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百步,忽有晉兵數百,各持棍棒弓箭,覿麵闖來,桑急抱勒奔轉廟邊藏之,已被看見。
晉兵疑其有財,分投尋捕,正欲至桑躲處,忽有大鹿四五十個,作二三陣望道旁馳突而出,晉軍見鹿望東南而走,唿眾挽弓趕捕,各人爭前射鹿,遂棄汲桑。
桑見眾軍去遠,復抱勒出。
將行,偶見一老丈,手持一筐、香一握,內有飯一盂、肉一刀、酒一壺,從容行至,謂汲桑曰:“壯士慢去,待吾獻過神靈,請吃酒飯而去。
食此福物,令人能致福慶,慎毋見卻。
”桑、勒甚喜,坐於廟旁待之。
俄而老丈持酒飯出,盡勸二人吃之,謂曰:“吾見汝抱此小子,必是逃難之人,故留壯士將斯粗糲聊充一時之飢,望勿見嫌。
”桑謙謝再四,乃以酒飯先進於勒,而後自吃。
老人曰:“君義士也,失敬多矣。
”桑見其任俠過甚,觀其形貌,蒼顏古色,鶴髮仙標,拜問鄉貫姓名,老人曰:“吾道者,名通玄子,久忘姓名,頗知風鑒,適見二君有難,故亟來此相援,特以符使驅假鹿一群,賺散晉兵,解此一厄,今後可以無兇險矣。
這小郎君,魚龍起於髮際,伏犀貫於囟門,上四九即當大貴,今邇尚在陽九數中,宜往西北而行,可逢旺,獲免遊軍之擾。
”桑與勒兒一齊下拜,謝曰:“小主果如公言,弗敢忘德,當重投報,乞示居上,以便書紳,使小子知所趨酬也。
”老者曰:“吾實不敢望謝,君必欲問,吾家堂柱上有一聯句,請君識之,乃漢時所署的:‘護國功勳大,齊民德澤深。
’此即老夫之居也。
”又謂二人曰:“吾適為君詳了一數,汝二人可記此言:壬申年苟道將可避,甲戌歲王彭祖可圖。
”桑正欲問,忽聽得隱隱鼓角之聲漸響,老人遙指曰:“晉軍又至矣。
”汲桑迴頭凝望,忽失老人所在。
桑曰:“此必廟中神靈所使,當往謝之。
”轉至廟中,見堂柱上有聯刊刻於版,久而蒙暗,仔細認之,乃老者所雲之聯也。
二人撮土為香禱謝,整爐間,忽於下移出銅錢一串,桑曰:“莫非神人賜作路費,以周睏乏者?不然,今早拜時,尚未之見,果何來也?本不當妄取,其默有意存焉。
”因而祝曰:“荷蒙大神賜食賜錢,恩庇甚矣,亟未能報,他日若得寸進,願以金裝酬之。
”禱畢,攜錢出廟,徑望西北而行。
自此常聞空中有鼓角之聲,若迎送狀,途中並無驚恐,亦不覺飢餓,雖日一餐,恬如也。
歷幾跋涉,出了雁門,轉至上黨、武鄉郡地方。
時盤纏用盡,天色將晚,不見程鎮,無可奈何。
汲桑嘆曰:“在家不念在家好,出路方知出路難。
歷此窮途,無日早晚不憂不慮,何時能得出頭乎?”勒曰:“今到此,是亦命也,數也。
不須嗟嘆,且自趲行前去,倘看人家旅店,尋覓歇息,又作道理。
”於是向前疾進,才百餘步,轉一山坡,見林木森森,鴉雀喧噪,交交聒耳。
桑曰:“此處必有人家也。
”乃趨而往視之,果然一大宅院,高樓廣廈,門第重重,牆垣疊疊,周迴數百步,兩鄰犬聲相接。
門額上掛著一扁,寫著“中朝閥閱”四字。
汲桑看了一會,見無人出,與趙勒權於階前少坐憩息。
忽見一人走來,將欲關門,汲桑連忙起身,那人見此大漢,吃了一驚,急問曰:“你欲做賊也?”桑曰:“你不看,難道帶個小廝來做賊的理?我是借歇的客人,央煩方便一二。
”那人不答,逕自進去。
須臾,二使者持燈而出,見一老者蒼髯素服,頭戴大帽,親至門邊問曰:“漢子是何方人氏,因甚暮夜至此?”桑思彼是中朝之扁,亦須報是中朝之人,他念鄉曲,定然留我,乃對曰:“吾是魏人,姓汲名桑字民德,乃漢汲長孺之派,因客邊方,遭亂喪本,來至此間,天色昏晚,因為地理生疏,無處可投,特來廊下借宿一宵,明早就去。
”從人曰:“老總領,我看此人身長丈餘,氣象虓狠,非是善人,乃背義竊逃之徒,不要理他。
”桑曰:“大官休得錯看了人!我非不良之輩,隻因此子之父與吾結交,彼今遭難,故抱之以存其後,甘受辛苦,欲全友道,豈竊逃者耶?”老者曰:“不要聽他。
我家空屋盡多,可以歇得,但不知你曾買飯吃不曾?”桑曰:“今早吃飯,走二百餘裏,並無買飯之處,尚未得食,且待明早,又作計較。
”老者分付二人去取飯來與桑、勒充飢,引入側屋之中,問曰:“我是中州來的,見你說是魏人,即乃鄉曲故舊。
看你這一表身軀,不像個落泊之相,為何狼狽至此?又可惜這個小官兒,跟著你們受餓,今欲何往?有甚倚望否?”桑曰:“我二人離鄉久遠,家業已失,亦無所望,且又身無盤費,今到斯際,出於無計,隻得寸步行將去,從天發付來矣。
