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聽言,乃賣弄勇力,持其尾就地摜擲四五下,前倒後起,後倒前起,渾身俱動。
萬口嘖嘖,盡皆稱讚曰:‘惡物不下五百餘斤,提之如撩繩索,真好漢也。
’一郡敬服,人皆重之。
今乃假公濟私,捕盜為盜耳。
其一副者,姓曹名嶷,素行無賴,雲是曹爽之裔,遭司馬之害,其父逃難在外所生,亦有勇力,曾與夔安比勢較勝,兩無高下,乃結為兄弟,同在此間落草。
有外寇彼則捉而請功,亦頗仗義,不欺善良,不擾貧苦,不枉傷人,猶有一節之可取者也。
”張賓聽言,遂懇告伏都曰:“若然如此,明公既知其詳,諒必能通其好,求為小子一索衣囊,肯見憫否?”伏都曰:“彼既為盜,其心已昧,財物入手,恐其散去,安肯有吐?必不得已,欲索擄物,此去不遠,張掖界上,有一人姓陳名元達,原祖後部人,適言長宏乃其字也,因亂徙此,家貲甚富。
其人任俠多智,胸羅萬象,腹隱千軍,德能懷遠,文可安邦,恆存濟困扶危之心、暫樂隱居待時之誌。
若得此人有書來諭,或者可迴賊心也。
”張賓等稱謝指教。
次日,拜辭王伏都,前往張掖去訪陳元達。
伏都將出盤費相贈,送至中途而別。
張賓顧謂伏都曰:“小子此去,若得寸進,必然奉書來請,萬望一顧,不負今日相知之遇。
”伏都不知其意,允諾分手。
賓等不數日訪到陳元達家,逕自登門相詢。
少頃,家人出應曰:“家主不在宅中,有失迎迓,貴客休怪。
”賓等聽言,嘆曰:“吾今不辭辛苦,遠來奔謁,蓋有所求,何乃不遇,非命乖乎?”趙藩曰:“有家在此,但爭遲早相見耳!但問其家人,即可知矣。
”賓遂問之曰:“尊主何往,幾時可歸?”答曰:“我主人為厭塵冗羈混,避隱於棲鳳崗,與友輩批閱書史,吟詠詩賦,月餘一麵。
諸公必欲相見,可請入內少坐,獻茶一杯,再往尋之。
此去二十餘裏,向晚可到。
”張賓拜謝,求其指引,一同往棲鳳崗去訪元達。
看看紅日沉西,得到其地。
遙見一帶高崗,長鬆掩映,茅屋數楹。
行將至近,其仆不敢入報,但指而隱於暗處,看家主喜怒何如,然後進止。
賓等正欲扣門,隻見內中擊節而歌曰: 四海混沌兮,誰辨玄黃。
鹽車伏櫪兮,玉暗荊山。
伯樂已逝兮,卞和已亡。
何時剖璞兮,驥騁康莊。
未遇明時兮,抱膝徒傷。
得遇知己兮,攘袂鷹揚。
張賓等聽其聲音清朗,詞旨慷慨,深加欽嘆,不敢輕擅,即於壁隙中偷覷,見一人引燈憑幾,生得豐神落落,狀貌堂堂,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秀目長眉,重頤豐鼻,一抹五柳長須。
正待謄記歌詞,忽然擲筆而起,唿喚小童曰:“適聞窗外有剝啄之聲,恐有佳客到此,你可開門,報吾知道,免得失禮於人。
”童子聞命,即開庵門,果見數人在外,乃對眾曰:“客官少待,待吾通報家主,好來相迎。
”眾人曰:“不必勞你,我等自去相拜。
”遂入庵中,直上草堂納頭拜。
元達慌忙答禮,看數人皆有貴相,非是等閑之輩,即自下階迴敬,曰:“不知貴客光降茅庵,有失迎迓,伏乞情恕。
”張賓曰:“未矜高誼,輕造寶庵,得罪萬千。
昨在金城地麵,獲聞大名,以此不辭跋涉,今早得到駟府,豈期不遇。
再三哀懇盛使,始得親炙耿光。
”其仆見元達敬重眾人,乃向前伏罪曰:“尊客乃王伏都大官薦來求見主人的,先到城中相訪,不遇主公,嗟呀無已,強我引他至此,望恕擅罔之罪。
”元達曰:“我不在家,理該送至此間相見,正乃圓活之處,何為罪也?”即問賓等曰:“諸君既吾友王公省所薦,必有見諭,不然何得遠臨草茅,以見山人乎?”賓曰:“久聞大人名高月旦,德重鄉評,每切鬥瞻,末由拜謁。
今偶有少急,故此冒叩尊台。
”元達曰:“不知貴客何事相幹,辱承枉顧村騃,恐負盛意。
”張賓曰:“仆等乃漢中人氏,因往此地收販馬鬃羊絨,遇強豪夔安、曹嶷,被奪一空,途窮失倚,命不能還,人言非公莫救此難,仆等不揆分量,求為一拯陷溺,異日效垂韁之報。
”元達曰:“仆乃村騃傲僻,倦於逢迎,避冗此間,強梁之輩,雖或效義,第仆素未有德於彼,詎能推分聽允?”賓等再三拜懇,元達沉吟半晌,曰:“既蒙推屬,不敢固拒,君等在此少住,容吾作書試往說之。
”乃留坐設款,遣人持書前去。
不數日,安、嶷二人將衣囊等物悉皆送至,毫無所損。
賓等謝而欲辭,元達曰:“睹君行徑衣囊,似非客人,且才貌邁常,非避仇則逃祿者也。
此地因晉減守兵,哨聚者多,難討安處,不若在我小莊權住,相度時勢,或歸或止,庶不致再遭狼狽也。
