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道路不算忒遠,從河間府按著官站奔任丘,過十連橋,走雄縣,就奔北京下來了。把式搖鞭趕車,進了城南西門,南西門就是現在的右安門。
三爺一看,到處是漫荒野地,一片一片的草地墳頭兒。這時,車就奔牛街南口兒,打南西口這條道兒下來了。走到了牛街南口,是一個大上坡兒。鐵三爺、鐵三奶奶沒到北京來過,車把式也沒來過,進了城圈兒,把式不走了:“三爺、三奶奶,這就是北京城啦。”“噢,到啦!”車停住了,把所有的東西都搬下來,鐵三爺給了車錢,所剩無幾,車把式搖鞭趕車,走了。
兩口子站在這兒發愣,太陽已經往西轉了。三爺問:“三奶奶,咱們到北京了?”“可不是到了嗎,三爺。你那親戚朋友都在哪兒呢?”“哎,你別忙,我說啊,我到前頭先看看。”鐵三爺可就順著這高坡兒上來了。來到高坡兒上頭一瞧,孤孤零零的有這麽幾間房,三間北房,東西廂房,一個小院兒。房子還挺新,街門關著。門外站著個人,一邊兒退,一邊瞧這所房子,退出去足有七八丈了,也奔下坡來了。鐵三爺一看,這個人比自己大點兒,四十來歲,黃白淨子,一條大辮兒,穿著一身藍,挺幹淨,腳上穿著白布襪子、皂鞋,看樣子,好像心裏有事兒。鐵三爺一抱拳:“朋友,您貴姓啊?”
原來這個人叫張和,住在牛街清真寺的南隔壁,當然他也是清真貴教的人,為人忠厚老實,家裏的日月很好過,就在這南口外的南下窪上坡兒,有這麽幾間房。這幾間房是一個姓顧的在這蓋的。遠在三百多年前,這個地方是一片荒野地,尤其站在高坡上頭往南瞧,除去大片大片的葦子地就是塋地,墳頭兒一片一片的。姓顧的為了這地方清靜,蓋了這幾間房,又拿磚頭壘起一個牆院兒來。房子蓋得了以後,他是準備上這兒住,可沒住兩天他不住了,覺著這個地方太下梢,就惦著把它賣了。張和瞧著這地方不錯,因為這下坡的“葦子”都是張和的。花的錢不多把房子買過來了,但他不在這兒住,打算招個住房的。住房沒人來,這樣,他把葦子收上來打成捆兒,就在這院兒裏碼上。張和張爸家裏有錢哪,就買了很多的家具,鍋盤碗灶,桌椅板凳,甚至水缸木筲都準備好了。誰上這兒住來,家具算白用。這樣,寫了個招租條兒貼到門上了,可是依然沒人上這兒住來。張和發愁了,再想賣,沒人要了,所以張和每天要到這房子轉個圈。
今天他又來了,他一邊走一邊琢磨,錢也不多,怎麽會沒人住呢?一掉臉兒,鐵三爺在他身後呢。鐵三爺一抱拳:“辛苦,這位大哥。”張和一瞧,鐵三爺在三十多歲,高個兒,寬肩膀,四方大臉,忠厚老實,再一看坡兒下葦塘旁邊兒擱著不少行李,還坐著一個年輕的婦人,也就在二十多。一聽口音,不是本地人,起碼屬於直隸省往南。“噢,您,您找我有事兒嗎?”鐵三爺一抱拳,“沒事兒。跟您打聽打聽咱們附近哪有店哪?”“是暫時住,還是長期住?聽你的口音不是咱們北京人,你住得起嗎?”鐵三爺想了半天:“我們兩口子打河間府來到北京投朋友來了。可是朋友也不定準好找,住店嘛是要住些日子。”“還是的。你貴姓啊?”“我家住河間府鐵家寨,我姓鐵名木金排行在三,”“噢,你是老表吧?”“不錯,是垛子體。”“嘿呀!
