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急眼瞧來,華楓微微一笑,對柳飄飄和薑瑤瑤道:“請柳、薑二位妹子,將恩師贈送你們的‘青虹’、‘宮闕’獻出一觀。讓這三位‘多忘事的貴人’,再次見識一番。”
直到此時,柳飄飄、薑瑤瑤方才明白,原來龍世塵老人所贈之劍,竟然如此名貴!
急忙依言取出。
出乎眾人意料,最先搶觀的,卻是段家主!
隻見他搶先從柳飄飄、薑瑤瑤手中接過兩劍,對燭反複細觀,並來迴撫摸體會。
半響之後,不由喟然長歎道:“果是‘青虹’、‘宮闕’兩劍!未曾想竟然落入‘武林狂人’之手。厲害!龍大俠單槍匹馬闖天涯,竟然有如此機緣!委實不愧‘武林狂人’之名號啊!”
……
待眾人逐漸賞玩過‘青虹’、‘宮闕’、‘墨魚’三劍之後,段家主方才再次開言。
“唐大俠說得沒錯!天下十大名劍之說,其實不夠準確,應該是古代十三大名劍!而這十三柄劍,正是任大俠之前所說的天下十大名劍,加上這‘青虹’、‘宮闕’、‘墨魚’三劍!”
陳雪娟一聽“墨魚”劍如此名貴,哪肯接受?就欲交還於段家主。
段家主連連搖手。
“陳姑娘盡管收下!此劍在我段家蒙塵已久,如今終於重見天日,豈能再度蒙塵?”
“你們一行四十二人,不但高手如雲,而且智計百出,盡可保得其平安!”
“而擱置於我段家,卻是絲毫不敢外露!唉,段家,早已今非昔比了!”
言罷,神色之間頗為黯然,模樣竟似突然蒼老了許多。
……
陳雪娟頓時顯得有些六神無主。
接受吧,此劍太過貴重,未免受之有愧。
拒絕吧,這可是夫家長輩贈送之物,未免卻之不恭。
正在左右為難之時,突聽華楓哈哈一笑:“段前輩真心相贈,陳弟妹還是收下吧!日後多用此劍懲惡揚善,不可讓名劍蒙羞!”
“華大俠此言極是!劍不過身外之物,並無自主性。行善為惡,全在於執劍之人!陳姑娘何需糾結於此?”段家主點頭認同道。
見身份最尊貴的兩人均已發話,陳雪娟隻得一麵連連稱謝,一麵鄭重其事的納入懷中,再無之前那般草率。
……
“晚輩對劍之名貴與否,了解得不多。眼下還有一劍,請段前輩過目。”華楓之言,讓準備告辭而去的段家主,頓時精神大振。
不問可知,華楓請段家主鑒賞之劍,正是“天怒”寶劍。
段家主接劍在手之後,先是反複觀摩,接著指彈、揮舞,最後直接落發以試。
但見軟軟的長發,緩緩飄落在劍鋒之上後,竟然立斷!
好鋒利的劍!!
很多名劍,均吹可斷發。
可“天怒”劍,卻是落可斷發!
“吹”與“落”,看似隻有一字之差,但含義卻大不相同。“吹”畢竟給予了些許助力,而“落”則全是“發”之自重使然。
由此可見,“天怒”劍絕不亞於古代十三大名劍!
……
聽了“天怒”劍之來曆後,段家主頓時釋然,當即侃侃而談。
“原來如此!此劍之其鋒利程度,甚至比古代十三大名劍中的大多數,猶有過之!堪稱名劍之最!!”
“而且,其來曆也頗為不凡,並不亞於任何名劍!因此,加上這把‘天怒’劍,現在應當稱古代十四大名劍了。”
“恭喜華大俠!天底下最名貴的十四大名劍,你的三位尊夫人竟然人手一柄!”
“好在以華大俠與三位尊夫人的武功,根本無有‘懷璧其罪’之憂。若是換作我段家,恐怕隻能像‘墨魚’寶劍一樣,讓它蒙塵沉睡,難見天日。哈哈!”
……
華楓也像段家主一樣,大笑數聲之後,方才言道:“段伯父過謙了!以段家之名望武功,何人敢捊虎須?漫說是三柄名劍,就是天下所有名劍盡歸段家擁有,恐怕也是無憂!”
