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說說笑笑,迴到更房,坐下喝上茶啦。海川這時才問更是怎麽個打法?“童頭,府裏有兩股更道,您看這個。”說著從牆上摘下兩根竹竿,和拐杖差不離,核桃粗細,五尺多長。“這是什麽?”“童頭,這就是更竿,府裏有人犯規,調竿兒打人,也是它,這裏裝著水銀,一頭兒沉。晚上交更,不準敲鑼打梆子,就用這個在窗外墩兩下,就是二更。外邊一股更道,裏邊一股更道。前任頭兒在的時候,我帶二十人走前夜,三更交班,他帶二十人走後夜。現在換了您,一位將軍一個令。您說怎辦就怎辦!”“嗯,可這更道我不熟悉呀。”“不要緊,我帶著您走上一遍,不就熟了嗎?”“好,我跟你商量一下,老千,從今天起,每晚隻需要你帶二十名兄弟上後夜。記住:後夜從四鼓上夜,到天亮為止。比方說,今晚你帶一撥二十人上夜,餘下的休息;明晚你再帶另一撥兒二十人上夜,前一撥兒休息。隻你一人辛苦點。
前夜由我一個人滿包下來。“老千一聽,就說:”頭兒,哪能讓您受這麽大的累呀?“其實,海川為的是熟習武藝,不願被別人看見。”張頭兒,你們眾位全別客氣,晚上到四鼓我要不叫起,你們就睡到天亮“大傢夥兒一聽,童頭把咱們的活兒全包啦,既高興又感激。
海川就此每天上夜值更練功,把思鄉之念,暫時拋置一邊。先在王府有了個安身之處。身懷絕技的英雄明珠埋土,真是鹽車困良驥,田野埋麒麟哪!
什麽時候才能離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哪?
這天已交二鼓,海川看碧天如洗,星頭皎潔。海川走到二道院的大客廳前,(因為從西院角門進來,在大客廳的西頭。)這裏是王爺的裏間兒書房,如果王爺不去內宅院,他也可能在這裏間休息。現在海川全都熟悉啦,這裏正是院子西配房的北山牆。海川習慣地用更竿在窗下墩了兩下,如果王爺在裏邊,也就知道是二更天啦。海川輕輕地再往前走,就到北山牆的東頭兒,在這裏,整個兒院子全看清啦。就在這時候,海川聽見東配房上有響動,他意識到來了夜行人。海川背靠南山牆,側目往東房上細看。從東房上後坡爬到中脊,探頭往下看,是兩個夜行人。北邊這個是一位大個頭兒,身高有八尺。前胸寬背膀厚,虎體熊腰。身上穿三串通口夜行衣,背後又垂燈籠穗兒,背著一口金背鬼頭刀。南邊這位,好像是個出家的陀頭和尚,六尺多高,細腰窄背。身穿灰僧袍,黃蓬蓬的頭髮披在腦後,刀條子一張小窄臉兒,滿臉的橫絲肉,透著陰險毒辣,手黑心狠,腰裏別著一條軍刃,二尺四寸長,核桃粗細,象一根火筷子,越往前越細,頭裏是個大尖兒,緊後邊手攥著的地方,有個護手的月牙。海川明白,這軍刃叫三棱鵝眉刺。兩個夜行人手扒中脊長身形往下看,他們可沒看見海川。海川心裏一陣思索,看來賊人到王府決不是行刺,而是偷盜。“保護王爺拿賊人,可不是打更的責任,打更的也沒那麽大的本領。現在我隻有報警的權利。我一喊有賊,打更的就不算失職,拿賊是護府教師的責任。”可自己又叫著自己的名字:“童林哪童林,你風雪困於京師,也算受王爺的知遇之恩哪。自己不會武藝,那就沒的說了;幹脆把他們請走就得啦。”想到這裏,海川稍微一露身形,衝上去說道:“合字兒嗎?並肩字的坐子,對盤兒高手兒,扯乎吧。”海川所說的是江湖話。