哈哈哈,老表老表,咱們都是一樣,我也是清真,按咱們迴教的習慣,就叫你鐵三爸吧!我就住在這牛街裏頭,清真寺南隔壁,我姓張名字叫張和。說真的,你呀,別住店了。“鐵三爺搖頭:”嗨,不住店,一時也投親不著,訪友不遇,那我住哪兒去?“”你看見沒有?“張和一指自己這幾間房:”這是我的房子,你到屋裏頭去看一看,桌椅板凳一應家具全有,你進門兒就住,什麽都不用買,手使的傢夥都齊了,你瞧這好不好?“鐵三爺一想這可不錯:”這位大哥,您,您這兒得要多少錢哪?“張爺一想:我要是跟他要多了,他不住。就說:”這麽辦吧,咱們都是迴迴親戚,一個月你給兩吊錢,你看怎麽樣?“鐵三爺一想:哎呀,有這麽便宜的事兒?四吊錢我也租不下來呀。
張和認為人家嫌多了:“不要緊,哈哈哈,你要嫌多,咱們就改一吊。”“嗞——”鐵三爺這麽一吸氣。“一吊錢你要嫌多,你就一個月給一百錢,裏頭家具一切東西,算我白給你使喚,老表,這還不成?你瞧見沒有,我這院兒裏的葦子你隨便燒,哈哈哈,你看好不好?”鐵三爺說:“這位大哥,咱們哥兒倆萍水相逢,一句話,我要在您這住長了,您可不能說到時候覺得不上算了,那您得給我找房去。”“您放心,老表,你這裏住著,甭說你每月還給一百錢,即便你不給,你也隨便住,你瞧好不好?”“那我謝謝您了。”
“來,我幫著您搬東西。”
張和為人還真忠厚,幫著兩口子一趟一趟,把所有的東西完全都搬進來了。“你們夫妻兩個趕緊歸置歸置,我給你們挑水去。”說著來到當院,拿起扁擔挑起大木桶來。一會兒的工夫水挑來了,先把水缸刷幹淨,然後把清水倒上。兩趟,這水缸就滿了。“你們就在這兒住下吧。”“好啦好啦。”
三爺一看,到處是漫荒野地,一片一片的草地墳頭兒。這時,車就奔牛街南口兒,打南西口這條道兒下來了。走到了牛街南口,是一個大上坡兒。鐵三爺、鐵三奶奶沒到北京來過,車把式也沒來過,進了城圈兒,把式不走了:“三爺、三奶奶,這就是北京城啦。”“噢,到啦!”車停住了,把所有的東西都搬下來,鐵三爺給了車錢,所剩無幾,車把式搖鞭趕車,走了。
兩口子站在這兒發愣,太陽已經往西轉了。三爺問:“三奶奶,咱們到北京了?”“可不是到了嗎,三爺。你那親戚朋友都在哪兒呢?”“哎,你別忙,我說啊,我到前頭先看看。”鐵三爺可就順著這高坡兒上來了。來到高坡兒上頭一瞧,孤孤零零的有這麽幾間房,三間北房,東西廂房,一個小院兒。房子還挺新,街門關著。門外站著個人,一邊兒退,一邊瞧這所房子,退出去足有七八丈了,也奔下坡來了。鐵三爺一看,這個人比自己大點兒,四十來歲,黃白淨子,一條大辮兒,穿著一身藍,挺幹淨,腳上穿著白布襪子、皂鞋,看樣子,好像心裏有事兒。鐵三爺一抱拳:“朋友,您貴姓啊?”