段家主一聽,再次大笑道:“哈哈,若真如此,恐怕我段家將永無寧日!天下愛劍之人,還不對我段家虎視眈眈?”
眾人笑鬧一陣之後,各自休息不提。
……
接下來的曲靖張家、昆明劉家之旅,與蜀都冉家、川西任家一樣,接待均是中規中矩,並無任何特別之處。
不過,在劉家得知的一個消息,讓華楓人很是意外,唏噓不已。
原來,對華楓甚為看重、幫助甚多的昆明府城主陸英豪,竟然已於數年前以身殉職!
雖然他得到了劉家和“飛天幫”的暗中幫助,與清軍鬥得旗鼓相當,但奈何“家賊”難防。
在夜深人靜之時,被自己的手力暗中下手,砍了首級,作為降清的進階之物。
不過,那名臨陣變節者,也並未落到好下場。
劉家主得到陸英豪被殺的消息後,立即派遣數名得力高手,潛入清營將那名“家賊”就地擊殺。
所謂“惡有惡報”,正是如此。
……
劉家主此舉,於公於私都讓華楓深感滿意。
於公而言,陸英豪在大明王朝覆滅的情況之下,不畏清軍勢大,仍然與之堅決抗爭到底。
如此行徑,不失為民族英雄之典範,理應得到尊重。
未曾想好人無好報,竟然枉死於“家賊”之手。
此等“家賊”實招萬人痛恨,將之擊殺委實大快人心!
……
於私而言,經過陸英豪之諸般努力,華楓已然從內心對其予以接納,將之視為友人的存在。
以華楓之個性,友人為民族大義冤死,自然得出馬討迴公道。即便千裏尋兇,也在所不辭。
好在劉家主甚為了解陸英豪與華楓的關係,也深知華楓之為人。因此,才迅速派人擊殺之,從而免除了華楓大海撈針之苦。
要知道,那位“家賊”作為陸英豪身邊之人,自然知曉“武林十七俠”之強大,也知道陸英豪與華楓關係較為密切。
因此一擊得手之後,就準備遠走高飛,去華北一帶做官。
其官夢雖可期,卻已無福消受。
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
若其不暗生叛逆之心,又怎會過早橫死?
直到此時,柳飄飄、薑瑤瑤方才明白,原來龍世塵老人所贈之劍,竟然如此名貴!
急忙依言取出。
出乎眾人意料,最先搶觀的,卻是段家主!
隻見他搶先從柳飄飄、薑瑤瑤手中接過兩劍,對燭反複細觀,並來迴撫摸體會。
半響之後,不由喟然長歎道:“果是‘青虹’、‘宮闕’兩劍!未曾想竟然落入‘武林狂人’之手。厲害!龍大俠單槍匹馬闖天涯,竟然有如此機緣!委實不愧‘武林狂人’之名號啊!”
……
待眾人逐漸賞玩過‘青虹’、‘宮闕’、‘墨魚’三劍之後,段家主方才再次開言。
“唐大俠說得沒錯!天下十大名劍之說,其實不夠準確,應該是古代十三大名劍!而這十三柄劍,正是任大俠之前所說的天下十大名劍,加上這‘青虹’、‘宮闕’、‘墨魚’三劍!”
陳雪娟一聽“墨魚”劍如此名貴,哪肯接受?就欲交還於段家主。
段家主連連搖手。
“陳姑娘盡管收下!此劍在我段家蒙塵已久,如今終於重見天日,豈能再度蒙塵?”
“你們一行四十二人,不但高手如雲,而且智計百出,盡可保得其平安!”
“而擱置於我段家,卻是絲毫不敢外露!唉,段家,早已今非昔比了!”
言罷,神色之間頗為黯然,模樣竟似突然蒼老了許多。
……
陳雪娟頓時顯得有些六神無主。
接受吧,此劍太過貴重,未免受之有愧。
拒絕吧,這可是夫家長輩贈送之物,未免卻之不恭。
正在左右為難之時,突聽華楓哈哈一笑:“段前輩真心相贈,陳弟妹還是收下吧!日後多用此劍懲惡揚善,不可讓名劍蒙羞!”