意思是“朋友嘛,兄弟在這謀飯吃哪,亮麵兒,高高手走吧。”兩個夜行人一聽下邊有人調侃兒,按理說應當走。可他們倆一看童林是個更夫模樣兒,而且手無寸鐵,隻拿著一根竹竿兒。兩個人一想:叫一個其貌不揚的更夫給說跑了,那多寒磣。那位和尚一伸手“哧”一下子,拔出鵝眉刺,踩中脊飛身而下,“彌陀佛,哪裏走!”捧刺就紮。海川有點兒氣:我說話你們走就得啦,怎麽還要我的腦袋?“勞駕,請摘吧。”說完,微一縱身到院中,一看和尚的刺紮來啦,上右閃身、劃步、躲過刺,右手竹竿“橫風掃月”,照定和尚的頭部就打,“唔”地一下就到啦。和尚褪頭一閃,海川右手反竿兒一抽他,“叭”的一聲,和尚應聲而倒。大個子那位一看,探右臂,“嗆亮亮”,鬼頭刀亮將出來,踩中脊飄身而下,照定海川後脖梗子,斜肩帶背就砍。“唰——”,金刃劈風的聲音就到啦。海川聽後麵刀來,左腿順右腿後邊一撤,調臉轉身躲他的刀,右手竹竿“枯樹盤根”就掃,大個兒腳尖兒點地,“嗵”一下子蹦過竹竿。海川“猛虎迴窩”,竹竿又迴來啦。正是大個兒的後背,“啪嚓”一抽,抽得那主兒就一溜滾下去。兩位夜行人也是久經大敵,閱歷豐富,知道碰上高手啦。就地十八滾,“鯉魚打挺”,“嚕”的一下全起來,前後一齊上。童林心說,“就這能為來個十個、八個的也不行啊”。海川往下一剎腰,弓跨步的架式,雙手擎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和尚在前麵一順刺,照定海川麵門就紮,大個兒同時舉刀奔海川頭頂就劈。
海川氣往下沉,上右步斜身躲,“仙人指路”,竹竿點和尚胸口,右腳紮根,左腳往後,“嘭”的一聲,兩個人應聲同時都出去一條兒。這手功夫叫“倒踢紫金冠”。兩個人爬起來,過去沒栽過這樣跟頭,想不到這更夫如此厲害,惡狠狠又撲過來。海川要想把他們致於死地,憑本領隻是舉手投足之勞,可海川不敢哪!小竹竿在手,指前打後。這兩個人可樂兒大了;王八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呀。和尚一看!可了不得啦,虛晃一刺,縱身出去,他把同伴給晾下啦。大個兒還認為前後夾擊,沒想到同伴撤了,他再想跑就來不及啦。
前夜由我一個人滿包下來。“老千一聽,就說:”頭兒,哪能讓您受這麽大的累呀?“其實,海川為的是熟習武藝,不願被別人看見。”張頭兒,你們眾位全別客氣,晚上到四鼓我要不叫起,你們就睡到天亮“大傢夥兒一聽,童頭把咱們的活兒全包啦,既高興又感激。
海川就此每天上夜值更練功,把思鄉之念,暫時拋置一邊。先在王府有了個安身之處。身懷絕技的英雄明珠埋土,真是鹽車困良驥,田野埋麒麟哪!
什麽時候才能離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哪?
