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換親後,嫁給少年將軍的牌位 作者:一醉琉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憲王剛好走入宣明殿。
他聽到上官吏的話後,重重跪在地上,擔下了一切罪責:「父皇,是兒臣……兒臣讓上官司丞前往魏府,將魏府滿門棺欞抬迴明鏡司,兒臣這麽做也是為了……」
新隆帝把手中的奏摺砸向憲王。
憲王當場頭破血流,可他不敢抬手捂著受傷的地方,隻能任由鮮血肆意流下。
「朕把明鏡司交到你手裏,沒想到才不到半天時間,竟鬧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新隆帝衝著憲王怒斥道。
憲王無言以對。
他也不敢反駁新隆帝的話,因為在這件事情上,他的確失控了。
沒有料到上官吏會和魏府滿門起衝突。
「是兒臣決策失誤,兒臣……兒臣能力有限,才會犯下大錯,讓魏府的人寒心。」憲王怯懦的性子,讓新隆帝恨鐵不成鋼。
新隆帝抬手指著憲王的方向,咬牙切齒。
這時,憲王又道:「既然事情發生了,那兒臣也不可能再擔任明鏡司司使,不如……不如就交給二皇弟接管吧。」
靖王心頭大喜。
然而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了祝長笙的聲音:「臣婦要求見皇上。」
新隆帝聽到祝長笙的聲音,沒有半分猶豫便脫口而出:「快讓她進來。」
靖王微微側目,看向從殿外走入的倩麗身影。
很快,祝長笙便走入宣明殿,正準備跪下行禮時,新隆帝抬手指著旁邊的椅子,對李德順說:「搬椅子過來。」
「你不必跪了,坐下行禮吧。」
新隆帝此話一出,憲王與靖王都不可思議的抬頭看了看他們的父皇。
在朝為官的重臣,都不曾有過這樣的待遇,可見他們的父皇對魏府一案及其遺孀的重視。
誰若能找到殺害魏府滿門的真兇,誰便能贏得父皇的心。
靖王誌在必得。
李德順親自把椅子挪到祝長笙身後。
祝長笙坐下:「謝皇上賜座。」
新隆帝道:「上官吏未經朕允許,擅闖魏府搶屍,罪該萬死,朕定不會讓魏府死者受死含冤,朕這就下令砍了上官吏。」
「不可。」祝長笙阻止。
新隆帝問道:「為何不可,他真是可惡至極。」
祝長笙看向上官吏:「他明知皇上重視魏府滿門的案子,還如此行事,說他背後無人指使,臣婦不信。」
憲王麵龐羞恥泛紅,一臉謙意:「是本王下令讓他們到魏府抬棺迴明鏡司,懿夫人,此事本王願意擔下一切責任。」
祝長笙看向憲王:「那憲王殿下又為何要下令到魏府在抬棺,而不是派仵作到我魏府來驗屍?」
憲王神色一怔。
是上官吏說明鏡司器具一應俱全,還有停屍房,正方便仵作驗屍。
「憲王殿下,請迴答臣婦的問題,你為何要下令到魏府挪棺,而不是派人到魏府驗屍。」
祝長笙希望憲王說實話。
因為她很清楚憲王的為人,就是他碰到難題或遇到事情便怯懦退讓的性格,導致他上輩子被靖王囚禁在憲王府,永世不得出府。
憲王本性不壞,可就是太純良,容易受蠱惑!
第63章 我想選謝令安謝少卿
而憲王也從未想過將此事推卸給旁人。
在他準備告訴祝長笙,一切命令都是他下達的話時,上官吏抬頭,向新隆帝說:「皇上,是罪臣向憲王殿下提議,為了能夠盡早破案,將魏府棺欞挪到明鏡司,以便仵作更好的驗屍。」
憲王聽到這話,趕緊接過上官吏的話,說道:「可一切決策,都是兒臣下達,兒臣沒想到事情會弄成這樣,兒臣……」
「蠢豬。」新隆帝看著心思耿直的憲王,真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新隆帝抬手指著上官吏:「來人,把他押迴大理寺。」
「慢著。」祝長笙又阻止。
新隆帝看向她:「你還有什麽要說的,一併說完。」
「既然明鏡司是為了魏府滿門慘案而設,那便要選臣婦信得過的人,臣婦還要有權利過問明鏡司審案進度,擁有所有知情權,求皇上允許。」
祝長笙說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從椅子站起身,低頭,抬手作揖。
新隆帝目光落在她身上。
這一眼,深沉又沉重。
他能體會祝長笙的憂心。
她不信心他選的人!
眼下鬧出這麽難堪的事情,新隆帝也迫切的希望選出更靠譜更公正的人去接管魏府滿門慘案。
「好!」
新隆帝的聲音在大殿內鄭重有力的盪開。
靖王也在聽到這一個「好」字時,瞳孔輕震了一下。
他以為自己的父皇為魏府滿門慘案專門設立明鏡司,已是對魏府的厚愛,卻沒有想到,他的父皇竟要把明鏡司的職權也一併交附到懿夫人手裏。
父皇為何那樣信任懿夫人?
對,昨日祝長笙在宣明殿跟父皇說了什麽?
靖王心中盪開了一抹不好的預感,他原本可以順利接下明鏡司,替代憲王查魏府滿門慘案,隻要他破了這樁案子,萬民所向,名聲大噪,足以讓父皇看到他的能力,重視他,栽培他。
可現在懿夫人突然出現在這裏,那麽……懿夫人會棄了憲王選他來接手明鏡司吧?