“華大俠此言極是!劍不過身外之物,並無自主性。行善為惡,全在於執劍之人!陳姑娘何需糾結於此?”段家主點頭認同道。
見身份最尊貴的兩人均已發話,陳雪娟隻得一麵連連稱謝,一麵鄭重其事的納入懷中,再無之前那般草率。
……
“晚輩對劍之名貴與否,了解得不多。眼下還有一劍,請段前輩過目。”華楓之言,讓準備告辭而去的段家主,頓時精神大振。
不問可知,華楓請段家主鑒賞之劍,正是“天怒”寶劍。
段家主接劍在手之後,先是反複觀摩,接著指彈、揮舞,最後直接落發以試。
但見軟軟的長發,緩緩飄落在劍鋒之上後,竟然立斷!
好鋒利的劍!!
很多名劍,均吹可斷發。
可“天怒”劍,卻是落可斷發!
“吹”與“落”,看似隻有一字之差,但含義卻大不相同。“吹”畢竟給予了些許助力,而“落”則全是“發”之自重使然。
由此可見,“天怒”劍絕不亞於古代十三大名劍!
……
聽了“天怒”劍之來曆後,段家主頓時釋然,當即侃侃而談。
“原來如此!此劍之其鋒利程度,甚至比古代十三大名劍中的大多數,猶有過之!堪稱名劍之最!!”
“而且,其來曆也頗為不凡,並不亞於任何名劍!因此,加上這把‘天怒’劍,現在應當稱古代十四大名劍了。”
“恭喜華大俠!天底下最名貴的十四大名劍,你的三位尊夫人竟然人手一柄!”
“好在以華大俠與三位尊夫人的武功,根本無有‘懷璧其罪’之憂。若是換作我段家,恐怕隻能像‘墨魚’寶劍一樣,讓它蒙塵沉睡,難見天日。哈哈!”
……
華楓也像段家主一樣,大笑數聲之後,方才言道:“段伯父過謙了!以段家之名望武功,何人敢捊虎須?漫說是三柄名劍,就是天下所有名劍盡歸段家擁有,恐怕也是無憂!”
段家主一聽,再次大笑道:“哈哈,若真如此,恐怕我段家將永無寧日!天下愛劍之人,還不對我段家虎視眈眈?”
眾人笑鬧一陣之後,各自休息不提。
……
接下來的曲靖張家、昆明劉家之旅,與蜀都冉家、川西任家一樣,接待均是中規中矩,並無任何特別之處。
不過,在劉家得知的一個消息,讓華楓人很是意外,唏噓不已。
原來,對華楓甚為看重、幫助甚多的昆明府城主陸英豪,竟然已於數年前以身殉職!
雖然他得到了劉家和“飛天幫”的暗中幫助,與清軍鬥得旗鼓相當,但奈何“家賊”難防。
在夜深人靜之時,被自己的手力暗中下手,砍了首級,作為降清的進階之物。
不過,那名臨陣變節者,也並未落到好下場。
劉家主得到陸英豪被殺的消息後,立即派遣數名得力高手,潛入清營將那名“家賊”就地擊殺。
所謂“惡有惡報”,正是如此。
……
劉家主此舉,於公於私都讓華楓深感滿意。
於公而言,陸英豪在大明王朝覆滅的情況之下,不畏清軍勢大,仍然與之堅決抗爭到底。
如此行徑,不失為民族英雄之典範,理應得到尊重。
未曾想好人無好報,竟然枉死於“家賊”之手。
此等“家賊”實招萬人痛恨,將之擊殺委實大快人心!
……
於私而言,經過陸英豪之諸般努力,華楓已然從內心對其予以接納,將之視為友人的存在。
以華楓之個性,友人為民族大義冤死,自然得出馬討迴公道。即便千裏尋兇,也在所不辭。
好在劉家主甚為了解陸英豪與華楓的關係,也深知華楓之為人。因此,才迅速派人擊殺之,從而免除了華楓大海撈針之苦。
要知道,那位“家賊”作為陸英豪身邊之人,自然知曉“武林十七俠”之強大,也知道陸英豪與華楓關係較為密切。
因此一擊得手之後,就準備遠走高飛,去華北一帶做官。
其官夢雖可期,卻已無福消受。
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
若其不暗生叛逆之心,又怎會過早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