筒內的紙條抽出來遞給她。
姬嬰接過來一看,知道納葉欽汗果然已下令調走了中原邊境的大軍,向東北方向攔截起兵宗王,笑道:「你阿兄此次起事,已有五分成了。」
「才五分?」察蘇接過她遞來的紙條,又放入信筒內裝好。
「五分已是很難得了,真正的難關還在後麵。」
「沒事,我相信我阿兄。」察蘇毫不擔心地笑著,又湊上來看她才寫的字,「寫得愈發好了,再練練就越過我了!」
姬嬰哈哈一笑:「你就誆我吧!整日給我戴高帽。」
二人又說笑幾句,察蘇才想起外麵還有親兵等著她,遂同姬嬰告辭,離開了別院往外走去。
等察蘇走後,姬嬰又來到那幅柔然地圖前,靜靜看著東南角上的薊州。
算算時間,柔然在漠南的主力軍應該會在五月初全部調離,前往可汗庭東北麵抵禦幾位汗王,那麽她先前送迴中原的消息,目前看來時間點上還是準確的。
隻是不知這個消息是否已傳達到薊州南麵的中原軍營中了,也不知姚灼是否還有能力調齊人馬北伐。
她盯著地圖想了片刻,又走到窗邊來迴踱了幾步,隨後迴到大案邊,坐下提筆開始寫信。
**
阿勒顏帶著人馬,一路默默疾馳,這日夜間終於來了到可汗庭南側,浚稷山脈東側山腳下。
隊伍選好隱蔽的紮營地點後,他派去漠南和東邊打探消息的斥候也迴來了,向他稟道:「迴四太子,漠南大軍昨日已過烏蘭巴托,中原邊境隻留了三萬駐軍,沿邊境線分散在各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望著薊州所在的東南方向,淺淺一笑:「快到五月了,希望小姚將軍莫要負我一番美意。」
第19章 子夜歌
柔然可汗庭王宮。
納葉欽汗坐在寶座上,麵對西麵八方接二連三的起兵消息,怒氣填胸,腦門上的青筋清晰可見。
他麵前站著一眾大臣,個個低著頭屏聲凝氣,惟有當初替他謀劃奪位的現任國相,還敢講上兩句,於是他向前走了一步:「大汗,穆術和東道兩位宗王不日便要兵臨城下,為守可汗庭,是不是酌情將漠南邊境大軍往迴調一調。」
納葉欽汗冷哼一聲:「和親使團未到都城,就撤兵,豈非叫中原看輕我國。」說完又想起先前收到的線報,是四太子阿勒顏強行將使團扣留在了科布多,心中愈發惱怒,「老四那個南蠻雜種,竟有這樣吞天狗膽,等我抓到他,定要將其碎屍萬段!」
國相併不理會他的無用怒罵,冷靜說道:「中原已與我國講和,和親公主也已到了我國境內,先前一戰也讓其元氣大傷,即便我國撤走邊境大軍,量中原也不敢輕舉妄動,況且隻是撤走後麵的主力軍,駐邊的軍隊仍留在漠南,中原朝中未必能知曉撤軍一事。」
納葉欽汗低頭想了一會兒,眼下他手中隨時可調的僅有都城附近的可汗軍,其中分出的十萬人馬已被穆術在阿巴坎殲滅了,還剩十五萬人,正在可汗庭周邊駐守。
而近日東道起兵的兩位宗王,手中兵馬不少,跟穆術合軍後,估計至少有二十萬人馬,這樣看,不從漠南邊境調兵是不行了。
他捂著額頭,朝國相擺擺手:「調便調罷。」
王宮的消息,總是能由前國相伊蒙買通的宮人,悄悄傳到他府上來,他又派人將這些消息,悄悄傳出可汗庭,送去給他的新義子阿勒顏知道。
阿勒顏此刻正帶著人馬,埋伏在可汗庭西側二十裏的位置,收到伊蒙派人送來的王宮消息,知道近日會有大軍從漠南往北調迴,細細盤算了一番,又製定了繞開大軍的路線,準備往南麵蟄伏。
可汗庭及周邊的消息,他也會及時用隼傳迴科布多,科布多城也會很快迴信給他,告知近況,所以他已知道如今科布多城外的可汗軍已撤,城內安然無恙,遂放下心來,每日隻專心盯著可汗庭的動向。
這日又有一隻紅隼,在阿勒顏帶人馬自西向南轉移的時候,從軍中飛了出來,往西邊給科布多城送信去了。
察蘇這天正準備照例巡城,剛整裝要出門,就見到一隻紅隼遠遠飛來,認得是他阿兄的隼,遂讓隨行親兵稍等,她獨自走到鷹房來瞧,果然見那紅隼正在架上梳理羽毛。
她走過去摸了摸那隼,隨後將它腿上綁著的信筒取下來,又給鳥兒添了食水,才走出鷹房,輕快地往別院來找姬嬰。
姬嬰這時正獨自在別院書房裏練字,連翹和忍冬隻在門外侍立,書房裏不時傳來換紙的聲音。
柔然語她如今已是融會貫通,聽說讀都沒問題,隻有寫字還差些,她寫起柔然文字總是帶著漢字的筆鋒,原本圓滑流暢的字符,在她筆下總是稜角分明,看上去有些生硬。
正練著,她聽到院裏傳來察蘇的聲音,也沒停筆,仍繼續沾墨書寫。
果然過不多時,便聽到察蘇快步走到書房門口,跟連翹和忍冬隨和地打了個招唿,姬嬰事先吩咐過,察蘇來時不必通傳,所以二人隻朝她微微行了個禮,側身請她進來了。
姬嬰抬頭見她進來,才停筆笑道:「這樣高興,是有什麽好消息來jsg了?」
「是我阿兄又來信了!」察蘇說完將信筒內的紙條抽出來遞給她。
姬嬰接過來一看,知道納葉欽汗果然已下令調走了中原邊境的大軍,向東北方向攔截起兵宗王,笑道:「你阿兄此次起事,已有五分成了。」
「才五分?」察蘇接過她遞來的紙條,又放入信筒內裝好。
「五分已是很難得了,真正的難關還在後麵。」
「沒事,我相信我阿兄。」察蘇毫不擔心地笑著,又湊上來看她才寫的字,「寫得愈發好了,再練練就越過我了!」
姬嬰哈哈一笑:「你就誆我吧!整日給我戴高帽。」
二人又說笑幾句,察蘇才想起外麵還有親兵等著她,遂同姬嬰告辭,離開了別院往外走去。
等察蘇走後,姬嬰又來到那幅柔然地圖前,靜靜看著東南角上的薊州。
算算時間,柔然在漠南的主力軍應該會在五月初全部調離,前往可汗庭東北麵抵禦幾位汗王,那麽她先前送迴中原的消息,目前看來時間點上還是準確的。
隻是不知這個消息是否已傳達到薊州南麵的中原軍營中了,也不知姚灼是否還有能力調齊人馬北伐。
她盯著地圖想了片刻,又走到窗邊來迴踱了幾步,隨後迴到大案邊,坐下提筆開始寫信。
**
阿勒顏帶著人馬,一路默默疾馳,這日夜間終於來了到可汗庭南側,浚稷山脈東側山腳下。
隊伍選好隱蔽的紮營地點後,他派去漠南和東邊打探消息的斥候也迴來了,向他稟道:「迴四太子,漠南大軍昨日已過烏蘭巴托,中原邊境隻留了三萬駐軍,沿邊境線分散在各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