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修書寫畢,使人同官使呈上武帝看過,遣親人持去與湘東、廣南諸處。
先至建平,吾彥見書,再拜拆封而看。
書曰: 向因寡君不德,皇天弗佑,勢時俱失,兵力兩疲,以故歸命大朝。
邇聞眾卿嬰城固守,能攄委質之誠,甚啟喪元之愧。
奈何傷殺頗多,生命塗地,在將軍固為盡忠,於皓身則為加罪。
且皓不肖,今已捐國,卿欲為誰守哉?爭且無名,戰為拒逆。
西蜀、全吳尚不能抗,區區欲以廣、建之地與巨國爭衡,豈不昧乎?書至之日,將軍可卷甲來洛,愈見忠心。
庶得以保全赤子,蘇豁黔黎,又將軍之慈惠也。
太康元年八月日故吳主歸命侯皓書 吾彥讀畢,流涕再四,泣謂僚屬曰:“今吳主既有書來,吾等焉得不降?欲誰守乎?”於是遣人送使者,將吳侯之書送至賈模營中,令其轉達廣州陸晏、王毅等,待其有知會文書來到,我等皆卸甲歸從。
賈模大喜,令人備快馬送使者星夜往郴嶺去見陸晏等。
使至,呈上書啟並吾彥之書。
諸葛慎、周處等看書意,各皆泣下,涕淚沾衣,即使帛奉齎書至廣州去見陸晏。
晏與陸玄、滕修、王毅等正在議事,忽見帛奉將書來至,告以其事。
眾守將並奔臣等同看其書,掩麵痛哭一場,盡皆收拾人馬,徑望郴嶺進發,合周處,出長沙大道至建平,會取吾彥、滕條,一同入洛,拜見故主,共歸於晉。
於是湘、廣悉平。
賈模、羅尚等委將安民,班師迴洛陽,朝見伏命。
武帝大悅,重賞士卒,加升眾將官職,眾將入謝。
武帝因問吾彥曰:“吳國何以卒至於亡?抑由為君之不仁也,為臣之不智也?”彥對曰:“吳主英俊,宰輔賢明。
”帝笑曰:“如卿所言,宜乎無亡矣。
”彥曰:“天祿永終,歷數改易,非人力所能為也。
”帝善其言。
後宋業公寇準遭貶為雷州司戶,過建平,歷廣南,有詩讚吳、陸二公之廟,錄此:題吾彥祠詩 駐馬含睛盼建平,追傷吾彥守亡城。
當時多少吳臣子,誰似將軍盡赤心。
題陸晏陸玄詩 孤臣遭貶郴嶺關,追想忠良涕淚潸。
吳將若能如二陸,江南焉至遂淪亡。
第六迴 晉武帝大封宗室
晉武得禪大位,吳、蜀皆平,天下一統,心意頗足,欲封藩諸王,使其各擇文武官吏以隨。
劉頌伏闕叩首上疏曰: 切念陛下之待諸親王,法製素寬,氣驕性佚,今一朝封出,使之各掌重兵,聖意所以為藩衛國家,識者將以為遺彼禍患也。
夫矯弊貴在當時,而杜患當於未萌。
緬惟陛下為社稷計,列土分茅,以崇恩例,事則盛矣。
亦宜審量勢機,以弘內憂。
設使藩王率義效職,其力足以維持畿京,戴翊王室,固為可尚。
若其包藏奸險,專恣橫暴,非流毒萬姓,則貽禍藩鄰,又國家之大蠹也。
臣愚冒幹天聽,分封當遵令典,兵柄實非所宜,伏望大開今日之聰,預慎異時之漸。
陛下不以臣言為當,宜與賢達之士籌之,如果臣言為妄,請就誅戮以謝諸王,不勝惶恐待罪之至。
武帝覽表呻吟,馮紞進言曰:“劉頌向為司隸,校功失律,降遷京兆,今才轉步,復又妄言,豈得為之公論?不可聽也。