萬口嘖嘖,盡皆稱讚曰:‘惡物不下五百餘斤,提之如撩繩索,真好漢也。
’一郡敬服,人皆重之。
今乃假公濟私,捕盜為盜耳。
其一副者,姓曹名嶷,素行無賴,雲是曹爽之裔,遭司馬之害,其父逃難在外所生,亦有勇力,曾與夔安比勢較勝,兩無高下,乃結為兄弟,同在此間落草。
有外寇彼則捉而請功,亦頗仗義,不欺善良,不擾貧苦,不枉傷人,猶有一節之可取者也。
”張賓聽言,遂懇告伏都曰:“若然如此,明公既知其詳,諒必能通其好,求為小子一索衣囊,肯見憫否?”伏都曰:“彼既為盜,其心已昧,財物入手,恐其散去,安肯有吐?必不得已,欲索擄物,此去不遠,張掖界上,有一人姓陳名元達,原祖後部人,適言長宏乃其字也,因亂徙此,家貲甚富。
其人任俠多智,胸羅萬象,腹隱千軍,德能懷遠,文可安邦,恆存濟困扶危之心、暫樂隱居待時之誌。
若得此人有書來諭,或者可迴賊心也。
”張賓等稱謝指教。
次日,拜辭王伏都,前往張掖去訪陳元達。
伏都將出盤費相贈,送至中途而別。
張賓顧謂伏都曰:“小子此去,若得寸進,必然奉書來請,萬望一顧,不負今日相知之遇。
”伏都不知其意,允諾分手。
賓等不數日訪到陳元達家,逕自登門相詢。
少頃,家人出應曰:“家主不在宅中,有失迎迓,貴客休怪。
”賓等聽言,嘆曰:“吾今不辭辛苦,遠來奔謁,蓋有所求,何乃不遇,非命乖乎?”趙藩曰:“有家在此,但爭遲早相見耳!但問其家人,即可知矣。
”賓遂問之曰:“尊主何往,幾時可歸?”答曰:“我主人為厭塵冗羈混,避隱於棲鳳崗,與友輩批閱書史,吟詠詩賦,月餘一麵。
諸公必欲相見,可請入內少坐,獻茶一杯,再往尋之。
此去二十餘裏,向晚可到。
”張賓拜謝,求其指引,一同往棲鳳崗去訪元達。
看看紅日沉西,得到其地。
遙見一帶高崗,長鬆掩映,茅屋數楹。
行將至近,其仆不敢入報,但指而隱於暗處,看家主喜怒何如,然後進止。
賓等正欲扣門,隻見內中擊節而歌曰: 四海混沌兮,誰辨玄黃。
鹽車伏櫪兮,玉暗荊山。
伯樂已逝兮,卞和已亡。
何時剖璞兮,驥騁康莊。
未遇明時兮,抱膝徒傷。
得遇知己兮,攘袂鷹揚。
張賓等聽其聲音清朗,詞旨慷慨,深加欽嘆,不敢輕擅,即於壁隙中偷覷,見一人引燈憑幾,生得豐神落落,狀貌堂堂,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秀目長眉,重頤豐鼻,一抹五柳長須。
正待謄記歌詞,忽然擲筆而起,唿喚小童曰:“適聞窗外有剝啄之聲,恐有佳客到此,你可開門,報吾知道,免得失禮於人。
”童子聞命,即開庵門,果見數人在外,乃對眾曰:“客官少待,待吾通報家主,好來相迎。
”眾人曰:“不必勞你,我等自去相拜。
”遂入庵中,直上草堂納頭拜。
元達慌忙答禮,看數人皆有貴相,非是等閑之輩,即自下階迴敬,曰:“不知貴客光降茅庵,有失迎迓,伏乞情恕。
”張賓曰:“未矜高誼,輕造寶庵,得罪萬千。
昨在金城地麵,獲聞大名,以此不辭跋涉,今早得到駟府,豈期不遇。
再三哀懇盛使,始得親炙耿光。
”其仆見元達敬重眾人,乃向前伏罪曰:“尊客乃王伏都大官薦來求見主人的,先到城中相訪,不遇主公,嗟呀無已,強我引他至此,望恕擅罔之罪。
”元達曰:“我不在家,理該送至此間相見,正乃圓活之處,何為罪也?”即問賓等曰:“諸君既吾友王公省所薦,必有見諭,不然何得遠臨草茅,以見山人乎?”賓曰:“久聞大人名高月旦,德重鄉評,每切鬥瞻,末由拜謁。
今偶有少急,故此冒叩尊台。
”元達曰:“不知貴客何事相幹,辱承枉顧村騃,恐負盛意。
”張賓曰:“仆等乃漢中人氏,因往此地收販馬鬃羊絨,遇強豪夔安、曹嶷,被奪一空,途窮失倚,命不能還,人言非公莫救此難,仆等不揆分量,求為一拯陷溺,異日效垂韁之報。
”元達曰:“仆乃村騃傲僻,倦於逢迎,避冗此間,強梁之輩,雖或效義,第仆素未有德於彼,詎能推分聽允?”賓等再三拜懇,元達沉吟半晌,曰:“既蒙推屬,不敢固拒,君等在此少住,容吾作書試往說之。
”乃留坐設款,遣人持書前去。
不數日,安、嶷二人將衣囊等物悉皆送至,毫無所損。
賓等謝而欲辭,元達曰:“睹君行徑衣囊,似非客人,且才貌邁常,非避仇則逃祿者也。
此地因晉減守兵,哨聚者多,難討安處,不若在我小莊權住,相度時勢,或歸或止,庶不致再遭狼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