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說:“吾不能為孟昶之母。”一頭撞柱而死。


    次日,陳理率群臣換了縞素,拜辭家廟及友諒的靈,開北門逕到太祖帳中。太祖看見,甚是不忍,令人解其縛。陳理向前伏首請罪,蒙主上放釋了,便步隨車駕入城。凡府庫儲積,但令陳理恣意自取。不殺戮一人。所積倉糧,下令給散遠近百姓,以舒飢困。百姓大悅。太祖升殿。陳理復叩頭階下。太祖說:“待我還到金陵,授你官職。”陳理拜謝。太祖即令陳理,發檄與湖廣未附州縣。不數日,盡行納款。


    因立湖廣行中書省,以楊璟為參知政事,且籍戶口、田地、賦稅,並記友諒原留宮殿什物器皿。太祖一一細看,後籍上卻寫友諒鏤金床一張。太祖笑說:“此與孟昶七寶溺器何異?如此奢侈,焉得不亡!”即命毀去。此時卻是至正二十四年,歲次甲辰二月光景,太祖留軍鎮守,仍領兵望金陵而迴。復入江西至南昌,朱文正、鄧愈等,迎接稱賀平定武昌一事,不題。


    且說太祖步出營前散步,但見四麵山水清幽可愛,正是:


    依依柳綠,灼灼桃紅。


    奇花異草,翠柏青鬆。


    正觀之時,忽聽鶯聲鳥語,心中不舍,隻是信步行去,耳畔微聞鍾聲。太祖定睛一望,方見一所古寺,周圍水繞,寺前又有座石橋。太祖緩緩行至橋上,但見雪浪騰空,波濤洶湧。太祖驚懼,站立不住,隻得走過橋去。已到寺前,山門口上懸一匾,寫著“古雷音寺”四字。太祖說道:“此處邊叫古雷音寺……”話說未完,一陣怪風響過,跳出一隻吊睛白額錦毛花斑虎,真好厲害。太祖猛然一見,早已跌在崖石邊,口內說道:“吾命休矣!”隻見寺中忙走出一個老僧來,形容古怪,鬚眉皓然,手執竹杖,口內大喝:“孽畜,休得無理!”那虎俯伏崖邊不動。老僧走近前來,用手扶起,便說道:“不知陛下駕臨,有失迎候!被這惡畜驚了聖躬,實老僧之罪也!”太祖起來,整頓衣冠,看老僧舉止異常,乃開口道:“偶然閑步,得瞻慈容,更勞驅逐惡畜,誠萬幸也。”老僧又道:“陛下連日運籌帷幄,因便至此,請方丈一茶,小盡山僧微意。”太祖欲待不去,看見景致清幽,心中羨慕;欲待竟去,猶恐久坐耽遲,礙於長行。正在沉吟,和尚又道:“陛下不必遲疑,請獻過茶,即送駕返,決不相羈。”太祖遂舉步走進山門。但見鬆柏森森,雲連屋宇。


    又走到一重門首,恰似王母瑤池,真非人世。不覺已至大殿檻外。太祖抬頭一看,正是:


    黃金殿宇,白玉樓台。一帶平坡,盡是瑪瑙砌就;兩邊階級,猶如寶石嵌成。


    碧檻外,萬朵金蓮騰瑞色;寶殿上,千枝玉樹放光明。白玉瓶,內插九曲珊瑚樹;矮銅鼎,中焚八寶紫真氳。一對青金榻,兩扇白玉屏。珍珠亭,熠熠寶光連白日;琉璃塔,騰騰瑞氣接青雲。三尊古佛,指破有為有相;十八羅漢,滲透無滅無塵。


    香風細細菩提樹,花雨紛紛紫竹林。


    老僧引大祖進殿,眾僧參見,俱道:“陛下享人間富貴,一朝帝王,今到蔽寺,山荒徑僻,多有褻尊之罪。”太祖道:“今來寶剎,乃人間未見之珍,天上罕有之物,令人目眩神搖,不知身在何世!”眾僧雲:“請陛下一觀。此處雖係山徑荒涼,也是難得到的。”太祖微笑,抬頭四下觀看,真是一塵不染,萬慮俱消。隻見十數眾僧人,身披袈裟,手敲鍾鼓,誦經禮仟。


    太祖看畢,將頭點了點,道:“誠心如此!”老僧引著太祖,行至方丈。老僧躬身,奉請太祖上坐,老僧下席相陪。少頃,小沙彌捧上茶來。須臾茶罷,又擺素齋。老僧說道:“山中無物為敬,多有褻瀆。”太祖連稱:“不敢,後當報答高情”


    食畢,老僧隨向袖中取出一個緣簿來,麵上寫著“萬善同歸”四字。雙手遞與太祖,又口中說道:“願主上早發慈悲之心。”太祖接過緣簿,揭開一看,俱列歷代帝王名諱,第一位是漢文帝,喜施馬蹄金一萬;第二位卻是梁武帝,願施雪花銀一萬;第三位便是唐玄宗,樂施寶和珍六斤;第四位是傅大士,施財一萬;第五位卻是呂蒙正,樂助白金二萬;第六位宋仁宗,樂輸銀二萬;第七位晁元相,喜助黃金二百兩;第八位則天後,發生樂施七千金。老僧在旁便說:“如今正起黃金寶殿,尚少一位不得完成,望陛下發念。”太祖心中想道:“行兵軍需,尚且不足,那有許多金銀布施。”沒奈何,提筆寫道:“朱元章助銀五千兩。”老僧接過緣簿,深深一揖,再三致謝,送緣簿迴房。太祖自思道:“那簿上如何有前朝的人,想是歷代留下來的,亦未可知。”又說道:“和尚不是好惹的,見麵就要化緣。我本無心到此,被他將茶果誆住,寫上許多銀子。若我日後登了大位,當杜此貪僧,滅盡佛教。”


    猛想起道:“我在此遊了一會,何不留題,也不枉來此一場。”遂題於碧玉門上:


    手握幹坤殺伐機,威名遠鎮楚江西。


    青鋒起處妖氛淨,鐵馬鳴時夜月移。


    有誌掃除平亂世,無心參悟學菩提。


    陰陰古木空留意,三嘯長歌過虎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開國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徐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徐渭並收藏明朝開國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