這天已交二鼓,海川看碧天如洗,星頭皎潔。海川走到二道院的大客廳前,(因為從西院角門進來,在大客廳的西頭。)這裏是王爺的裏間兒書房,如果王爺不去內宅院,他也可能在這裏間休息。現在海川全都熟悉啦,這裏正是院子西配房的北山牆。海川習慣地用更竿在窗下墩了兩下,如果王爺在裏邊,也就知道是二更天啦。海川輕輕地再往前走,就到北山牆的東頭兒,在這裏,整個兒院子全看清啦。就在這時候,海川聽見東配房上有響動,他意識到來了夜行人。海川背靠南山牆,側目往東房上細看。從東房上後坡爬到中脊,探頭往下看,是兩個夜行人。北邊這個是一位大個頭兒,身高有八尺。前胸寬背膀厚,虎體熊腰。身上穿三串通口夜行衣,背後又垂燈籠穗兒,背著一口金背鬼頭刀。南邊這位,好像是個出家的陀頭和尚,六尺多高,細腰窄背。身穿灰僧袍,黃蓬蓬的頭髮披在腦後,刀條子一張小窄臉兒,滿臉的橫絲肉,透著陰險毒辣,手黑心狠,腰裏別著一條軍刃,二尺四寸長,核桃粗細,象一根火筷子,越往前越細,頭裏是個大尖兒,緊後邊手攥著的地方,有個護手的月牙。海川明白,這軍刃叫三棱鵝眉刺。兩個夜行人手扒中脊長身形往下看,他們可沒看見海川。海川心裏一陣思索,看來賊人到王府決不是行刺,而是偷盜。“保護王爺拿賊人,可不是打更的責任,打更的也沒那麽大的本領。現在我隻有報警的權利。我一喊有賊,打更的就不算失職,拿賊是護府教師的責任。”可自己又叫著自己的名字:“童林哪童林,你風雪困於京師,也算受王爺的知遇之恩哪。自己不會武藝,那就沒的說了;幹脆把他們請走就得啦。”想到這裏,海川稍微一露身形,衝上去說道:“合字兒嗎?並肩字的坐子,對盤兒高手兒,扯乎吧。”海川所說的是江湖話。
意思是“朋友嘛,兄弟在這謀飯吃哪,亮麵兒,高高手走吧。”兩個夜行人一聽下邊有人調侃兒,按理說應當走。可他們倆一看童林是個更夫模樣兒,而且手無寸鐵,隻拿著一根竹竿兒。兩個人一想:叫一個其貌不揚的更夫給說跑了,那多寒磣。那位和尚一伸手“哧”一下子,拔出鵝眉刺,踩中脊飛身而下,“彌陀佛,哪裏走!”捧刺就紮。海川有點兒氣:我說話你們走就得啦,怎麽還要我的腦袋?“勞駕,請摘吧。”說完,微一縱身到院中,一看和尚的刺紮來啦,上右閃身、劃步、躲過刺,右手竹竿“橫風掃月”,照定和尚的頭部就打,“唔”地一下就到啦。和尚褪頭一閃,海川右手反竿兒一抽他,“叭”的一聲,和尚應聲而倒。大個子那位一看,探右臂,“嗆亮亮”,鬼頭刀亮將出來,踩中脊飄身而下,照定海川後脖梗子,斜肩帶背就砍。“唰——”,金刃劈風的聲音就到啦。海川聽後麵刀來,左腿順右腿後邊一撤,調臉轉身躲他的刀,右手竹竿“枯樹盤根”就掃,大個兒腳尖兒點地,“嗵”一下子蹦過竹竿。海川“猛虎迴窩”,竹竿又迴來啦。正是大個兒的後背,“啪嚓”一抽,抽得那主兒就一溜滾下去。兩位夜行人也是久經大敵,閱歷豐富,知道碰上高手啦。就地十八滾,“鯉魚打挺”,“嚕”的一下全起來,前後一齊上。童林心說,“就這能為來個十個、八個的也不行啊”。海川往下一剎腰,弓跨步的架式,雙手擎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和尚在前麵一順刺,照定海川麵門就紮,大個兒同時舉刀奔海川頭頂就劈。
海川氣往下沉,上右步斜身躲,“仙人指路”,竹竿點和尚胸口,右腳紮根,左腳往後,“嘭”的一聲,兩個人應聲同時都出去一條兒。這手功夫叫“倒踢紫金冠”。兩個人爬起來,過去沒栽過這樣跟頭,想不到這更夫如此厲害,惡狠狠又撲過來。海川要想把他們致於死地,憑本領隻是舉手投足之勞,可海川不敢哪!小竹竿在手,指前打後。這兩個人可樂兒大了;王八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呀。和尚一看!可了不得啦,虛晃一刺,縱身出去,他把同伴給晾下啦。大個兒還認為前後夾擊,沒想到同伴撤了,他再想跑就來不及啦。