”武帝遂決,竟命司部裁定品秩,護衛多寡,照依親疏昭穆等秩,戶邑增損,定國封壤,各使就職。
初,宣帝司馬懿共有子九人: 張氏生三子——司馬師追封加諡為景帝。
司馬昭追諡為孝文皇帝。
司馬幹追封為平原王。
時皆已故。
伏氏生——司馬亮封汝南王,鎮許昌,總督豫州諸軍事,護兵五萬,部下親信長史劉準,參軍曹攄、曹冏、何勖,牙將李龍、劉旗、許亥、敬琰、郭驢兒,王孫司馬義等,食邑五千戶。
——司馬伷封琅琊王,鎮沂州,總督兗、鄆諸軍事,護兵五萬,部下親信長史王恆、王導,牙將祖始、周玘、陳敏、陳徽,王子司馬覲,王孫司馬睿等,食邑五千戶。
——司馬駿已故,其子司馬歆封為新野公,鎮汝南,文武將吏止各一員,護兵五千,部下親信衛尉周弼、參謀房陽、牙將畢恆,食邑一千戶。
又張夫人生一子第五司馬肜封梁王,鎮汴河,總督魏、滑諸軍事,護兵五萬,部下親信長史傅仁,參軍許史,左右司馬徐舒、許坑,牙將典升,大將伏胤等,食邑五千戶。
柏夫人第六第九二人:司馬侃早故無子,追贈哀王。
司馬倫封趙王,鎮渤海,總督邯鄲諸軍事,護兵五萬,部下親信長史孫秀,參軍司馬稚,左右司馬張泓、士猗,牙將許超、閭和,王子司馬誇、司馬馥等,食邑五千戶。
武帝親子共二十五人,其早故無出者,各贈位號。
其未冠者五人,皆封殿下將軍,共居京師。
其已冠所在者,皆封王職: 長子司馬衷立為太子,居東宮。
司馬柬乃次子,封為秦王,都督關中諸軍事,護兵八萬,鎮鹹陽,部下親信長史劉喬,參軍陳安,左右司馬賈胤、張春,牙將卞勝、梁成、淳於定、呂毅,王子司馬模,食邑一萬戶。
先至建平,吾彥見書,再拜拆封而看。
書曰: 向因寡君不德,皇天弗佑,勢時俱失,兵力兩疲,以故歸命大朝。
邇聞眾卿嬰城固守,能攄委質之誠,甚啟喪元之愧。
奈何傷殺頗多,生命塗地,在將軍固為盡忠,於皓身則為加罪。
且皓不肖,今已捐國,卿欲為誰守哉?爭且無名,戰為拒逆。
西蜀、全吳尚不能抗,區區欲以廣、建之地與巨國爭衡,豈不昧乎?書至之日,將軍可卷甲來洛,愈見忠心。
庶得以保全赤子,蘇豁黔黎,又將軍之慈惠也。
太康元年八月日故吳主歸命侯皓書 吾彥讀畢,流涕再四,泣謂僚屬曰:“今吳主既有書來,吾等焉得不降?欲誰守乎?”於是遣人送使者,將吳侯之書送至賈模營中,令其轉達廣州陸晏、王毅等,待其有知會文書來到,我等皆卸甲歸從。
賈模大喜,令人備快馬送使者星夜往郴嶺去見陸晏等。
使至,呈上書啟並吾彥之書。
諸葛慎、周處等看書意,各皆泣下,涕淚沾衣,即使帛奉齎書至廣州去見陸晏。
晏與陸玄、滕修、王毅等正在議事,忽見帛奉將書來至,告以其事。
眾守將並奔臣等同看其書,掩麵痛哭一場,盡皆收拾人馬,徑望郴嶺進發,合周處,出長沙大道至建平,會取吾彥、滕條,一同入洛,拜見故主,共歸於晉。
於是湘、廣悉平。
賈模、羅尚等委將安民,班師迴洛陽,朝見伏命。
武帝大悅,重賞士卒,加升眾將官職,眾將入謝。
武帝因問吾彥曰:“吳國何以卒至於亡?抑由為君之不仁也,為臣之不智也?”彥對曰:“吳主英俊,宰輔賢明。