”後人見汲桑道此言語,有詩嘆曰: 否泰窮通總自天,時艱到處遇迍邅。
晉兵疑其有財,分投尋捕,正欲至桑躲處,忽有大鹿四五十個,作二三陣望道旁馳突而出,晉軍見鹿望東南而走,唿眾挽弓趕捕,各人爭前射鹿,遂棄汲桑。
桑見眾軍去遠,復抱勒出。
將行,偶見一老丈,手持一筐、香一握,內有飯一盂、肉一刀、酒一壺,從容行至,謂汲桑曰:“壯士慢去,待吾獻過神靈,請吃酒飯而去。
食此福物,令人能致福慶,慎毋見卻。
”桑、勒甚喜,坐於廟旁待之。
俄而老丈持酒飯出,盡勸二人吃之,謂曰:“吾見汝抱此小子,必是逃難之人,故留壯士將斯粗糲聊充一時之飢,望勿見嫌。
”桑謙謝再四,乃以酒飯先進於勒,而後自吃。
老人曰:“君義士也,失敬多矣。
”桑見其任俠過甚,觀其形貌,蒼顏古色,鶴髮仙標,拜問鄉貫姓名,老人曰:“吾道者,名通玄子,久忘姓名,頗知風鑒,適見二君有難,故亟來此相援,特以符使驅假鹿一群,賺散晉兵,解此一厄,今後可以無兇險矣。
這小郎君,魚龍起於髮際,伏犀貫於囟門,上四九即當大貴,今邇尚在陽九數中,宜往西北而行,可逢旺,獲免遊軍之擾。
”桑與勒兒一齊下拜,謝曰:“小主果如公言,弗敢忘德,當重投報,乞示居上,以便書紳,使小子知所趨酬也。
”老者曰:“吾實不敢望謝,君必欲問,吾家堂柱上有一聯句,請君識之,乃漢時所署的:‘護國功勳大,齊民德澤深。
’此即老夫之居也。
”又謂二人曰:“吾適為君詳了一數,汝二人可記此言:壬申年苟道將可避,甲戌歲王彭祖可圖。
”桑正欲問,忽聽得隱隱鼓角之聲漸響,老人遙指曰:“晉軍又至矣。
”汲桑迴頭凝望,忽失老人所在。
桑曰:“此必廟中神靈所使,當往謝之。
”轉至廟中,見堂柱上有聯刊刻於版,久而蒙暗,仔細認之,乃老者所雲之聯也。
二人撮土為香禱謝,整爐間,忽於下移出銅錢一串,桑曰:“莫非神人賜作路費,以周睏乏者?不然,今早拜時,尚未之見,果何來也?本不當妄取,其默有意存焉。
”因而祝曰:“荷蒙大神賜食賜錢,恩庇甚矣,亟未能報,他日若得寸進,願以金裝酬之。
”禱畢,攜錢出廟,徑望西北而行。
自此常聞空中有鼓角之聲,若迎送狀,途中並無驚恐,亦不覺飢餓,雖日一餐,恬如也。
歷幾跋涉,出了雁門,轉至上黨、武鄉郡地方。
時盤纏用盡,天色將晚,不見程鎮,無可奈何。
汲桑嘆曰:“在家不念在家好,出路方知出路難。
歷此窮途,無日早晚不憂不慮,何時能得出頭乎?”勒曰:“今到此,是亦命也,數也。
不須嗟嘆,且自趲行前去,倘看人家旅店,尋覓歇息,又作道理。
”於是向前疾進,才百餘步,轉一山坡,見林木森森,鴉雀喧噪,交交聒耳。
桑曰:“此處必有人家也。
”乃趨而往視之,果然一大宅院,高樓廣廈,門第重重,牆垣疊疊,周迴數百步,兩鄰犬聲相接。
門額上掛著一扁,寫著“中朝閥閱”四字。
汲桑看了一會,見無人出,與趙勒權於階前少坐憩息。
忽見一人走來,將欲關門,汲桑連忙起身,那人見此大漢,吃了一驚,急問曰:“你欲做賊也?”桑曰:“你不看,難道帶個小廝來做賊的理?我是借歇的客人,央煩方便一二。
”那人不答,逕自進去。
須臾,二使者持燈而出,見一老者蒼髯素服,頭戴大帽,親至門邊問曰:“漢子是何方人氏,因甚暮夜至此?”桑思彼是中朝之扁,亦須報是中朝之人,他念鄉曲,定然留我,乃對曰:“吾是魏人,姓汲名桑字民德,乃漢汲長孺之派,因客邊方,遭亂喪本,來至此間,天色昏晚,因為地理生疏,無處可投,特來廊下借宿一宵,明早就去。
”從人曰:“老總領,我看此人身長丈餘,氣象虓狠,非是善人,乃背義竊逃之徒,不要理他。
”桑曰:“大官休得錯看了人!我非不良之輩,隻因此子之父與吾結交,彼今遭難,故抱之以存其後,甘受辛苦,欲全友道,豈竊逃者耶?”老者曰:“不要聽他。
我家空屋盡多,可以歇得,但不知你曾買飯吃不曾?”桑曰:“今早吃飯,走二百餘裏,並無買飯之處,尚未得食,且待明早,又作計較。
”老者分付二人去取飯來與桑、勒充飢,引入側屋之中,問曰:“我是中州來的,見你說是魏人,即乃鄉曲故舊。
看你這一表身軀,不像個落泊之相,為何狼狽至此?又可惜這個小官兒,跟著你們受餓,今欲何往?有甚倚望否?”桑曰:“我二人離鄉久遠,家業已失,亦無所望,且又身無盤費,今到斯際,出於無計,隻得寸步行將去,從天發付來矣。
”後人見汲桑道此言語,有詩嘆曰: 否泰窮通總自天,時艱到處遇迍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