原來這個人叫張和,住在牛街清真寺的南隔壁,當然他也是清真貴教的人,為人忠厚老實,家裏的日月很好過,就在這南口外的南下窪上坡兒,有這麽幾間房。這幾間房是一個姓顧的在這蓋的。遠在三百多年前,這個地方是一片荒野地,尤其站在高坡上頭往南瞧,除去大片大片的葦子地就是塋地,墳頭兒一片一片的。姓顧的為了這地方清靜,蓋了這幾間房,又拿磚頭壘起一個牆院兒來。房子蓋得了以後,他是準備上這兒住,可沒住兩天他不住了,覺著這個地方太下梢,就惦著把它賣了。張和瞧著這地方不錯,因為這下坡的“葦子”都是張和的。花的錢不多把房子買過來了,但他不在這兒住,打算招個住房的。住房沒人來,這樣,他把葦子收上來打成捆兒,就在這院兒裏碼上。張和張爸家裏有錢哪,就買了很多的家具,鍋盤碗灶,桌椅板凳,甚至水缸木筲都準備好了。誰上這兒住來,家具算白用。這樣,寫了個招租條兒貼到門上了,可是依然沒人上這兒住來。張和發愁了,再想賣,沒人要了,所以張和每天要到這房子轉個圈。
今天他又來了,他一邊走一邊琢磨,錢也不多,怎麽會沒人住呢?一掉臉兒,鐵三爺在他身後呢。鐵三爺一抱拳:“辛苦,這位大哥。”張和一瞧,鐵三爺在三十多歲,高個兒,寬肩膀,四方大臉,忠厚老實,再一看坡兒下葦塘旁邊兒擱著不少行李,還坐著一個年輕的婦人,也就在二十多。一聽口音,不是本地人,起碼屬於直隸省往南。“噢,您,您找我有事兒嗎?”鐵三爺一抱拳,“沒事兒。跟您打聽打聽咱們附近哪有店哪?”“是暫時住,還是長期住?聽你的口音不是咱們北京人,你住得起嗎?”鐵三爺想了半天:“我們兩口子打河間府來到北京投朋友來了。可是朋友也不定準好找,住店嘛是要住些日子。”“還是的。你貴姓啊?”“我家住河間府鐵家寨,我姓鐵名木金排行在三,”“噢,你是老表吧?”“不錯,是垛子體。”“嘿呀!
哈哈哈,老表老表,咱們都是一樣,我也是清真,按咱們迴教的習慣,就叫你鐵三爸吧!我就住在這牛街裏頭,清真寺南隔壁,我姓張名字叫張和。說真的,你呀,別住店了。“鐵三爺搖頭:”嗨,不住店,一時也投親不著,訪友不遇,那我住哪兒去?“”你看見沒有?“張和一指自己這幾間房:”這是我的房子,你到屋裏頭去看一看,桌椅板凳一應家具全有,你進門兒就住,什麽都不用買,手使的傢夥都齊了,你瞧這好不好?“鐵三爺一想這可不錯:”這位大哥,您,您這兒得要多少錢哪?“張爺一想:我要是跟他要多了,他不住。就說:”這麽辦吧,咱們都是迴迴親戚,一個月你給兩吊錢,你看怎麽樣?“鐵三爺一想:哎呀,有這麽便宜的事兒?四吊錢我也租不下來呀。
張和認為人家嫌多了:“不要緊,哈哈哈,你要嫌多,咱們就改一吊。”“嗞——”鐵三爺這麽一吸氣。“一吊錢你要嫌多,你就一個月給一百錢,裏頭家具一切東西,算我白給你使喚,老表,這還不成?你瞧見沒有,我這院兒裏的葦子你隨便燒,哈哈哈,你看好不好?”鐵三爺說:“這位大哥,咱們哥兒倆萍水相逢,一句話,我要在您這住長了,您可不能說到時候覺得不上算了,那您得給我找房去。”“您放心,老表,你這裏住著,甭說你每月還給一百錢,即便你不給,你也隨便住,你瞧好不好?”“那我謝謝您了。”
“來,我幫著您搬東西。”
張和為人還真忠厚,幫著兩口子一趟一趟,把所有的東西完全都搬進來了。“你們夫妻兩個趕緊歸置歸置,我給你們挑水去。”說著來到當院,拿起扁擔挑起大木桶來。一會兒的工夫水挑來了,先把水缸刷幹淨,然後把清水倒上。兩趟,這水缸就滿了。“你們就在這兒住下吧。”“好啦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