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吾已及禍。


    今渠既死,可無東顧之憂矣。


    當乘其新喪,會合王遜,先取北漢,後平成都,以通上流,則不懼於劉趙矣。


    ”隴西招討使陳珍曰:“王遜勝成而迴,已被姚兵所害。


    今晉復授其子王堅襲守寧州,言明公不合附趙,敕王堅緊守邊防,恐吾涼與劉趙襲彼,堅禦備甚嚴,怎肯聽吾之約?”張茂聞珍之言,流涕大詫曰:“吾被劉曜所迫,勢所難敵,不得已而行權,暫附以保百姓,世職未嚐一日忘報趙恨也。


    所以集兵糧繕器具者,正欲雪吾心之大恥耳。


    今朝廷不知吾之忠心,以為真降於趙,遂命防吾,吾何為哉?”因而嘆息不輟,飲食頓廢,憂忿成疾,漸至憔瘦。


    知不得延久,乃謂世子張駿曰:“吾隻為被劉趙所迫,一時做出苟安勾當,致成此疾,必無生理。


    但吾家世以忠孝友愛稱著,晉室雖弱,中華正統,不可不守臣節,傾心事之,勿失忠義也。


    今吾命在旦夕,必不再活,汝可聽言,其葬事一概宜從民禮收殮,不可僭罔,使吾得罪於祖宗神祇。


    ”駿曰:“叔承數世之業,雄鎮一方,自有公禮。


    ”茂曰:“不然。


    吾因頓廢祖職,私受偽封,官非晉命,故不可以成禮。


    ”乃自起沐浴,取白袷穿之,再囑駿等曰:“死後隻此收殮,慎勿以公服為之,使吾九冥之中,不敢見祖宗僚屬與中原之帝主也。


    ”言訖而卒。


    駿議葬禮,陳珍曰:“書雲:  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


    今有遺命,不可以西平公安厝,但以刺史之服加於白袷之外,再以公禮致祭,刺史之規葬之,斯兩盡也。


    ”駿從眾議,次日,馬岌、韓璞、陳珍等奉駿為西平公,遣人往江東上言陳情。


    晉主憫之,復賜優禮,以表其被勢不忘晉室之忠。


    後人有詩論曰:  張門奕世守西涼,效力中州竭晉綱,勢衄暫時虧大節,終懷慚忿死尤傷。


    第一三五迴 郭璞屍解成仙去


    再說晉武昌郡公王敦恃強震主,兼併襄陽、長沙,害譙王、甘卓,全據荊楚,上流無礙,乃從沈充、錢鳳之謀,決意謀反。


    自移兵鎮姑熟,奏請兄王含為武昌刺史,總江以西諸軍事,周慮為襄陽守,王廙為長沙守。


    不知王舒首已盡忠於晉,保為荊州刺史。


    又以王彬素拂於己,乃奉為江州刺史,欲勒其從己。


    二人本不欲去,奈朝廷不敢拂王敦,從其所請。


    憑敕已下,彬、舒隻得赴任。


    經過姑熟,王敦乃撥付兵馬與二人,臨行,私謂彬曰:“上流重鎮,皆吾族人掌握,異日不勞力而入大位矣。


    ”王彬曰:“此豈人臣之言耶?兄何不圖流芳而甘遺臭以自汙乎?”敦大怒曰:“汝欲辱兄,若還不念祖宗,隻好去汝!”彬曰:“兄今得勢,君主且不能奈何,何況弟乎?但難免議論耳。


    ”王舒密勸曰:“兄往歲殺兄王澄、王棱,人口未息。


    今復又欲殺弟,是自枯其本也。


    ”敦乃止,二人別去。


    沈充又謂王敦曰:“郭璞乃先知異士,今以母喪辭職在家,可召用之。


    ”敦乃使人去見郭璞。


    璞以母喪未葬為辭,未復。


    使奉資相助,璞受之,將母、舅柩卜葬於暨湯河邊,與水止隔五十餘步。


    其友人王用曰:“君素自明神術,胡乃葬母近水濱乎?他日洪波漂蕩,則母壙將為魚鱉之巢,而親靈無所歸附矣。


    人子何安?”璞曰:“公何若此言也?吾已籌之,此處不久當為幹崖陸地。


    公試觀之。


    ”用以為璞言迂盪,哂而不然。


    後過數載,果然沙漲河走,墳前十餘裏皆為桑田。


    於是人皆服其術,始知其不獨神於卜筮,而堪輿之名尤播,遠近求其扡葬者門無虛日矣。


    王用乃令其子侄皆從郭璞習學其藝術。


    王用見璞葬驗,喪父之日,即詣璞,懇為葬父。


    璞乃為其擇一地,扡於邊上立穴。


    用數從璞閑談地理,聊亦頗曉。


    及見所點,不識其義,問於璞。


    璞曰:“此為龍耳,穴葬三年,當致有天子親臨,日後出貴,主為朝廷傳奏之官,居專聽之任。


    ”遂立石以記之曰:“立龍頭,葬龍耳。


    不過三年,見天子。


    ”時人慕璞之術,鹹往觀之。


    見題碑記,皆驚嘆其徼顯。


    四處傳遍,攘聞至京。


    近臣以其言奏於晉帝,帝曰:“郭璞亦吾之臣,何敢與常人作天子地耶?”明帝又恐有錯,乃召陰陽生與近侍一二人,微服扮作民家行徑,自往察之,然後治其擅葬天子地之罪。


    歷觀數處,郭璞所扡穴法,陰陽生皆莫能識。


    至王用父塚之側,見有茅房,墳前立一碑,讀其辭畢,與隨從疑不能解。


    正在徘徊,用看有人觀墓,慌出相見。


    帝曰:“你是何人,墳是誰家的?”對曰:“此內是吾老父。


    因郭著作代扡此穴,立石征記。


    恐人妒壞,命吾閭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續三國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酉陽野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酉陽野史並收藏續三國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