「你想選誰?」新隆帝問道:「你最信任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聽到上官吏的話後,重重跪在地上,擔下了一切罪責:「父皇,是兒臣……兒臣讓上官司丞前往魏府,將魏府滿門棺欞抬迴明鏡司,兒臣這麽做也是為了……」
新隆帝把手中的奏摺砸向憲王。
憲王當場頭破血流,可他不敢抬手捂著受傷的地方,隻能任由鮮血肆意流下。
「朕把明鏡司交到你手裏,沒想到才不到半天時間,竟鬧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新隆帝衝著憲王怒斥道。
憲王無言以對。
他也不敢反駁新隆帝的話,因為在這件事情上,他的確失控了。
沒有料到上官吏會和魏府滿門起衝突。
「是兒臣決策失誤,兒臣……兒臣能力有限,才會犯下大錯,讓魏府的人寒心。」憲王怯懦的性子,讓新隆帝恨鐵不成鋼。
新隆帝抬手指著憲王的方向,咬牙切齒。
這時,憲王又道:「既然事情發生了,那兒臣也不可能再擔任明鏡司司使,不如……不如就交給二皇弟接管吧。」
靖王心頭大喜。
然而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了祝長笙的聲音:「臣婦要求見皇上。」
新隆帝聽到祝長笙的聲音,沒有半分猶豫便脫口而出:「快讓她進來。」
靖王微微側目,看向從殿外走入的倩麗身影。
很快,祝長笙便走入宣明殿,正準備跪下行禮時,新隆帝抬手指著旁邊的椅子,對李德順說:「搬椅子過來。」
「你不必跪了,坐下行禮吧。」
新隆帝此話一出,憲王與靖王都不可思議的抬頭看了看他們的父皇。
在朝為官的重臣,都不曾有過這樣的待遇,可見他們的父皇對魏府一案及其遺孀的重視。
誰若能找到殺害魏府滿門的真兇,誰便能贏得父皇的心。
靖王誌在必得。
李德順親自把椅子挪到祝長笙身後。
祝長笙坐下:「謝皇上賜座。」
新隆帝道:「上官吏未經朕允許,擅闖魏府搶屍,罪該萬死,朕定不會讓魏府死者受死含冤,朕這就下令砍了上官吏。」
「不可。」祝長笙阻止。
新隆帝問道:「為何不可,他真是可惡至極。」
祝長笙看向上官吏:「他明知皇上重視魏府滿門的案子,還如此行事,說他背後無人指使,臣婦不信。」
憲王麵龐羞恥泛紅,一臉謙意:「是本王下令讓他們到魏府抬棺迴明鏡司,懿夫人,此事本王願意擔下一切責任。」
祝長笙看向憲王:「那憲王殿下又為何要下令到魏府在抬棺,而不是派仵作到我魏府來驗屍?」
憲王神色一怔。
是上官吏說明鏡司器具一應俱全,還有停屍房,正方便仵作驗屍。
「憲王殿下,請迴答臣婦的問題,你為何要下令到魏府挪棺,而不是派人到魏府驗屍。」
祝長笙希望憲王說實話。
因為她很清楚憲王的為人,就是他碰到難題或遇到事情便怯懦退讓的性格,導致他上輩子被靖王囚禁在憲王府,永世不得出府。
憲王本性不壞,可就是太純良,容易受蠱惑!
第63章 我想選謝令安謝少卿
而憲王也從未想過將此事推卸給旁人。
在他準備告訴祝長笙,一切命令都是他下達的話時,上官吏抬頭,向新隆帝說:「皇上,是罪臣向憲王殿下提議,為了能夠盡早破案,將魏府棺欞挪到明鏡司,以便仵作更好的驗屍。」
憲王聽到這話,趕緊接過上官吏的話,說道:「可一切決策,都是兒臣下達,兒臣沒想到事情會弄成這樣,兒臣……」
「蠢豬。」新隆帝看著心思耿直的憲王,真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新隆帝抬手指著上官吏:「來人,把他押迴大理寺。」
「慢著。」祝長笙又阻止。
新隆帝看向她:「你還有什麽要說的,一併說完。」
「既然明鏡司是為了魏府滿門慘案而設,那便要選臣婦信得過的人,臣婦還要有權利過問明鏡司審案進度,擁有所有知情權,求皇上允許。」
祝長笙說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從椅子站起身,低頭,抬手作揖。
新隆帝目光落在她身上。
這一眼,深沉又沉重。
他能體會祝長笙的憂心。
她不信心他選的人!
眼下鬧出這麽難堪的事情,新隆帝也迫切的希望選出更靠譜更公正的人去接管魏府滿門慘案。
「好!」
新隆帝的聲音在大殿內鄭重有力的盪開。
靖王也在聽到這一個「好」字時,瞳孔輕震了一下。
他以為自己的父皇為魏府滿門慘案專門設立明鏡司,已是對魏府的厚愛,卻沒有想到,他的父皇竟要把明鏡司的職權也一併交附到懿夫人手裏。
父皇為何那樣信任懿夫人?
對,昨日祝長笙在宣明殿跟父皇說了什麽?
靖王心中盪開了一抹不好的預感,他原本可以順利接下明鏡司,替代憲王查魏府滿門慘案,隻要他破了這樁案子,萬民所向,名聲大噪,足以讓父皇看到他的能力,重視他,栽培他。
可現在懿夫人突然出現在這裏,那麽……懿夫人會棄了憲王選他來接手明鏡司吧?
「你想選誰?」新隆帝問道:「你最信任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