”帝笑曰:“如卿所言,宜乎無亡矣。
”彥曰:“天祿永終,歷數改易,非人力所能為也。
”帝善其言。
後宋業公寇準遭貶為雷州司戶,過建平,歷廣南,有詩讚吳、陸二公之廟,錄此:題吾彥祠詩 駐馬含睛盼建平,追傷吾彥守亡城。
當時多少吳臣子,誰似將軍盡赤心。
題陸晏陸玄詩 孤臣遭貶郴嶺關,追想忠良涕淚潸。
吳將若能如二陸,江南焉至遂淪亡。
第六迴 晉武帝大封宗室
晉武得禪大位,吳、蜀皆平,天下一統,心意頗足,欲封藩諸王,使其各擇文武官吏以隨。
劉頌伏闕叩首上疏曰: 切念陛下之待諸親王,法製素寬,氣驕性佚,今一朝封出,使之各掌重兵,聖意所以為藩衛國家,識者將以為遺彼禍患也。
夫矯弊貴在當時,而杜患當於未萌。
緬惟陛下為社稷計,列土分茅,以崇恩例,事則盛矣。
亦宜審量勢機,以弘內憂。
設使藩王率義效職,其力足以維持畿京,戴翊王室,固為可尚。
若其包藏奸險,專恣橫暴,非流毒萬姓,則貽禍藩鄰,又國家之大蠹也。
臣愚冒幹天聽,分封當遵令典,兵柄實非所宜,伏望大開今日之聰,預慎異時之漸。
陛下不以臣言為當,宜與賢達之士籌之,如果臣言為妄,請就誅戮以謝諸王,不勝惶恐待罪之至。
武帝覽表呻吟,馮紞進言曰:“劉頌向為司隸,校功失律,降遷京兆,今才轉步,復又妄言,豈得為之公論?不可聽也。
”武帝遂決,竟命司部裁定品秩,護衛多寡,照依親疏昭穆等秩,戶邑增損,定國封壤,各使就職。
初,宣帝司馬懿共有子九人: 張氏生三子——司馬師追封加諡為景帝。
司馬昭追諡為孝文皇帝。
司馬幹追封為平原王。
時皆已故。
伏氏生——司馬亮封汝南王,鎮許昌,總督豫州諸軍事,護兵五萬,部下親信長史劉準,參軍曹攄、曹冏、何勖,牙將李龍、劉旗、許亥、敬琰、郭驢兒,王孫司馬義等,食邑五千戶。
——司馬伷封琅琊王,鎮沂州,總督兗、鄆諸軍事,護兵五萬,部下親信長史王恆、王導,牙將祖始、周玘、陳敏、陳徽,王子司馬覲,王孫司馬睿等,食邑五千戶。
——司馬駿已故,其子司馬歆封為新野公,鎮汝南,文武將吏止各一員,護兵五千,部下親信衛尉周弼、參謀房陽、牙將畢恆,食邑一千戶。
又張夫人生一子第五司馬肜封梁王,鎮汴河,總督魏、滑諸軍事,護兵五萬,部下親信長史傅仁,參軍許史,左右司馬徐舒、許坑,牙將典升,大將伏胤等,食邑五千戶。
柏夫人第六第九二人:司馬侃早故無子,追贈哀王。
司馬倫封趙王,鎮渤海,總督邯鄲諸軍事,護兵五萬,部下親信長史孫秀,參軍司馬稚,左右司馬張泓、士猗,牙將許超、閭和,王子司馬誇、司馬馥等,食邑五千戶。
武帝親子共二十五人,其早故無出者,各贈位號。
其未冠者五人,皆封殿下將軍,共居京師。
其已冠所在者,皆封王職: 長子司馬衷立為太子,居東宮。
司馬柬乃次子,封為秦王,都督關中諸軍事,護兵八萬,鎮鹹陽,部下親信長史劉喬,參軍陳安,左右司馬賈胤、張春,牙將卞勝、梁成、淳於定、呂毅,王子司馬模,食邑一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